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虚的症状怎么调理,瘦人脾胃气血两虚怎样调理?
瘦人有一部分都是因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好而导致,如果这类人还气虚虚,最常见的表现应该就是身体瘦弱,脸色灰暗,手脚冰凉、精神不振,疲倦无力、气短不想说话,脉弱,毛发不华,头昏健忘等。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也是多见。
首先,基础是先调理好脾胃,提高胃气。人体气机上下升降功能是否正常,都取决于脾胃功能的协调,脾胃的运化功能如果正常运转,则心肾相交,肺肝调和,阴阳平衡,如果一旦受损,那么就会损伤体内的正气。也就是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好了,才能统摄血液,让人 气血充足。
其次,脾胃运化功能好了,吃进来的五谷精微就会很好地将有营养的部分输送给全身,如果运化功能失调,那么吃进来再多补气血的食物也是枉然,人体各个器官都依赖脾胃气血的滋养。
具体调理方法:
(一)日常注意
日常饮食不要吃得过于肥甘厚腻,少吃生冷刺激的食物,适量的运动才能增加胃气,保持好的情绪和心态,避免思虑过度。
(二)食疗:
1、山药茯苓红枣粥
原料:山药100克,茯苓20克,红枣5枚,糯米50克
做法:熬粥(略)
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茯苓健脾和胃,养心肾,红枣滋阴养血,糯米,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四味搭配煮粥,可起到很好的调理脾胃,补养气血的作用。
2、莲子、芡实白扁豆紫米粥
原料:莲子20克、芡实20克、白扁豆30克,紫米100克
做法:煮粥(略)
莲子健脾养心、芡实开胃助气,白扁豆健脾益气、紫米滋阴健脾、补气养血。
3、枣菇蒸鸡
原料:鸡肉250克,红枣5枚、龙眼肉15克、党参10克、香菇 50克
做法:鸡肉切成小块,和红枣、龙眼肉、党参、仙姑一起隔水蒸熟,出锅淋点麻油等佐料就可以吃
鸡肉补气血、红枣健脾、龙眼肉健脾益胃、党参补气、香菇益气。
(三)穴位调理
经常按压身体2个穴位,足三里穴、梁丘穴
(四)中成药
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等。
气血虚弱有哪些症状?
气血虚弱有哪些症状?
气血虚弱的患者常表现为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口唇、指甲淡白,心悸失眠等症状。
气血虚弱大多因为平时体质虚弱,久病不愈,最终耗伤气血,也有人因为先天气虚,气不生血,或者失血过多,气随血脱。气血虚弱包含气虚和血虚两种症状。气虚会导致生化失常,脏腑功能减退,无法荣养形神,则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加剧、纳呆消瘦等症状;血虚则不能充盈血脉,常表现为唇色、指甲颜色淡白,时有乏力,起身时晕眩,舌淡白、脉细无力等症状;气血两虚常导致头面失养,四肢肌肉失养,则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形体消瘦,肢体麻木等症状。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内二科 副主任医师 郭楠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气血不足中的气跟血指什么?
气血不足属于中医名词,所以要解释这里的气和血就要通过中医的角度去解读。以下全文都是以中医的角度论述!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当其不足和运行、输布失常,这就构成了人体的最基本的病理变化之一。
气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不断运动的、且肉眼看不见的一种极细微物质,在人体中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当气不足时中医将其表述为气虚,气虚时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减退,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感冒,自汗,生长发育迟缓以及生殖功能低下等。气虚常常表现为懒的讲话,即便讲话声音也很低微,平时工作容易疲倦且没有力气等等。
血
中医认为血是循行于脉中,且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是不是和西医说的血液很像?)。血能够在身体内营养滋润全身使面色红润,肌肉丰满壮实以及毛发光亮等。血还是人体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血不足即为血虚,血虚就会导致全身或局部失去濡养,功能活动减退,精神疲倦等,从而表现为面色、唇色以及指甲淡白,体形消瘦,失眠多梦,头晕健忘等。
中医认为气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错综复杂,血虚往往会导致气少,即血虚常伴有气虚存在。
气血两虚
气血不足即为气血两虚,此时气虚和血虚同时并存,这多是由于久病消耗,渐渐气血两伤,表现为面色淡白,少气懒言,形体消瘦,疲乏无力,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
气随血脱
另外,前面提到气血两者关系密切,血虚往往会导致气虚的出现,例如:外伤大出血,呕血,女性月经量大(崩漏)以及产后大出血等,这时候气随血脱,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出血的病人治疗后会出现气虚的症状。
气血阴阳俱不足?
五脏俱虚,气血阴阳俱不足,三焦不通是证型,中医讲的要辨证论治,审证求因,望闻问切,了解症状与病因,所以要提供更详细内容,更有可能的话看到病人,中医不像西医,只要诊断明确,用药原则一样,到哪个地方都不变,中医则不同,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特别是没有看到病人就开药也点不妥。所以在这里也只能说说建议,供参考。
首先病因治疗,因缘相合则为果,是有因果关系,慎起居、避风寒、调饮食、畅情志、忌劳逸,也就是说能吃、能睡、心情好=调理最基础。
其次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是身体最基本的营养保障。
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首先要顾护后天,气血生化有源,运化有力,气血精微才能输布灌注全身各脏腑,四肢百骸。
四针对病人辨证施治,慢病慢调,按病证缓急轻重,或标本兼治,或通补兼施。按上所述证型肯定兼有“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百病皆由痰作祟”及“病由气生”等理论,可酌情考虑。以上是我个人小经验,如果你觉得有道理,请关注,你的每次点赞👍,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男人气血不足吃什么好?
身边很多人都说,每次去医院,医生都自己是气血不足,要多运动,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但是一提到气血,大家都觉得是个很玄的东西。怎样可以判断自己气血不足呢?在老中医眼里,气血不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中医认为: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气血不足百病生!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气血”二字,身体的一切疾病,都是气血出现问题导致的。小到发烧、感冒,大到肿瘤、血栓,主要原因都是气血不畅、气血不足。
气血足不足,你对照下这几点就知道了!
1、头发:肝血不足,头发长得慢、干枯、易脱发;气血不足,头发会发叉、发黄、发白。
2、皮肤:气血不足,则皮肤粗糙,肤色暗黄或发白、发青,无光泽,长斑。
3、眼睛:气血不足,眼白颜色发黄、浑浊、有血丝。
4、牙齿:气血不足牙齿松动、稀疏,齿龈外漏,萎缩。
5、指甲:当指甲上出现纵纹,则说明体内寒气中,及气血亏虚;当指甲半月痕少,怎说明气血不足。
6、手指:气血不足,手指指腹扁平、薄弱,且手心偏热、出汗亦或冰凉。
气血畅通、充盈,则百病不生,活到天年;气血淤滞、不足,则百病丛生,半百而衰。所以说,气血掌握人的生杀大权,气血足,则身体壮;气血虚,则百病生。
1、压力及作息时间的紊乱
现代女性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不但在家中要扮演好妻子、好妈妈、好媳妇,在外也要扮演好员工的角色,在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导致过度的劳累,使作息时间不规律,睡眠质量差,使机体气血无法得到很好的恢复,长期下来,女人就会出现气血不足的现象。
2、运动量的减少
大多数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离不开适量、合理的运动,运动可有效的增强人体机能,使身体处于健康状态下。而现代女性的生活一直处于忙碌中,往往忽视自身运动,致使运动量减少。由于运动量的减少,血液不循环,气血生成受阻,最终使女人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
3、能量供应不足
各种疾病的发生,不仅会损耗人体本身的能量,也会不断消耗人体血气。如果疾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再加上饮食不合理,营养不均衡,致使能量供应不足,气血不足的症状也是会产生的。看到这你可能想到“补气·血,只有气·血平·衡充盈,女人才能身心健康,柔美如水”。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欧阳老师,她教你简单方法,调理气血、疏肝理气、祛瘀通经,从根源上解决98%的女人问题···如何正确补气血,里面大有学问教您简单一招,调补女人一身气血,上养颜,中润巢,下调经,从根源上解决98%的女人问题,读完这篇文章,你会比同龄人年轻十岁......
气血不足需以补气养血为治则。血虚养生,重在补血。
饮食进补:平时常吃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等。多吃红色和黑色食物,如红枣、红糖、红小豆、芝麻、乌鸡等,食用时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因为油腻过多会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
精神调理:要避免劳累,中医认为,过度的劳累、思虑等无形因素都会暗中损耗血液,所以血虚的女性要避免过度疲劳,尤其不可过度思虑。血虚体质的人,容易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
中药滋补:很多中药都有补血的作用,如熟地黄、白芍、当归、川穹、枸杞子、黄芪等,可以将其作为汤料或茶饮食用。另外,还可以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如当归羊肉汤、四物鸡汤等,均有很好的养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