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严重有什么症状,怎么看黄疸高不高?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很常见的表现,但宝宝出生后出现黄疸的时候,宝妈们会有同样的疑问:怎么判断宝宝黄疸重不重啊?什么情况下要上医院呢?今天我就为大家解答这两个问题。
如何判断宝宝黄疸正不正常?到底重不重?
【1.根据宝宝的一般情况判断】:如果宝精神状况良好,能吃能睡,体重增长好,一般没什么问题。
【2.根据宝宝黄疸出现的时间判断】:正常情况下,足月新生儿黄疸多为生后2~3天出现,早产儿黄疸多于生3~5天出现。如果出现过早,即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了黄疸,那肯定的病理性黄疸。
【3. 根据黄疸进展快慢判断】:如果宝宝黄疸进展很快,胆红素值每天增加超过了5mg/dl,或每小时上升幅度超过了0.5mg/dl,肯定是病理性黄疸。
【4.根据黄疸持续时间判断】:足月儿黄疸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由于血浆蛋白偏低,肝功能更不成熟,消退也比较慢,最迟不超过1个月。如果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还有黄疸,肯定是病理性黄疸。另外,如果宝宝黄疸已经消退,后来又出现,那也是病理性黄疸。
【5. 根据宝宝黄疸出现的部位判断】:
有条件去医院进行黄疸监测那是非常准确的,如果没有条件监测怎么办呢?我告诉大家一个在家自己估测的方法(详见图一)
什么情况下要上医院呢?
要不要上医院,就是看宝宝黄疸达没达到需要干预治疗的标准,达到了以下标准就一定要上医院。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 详见表1
也就是说,足月儿宝宝第1天、第2天、第3天,黄疸分别达到6、9、12就要上医院。早产儿黄疸干预标准更复杂,出现黄疸后一定要及时上医院看新生儿专科,由医生根据宝宝的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来决定要不要干预治疗。
黄疸型肝炎的症状?
该病症症状表现就是黄疸。首先会在人体的小便或者眼睛中出现黄染,病情若是加重,可以在出现皮肤中。所以该病症常见的症状是眼黄、小便黄以及皮肤黄染还可能伴随消化道的症状,比如食欲不振、腹胀等。以及出现浑身没力、浑身困倦的症状。黄疸分为梗阻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两种。前者是指胆管发生了梗阻,会出现右上腹的胀痛等等。
铅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表现为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消化系统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便秘、便血、腹绞痛、还有明显的肝肿大,黄疸和肝功能减退;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烦躁不安、失眠多动,重者可有谵妄、抽搐、昏迷,甚至出现脑水肿和周围神经炎的表现;血液系统表现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贫血症状.
严重的肝病症状是什么?
肝病的类型多种多样,有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及发展至后期的肝硬化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病因和表现特点。但因为肝脏有两套供血系统,代偿能力较好,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快速察觉肝脏出了问题,等到发现时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肝脏虽然没有痛觉细胞,但出现问题时,会诚实地反应在身体上,我们来看看是哪几种症状
1、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面容灰暗
在饮食规律无明显波动的情况下,如果无诱因的食欲减退,对油腻食物无法耐受,尤其在劳累或者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出现,很有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但很多人对此并不重视,觉得这很稀松平常,出门见了熟人,说你最近脸色不好,如果你三者皆备的话,最好还是到医院排查一下病因。
2、有出血倾向
我们体内的凝血因子主要是由肝脏合成的,如果肝功出了问题,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很有可能造成出凝血障碍。比如刷牙的时候,口腔黏膜总是出血;或者轻微的一碰,腿上总是有淤血,这都可能是肝功异常的表现。
3、性激素代谢紊乱
肝脏是灭活雌激素的部位,如果肝脏受损,对雌激素的灭活便会减少,造成体内雌激素累积。男性的话,主要表现为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甚至女性体征发育明显,如乳房增大等;对女性而言,雌激素增多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情况。
4、柏油色大便
正常的大便发黄,原因就是肝脏分泌的胆汁排到肠道后所致,但如果肝脏出了问题,不能正常分泌胆汁,则会使大便发黑,即我们所说的柏油样便,如果你长时间发现自己的大便呈黑色,和饮食无关,腹部又有没有腹痛、腹胀等明显胃肠道的表现,很可能意味着肝功能受损。
5、黄疸
黄疸的出现意味着肝功能已经明显减退。最开始的表现是巩膜黄染,如果不加控制的话,随后会出现全身弥漫性皮肤发黄,伴有尿色加深。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白眼球变黄,抓紧时间到医院就诊,十有八九是肝脏出现了问题。
6、肝掌、蜘蛛痣
肝掌是指小鱼际处明显发红,蜘蛛痣是指红色的痣,仔细看周围会有像蜘蛛腿一样的血管扩张,这是扩张的毛细血管,这两种现象的出现都有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有关。如果你发现了身体出现了蜘蛛痣,或者手掌总是发红,一定要引起自己足够的注意。
7、出现右上腹部按压痛
肝脏就在右上腹部。健康的人,使用中轻度的力量按压右上腹部是不会疼的。只要按压疼痛,表现为钝痛或针扎痛,一般肝脏都有问题。
医生告诫,出现上述身体情况者,一定要到医院去检查肝脏的状况,这是肝病前的严重征兆。
肝功能一旦受损,容易患上脂肪肝。且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功能不好的人消化功能比正常人差。维生素类代谢异常,缺乏维生素可致夜盲、皮肤粗糙、唇舌炎症、浮肿、皮肤出血、骨质疏松等。最严重的就是肝脏受损,持续发酵,招来肝癌!
1、不要熬夜
熬夜很伤身,尤其是提供解毒功能的肝脏,熬夜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经常熬夜会使肝脏不堪重负,引发各种疾病。那些已经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熬夜还会加重病情。
2、饮食养肝
葛根、枸杞、荞麦等都具有养肝护肝的作用。想要养肝,平时可以用葛根、枸杞来泡茶喝,还可以多吃吃荞麦。如果能够三种食物一起搭配吃效果更好,可以喝它们的菌液,如仰甘葛根菌液。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植物经过发酵后,更适合现代人的肠胃吸收,药用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网上一般都能搜索到。
3、少喝酒
酒能够“助火动血”,长期饮酒可引发酒精肝等肝疾病。所以,在生活一定要少喝酒,能不喝的话最好。
4、注意保持情绪稳定
肝脏健康还与患者的精神、情绪密切相关。患者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等,都可影响肝的正常功能,加速病变的发展。
胆红素高有哪些症状?
胆红素高有哪些症状?
胆红素高的主要表现有皮肤、巩膜及小便出现黄染,皮肤瘙痒。临床往往伴有发热、腹痛、体重减轻、恶心呕吐食欲渐退等消化道症状。
各种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均增高。一般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三种。溶血性黄疸,皮肤呈淡黄色或柠檬色,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急性肝细胞性黄疸时,皮肤多呈金黄色;慢性肝内胆汁瘀积时,皮肤黄疸颜色较深,梗阻性黄疸的皮肤颜色最深。
梗阻性黄疸常有明显皮肤瘙痒,肝细胞性黄疸可有轻微的皮肤瘙痒,溶血性黄疸一般无皮肤瘙痒。
出现各种黄疸时,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恶习、呕吐、食欲不振症状。伴有发热、腹痛者,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胆道系统感染;溶血性黄疸,特别是出现溶血危象时,可伴有上腹及腰背酸痛;由癌肿所致胆红素升高,体重呈进行性减轻。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李晓林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