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人不宜感染冠状病毒,感染新冠状病毒肺炎以后?
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易凡、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胡卫峰,两位都是颜值超高的武汉医生,不幸感染新冠病毒,在治疗过程中被ECMO救回了生命。一段网上热传的视频显示,两位武汉医生在经历了这轮与病毒的抗争后,皮肤变黑,面容大改,令人心疼。
这强烈的反差,不禁让大家充满了疑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是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皮肤发黑的嘛”接下来让我给大家一一解答
当时两位英雄应病情严重,被转入重症病房后,当时患者病情极其危重,多脏器衰竭,严重感染。根据病情需要,都使用了一种名为“多粘菌素B”的药物,这种药物属于抗生素的一种,专家认为,皮肤变黑不是病毒的危害,而是多粘菌素B的副作用,停用后,患者的皮肤黑色会逐渐消退并恢复正常。
多粘菌素B是一种抗生素,上世纪50年代末期用于临床,因其有严重的肾毒性及神经阻滞作用而逐渐被新的抗菌药物所取代。 但是,近些年多重耐药菌越来越多,对常用的抗菌素大多发生了耐药,而对不常用的多粘菌素B却很敏感,因此多粘菌素B再次被启用。 不过一般用于非常严重的感染,作为治疗多重耐药菌的“最后的杀手锏”。
不过大家可以放心,对于所有的危重症患者而言,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某个器官的功能障碍。其中,首当其冲的是肺功能障碍,其次是肾功能障碍或是肝功能障碍,还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两位医生都还年轻,都会慢慢好起来的,向两位英雄致敬。
已在家呆14天排除感染的可能?
已在家隔离14天并且排除了感染的可能性,那么题主的活动就不再受到强制的限制了,理论上,如果想出门就可以出门了。
不过,现在尽管除湖北地区外,其他省市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率的确诊病人数量都在下降,但是现在疫情并没有解除,在此时此刻,保护好自己最好的方法还是少出门,尤其是不要都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去。
题主要是实在因为隔离14天,在家待的实在无聊,想出去走走,那么空旷的街道或者小区花园或附近的公园都是可以的,出门的时候也要适当做好防护。比如坐电梯时时也还是要戴好口罩,摁电梯摁钮时尽量戴着手套,或者摁完马上用免洗洗手液洗一下手,回家后再用肥皂流水洗干净手。如果摁电梯时实在没有办法避开用手,也没有免洗洗手液,那么记得摁过电梯后,双手一定不要再触摸自己的皮肤、眼睛、鼻子等身体部位,避免潜在的接触传播。
空旷的地方,和他人的距离能保持在2米以上,又不是疫区的地方,不戴口罩也是可以的,但有可能与他人的距离在2米以内的话,为了安全,还是要戴好口罩。
出门最好是走路去,减少接触其他物品的机会。如无必要,暂不要坐地铁、公交甚至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在同一个密闭环境中在疫情还未完全解除时还是有一定的风险。
如果需要出门上班,也要遵守办公地点的卫生安全要求,配合量体温、多开窗通风、不开中央空调、就餐不交流、不聚集,分时用餐;尽量减少面对面的会议,必要的讨论可用电话会议。
隔离了14天没有感染,已经符合解除隔离的标准了。如果必须出门,也是可以出的,注意防护好自己就可以了。
如果喜欢李博士的问答,欢迎关注及点赞!
如果一个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因为抽烟,男性比女性更易感染新冠肺炎
从目前已经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的患者来看,在新冠肺炎病情的演变过程中出现重症、危重症的,很多也同样是合并有“吸烟”相关疾病的基础病和慢性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最新的新冠肺炎研究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在这份分析了超7万病例(含确诊和疑似等)、被称为迄今最大规模的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研究的报告中发现,男性似乎比女性更易“中招”。
报告显示,总体而言,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截至2月11日确诊的44672例病例中,男性占51.4%,女性为48.6%。
更值得注意的是,男性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中国疾控中心的报告指出,在截至2月11日的1023例死亡病例中,男性占比为63.8%,女性为36.2%。男性粗病死率为2.8%,女性为1.7%。
事实上,早在非典SARS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爆发时也出现过类似现象。据美国《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2003年,香港感染SARS的男性患者死亡率比女性高50%。2015年,在感染MERS的男性患者中,死亡病例占32%,而女性为25.8%。
男性易感染竟跟抽烟有关!
为何男性的感染率比女性更高呢?国内外许多研究注意到男性的一个习惯——吸烟!
最近,南卡罗莱纳大学研究人员在学术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吸烟者肺组织中ACE2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而根据此前研究,ACE2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潜在入侵受体。这意味着吸烟者可能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研究人员利用224例肺癌患者的未癌变的正常肺组织样本,对其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这一结论。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在不同种族、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的肺组织中,ACE2基因的表达水平并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者建议在确定易感人群和标准化治疗方案时,应考虑吸烟史。
同样,我国研究人员也发现,老烟民可能对新冠病毒更易感!
2月5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国平在预印本平台medRxiv发表文章指出,在健康人群和有各种疾病的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说明人群普遍易感,这与目前临床上观察到的结果一致。但重点是,基于吸烟者中ACE2的表达上调!因此研究者推断,长期吸烟者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
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拥有3.16亿烟民,为全球之最,占世界烟民的近三分之一,占全球烟草消费的40%。中国男性半数都抽烟,而女性烟民比例仅略高于2%。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说,在中国爆发的新冠病毒肺炎之所以会传染给更多男性,吸烟或许是一个较合理的解释。
为何吸烟人群更易患慢性病,成为新冠易感人群!
老烟民对新冠病毒更易感?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根据目前现有的数据和研究结果来看,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以及肺癌患者都是本次新型冠状肺炎的高危人群。
第一,目前来看慢性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都和吸烟有关。吸烟本身就是很多慢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很多老烟民因长期吸烟,患有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肺疾病等慢性肺病,本身就抵抗力较差,得任何疾病的几率都要明显高于非吸烟者。
第二,从目前已经感染新型冠状肺炎的患者来看,在新冠肺炎病情的演变过程中出现重症、危重症的,很多也同样是合并有“吸烟”相关疾病的基础病和慢性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三,从现在公布的信息来看,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攻击的靶器官不仅仅是肺部、还有病毒性的心肌炎、病毒性的肾功能损害等多器官的功能靶点受害。因此,如果你有吸烟相关疾病,又是老烟民,吸烟指数大于400,那么你无形中就是新冠肺炎的高危易感人群,同时又是患病后重症和危重症的高危人群。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甚至还有“吸烟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谣言流传。事实上研究显示,烟草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有毒的达到数百种,致癌都有几十种。它们会干扰肺脏的正常运转、破坏肺脏的防御体系,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烟草不但不能帮助呼吸道,反而会对呼吸道造成损伤。
最后,对于吸烟人群来说,及早的戒烟也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手段之一。戒烟越早越好,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
为什么有报道称新冠病毒对儿童不易感染?
通常,最容易感染新疾病的是婴儿,老年个体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新的冠状病毒没有什么不同,只有一个例外。由于某些神秘的原因,婴儿没有像其他人群那样生病,科学家无法解释原因。
图注:已证明COVID-19冠状病毒对某些人具有致命性,但对婴幼儿群体受到的影响要小于其他群体2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对中国的病毒感染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只有9例住院的1岁以下婴儿。考虑到当时据报道在中国大陆感染了65,000多人,这真是惊人。据《科学新闻》报道,这9例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报告了轻度发烧或呼吸道症状。
该报告紧随西北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后发现,没有证据表明COVID-19可以从感染的孕妇传播给未出生的胎儿。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还研究了脐带血和母亲的母乳,在每种情况下,两者均对该病毒呈阴性反应。尽管没有完全报道这种传播病例,但是医生没有测试这种病毒是否可以通过阴道分娩传播,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病毒很少发生。
什么能保护一些婴儿免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侵害?这可能意味着婴儿对这种病毒具有更强的抵抗力,这可能为该病毒的工作原理以及卫生官员如何治疗这种病毒提供线索。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幼儿处于如此低的风险中,但是这种病毒可能对婴儿的影响不同,类似于水痘病毒的儿童表现出比成人轻的症状。
官员们指出,尽管他们只能识别出一些冠状病毒住院的婴儿病例,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不容易感染它。实际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对72,000多例病例进行了细分,结果显示其中416名是10岁以下的儿童。这些数字仍然很低,但是他们提出了新的理论,尽管这些孩子没有出现任何严重的症状,但这些感染孩子有可能以正常的速度感染他人。所有婴儿均至少有一位受感染的家庭成员,并且在其亲戚患病后患病。
有趣的是,在先前的SARS和MERS暴发期间,婴儿住院率也有所降低,这也是类似于COVID-19的冠状病毒。
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没有危险虽然大多数感染该病毒的儿童只会出现轻度症状,但一群选定的年轻人却患有严重的并发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检查了2000多例18岁以下的儿童,发现其中6%的病例是严重的,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和体内组织中的氧气含量低。该研究已被接受发表前,且被儿科杂志同行评审。
研究人员发现,在严重的6%(约125个孩子)中,一个14岁的男孩死亡,其中13个被认为是“危重”(处于呼吸或器官衰竭的边缘),而其他人则被归类为“严重”,因为他们症状表现为可怕的呼吸系统疾病。
不参与这项研究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儿科学副教授斯里尼瓦斯·穆西(Srinivas Murthy)博士说:“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医院应该为一些儿科患者做好准备,因为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儿童的病情。”
细胞因子起什么作用?据《新科学家》报道,COVID-19更为令人担忧的并发症之一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称为细胞因子风暴,这一细节可能为儿童增强免疫反应提供了线索。
细胞因子是帮助损伤或感染周围的免疫细胞聚集的蛋白质,但是当它们长时间高水平积累时,这种有益的任务可能会出错。
当它们进入超速行驶时,就像在细胞因子风暴中一样,细胞因子具有相反的作用,增加了发炎的风险,并增加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幼儿对新的冠状病毒没有这种反应,尽管在流感的急性病例中,他们不受这种反应的影响。这种行为变化可能为研究人员提供线索。
尽管对于为什么婴儿似乎能忍受冠状病毒生病的原因仍不为人知,但在已证明对其他脆弱人群致命的疾病之后,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女朋友感染新冠状病毒家远无人照顾?
我是一个有良心良知的人,总是善待身边的人,有求必应,但是不求不应,免的自找难受,自讨苦吃,善良的人时常吃亏,被人骗,相信人,常受别人对不起他,因此善良的人不与人合群,不与人同流,过着自己一个人又清静的生活,陪伴父母,耕田读书求学问,日复一日,年年如此,忙时务工,闲时读书,没有人爱自己,但也不愿意爱自己的人跟着自己遭罪受害,受苦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