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处暑过后?
秋季养生的理论依据: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先看一下解释一下:
秋天的气象是:天高风急地气清肃
对健康影响是:万物成熟后肃杀之气
起居的原则是: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的参照物:鸡
心志的调整原则是:收敛欲望和志向
此刻不保养的后果是:伤肺
伤肺的外在表现是:晚饭后腹泻
间接健康伤害是:冬藏没有打好基础
生活中的落地执行1、秋天的收敛:是心神意志的收敛,夏天可以纵情宣泄,就像花的怒放一样,但是秋天果实成熟的同时枝杆枯萎了,这就预示着尚未完成的事情就不要急于求成了,心态坦然一些,欲望收敛一些会更好。
2、秋天要补水:夏天可以出大力流大汗,到了秋天就不要再这样干了。秋天天干物燥,身体本来就需要补充津液,汗出多了就会使身体更加缺水,伤肺的同时皮肤也会干燥粗糙,甚至产生皱纹。喝老火汤、吃水果都是补水的好办法。
3、秋天要补肺养颜:莲子银耳汤、山药羹等白色的食物都是补肺的佳品,“肺主皮毛”,肺好了皮肤就好,同时肺是肾的妈妈,母肥子壮,肺好了,肾自然就好了。要知道这个时候补肺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4、秋天不能熬夜但是可以早起:鸡几点睡?天黑鸡就看不见了,“雀盲症”就是根据禽类的这一特征而命名的,咱做不到天黑就睡但至少不要再熬夜了,十点半上床,十一点入睡是最好的。
总之,顺应天地的变化而生活就是最好的养生。老人处暑养生需要注意什么?
一、不要让肠胃着凉
人到老年,脾胃功能变差,凉的食物会让肠胃难受。初秋,饮食烹饪要以炖、煨为主,少凉拌,如果喜欢吃凉拌食物,最好加些葱末或姜末,既可以暖胃,又可以有杀菌的作用。
二、不要喝水太少
初秋,部分地区气温依然比较高,天热的时候老人不能等到口渴再喝水,要定时定量补充水分。可以准备一个小容量水杯,喝的时候小口咽,每次的量约为大半杯。
三、不要让眼睛暴晒
对于老人来说,眼睛比皮肤更怕晒。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会提早引发“老年性黄斑病变”。对于患白内障、角膜炎等眼疾的老年患者来说,保护双眼不受紫外线侵害可促进疾病恢复。如果要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同时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
四、不要在早晨外出锻炼
为了避开秋季艳阳的照晒,有的老年人一大早去公园晨练,这样对健康并无益处。一是日出前地面空气污染严重,易造成呼吸道感染,二是老人早晨血液凝聚力高,易形成血栓,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而下午5点钟以后,人的敏感度、协调性及适应能力处于最佳状态,气温也较低,十分适合锻炼。
南充老顽童康养中心配备高级的实木家具,独立空调、液晶电视、网络、紧急呼叫系统等,真正实现拎包入住,既适合长期养老,享受轻松、舒适、温暖的居家感受;也可以短期度假,深切感受浓浓的“老顽童”亲情。科学健康的膳食,尊享星级酒店式的服务和居住,全方位专业的管理,是长辈享受高品质生活,颐享天年的最佳居所。近自然,用生态,促健康,将适老化设计、智能管理、娱乐休闲、医疗康复、健康养生等养老要素与居住完美融合,建设安全且舒适的生活平台,缔造南充市独一无二的养老养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