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枸杞黄芪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黄芪枸杞和红枣能一起泡酒吗?
你好,这些药物是可以一起泡酒服用的,主要是起到滋补作用,气血不足是可以服用的。 一般如果有气血不足的话,是可以用这些药物泡酒服用的,主要是起到滋补气血的作用的。下面云药通网小编“海多多”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黄芪、枸杞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导读】枸杞黄芪泡酒就是枸杞、黄芪和其他一些相辅相成的重要药材用白酒或者黄酒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具有药用养生价值的药酒。这款药酒尤其适合需要补肾的人。枸杞黄芪泡酒虽然是药酒,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的。因为枸杞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因此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病人、高血压患者最好不喝。骨蒸、痨热与中满的人也是不适合喝的。枸杞黄芪泡酒枸杞黄芪泡酒就是枸杞、黄芪和其他一些相辅相成的重要药材用白酒或者黄酒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后具有药用养生价值的药酒。这款药酒尤其适合需要补肾的人。
因为枸杞具有补肾养肝的功效,用枸杞泡酒能够延年益寿,缓解长期有腰痛的患者以及一些肾虚的患者。
在冬天有些女性手脚会冰冷,有可能就是因为肾虚引起的,也可以通过这款药酒来调理身体。很多人听说药酒补肾就觉得适合男人喝,但是其实补肾女人也需要的。
但是要注意,阴虚的人喝这个酒最好加一点养阴药一起制作,例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热毒炽盛的患者配点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另外,专家表明,服用黄芪的时候,不要服用环磷酰胺(癌得星,安道生,是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药),否则互相会相克。
枸杞黄芪泡酒的功效作用枸杞黄芪泡酒最重要的功效就是补肾。因为枸杞子含甜菜碱、阿托品、天仙子胺、枸杞多糖等,可以促进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疲劳、抗辐射、保肝、生殖功能保护和改善等作用。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预防和抑制肿瘤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而枸杞本身就是养肝,滋肾,润肺的。
黄芪则是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可以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所以枸杞黄芪泡酒能够补虚,还能够提高免疫力。
枸杞黄芪泡酒的宜忌人群枸杞黄芪泡酒虽然是药酒,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的。
因为枸杞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因此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病人、高血压患者最好不喝。骨蒸、痨热与中满的人也是不适合喝的。
但是女性喝这个酒还有可能会美白,因为枸杞能够美白养颜,枸杞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橙子高,β-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铁含量比牛排还高。更吸引人的一点是,枸杞所起到的壮阳功能很明显。所以枸杞黄芪泡酒尤其适合男性,特别是需要提高性能力、补肾养精的男性。
如果需要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降血糖、保肝、抗肿瘤的人群,也适合喝这个酒,因为枸杞黄芪泡酒功能还是比较多的。
喝枸杞黄芪泡酒的禁忌因为枸杞黄芪泡酒本身就比较补,所以最好不要和过多茶性温热的补品如桂圆、红参一起吃,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的人注意不要喝。
枸杞黄芪酒中的黄芪比较适宜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
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适宜喝这个酒。从季节来说,最好是冬天喝,春天不要喝。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枸杞黄芪泡酒怎么做主料:黄酒2升、黄芪60克、党参30克
辅料:茯苓60克、枸杞子60克、枣干30克
调料:冰糖30克
做法:1、所有材料挑去杂质,用料理机打碎,只要碎了就行,也无需打成粉。用纱布包扎好。打碎了更有利于药性的析出,如果是用白酒浸泡,不打碎也可以,因为白酒的酒精度数高,渗透性好。
2、纱布包放入干净的无水无油的玻璃或陶瓷容器里,倒入黄酒,密封。避光保存。间隔5天左右摇一摇瓶子,一个月后饮用。
3、黄酒有很多种,花雕、状元红、古越龙山、上海老酒等等,泡酒的黄酒选择普通的大桶装就行。据我在超市的观察,黄酒的度数一般在10-16度之间,尽量选择度数高些,酒龄在三年或三年以上的陈酿为宜。
4、如果有酒量,最好选择白酒,以40度左右的高粱酒为宜。
当归黄芪丹参枸杞红枣水的功效?
这些功效都是综合性的,综合了所有的药物的功效,当归是属于活血补血的药物,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之功能,黄芪是属于补气固表的药物,枸杞子有补益肝肾的作用兼明目,红枣有补气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是属于气血双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作用。
黄芪茯苓陈皮枸杞枣子在一起可以泡水喝吗?
黄芪茯苓陈皮枸杞枣子在一起可以泡水喝。黄芪可以补气,增强免疫力;枸杞可以滋补肝肾,明目;茯苓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红枣有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之功效。这四味中药没有配伍禁忌,一起泡水喝可以协同增效。
益母草可以和当归黄芪红枣枸杞在一起泡水喝?
益母草、当归、黄芪、红枣、枸杞之间没有药物配伍禁忌,是可以呢放在一起泡水喝的,对于气虚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的患者以及产后气血虚弱的患者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但是该怎么泡,泡多久,必须在医师的诊断指导下进行服用,同时根据自身的耐受程度进行调节使用。
黄芪人参枸杞同食?
刚巧,今天笔者也弄来点枸杞,准备泡茶。大家可能好奇,会问:“你怎么也要喝枸杞了”?因为最近笔者晚上写科普时,感觉到眼干,眼涩,视力减弱,并且还足跟痛。于是,决定也喝点枸杞来滋补滋补肝肾。但我不会搭配黄芪与人参一起喝,为什么呢?
因为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虽说其不是很燥热,但补气力却很强,号称补气强身的要药;而黄芪也味甘,微温,可谓是补气之王;枸杞味甘,也是滋补药。三者都 是甘味,并且都是补虚药。而甘味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再加上人参与黄芪都是补气之品,这样三药合用,只补气却不行气,我们想象可能产生的结果如何?
结果可能因气“盛”而壅滞在中焦,并且“多余的气”会把脾胃脏器给熏“睡着了”,从而妨碍到脾胃的正常运化。而一旦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初期会出现口臭,大便黏腻等易被忽视的症状。但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脏腑气血津液失调!这样一来,就弄巧成拙了不是?
所以,笔者建议,大家有养生意识固然好,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使用中药。对于一些药性平和,药力较弱的或者药食同源的东西,我们倒可以自行简单地搭配服用。比如:山楂、大枣、桂圆、枸杞等等。但对于药性较偏的,药力峻猛的中药,一定要在医师与药师指导下合理使用。就拿大家普遍钟爱的黄芪来说,似乎我们都知道黄芪能补气。动不动有的朋友就弄点黄芪来“补一补”身体。但殊不知,黄芪是一味典型的药理药性复杂并且注意事项也多的中药。比如:表实邪盛、气滞湿阻、实积内停、阴虚阳亢、疮痈毒盛等都不宜服用黄芪,只因它能助火敛邪。
话说回来,笔者不建议将黄芪、人参与枸杞三药同食。当然,如果有的朋友非要将这三药合用,那么建议再加一味陈皮。这样,人参可以尽情地发挥补气之功,黄芪也可尽情地显现补气之力。而陈皮有辛散苦降的特点,黄芪有甘温升补的特点。两者一升一降完美配伍,同时陈皮发挥行气醒脾的功用,这样补气就不至于壅滞了。至此,诸药组合的弊端就避开了,可它们到底有哪些功效呢?
人参与黄芪都能补脾肺之气。如果人参投量大,那么可视其为“君”药,从而在方中发挥主攻作用。如:治疗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等以及发挥人参特有的安神益智功效;而黄芪为“臣”药,在方中则发挥兼治的作用。如:中气下陷,自汗、盗汗,气虚不足所致的疮痈不溃,气虚水肿等。枸杞为“佐”药,在方中也起次要作用,除能帮助君臣两药起润肺作用外,还能起些滋补肝肾及明目的作用。而陈皮就扮演了调和药性的“使”药角色了。如果黄芪投料量大,那么其就是方中的“老大”,从而整方中发挥主药作用的就是黄芪了。
为了不使大家有凌乱感,我总结一下:
如果人参是君药,整药的主要功效是治脾肺气虚诸症(具体文中横线处看)与安神益智;并兼起托毒生肌,利水消肿,滋补肝肾的功效。(具体文中横线处看)。
如果黄芪是君药,整药的主要功效也是治脾肺气虚诸症(具体文中横线处看)以及能升举清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并且兼起安神益智与滋补肝肾等功效。
以上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注执业中药师“药文汇”,分享客观严谨的医药健康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