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不食草粉吸入鼻子的危害,小鹅有那几种常见的病情?
鹅的生长速度快,疾病少,易管理,除了育雏期外,饲料以草为主。因此,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农村致富项目。据调查,随着农村规模的逐渐扩大,环境受到污染,鹅病时有流行。因此,防治鹅病成了保障发展的重要问题。
1、常见鹅病的发病规律
目前农村常见的鹅病主要有小鹅瘟、鹅鸭瘟、鹅禽流感、禽霍乱和球虫病等。
(1)小鹅瘟
该病为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烈性传染病,多发于4~20日龄的雏鹅,30日龄以上的仔鹅很少发病。发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2)鹅鸭瘟
该病又称大鹅瘟,由鹅鸭瘟病毒感染所致,多发于青年鹅,呈散发性,尤以水网地区,鹅鸭混群饲养或鹅群放牧于鸭瘟流行区而多发,病鹅死亡率可达90%以上。
(3)鹅禽流感 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由禽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各种日龄的鹅群均有高度易感性,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5%~100%,其他日龄鹅为80%~100%。
(4)禽霍乱 该病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病、禽巴氏杆菌病、摇头瘟等。是一种由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年龄鹅都能感染,雏鹅、仔鹅最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9~11月最流行,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
(5)球虫病
该病由艾美尔属和泰泽氏属球虫寄生而引起的体内寄生虫病,各种日龄鹅均易感染,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每年5~8月为该病的多发季节。
2、常见鹅病的主要症状
(1)小鹅瘟
该病的潜伏期为3~5天,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型三种。最急性型:1周龄内雏鹅,无先兆症状而突然死亡,或突然倒地昏迷,不久死亡,数天内蔓延全群,死亡率高。剖检可见十二指肠粘膜急性卡他炎症、充血,附多量粘液。急性型:多发于2周龄内雏鹅,病鹅离群独处,厌食,排黄白色含气泡粪便,喙端色泽变暗,临死前出现麻痹或抽搐。剖检可见小肠中段极度膨大,质坚实,肝、肾、脾肿大、充血。亚急性型:多发于2周龄以上雏鹅,表现精神萎靡、呆立、厌食、腹泻和消瘦。剖检可见十二指肠粘膜发炎、充血。
(2)鹅鸭瘟 该病的潜伏期为3~5天,病鹅精神沉郁,翅下垂,食欲不振或废食,饮欲增强,排灰绿或灰白色稀粪,泄殖腔肿胀、充血,下颚皮下水肿。剖检可见皮下出血,腺胃粘膜出血,小肠弥漫性充血,肝脏有数量不等的出血点或黄色坏死灶。
(3)鹅禽流感 该病的潜伏期很短,感染后数小时即可出现症状。病鹅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羽毛松乱,缩颈闭目,怕寒,喜蹲伏、挤堆,鼻孔流液,呼吸急促。病鹅鼻腔流液,常强力摇头。病重者腹泻,脚麻痹,不能站立,病程2~4天。剖检可见呼吸器官纤维性增生,脾肿大,有粟粒状灰白色坏死灶,心内外膜及粘膜充血或出血,肝脂肪性病变。
(4)禽霍乱 该病因流行期、鹅体抵抗力及病菌致病力强弱不同等原因,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三种。
最急性型:多发生于暴发初期,病鹅常无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也有的倒地扑翅后随即死亡。剖检可见眼结膜充血发绀,浆膜点状出血,肝表面有黄白色坏死灶。
急性型:病鹅精神萎顿,离群独处,头隐翅下,食欲不振,体温升高至42~43℃,饮欲增加,口、鼻流液,张口呼吸,排绿色稀粪。剖检可见心包液增多,肝、脾肿大,呈土黄色,表面有出血点和坏死灶,肠粘膜充血、发炎。
慢性型:多发生于疫病流行后期,病鹅持续腹泻,消瘦,贫血,跛行,关节炎性肿胀、囊壁增厚,关节腔内有干酪样渗出物,肝脂肪变性或有坏死灶。
(5)球虫病 该病依病情及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病例多见于雏鹅,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先便秘后腹泻,后因肠道损伤及中毒加剧,翅轻瘫,出现神经症状后不久死亡。剖检可见粘膜苍白、出血炎症,肠粘膜增厚、糜烂,有溢血点和球虫结节。
3、常见鹅病的防制措施
(1)小鹅瘟
第一,注射疫苗:母鹅开产前1个月,每羽注射小鹅瘟疫苗1毫升,2周后所产种蛋孵出的雏鹅免疫保护率可达95%以上。
第二,免疫血清疗法:雏鹅出壳3~5天内,皮下或肌注小鹅瘟免疫血清,预防量每羽0.5毫升,治疗量1毫升。
第三,加强饲养管理:推广自繁自养,搞好种蛋消毒,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加强饲养管理,发现病鹅及时隔离治疗,防止污染环境。
(2)鹅鸭瘟
第一,注射疫苗:鸭瘟疫苗,预防免疫1:50稀释,每羽1毫升;发病鹅群1:20稀释,每羽1毫升,紧急注射。
第二,对症治疗:为预防病鹅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可适当使用抗菌类药物,如土霉素等拌料饲喂。 第三,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鹅舍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发现病鹅及时隔离、治疗,多喂青绿饲料。
(3)鹅禽流感
第一,药物预防:磺胺嘧啶,第1次每羽口服1/2片(0.25克),此后每隔4小时服用1/4片,连用3~4天。
第二,药物治疗:可用链霉素肌注,成年鹅每羽8~10万单位,中鹅每羽3~5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3~5天,也可用青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
第三,加强饲养管理:搞好鹅舍清洁、卫生,防止家禽混养,以免相互感染,严防污染环境,传播疫病。
(4)禽霍乱
第一,免疫预防:禽霍乱氢氧化铝甲醛疫苗,2月龄以上每次每羽肌注2毫升,8~10天后再注射1次,免疫期6个月。
第二,药物治疗:成年鹅每羽肌注链霉素10万单位(200毫克),中鹅3~5万单位,每日2次,连用3~5天。
第三,加强饲养管理:鹅舍应清洁、干燥、通风,严防污染环境,传播疫病;饲料营养全面,管理细心,发现病鹅,及时隔离、治疗。
(5)球虫病
第一,药物预防:氯苯胍,每千克饲料添加50~60毫克,拌料饲喂;另外可用灭虫灵、优素精、球虫净、莫能菌素等拌料,交替使用。
第二,药物治疗:治疗暴发性球虫病用球痢灵,每千克饲料添加125毫克,拌料饲喂,连用3~5天。
第三,加强鹅舍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除粪便和更换垫草,不在低洼潮湿及球虫污染地区放牧。
白天鹅能吃馍吗?
白天鹅是可以吃馍的。
白天鹅是雁行目鸭科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球易危物种。白天鹅的体长120~160cm,体重6500~12000公克;嘴基黄色,并且延伸到鼻孔以下;嘴的端部和脚黑色;身体丰满,双脚短粗,趾间有蹼;脖子很长,几乎与身体一样长。
熏大鹅做法?
材料:大鹅 调料:花椒、胡椒面、白糖、盐、葱、姜、酱油、醋、辣椒面、味精。做法:
1、大鹅洗净,分解切成大块,表面涂上用花椒面、胡椒面、白糖、盐、酱油、醋、辣椒面、葱丝、姜丝(多加)、味精调和的酱汁,用塑料食品袋将涂好调和酱汁的鹅肉包严,腌制2-10小时、(如腌制时间短、应适量多加盐)。
2、将腌过的鹅肉包好放入微波炉,强火微10分钟,翻个再微2分钟,(熟透为止)取出,(或用锅蒸50分钟)去除表面材料,晾10分钟。
3、铸铁锅底加适量白糖(500克鲤鱼加一汤勺糖)、大米或茶叶。加锅箅子,放入鹅肉,盖上锅盖,加大火烧至锅盖边冒出黄烟待半分钟,停火待烟散后取出鹅肉,如色味淡可翻个后再熏一次。 采用微波炉或锅蒸加温制作、可避免水煮时肉汁随汤走失,味道更香。
鼻窦炎患者为什么在三十度的闷热天气中最多只是感到微闷?
慢性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绝不多数是肾阳虚、肾气虚患者。在三十几度高温下也不觉得热,也没有汗出。开大点风扇都会觉得冷,更加不能吹空调。吹空调就会鼻塞、流鼻涕、还会引发神经性头痛。又或者季节变化晨起不断地打喷嚏,打得漏尿。不知慢性鼻窦炎患者是否有这种症状,慢性鼻突炎分为实症和虚证两种。
中医认为正气虚、阳气不足,风邪入体,通过补肾阳、固表祛风为治疗方针。中医又认为汗为心之夜,泪为肝之液,涕为肺之液,涎为脾之液,唾为肾之液。鼻为肺窍,若感受外邪(风寒或风热之邪),入肺化火,又因肺经有热,使肺气壅塞,热郁日久,热毒雍阻鼻窍、鼻窍不通,引发鼻炎或鼻窦炎。有些人由于长期鼻塞,嗅觉已完全消失。治疗宜清热解毒、祛风通窍。
慢性鼻窦炎方剂里常会用到苍耳子、辛夷花、鹅不食草祛风利湿、散寒通窍、消肿散瘀,再配上防风、白芷、白术等药来治疗。对于由于肾虚引起的鼻炎,应加入熟附子、炙黄芪等药,要辩证清楚虚、实才能下药。药店都有鼻炎滴剂卖,或者用玉屏风散来辅助治疗。
鼻孔每天可用淡盐水来清洗(用棉签沾淡盐水洗鼻孔),又或者用鹅不食草捣烂,用生理盐水浸泡四天后,去渣取清液加少许甘油滴鼻。总之治疗鼻窦炎的方法很多,也有很多人治愈的。最主要坚持运动、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抵抗外邪。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看法讨论或留言。一起关注生活、关注养生知识!
鹅苗的常见病都有哪些?
随着农村养鹅规模的逐渐扩大,鹅病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常见鹅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小鹅瘟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但20日龄以内是发病的高峰期,致死率高达90%以上。症状是病鹅喜独处,毛松颈缩,闭目呈昏睡状,重者不食,排黄绿色稀便,鼻孔周围黏附有污秽分泌物,剖检可见特征性的消化道病变,小肠中下段肠腔内有黄白色带状假膜,堵塞肠腔。(2)鹅裂口线虫病 由鹅裂口线虫引起。主要危害雏鹅,病鹅食饮减退,甚至废绝、嗜睡、发育迟缓,下痢、消瘦、衰竭死亡。(3)鹅大肠杆菌病 鹅的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成鹅,但近年来育成鹅也时有发生。母鹅剖检病变以腹膜炎、卵巢炎和输卵管炎为主,病程一般为2~6天,少数病鹅能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公鹅主要是交配器出现红肿、溃疡,其上常覆盖着黄色黏稠液体,并有坏死痂皮。(4)鹅球虫病 由鹅球虫引起。多发于雏鹅,每年5~8月是发病高峰期。病鹅食欲减少,精神委靡,缩颈甩头。粪便红色黏稠,后期鲜红色。(5)鹅口疮 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病鹅生长不良,精神委顿,羽毛松乱。嗉囊黏膜垢厚、呈灰白色,有圆形溃疡。(6)线虫病 由绦虫寄生于小肠所致。多发生于15~90日龄的鹅,病鹅减食口渴,消化不良,拉绿色或灰白色稀粪,突然倒卧,行走摇摆,起立困难,伸颈张口,麻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