木通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与主治,农村有一种叫羊开口的植物用途很大?
羊开口别名“八月扎”,在农村也被称作“八月炸”,可能有些朋友见过这种植物,八月时其果实成熟,果肉会裂出一道痕,就像是炸开了似的,我要告诉你的是,要是遇到“羊开口”可就赚大了,它有很大的医疗用途,其根与藤茎可作为药材来用,三金片这种中成药里就有羊开口的成分。
羊开口为何物?羊开口不是羊,而是木通科的一种植物,农村常见,植物名为五叶木通,尽管也有“木通”的俗称,但它终究不是木通,但是药用价值上却有着共性。
木通的原植物包括木通、白木通以及三叶木通,就是没有五叶木通,我们要区分开来。五叶木通为落叶木质缠绕藤本,它的果实就很有趣了,具有较高的辨识度,要在农村找到五叶木通,可以通过果实来“搭桥牵线”,果实是在成熟时“炸”开,未成熟时,它是长椭圆形略呈肾形的浆果,两端圆,等到它变紫,就意味着要成熟了。
羊开口的价值注意看“三金片”的外包装,上面写的羊开口就是五叶木通这种植物了,三金片是治尿路感染的中成药,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羊开口的药用价值也和尿路感染有很大的关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羊开口的功效包括清热利尿和通经活络,《全国中草药汇编》里关于羊开口的信息远不止这些,但我们了解这两点就够用了,这跟木通倒是很相似,所以有些地方称它为木通也是有一点道理的。
通经活络对应的应用是风湿关节痛,而清热利尿的适应症就很广了,有热淋的朋友可以用这味药,能通利小便,在治各种泌尿系感染这方面,羊开口就很有话语权了,三金片的作用其实就是以清热利尿的功效为基础的。说到八月扎,朋友们可能会认识,毕竟这种野果辨识度较高,但说到羊开口,估计大家不知道是啥东西了,愿老邪的分享对您有帮助,记得点赞和评论,感谢!
木通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木通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木桶又称活血藤、通草,具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的功效,对淋证、水肿、脚气、口舌生疮、心烦尿赤、湿热痹痛、经闭乳少等有治疗作用。
木通是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味苦,药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木通和葱煎水熏洗患处,有治疗睾丸炎的作用;木通和伸筋草、血竭、制川乌、制草乌等中药配伍泡酒外用,有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木通含三萜、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以及氨基酸、多糖类、甾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利尿、降血糖、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目前,临床上还将木通用于治疗急性膀胱炎、急性尿路感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不过,内无湿热、津液亏损及滑精者,需谨慎使用木通;孕妇需谨慎使用木通。此外,木通不可与螺内酯等药物同时使用。
本内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王文青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黄栀子泡茶喝有什么功效?
黄栀子就是我们我们中药中的栀子,黄栀子就是栀子的中药别名。很多人养过栀子花,也送过朋友;一首关于栀子花开的校园歌曲特别火,在中学生中广泛流传,很多人即使没有见过,也对它的名字略知一二。其实栀子花不仅代表纯洁、坚强,不仅仅是有好看的皮囊,它在中医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用途,我们在临床常常在临床中用它治疗火毒炽盛之证等其他热毒之邪。中医认为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中药用的栀子分为生栀子和炒栀子,它们的炮制方法不同,功效是略有差异的。正如我们上面介绍到,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的功效,生栀子和炒栀子功效的差异具体现在这些功效的强弱方面,生栀子解热解毒效果更好,炒栀子凉血止血功力更强,因此在面对不同的疾病时,选择栀子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很多人喜欢拿栀子泡水喝,这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法,具有很好的清热泻火的功效,对于一些容易上火的人群以及炎炎夏日,能起到很好的保健和治疗的效果,其功效不容小觑。中药中的栀子并非栀子花,而是栀子的果实,当然栀子花也能入药用,只是药力较弱,临床中并不常用。中药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归经】归心、肺、三焦经。【性味】苦,寒。【中医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临床主治】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中医古籍中记载,《食疗本草》:"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本草备要》:"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1.泻火除烦:栀子药性苦寒,入心、三焦经,常用治疗热毒内侵之热病心烦,常常用百合、莲子、淡豆豉同用。同时栀子能泄身体三焦之火,又能治疗热病火毒炽热内盛之证。对于发热病人常用的黄连解毒汤就包含栀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黄连解毒汤含黄连、黄柏、黄芩与栀子,黄芩、黄连、黄柏分别作用于上、中、下三焦。黄芩清上焦湿热、黄连清中焦湿热、黄柏清下焦湿热。栀子上中下三焦湿热皆能清消。2.清热凉血:栀子苦寒,具有 清热凉血之功用,常用于治疗血热之妄行出血,火热内盛,热灼血络,使血行脉外。在泌尿外科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导致的出血,我都会使用栀子凉血止血。治疗血热妄行出血之尿血证,可以中药配伍成小蓟饮子,具有凉血止血、利水通淋的功效。对于一些结石术后病人出现的尿血问题,可以适当配伍运用。3.清热利湿:栀子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用于治疗热淋涩痛、湿热黄疸等疾病,栀子沉降向下行走,苦寒能通利三焦,使湿热从小便通利而出,因此可以用来治疗湿热下注膀胱导致膀胱气化不利的热淋或者外感湿热疫毒之邪所致的黄疸。4.外用消肿止痛;这个是我在临床中常常使用的,对于皮肤挫伤导致的血肿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将栀子与芒硝打成粉末与醋调和,外涂患处,有很好的消肿止痛的效果,特别是对于皮下血肿。
栀子虽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适合,栀子过于苦寒,对于阳虚体质、脾胃虚寒的人群是不适合食用的,以免加重阳气损伤导致阳虚更甚。
相较于黄芩、黄连、黄柏分别作用于上、中、下三焦之火,栀子能直接 作用于于三焦,对于一些火热邪毒内盛的疾病,我都会使用栀子,既能清热凉血,又能通利三焦,使湿热从小便而出。
有关栀子的养生方:栀子决明子茶:
组成:栀子、决明子适量(若味苦,可加少量甘草)。
方法:开水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利湿、疏肝清热。脾胃虚寒之人不适合服用。
本人中西结合男科研究生,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目前在三甲医院工作,关注@中西结合男科廖医生,了解更多男性健康知识,学习中医养生,请各位大佬关注我哟!点赞+收藏+转发,让更多人受益💖
管赛藤是大血藤吗?
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管赛藤和大血藤是不同的植物。管赛藤的学名是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属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它是一种藤本植物,茎蔓延,叶片心脏形状,花朵特殊,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
而大血藤的学名是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et Wils.,属于木通科大血藤属植物。它也是一种藤本植物,茎粗壮,叶片楔形,花朵小而密集。
尽管两者都属于藤本植物,但它们的学名、形态特征和分类位置都不同。因此,管赛藤和大血藤是不同的植物。
白薇是怎么样的草药呢?
首先谢谢邀请。
先真面回答您问题,白薇是中医在临床中常用的清虚热药,主要用于凉血分中的实热与虚热。对于淋证和疮痈肿毒同样适用。但是对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来说其实意义并不是特别大。那今天借着这位网友的提问,我就想大家介绍一下白薇的功效及用量用法。
白薇苦、咸、寒,归胃、肝经。其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在临床中的主要应用为:用于泻热入营,阴虚发热,产后虚热。本品苦寒,善入血分,有清热凉血,益阴除热之功。即能清湿热,又能退虚热。用于治疗温邪入营,高热烦渴,神昏舌绛,常与生地黄、玄参等同用;用于治疗余邪未尽、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常与生地、知母、青蒿等同用;治疗产后血虚发热,夜热早凉,低热不退及昏厥等症,可与当归、人参、甘草同用,如白薇汤,共收养血益阴、清热除蒸之效。
用于热淋血淋。本品清热凉血,又能利尿通淋,故可治疗膀胱湿热、血淋涩痛等症,常与木通、滑石及石韦等同用。
用于血热毒盛的疮痈肿毒,咽喉肿痛,及毒蛇咬伤等症。内服外敷均可,也可配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
此外,本品还可以清泻肺热与透热外出,可治疗肺热咳嗽,及阴虚外感,发热咽干、口渴心烦等症。
最后为大家介绍介绍的是用量用法。煎服,3-12克。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爱中医,爱本草。大家在中药养生方面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关注我,并向我提问,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