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夏天出汗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夏天出汗多主要是因为热!
多汗是肾阴虚还是阳虚?
您好!很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
多汗是肾阴虚还是阳虚?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就要弄明白什么是肾阴虚和肾阳虚。
说起肾阴虚和肾阳虚,很多人都说不明白没什么会是肾,不是别的什么器官,比如肺、肝、心脏等等。这是因为: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由父精母血来决定的。人体藏精纳气靠的都是肾,给生命提供原动力的也是肾,肾是人体调节中心、人体的生命之源,主管者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而人体肾为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只有阴阳平衡,才能达到长寿的目的。
肾阴虚阴虚是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表现,因为精血和津液都属于阴,故称阴虚。主要是因为久病,情绪压抑、长期食用辛辣燥热食物以及房事不洁,热病之后,杂病日久伤等导致阳热之气相对偏旺,阴不制阳而导致。
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舌燥以及睡觉出汗,医学上称之为“盗汗”。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如果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当阴虚时,一定要注意补阴,否则会受盗汗的垂青。
尤其是更年期女性,肾中精气不足,导致肾虚,阴虚,出现失眠、浑身燥热,出虚汗等。
肾阳虚肾阳虚,和阴虚相反,主要是因为体内阳气偏少,不能制阴,主要是因为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好喝凉茶、冷饮、熬夜,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以及先天“火力不足”而导致。
它的表现为胃寒喜暖,精神不振,多汗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肾阴虚还是阳虚都会有出汗的表现,只是出汗的情景和部位不一,肾阴虚主要表现为晚上睡觉时所出的“盗汗”,主演在头部、背部。而阳虚是平时手脚就好出汗,比如说虽然手脚出汗,但是还是冰凉的,这种人在冬季手脚很容易出现冻疮。这一点大家要分清的。
特别容易出汗是因为肾虚吗?
常听人说:“吃饭爱出汗,一辈子白干”!确实有很多人在吃饭的时候爱出汗,且无论任何季节,只要一动筷子,额头、脸上、鼻尖的汗水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为什么呢?
01
人为什么会出汗?
中医将出汗分为很多种类,其中有盗汗、自汗、手足汗出、头面汗出等,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通过出汗来迅速调节体温。
人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即37摄氏度左右,是因为体内的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通过神经系统等的调节作用,能维持相对平衡的缘故。为了让身体保持在正常体温,就需要通过出汗的方式释放掉体内多余的热量。
02
吃饭出汗的原因
热量摄入过多
一些肥胖人群在日常的饮食摄入中,由于热量摄入太多,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升高,进而引发体温升高。身体内部需要使人体的体温降下来就促进了排汗现象。特别是在夏天炎热之时,吃饭就更容易出汗。
建议:注意减少高脂食物的摄入,尤其是在夏季多吃些清热食物,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保持适量运动,让热量通过运动的方式得到合理消耗。
阴虚
阴虚的人体质虚弱,虚火旺,常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体质消瘦口干舌燥。由于阴血亏耗虚火内盛,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上火”症状,会迫使津液外泄,所以会出现出汗的现象。
建议:阴虚人群平时要多吃一些补肾食物,如:绿豆、黑木耳、银耳、豆腐、百合、山药等;少吃煎、炸、烤之类易上火的食物,荔枝、龙眼等热性水果也少吃;另外,需保持稳定的情绪,学习释放压力,转移不良情绪。
气虚
气虚的人身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供应不足,身体免疫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明显低于身体健康的人。
气虚者不管是活动还静止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出汗,在吃饭的时候也特别容易出汗,甚至大汗淋漓。
建议: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三餐规律,定食定量,少吃生冷、过甜、高脂或高盐食物、饮料等;尽量不常吃冰冷寒凉或未熟食品,如柿子、香瓜等,会影响机体的血液循环,加重气虚现象,平时多吃些补气食物,如糯米、牛肉、鸡肉、大枣等;平时注意休息,避免体力或脑力劳动过重。
脾胃异常
一吃饭就出汗,对此中医还有一种情况——饮食汗,就是指在饮食之后随即伴有出汗现象,甚至会汗如雨下,多由正虚胃热引起。
建议: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小米、红枣、山药等食品,性寒的食物要少吃,注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足够的休息,与良好的精神状态。
03
警惕这4种类型的虚汗
不健康的“汗”大多都会伴随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所以,对于这4种汗要特别注意:
盗汗:盗汗是我们最常听说的一种,入睡后汗出,醒来汗止,常伴有烦热、两颊潮红、失眠、口干咽燥等症状。
盗汗大多是由于阴虚内热、阴津外泄而为汗,这是人体虚弱到一定程度的表现。针对盗汗的情况,需使用补漏洞加滋养肾精的方式。
多汗:很多人即使没有运动,即使是在冬天,也会出汗。多汗和自汗的人,往往预示着气弱气虚。
自汗:不热、不运动还会出汗,且容易疲劳、感冒,时常感到心慌,特别怕风怕冷,这就叫自汗,是气虚的表现。
黏汗、黄汗:汗液黏腻,发稠发热,通常是一种病汗。可能是患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烧,服用解热退烧药后,身体仍有湿热不清之症。如若汗色变黄,可能是因大汗后凉水冲浴,寒湿之邪入内或因寒湿郁遏所致,也与饮食不节导致的脾胃湿热有关。
什么样的“汗”才算健康?
汗水中除了水分,还有一部分脂肪酸和蛋白质,因此出汗后衣服上会出现淡黄色的“汗渍”。
其实,汗水本身并没有任何气味,但在空气中开始分解并遭到细菌攻击时,就会散发出酸性的气味。
怕热爱出汗是肾阳虚吗?
阴虚 怕热,阳虚怕冷,如果有怕热爱出汗的病症,应该是属于肾阴不足的病症,肾阴不足会有怕热、口干、舌燥的病症,肾阴虚弱,阴液不能内守,而容易发生体内的津液外透而发生汗出的病症。因此,应该进行滋阴补肾治疗,以解除其怕热汗出的病症。
特别爱出汗是阳虚还是阴虚?
汗多的人多属气虚与阴虚,虽然说气属阳,气虚不能代表阳虚,脾阳虚与肾阳虚就没有出汗的症状。汗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营卫之气虚弱,指的是护卫机体的营卫不和,卫气虚不能固表止汗,汗孔松驰,常引起表虚自汗。治以益气固表,玉屏风散是其代表方剂,常与牡历散合用。二,有中气虚弱,心气不足者,常有心跳气短,动则汗出。治疗选用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三,阴虚火旺者,多有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红无苔等,常在睡眠中出汗,不知不觉如盗贼,所以称盗汗。用滋阴降火法治疗,属肾阴虚者用知柏地黄丸,热病后期引起的用当归六黄汤。四,阴阳失调引起的多汗,多发生在女性庚年期,呈阵发性,身上一阵烘热,热后出汗。治疗以调理阴阳失调为主,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二仙汤治疗。以上方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