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新冠的前兆是什么症状,出现哪些症状意味着病情危重?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自2019年底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附近开始陆续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开始,这场疫情就已悄然拉开序幕,截止到今日,时间已经过去接近2个月了,全国人民都希望这场疫情早日过去,因为不论是对经济、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更有1872人因此丧失了生命,有些网友可能会想,哪些症状意味着病情危重呢,下面我从医生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
问“新型冠状病毒”为何物①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意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被列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属乙类传染病,但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它有一个特点,在人体,传染性强,离开人体后在空气中如果没有附着物其实是无法存活的,如果要存活,就必须要有附着物,所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便是它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②新型冠状病毒离开人体,在外界能存活多久,这一点可以了解一下,根据专家推测,长则数十个小时,短的可能也就几个小时,要看不同的温度、湿度、环境。通俗的讲,温度越高,病毒越难以生存;而在潮湿阴冷的地方,病毒存活时间又要长一些。
③关于消灭它的方法,它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在水温56℃保持30分钟以上或75%乙醇、含氯消毒液、乙醚、过氧乙酸等脂溶剂都可以杀死病毒,所以如果身边有这些物质中的任意一种,如果怀疑有新型冠状病毒附着,均可以用来进行擦拭、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分型①在临床上,我们综合患者各方面情况评估后,可以按病情轻重程度划分四个等级,即轻型、普通型、重症、危重型,下面我大致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各自分型的特点:
轻型:临床症状轻微,有的甚至没有任何不适,有的可能是身边有确诊病人,作为密切接触者而被筛选出来。普通型:这也是很多人去医院常见的就诊类型,具有发热、咳嗽、肌肉酸痛、咽痛、鼻塞等症状,拍肺部CT或者胸片提示“肺炎表现”。重型:①呼吸窘迫,呼吸≥30次/分②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③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300mmhg。注:以上3条中符合任何一条即可。危重型:①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②出现休克③合并其它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注:以上3条符合任意一条即可。②小结:以上的临床分型并非我随意编撰,这是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试行第五版.修正版》参考而来,让大家了解了各种临床类型的参考标准、大致情况,那下面我讲重症、危重症的症状时大家就容易理解多了。
出现哪些症状意味着新冠肺炎病情危重?①呼吸窘迫
这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概括,它是多种原因综合所导致的,临床表现上嘴唇发绀、呼吸深快、用力,鼻翼煽动,严重者会出现“三凹征”,主要呈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烦躁、焦虑、出汗等,如果用听诊器听其呼吸声可为干啰音、捻发音、水泡音。
②呼吸衰竭
我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病人的肺已经不能正常的通气、换气了,而这又正是我们肺的主要功能所在,这时候病人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烦躁、肌肉抽搐、夜间失眠,后逐渐反应迟钝、言语、定向力障碍,最终昏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周围循环衰竭,后进展至四肢阙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的相关表现。
③氧饱和度维持不足
前几天,我们的好战友、人民的好医生李大夫因患新冠肺炎去世,不知大家是否看过他写的患病过程,其中写到,他感觉呼吸困难,说话费力,那时候他拍的照片,其实已经用上了无创呼吸机了,但他还是乐观的告诉我们,不要担心,真是心痛。言归正传,氧饱和度其实大家都会看,因为每个心电监护上面都有,当氧饱和度下降至93%以下,甚至是面罩吸氧、高流量吸氧都无法维持时,往往病情已经愈发加重了,从另一点看,就是动脉血气分析,如果低于60mmhg以下,我们就可以说是低氧血症了,往往这类重症病人还是顽固性低氧血症。④小结
我以上谈到的3点其实是比较片面、局限的,因为每个人的病情、疾病程度不一样,所以即使是重症、危重症表现的症状也会各有不同,但是针对这类病人,我的经验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因为新冠肺炎它累及的就是我们的肺,然后导致肺功能降低,而肺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它出现了问题,其它重要器官(心脏、肾脏、肝脏、大脑等)也会进入一个失代偿的状态。如血压降低就体现了循环系统,烦躁、淡漠、焦虑就体现神经、精神系统、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就体现了消化系统等,所以对待重症、危重症病例,虽然说它是新冠肺炎所导致的生命体征不稳定,但是这时候我们眼光不可太局限,必须要有全局观,先看整体,再来看待局部。临床上处理就按照这个套路来,血氧维持不足,缺氧厉害,那就气管插管,把呼吸机用上,你呼吸费力,那就让呼吸机来帮助你呼吸;你肾衰竭了,排不出来小便,那就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帮助你替代肾脏功能,排出多余的水分、毒素;如果你出现了“炎症风暴”,肝肾衰竭,那就用人工肝来维持,短期内应用激素强效抗炎;如果你循环衰竭,血压降低,那就把血管活性药物用起来,把血压维持住,以保持各个重要脏器的供血、供氧;如果仍然不能好转,病情反而加重,心、肺都已无法代偿,那就上体外膜肺氧合(ECMO)暂时替代心肺功能,我这其实也就是告诉大家重症病人是如何进行治疗的,医生看病是一个怎样的思路。综合总结重症、危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当疾病累及不同的系统自然有不同的症状,而且各个脏器还会相互影响,所以临床上没有一层不变的理论知识,医生都是需要不断的在治病中成长,对于普通人而言,对于出现哪些症状意味着病情危重了解一点框架即可,因为医生判断为重症或者危重症病例时,当告诉你情况不太好,告知你并让你签署病危告知书时病人即是重症状态,随时有生命危险。
作者寄语:疫情来临,很多普通人由于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不了解这种病毒,也不懂怎么去保护自己。所以每天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而且最近我都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科普内容为主,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参考资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试行第五版.修正版
从初期到重症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谢谢邀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 1-14 天,多为 3-7 天。 也就是说,感染后可能1-14天没有症状。
早期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
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
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参考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五版指南。
希望回答对您有用。欢迎评论区吐槽斧正。
三波中感染吗?
这可恨的疫情还要延续多久?
从大城市开始爆发,集中持续一月。
而后中小城市,春节后正月里到农历二月初,农村将集中爆发。
元宵节以后到五一劳动节,城市乡村将进入最后一轮爆发期。
之后疫情进入稳定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12月17日在财经年会2023上,研判今冬疫情形势时指出:
今冬疫情可以概括为“一峰三波”。
从12月中旬到1月中旬将是第一波疫情,第一波以城市为主,逐渐会上升起来。
第二波是1月下旬到2月中旬,春节前的人员流动造成第二波疫情上升。
第三波是2月下旬到3月中旬,春节后返岗返工。这三波疫情构成了今冬的新冠流行峰,持续大概三个月左右。
我认为,这么长的时间,应该不止感染一次。
钟南山说70—80%的人感染一次了,就等于又打了一次疫苗,不会再在短时间内被感染。
但还有20—30%.体弱多病的人,就不好说了。
感染新冠病毒,就像开盲盒,谁知道你开的是哪个盲盒呢?
咱们拭目以待吧。目前采集核酸的人还是排着长队呢。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太多了,保护好老人和小孩。
感染新冠病毒除了发烧咳嗽?
新冠又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除了发烧,还可能会引起全身乏力的症状,有时也会伴随咽干、咳嗽等症状,严重的患者也会出现呼吸困难,有少部分患者会引起腹痛和腹泻的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部分患者的抵抗力比较弱,有可能在感染之后,会出现发烧的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咳嗽、全身乏力等,通常发烧温度多在39℃以下,如果体温比较高,达到39℃以上,可能说明病情比较严重,严重时还会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此外,部分抵抗力比较强的新型冠状肺炎的患者,多数不伴随发烧的情况,有时仅有轻微咽干、乏力等症状。另外,有部分患者在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后,也有可能引起腹痛、腹泻,或者嗅觉、味觉不同程度地减低或丧失等症状,但通常比较少见。需要到医院进行确诊,根据临床症状的特征采取治疗方案。
在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之后,需要及时隔离并且进行咽拭子检测,如果确诊是阳性,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比如应用抗病毒的药物,能够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没有感染上的人群,也应及早注射新型冠状肺炎疫苗,能够减少患病的几率,同时也能够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新冠性病毒的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
新冠病毒目前在全球肆虐,大肆危害人们的健康,现在感染发病率已经达到308万,死亡21万多人。综合世界各国的情况,有以下发病症状:
主要的表现发热、乏力,干咳。
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
目前国外也有一些患者出现发冷的症状。
如果进一步发展转成重症和危重症的患者,那么就会出现呼吸困难、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等。
像你这种成情况,有点儿像感冒的症状,还是去医院检测一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