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的功效与主治,什么人都可以吃西洋参吗?
这个不能太绝对,任何一种食品或药品都有相应的禁忌。本人从事滋补养生行业多年,对西洋参这个品类了解还是有一定认识和认知的。
先谈谈西洋参作用吧,这个就太多了,我也不愿去复制粘贴,简单说重点吧。西洋参的主要作用就是:“滋阴、补气、强心,增忆抗疲劳”。
那么服用适宜服用西洋参的人群还是比较多的,我简单列举几个重点“正常体质,体偏热,工作压力大,熬夜,阴虚火旺,津液损耗,气虚乏力,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人群都比较适合服用西洋参。
那么哪些人群不适合和服用呢?我简单说一下,欢迎交流补充。🌹🌹🌹
1、阳虚型体质人群,身体虚寒,阳气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吃西洋参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如果想吃参,建议选择人参或红参。
2、湿热型体质人群,身体三浊(浊气、浊水,宿便)淤积,这类人群不宜服用西洋参,西洋参补气增液,反而不利于三浊排出。如果要调理,建议找个中医开些五苓散试试。
3、痰湿型体质(以气虚型胖子居多),这类人群的体质是代谢循环差,水湿排不出,淤积增大,脾气虚弱,所以这类人群不建议服用西洋参。如果要调理建议这个老中医开几剂桂枝汤和参苓白术散试试。
4、女性的三期之间(孕产例假)不建议服用西洋参。
5、儿童(未成年)原则上是不需要服用西洋参,但是这个可以根据个人体质情况,适量进食。
6、患外感人群,由于邪气为去除体外,此时应以解表散寒为主,不宜服用西洋参。
7、患心肺衰竭及长期湿咳导致的肺梗堵人群,不宜服用西洋参。
8、脾胃虚弱,长期腹泻的人群不宜服用西洋参。
9、欢迎补充👏👏👏
🌹🌹🌹
花旗参的功效?
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强壮中枢神经,安定身心并恢复疲劳,有镇静及解酒作用,增强记忆能力,对老人痴呆症有显着功效。 对血压有调整作用,使暂时性或持久性血压下降。抑制动脉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增加血色素的份量。 治疗糖尿病:西洋参可以降低血糖、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辅助作用。 保护心血管系统:常服西洋参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强化心肌收缩能力。 对肝脏有调节毒素之分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能增强体力并对运动员具极大助益 补肺降火、养胃生津:西洋参性寒,味苦、微甘,归心、肺、肾经,具有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之功效。 促进血液活力:长服西洋参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红血球生长,增加血色素。
西洋参有什么用?
每逢过年过节,中国人的风俗就是要给长辈和朋友送礼,这时候,名贵的中药材就成为炙手可热的选择,譬如燕窝、阿胶以及西洋参之类的食物。其中,很多人都喜欢给老年人赠送西洋参作为礼物,不仅是因为西洋参是高档中药材,更是因为西洋参具有非常多的功效,非常适合拿来送礼。现如今,西洋参已经越卖越贵,它究竟有什么功效?
要了解西洋参的功效,首先还得了解西洋参应该怎么吃,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西洋参的功效。
一、西洋参的食用方法
西洋参有很多种吃法,可以跟多种食物一起搭配,也可以单独吃。
第一种吃法是直接将西洋参切片,加入适量的水,放进砂锅中用文火煮上十分钟,将西洋参和参汤一起吃即可。
第二种吃法是将西洋参跟大枣放进隔水炖锅,加入适量的水,炖熟了食用,在早晨起来还没吃早餐之前和晚上睡觉之前都可以吃一次。
第三种吃法是将西洋参跟老母鸡一起炖,具体做法是将适量的西洋参放进老母鸡的肚子中,加入水,淹没整只鸡,用大火烧开水之后转小火炖熟,一直炖到鸡肉熟烂为止。
当然,也有一些人将西洋参切成薄片之后,随身携带着,当感觉精神不佳的时候就取一片西洋参片含化,可以有效缓解疲倦之感。由此可见,西洋参的吃法多种多样,而且西洋参的功效也是非常多的。
二、西洋参的3个功效
首先就是西洋参具有一定的消除疲劳的功效,这是因为西洋参中的皂甙能够起到增强中枢神经的作用,从而达到消除疲劳的功效,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速率,为机体提供能量,消除困倦、保持大脑清醒,因此很多人出差坐车都会携带一定量的西洋参片。
其次,西洋参还能起到保护心血管的功效。很多老年人在平时吃西洋参,就是由于西洋参能够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帮助血液运输有效进行,在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方面起着有效的作用。
最后,常吃西洋参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西洋参中含有能够促进血清蛋白合成的成分,在抑制癌细胞生长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经常吃西洋参的人,免疫力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张兴,《西洋参服用八法》,健康报,2018-07-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西洋参有什么功效与作用呢?
西洋参又称为花旗参和洋参,是一味养生的中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和使用。西洋参的功效:1、滋阴降火,2、增加记忆力、缓解疲劳,3、具有镇静、抗惊厥的效果;4、镇痛痛、解热。作用:益气养阴,补气养血。可以泡水服用,也可用于煲汤或者做药酒。
西洋参和黄芪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说起补气药材,大家都不陌生,黄芪、西洋参……很多人随口就来。这些日常可以接触到的补气中药材,到底应该怎么选?是选贵的还是选进口的?很多人都不清楚。
今天,好好就针对黄芪、西洋参这2种中药材的差异以及适应症做一个详细的介绍,有困惑的朋友可以花点时间了解一下。
1 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可归睥、肺经,被历代医家认为“补一身之气”。因为黄芪的补气效果不输人参,且价格亲民,因此又常被称为“平价版的人参”。
此外,黄芪还有升阳、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等功效,这些是人参没有的。所以,才有“外行重参,内行重芪”的说法。
2. 西洋参
西洋参味微苦、性微寒,可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淸火生津等功效。
临床上,西洋参主治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肺虚久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口燥喉干等症状。
二、不同症状适用于哪类药材?
1. 补气养阴用西洋参
西洋参的侧重点主要在于补气养阴,对气阴两虚证效果最佳。同补热病气虚,对消渴功效较强。临床上常用西洋参来治疗: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肺阴虚证;热病气虚、津伤消渴。
2、固表止汗用黄芪
黄芪不仅具有很好的补气效果,同时还擅长固表止汗,对于自汗证有很好的疗效。临床上常用黄芪来治疗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等问题。
此外,黄芪还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像那些晨起会出现眼肿、腿肿的人,或者因为高血压和糖尿病引起的水肿,都可以泡黄芪喝消水肿。
简单来说,2种药材,都有补气的效果,但是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像黄芪可补气升阳,固表脱毒;西洋参重在补气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