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条经络的准确位置走向图及作用,下巴上有哪些经络?
您好,十二正经中,足太阳胃经循行路线为:起于鼻翼两侧迎香上行到鼻根部与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鼻外侧承泣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任脉处,再向后沿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迎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上关足少阳经,沿发际,到达前额神庭。
经脉古代中医是通过什么手段找到的?
经脉为古代圣人传承,对中医跟据天地人三才而研究的。
古人云,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如果,天无三宝日月星,是昼夜不分明,而无阴阳。地无三宝水火风,饿死众畜牲,无生存。人无三宝精气神,头重脚轻寸步难行,无气血。
可是经脉为人身随小按合天地,天,天有银河星斗运转滞,地有长江黄河周流滞,人为气血动脉静脉周身滞。
是古人对经脉通过人身气血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辨证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十二经脉所生。
十二经络的主要穴位的作用是什么?
同汉字一样没有快速的办法,只有练练练的练多了,就记住也明白了。
练是先在自身上照图划,这可一二个月左右掌握经络位置。穴位费时长些,半年左右可大概找对,啥用三年可明白,再在他人身上找一年可准确的完成了。
且年龄越小速度越快,年龄越大越笨蛋。但自感经络与穴位,正相反,年龄越小越无感,因其全身无处不气血充盈处,年龄越大经络与穴位感越清晰,因气血没有多少了,全身气血亏空了。
不看图的自学自练,是有痛麻胀痒时瞎按乱掐,总会碰到解决的地方,记住此穴,再有类似症再按掐此处,解为对了,不得解就是错了,中医术认定不论啥病症必在体表有记号,此为阿是穴,解此穴症间接医本病。这是肌体一体性决定的,虽无科技支持,但事实如此,依事实弃科技必然。
中医神妙处就是自病自诊自医治,且不用钱不求人,自掐按捶.自寻草配药.自疗.自调。
由是练气功不是书上写的气游经脉走由人控制,而是有人气感天生灵敏,草药气味窜向自体哪里可感受到,此为原始方剂来源或形成方式。
赞议一下,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为什么对应到人体的经络有的在阴经有的在阳经?
五运六气,五运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的运动,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运气认为“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 ,五六相合,乃有五年、六年、十年、十二年乃至三十年、六十年的周期变化。实在是先有的五行六气不好更改,不然不会出现一五一六不平衡,导致你想到这个问题,哈哈,天人合一,五行对应五脏,六气不好分配啊。
对经络的解释哪一个靠谱?
关于中医经络的问题,我已经答过两回了。不想重复,费力地打字,把以前回答的重要部分拿过来了。这都是实际治病,现代科学方法试验研究过了的,是靠不靠谱,大家自己判断。更多有关传统中医"经络,穴位"的基础知识,请自己去我以前的那两个回答里面看。这里只详细讲十二正经每天气血流注的,第一条经脉:手太阴肺经。这是二三十年前大学教材《针灸学》的。
@常行居士 你把经络只看成是血管,太片面了!自己来看看吧。各个民族对人体,疾病的认识不一样,你所谓的"经络"在各个不同民族看法不一样很正常嘛!比如,我看过藏医的简要介绍,其基本典籍是《四部医典》,其理论与汉族中医的《黄帝内经》区别很大的,哪能简单比较融合??
看看中学历史补充教材的介绍。再看《青年博览》1996年10月号文章《神秘的藏医进深圳》,简要介绍了藏医的基础理论,与中医理论是不大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