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莫大疲,三国中的魏将李典为什么没有在五子良将之一呢?
在曹魏阵营中,李典确实是个比较令人惋惜的将领。他并未能进入“五子良将”的行列。李典是山阳巨鹿人,很早就归附曹操了。曹操当年刺董失败,逃回家乡,树起义旗,招兵买马,这个时候李典就投奔到了曹操麾下。和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同时期到达,算是元老级别的人物。
但李典的武艺不算太高,在曹军阵营中,也只能排到后面。咱们看一下李典上阵厮杀的战绩:
1.葛陂之战,李典飞马冲入敌阵,黄巾军将领黄劭措手不及,被李典生擒;
2.濮阳之战,李典与许禇、典韦、夏侯惇、夏侯渊、乐进一同六将围殴吕布,将吕布打退;3.新野之战,李典出战赵云,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拨马回阵”;
4.博望坡之战,曹军遭到火攻后,李典在逃跑途中被关羽拦住,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5.合肥之战,李典怂恿乐进突袭孙权,乐进砍断贾华、宋谦的双戟,宋谦追赶乐进,被李典一箭射中心窝而死。
6.合肥城中,李典生擒东吴间谍戈定。
按照李典的战绩来看,他曾经在赵云马前支撑十余合,“料敌不过”后拔马回阵,说明勉力状态下,应该还能多坚持几个回合。这样的武艺肯定要低于徐晃、张辽和张郃,比乐进也有所不如。但肯定要强过于禁(于禁八九合就败给马超)。李典这个人比较有文化,他爱读书,虽然年轻,却有“恂恂长者”之风,行事谨慎,大局观强。
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五回中,曹仁得知吕旷、吕翔征讨刘备失利,双双丧命,曹仁想兴师复仇,李典劝说,认为两人是过分轻敌而导致败亡,应该按兵不动,向曹操请求支援,但遭到曹仁的嘲讽,并强令他一同出战,结果再次战败,损兵折将。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九回中的博望坡之战,夏侯惇轻敌冒进,李典又发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赶紧通知夏侯惇,但为时已晚,全军遭到火攻,大败而溃不成军。
在《三国演义》的四十二回长坂坡之战,张飞断后,拆断当阳桥,曹操下令追击,李典劝说“此恐是诸葛亮之诈谋,不可轻进”,曹操强行追击,被关羽伏击。
这说明李典是个很细致谨慎的将领,对战场上的细节观察入微。但李典和张辽的关系不好,个人之间闹过别扭,但在东吴大军攻来之际,李典也能放下个人恩怨,“典岂敢以私憾而忘公事乎?愿听指挥”,而与张辽坦诚相待,密切配合,共同创造了“威震逍遥津”的大捷。
所以说,李典也是顾全大局,公私分明的君子。
李典36岁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他死前所受封的最高职位是“破虏将军”,这个军衔比较低微。
咱们看一下五子良将生前最高军职:
张辽――前将军
乐进――右将军
徐晃――后将军
于禁――左将军
张郃――征西车骑将军
李典的那个“破虏将军”的职位,张辽在北征乌桓时就已经获得了,而李典跟随曹操最早,在军中升职却最慢,确实令人遗憾。这也许与他性格谦逊,总是将战功让给别人有很大关系。
但是,以“破虏将军”这样的军职,当然不可能进入五子良将的行列。
体育名言有哪些?
1、人人皆可参与体育运动,不管你是男或女,年长或年幼,健康或残疾,贫穷或富有,体育运动是人的一种权利,人人皆可乐在运动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
2、活动有方,五脏自和。——范仲淹
3、体育是包治百病、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灵丹妙药。
4、少年不煅烧,老来徒伤悲。
5、体育是填补空虚的最佳良药。
6、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马约翰
7、晚霞诚可贵,健康价更高,欲图享老福,运动要抓牢。
8、参与比胜负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超越比得失重要。
9、从锻炼角度看,躺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站着,站着不如走着。——卢梭
10、铁不炼不成钢,人不练不健康。
11、运动兴,民族兴;运动衰,民族衰。
2、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哉!——臧克家
3、世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
4、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法国医学家——蒂素)
5、今日不运动,来日悔晚矣。
6、缓慢而有恒赢得竞赛。——莱特
7、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8、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
9、天天做体操,寿比南山松不老。
20、如果你有无法解决的烦恼,去参加体育运动吧。
21、凡事有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越忙越要抽空练,练好身体常保健;决心信心加恒心,修炼身心意志坚。——庄炎林
22、体育运动可以使人健康,而健康是财富、健康是幸福、健康是美……
23、丰收靠劳动,强身靠运动。
24、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
25、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26、体育是在理性轨道上运行的竞争机制。
27、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孙思邈
28、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高尔基
29、刀越磨越亮,人越练越壮。
30、体育是健、力、美三维一体的组合”。
靠一张嘴为刘邦拿下70座城池?
《史记》记载,沛公刘邦进军关中途中准备攻打陈留时,一位名叫郦食其的人特地前来拜访。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自幼刻苦读书,才高八斗,但性格放荡不羁,恃才傲物,被当地豪杰之士鄙视,素有“狂生”之名,因家境贫寒,没有背景,难以谋生,只得在县里谋了份低贱的差事——做高阳门吏。门吏就是负责把守城门的小吏。
以前,项梁、项羽叔侄起兵后,其麾下将领率军路过陈留,郦食其见这些人端着贵族架子,喜好繁琐的礼节,没有远见卓识,听不进气度恢弘、登高望远的言论,且各怀私心,便闭门不出,不愿和这些人为伍。这次,他听说雄才大略、礼贤下士的沛公刘邦经过这里,就主动前来投效他。刘邦的部将夏侯婴听完郦食其的来意后,就告诉他刘邦一向不喜欢读书人,并描述他羞辱儒生并往他们的帽子里撒尿的事例,但郦食其并没有知难而退的意思,依然请求他帮忙引荐。夏侯婴没办法,只好答应他的请求。
郦食其献计,刘邦兵不血刃袭夺陈留夏侯婴就向刘邦推荐了郦食其。数日后,郦食其依约前往汉军营拜访刘邦,卫兵通报后,刘邦听说来人身着袍服,头戴冠帽,像个读书人。 他以不耐烦的口气对卫士说:“替我回绝他,就说我正忙于天下大事,没空见儒生”。
郦食其在帐外听得清楚,遂瞪着两眼,大声嘶吼道:“沛公,我不是腐儒,是高阳酒徒” 。
刘邦听后,就让卫士带他进帐。郦食其高视阔步走进去,见刘邦正在洗脚,瞅都不瞅他。他仅拱手作揖,却未下跪,开口以很冲的语气说道:“您是要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要率领诸侯攻秦呢” ?
刘邦喝骂道:“没用的酸儒!天下苦秦久矣,才相继揭竿而起反秦,你怎么能说助秦攻击诸侯这等昏话呢”?
郦食其不慌不忙争辩道:“如果聚集天下百姓诛暴秦,您就不应用如此倨傲的态度对待长者。以貌取人,就会失去天下贤能之士。我估计您的智勇都不如我,却如此慢待于我,真替您感到遗憾”。
刘邦见他牛逼哄哄,口气很大,心中不免惊叹,便立即擦干双足,理正衣冠,请郦食其上坐。二人攀谈起来,郦食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畅谈战国时六国合纵抗秦的历史典故,刘邦听后大喜。他连忙道歉,命人置酒食款待。席间,他迫不及待地询问破秦之策。
郦食其建议刘邦,与其率这群乌合之众进关中,不如先占据陈留,利用此地交通便利,粮草充裕的优势,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待军力强大时再起兵攻秦。刘邦听后如茅塞顿开 ,欣然同意。
郦食其自告奋勇,说愿意回去劝陈留县令投诚,若他不愿意,再与刘邦里应外合,一举袭夺陈留。
郦食其连夜回城,以减少战火殃及百姓为由,劝说县令投降沛公。结果县令拒绝其劝告,但却好心留他在县衙过夜。夜半时分,郦食其抹黑潜入县令卧室,一剑将其刺死,割下他的首级,悄悄出城来到汉军营地。天明后,城中守军发现县令被杀,群龙无首,早已乱作一团,刘邦乘势挥军攻城 。城中百姓见汉军势大,只得开门迎降。
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陈留,得到了大批军粮。后来,他封郦食其为广野君,命他留守陈留。郦食其用三个月的时间替刘邦招兵买马,很快扩军至三万人。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听说后也率四千人前来投靠,被刘邦封为将军。
巧言胜千军:凭一张利嘴替刘邦拿下齐地七十座城池郦食其这人的特点是能言善辩,巧舌胜千军。刘邦封其为广野君后,命他出使各诸侯国。
不久,刘邦拜郦商为大将,出兵攻秦。 公元前206年秋,汉军进至武关,郦食其冒险入关劝秦将归降,秦将在他的一番劝说下开关出降,刘邦不战而得武关,遂率军直捣咸阳,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爆发后,在两军相持难解难分之际,郦食其建议汉王刘邦奇袭荥阳,夺取敖仓,为日后逆转楚强汉弱的不利局势并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后来,他受命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审时度势,归降汉王,齐王遂背楚归汉,还放弃了战备,献齐国七十余城归汉。郦食其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赢得齐国七十余城,可见语言的威力有时能胜过千军万马。
韩信背盟攻齐,齐王迁怒郦食其,将其活活煮死汉四年(前204年)十一月,汉大将、淮阴侯、左丞相韩信见郦食其用巧言白得齐国七十余城,嫉妒其大功,为争功,他悍然率大军渡河,在历下(今济南)一举击溃齐军,兵锋直逼齐都临淄。
韩信背盟击齐,齐王田广迁怒于郦食其,居然将他活活烹(煮)死了,然后逃离临淄,奔往高密,派使者向西楚王项羽求救。项羽派悍将龙且率二十万精锐楚军前来救齐,却被韩信用阻水冲淹法大破之,汉军大败齐楚联军,斩杀龙且,生擒齐王田广,一举平定了齐国,韩信自立为齐王。
郦食其凭伶牙利嘴游说列国,不愧是成功的舌辩之士与外交奇才,尤其是楚汉战争后期他说服齐王献城归汉,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只可惜因功高遭忌(被韩信嫉妒)而被齐王活活烹杀,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分封有功之臣时很是思念郦食其,于是破例封其子郦疥为高梁侯。假如郦食其不死,这位口才大师或许能与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人平起平坐呢。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千金方名言名句?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天无一岁不寒昌,人无一日不忧喜。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毋失岁时之和。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晦无大醉,一岁之忌暮无远行。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若愿普救含灵之苦。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日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日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活了多久?
戚夫人被吕后搞成“人彘”后,杀伤力太强了。
就连吕后的儿子刘盈亲眼见到这位“人彘”的时候,好好的一个年轻小伙子竟被吓得大病一场,后来郁郁而终。
人彘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史记·吕后本纪》中记载:
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辉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通俗解释就是:吕后命人将戚夫人的手脚四肢全部剁掉,挖出眼睛,用铜烧化成铜汁灌进戚姬的耳朵;再将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划破脸庞,变成了聋哑人的的戚夫人被扔到厕所。
说吕后歹毒,这一点倒是毋庸置疑,但“受害者”戚夫人,未必就那么无辜。
毕竟,同样是刘邦的妾室,吕后对薄姬却能宽容放逐,却对戚夫人百般折磨,可见这位戚夫人,也并非纯良之辈。
当年吕后下嫁给刘邦,跟着这位“废柴老公”受了不少苦。
早年的刘邦不务正业,跟着一群混混兄弟四处偷鸡摸狗,骗吃骗喝。后来靠着家里的关系,在老家沛县做了泗水亭长。
机缘巧合,吕雉跟随家父迁居到了刘邦的老家沛县。吕父与沛县的县令关系极好,为了巴结吕家,沛县的官员都跑去祝贺吕家的乔迁之喜,这里面就有刘邦。
吕雉的父亲一见到刘邦,就觉得他相貌不凡,便把自己的千金之女许配给了刘邦。
当时的刘邦能娶到吕雉,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刘邦属实高攀了。
当时的吕雉还是个十八九岁的千金小姐,而刘邦却是个大她15岁的中年油腻大叔,不仅如此,刘邦还有个拖油瓶儿子刘肥(据说是当年刘邦搞大了同村寡妇的肚子)。
大家闺秀嫁过去给别人当后妈也就罢了,婚后的刘邦依旧不改浪荡的本性,跟一帮同事朋友喝酒闲聊,三天两头见不到人影。
吕雉不仅要抚养儿女,还要照顾刘邦的老父老母,一家老小都靠着吕雉务农桑来过日子。
再之后,刘邦便出去“闯荡世界”了。
后来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吕雉和儿女仍然生活在沛县,与刘邦两地分离。
公元前205年四月,项羽率骑兵迅速回防,与汉军战于睢水,汉军大败,吕雉等一帮众刘邦家为
楚军所俘。被俘虏了两年,吕雉才回到刘邦的身边。
回到刘邦身边后,吕雉心凉地发现,刘邦身边早已有了年轻美貌的宠妾。
尤其是最受宠的戚夫人,年轻漂亮,能歌善舞。而原配夫人吕雉却显得年老色衰,相形见绌。
吕雉虽贵为皇后,但她却是只有名位,而无宠爱。
这戚夫人生得白净妩媚,且能歌善舞,盈盈一握的细腰如弱柳扶风般婀娜,她还精通各类乐器,唱跳俱佳的她经常陪伴在刘邦身边,几乎独占了皇帝的空余时间。
宠冠后宫的戚夫人开始“作妖”,她仗着刘邦宠爱自己,经常在刘邦面前哭闹撒娇,夜夜吹着枕边风,就是为了让刘邦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当时的太子刘盈,正是刘邦与吕雉所生的嫡子。刘邦经不起戚夫人每日的“洗脑”神功,最终动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要不说这戚夫人嚣张呢!抢了吕后老公的宠爱也就罢了,现在还要来抢人家儿子的江山。换做任何一个母亲,都是不能忍的。
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为了先稳住儿子的太子地位,吕后委托张良献计,请出了商山四皓。
这商山四皓,分别是大名鼎鼎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人名动天下,如今已是胡子花白的老头儿。
要知道,这四位可是当年刘邦几次都请不来的隐居高人啊!如今刘邦看着他们跟随太子身后,也不得不佩服太子的感召力。改立太子的事情也就此作罢。
儿子的地位是保住了,吕后心中的私愤未泄,她只能继续隐忍。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临朝称制的吕后已蛰伏多年,她终于可以痛下杀手,将当年的仇敌杀之为快。
凡是与她政治立场相悖的,如韩信、彭越之流都惨遭杀戮。就连刘邦的儿子们,吕后也没有放过。
吕雉并没有一开始就诛杀戚夫人,而是先罚戚夫人做劳累苦力活。谁知这戚姬开始自艾自怜地唱歌倾诉苦水。
吕后听到后勃然大怒,立刻命人将她绑来,开始用极刑处罚她。
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人彘”极刑。
据史书记载,人彘在制作过程中,刽子手拿捏得非常到位,可以保证人彘不死,人彘制作完成后依然具有活力,可以继续生存一段时间。
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吕雉就是要让戚夫人生不如死。
为了防止“人彘”死得太快,吕雉甚至还派人专门照顾她,就是为了让戚夫人能死得慢一点。
咱们不妨设想一下戚夫人的感受:身体无法动弹,耳聋眼瞎,不能说话,只能躺在茅坑里闻臭味,四肢切口处无限蔓延的痛感,简直太遭罪了!
看着当年风光无限的戚夫人被弄成不人不鬼的“人彘”,吕后心中大爽,她甚至还邀请自己的儿子刘盈来欣赏自己的“杰作”。
单纯的刘盈并不知道人彘为何物,觉得十分稀奇,就跟着吕雉一起去了。
结果这一看,就留下了心理阴影。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没有头发、脸上血肉模糊看不清五官的身躯,他吓得拔腿就跑。
回宫之后,刘盈还无法从恐惧中走出来,他派人给吕雉传话:“太后的手段太残忍了,这不是人干得出来的,看来我以后是无法统治天下了!”
看完人彘后不久,刘盈就病倒了,他在床上躺了一年多,方才痊愈。
但此时的刘盈早已心性大变,他不再过问朝政,而是躲在女人堆和美酒中度日,最终将身体掏空,二十几岁就去世了。
至于被做成了人彘的戚夫人,后来活了多久,其实根本不用深究。
任何一个失血过多的人,在不进行任何抢救措施的情况下,都撑不了几天的。
更何况戚夫人是多重迫害,手脚全无,耳聋眼瞎嘴巴哑,还处于一个细菌超级多的茅厕之中。无论是伤口感染,还是失血过多,最终都撑不了几天的。
同为人彘,不妨拿李治的王皇后和萧淑妃作为对比。
武则天同样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做成了人彘,但却在戚夫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
《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记载:
“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于酒瓮中,曰:''令此二妪骨醉!''数日而卒。后则天频见王、萧二庶人披发沥血,如死时状。”
也就是说,武则天命人将她二人杖责一百大板,砍去四肢手脚,丢到了酒缸里面浸泡,此为“骨醉”。
古人说的数日,一般至少是三天,不超过十天,所以戚夫人变成人彘后,最多也就坚持了三五天就受虐而亡了。
关于吕雉将戚夫人弄成人彘这件事,后人评价不一。
有人认为戚夫人是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而吕雉的心狠手辣,究其原因还是刘邦的辜负和冷漠,让一个贤良的女子变成了一个杀人如麻的蛇蝎心肠。
不可否认,吕雉对戚夫人的仇恨,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刘邦。但戚夫人恃宠而骄,想动摇吕氏江山,这未免也欺人太甚了。
但更多的观点是,吕雉的歹毒,根本不值得同情。正是因为她后期临朝称制,残害了太多杰出人才,也催生了无数的历史悲剧。
不过天道有轮回,吕雉替自己报了仇,残害了戚夫人。吕雉死后,吕氏一族也被人找上了门来。
当年刘邦建立汉朝后,戚夫人的父亲戚鳃担任中尉,统帅北军驻扎在京城,戚夫人的几个兄弟也都是功臣,均在朝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职务。
戚夫人去世三年后,她的父亲戚鳃也去世了,但戚鳃的儿子戚触龙继承了他的爵位,并且继续掌管北军。
公元前180年,吕雉因病去世了,陈平和周勃等人开始密谋铲除吕氏一族,戚夫人的家人也参与进来。
在诛吕行动中,作为刘氏帮手的戚氏一族,在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不但出兵配合刘氏,将吕氏一族诛杀殆尽,还在拥立刘恒为帝这件事上也有一定功劳,后来得到了包括刘恒在内几代皇帝的厚待。
所以说,吕雉虽然没有被戚夫人的家人杀死,但她的族人几乎都死于戚氏一族之手,也算是为她报了仇吧。
吕雉和戚夫人的恩怨,至此也画上了句句号。
清朝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这样评论过:
盖嫉妒者,妇人之常情也。然其所最妒,亦只戚夫人母子,以其先宠幸时,几至于夺嫡,故高帝崩后,即杀之。
戚夫人的结局,其实是封建时代无数权利斗争中的一例。而这样的惨剧,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浪花一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