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症状和原因,贫血吃什么补血最快?
我媳妇没有生孩子前就贫血,严重的时候会犯眩晕症,而且怕冷不出汗,脸色经常煞白。
为这个去过好几次医院,医生给的建议就是不挑食,经常运动运动。因为她吃东西太挑食,不爱吃肉,而且每餐只吃一点点饭。
咨询过几次医生和营养师,给的建议就是多吃铁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因为铁是血红蛋白即血液中的红色色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贫血就是铁缺乏的常见症状。富含铁的食物有很多,而且动物中的铁元素含量要优于植物中的铁元素含量,所以要想补铁最直接的就是多吃动物性的食物。
贫血吃什么补血快?大家普遍认为含铁量比较高的食物有这么几种:
红肉动物的肝脏蛤蜊豆类因为媳妇有贫血的症状,所以我家里经常给她炖牛肉吃,而且怀孕生孩子以后,可能是食欲大开加上体重增加的原因,现在孩子都10多岁了再也没犯缺铁的症状。
跟大家分享一道【牛肉炖萝卜】:
【主料】:牛胸口肉、绿萝卜
【配料】:葱姜
【调料】:盐、料酒、陈皮、八角、桂皮、花椒、胡椒粉
【制作方法】:
1.牛胸口肉入清水中浸泡去血液和杂质,然后入凉水锅中焯烫捞出洗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块。
2.绿萝卜洗净刮去老皮,然后切成滚刀块备用。
3.把牛胸口肉入汤锅中,加入料酒、葱姜,把香料用纱布包好入锅炖至牛胸口肉用筷子一插即透时,把香料包捞出不用。
4.把萝卜块加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至萝卜软烂,加盐和胡椒粉调味,撒葱花和香菜出锅即可。
【美味小贴士】:
牛胸口肉有两块比较厚实的牛油包裹,炖化了的牛油都被萝卜所吸收,所以肥而不腻,香味十足。维生素C会加速铁元素的吸收,因此食用含铁量高的食物时,可以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同食,或者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果蔬一起烹制。比如尖椒炒猪肝这样的菜就很不错。其实给我的感觉人只要不挑食,每日保证食物摄入的多样性,那么贫血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不过如果真的贫血严重,那么最好还是听从医生的建议,毕竟食补有时候不如医药来的快,效果好。贫血应该做哪些相关检查?
贫血,临床上定义贫血是指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Hb)低于120g/L,,成年女性110g/L,孕妇是100g/L。贫血可以分为四级:轻度 <90g/L,中度90-60g/L,重度30-60g/L,极重度<30g/L。其原因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产障碍、缺铁性贫血等),红细胞破坏增多(如溶血性贫血、珠蛋白、血管或免疫因素引起的贫血)及失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外伤、痔疮、肿瘤等)三类。
1.血常规 如果怀疑贫血,血常规是首当其冲的重要检查项目,它不仅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贫血,而且可以让我们了解其严重程度。此外,血常规中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还可以帮助我们量化贫血属于小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还是大细胞性贫血。例如,小细胞性贫血是指MCV<82fl,MCH<27pg,MCHC<32-36%,常见病有缺铁性贫血、慢性出血性疾病,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正细胞性贫血多见急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等。肾功能的低下,骨髓穿刺、骨髓活检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诊断。大细胞性贫血则较为多见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检测常会获得阳性结果。如果贫血同时伴有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则提醒我们需警惕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及DIC等。
2.外周血涂片 外周血涂片也可以直观观察红细胞大小可以了解是大细胞还是小细胞性贫血,而泪滴状红细胞、缗钱状红细胞则可以提供膜缺陷病、骨髓纤维化等信息。
3.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则可以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是机体制造血红蛋白功能的敏感指标,有助于诊断铁缺乏,且伴有网织红细胞降低的正细胞性贫血可能提示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等。
4.骨髓穿刺活检:骨髓是造血的原料库,骨髓穿刺可以了解骨髓增生情况,骨髓增生低下提示再障,骨髓增生活跃,溶血的可能性大。骨髓细胞形态可以帮助诊断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骨髓浸润等。
除此此外,进一步明确病因,需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基础疾病例如肾病、痔疮、肿瘤等、用药情况等。此外实验室检查血清铁、血清转铁蛋白等可以明确是否是缺铁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可以诊断为巨幼细胞贫血,血清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含量升高及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可能提示溶血性贫血。因此,贫血需认真对待,因其有时仅是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真正明确病因,才可能治愈、控制贫血。
贫血和高血压分别有什么症状?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贫血和高血压有什么症状?贫血的病因,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血容量下降的程度,发生贫血的速度和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的代偿和耐受能力均会影响贫血的临床表现。高血压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
1、贫血症状: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头晕、乏力、困倦;而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是面色苍白。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贫血的速度、贫血的程度和机体的代偿能力。
①神经系统:头昏、头痛、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②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主要表现,也有粗糙、缺少光泽等。
③呼吸循环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心悸、心率加快。长期贫血,心脏超负荷工作会致贫血性心脏病,还可有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④消化系统:消化功能减低,出现腹胀、食欲下降、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等。
⑤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重者可有少尿、无尿、急性肾衰竭等。因激素分泌异常,男性特征可减弱;女性可致月经异常。
2、高血压症状: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
①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或仅在劳累、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常见头晕、头痛、心悸等。
②随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会逐渐出现各种症状。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夜尿增多、肢体麻木、胸闷、心慌、乏力等。
③当血压突然升高时会表现为剧烈头痛、心悸、呕吐、眩晕等,严重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属于危重症,多会在短期内伴有严重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3、白性高血压:脸色过于苍白多认为是贫血,但也需考虑可能是“白色高血压”。
白色高血压是指高血压患者因贫血而表现为脸色苍白。高血压和贫血是两种完全不相关的疾病,可可同时发生于一人身上。
白色高血压常是肾血管性和肾性高血压的特征。肾脏是人体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重要器官,肾功能受损会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贫血,发生“白色高血压”。白色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有眼睑、指甲苍白无光泽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失眠、健忘、耳鸣、食欲减退;严重这有浮肿、毛发干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