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风藤对肾病的作用,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引起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被称为腰椎间盘脱出症,是指腰部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并刺激或压迫到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组综合征。
研究发现,在正常人群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者并不鲜见,有些人并没有任何症状,这说明腰椎间盘突出未必一定致病,只有当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到邻近的神经并引起相应的症状时,才可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是影像学所见,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是临床诊断,就像“骨质增生”和“骨质增生症”一样,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只有当腰椎间盘突出并出现神经压迫症状时,才有诊断、治疗意义。
此症属于一种退行性病变,易发于青壮年,多数病人有外伤史,是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医多称其为“腰痛”。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除可能与外伤有关外,还与肝肾功能失调、瘀血阻滞以及风寒湿邪等有着密切的关联。肝肾亏损则筋脉失于濡养,纤维环容易变性;瘀血阻滞则可能因受过外伤而使患处血脉不活,经络受阻,出现局部肿痛;风寒湿邪侵袭腰部后则会使腰肌痉挛,小血管收缩,影响局部的血液供应,促使已经变性的纤维环损伤加重,从而发生髓核突出。
一、主要表现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重要信号是腰部容易扭伤。这是因为腰扭伤常常是腰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而腰椎间盘退变发展到一定时期就很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
(2)最主要的症状是慢性腰腿痛和发作性腰痛,这种腰腿痛常常是向一侧下肢放射。如果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了左侧的神经根,则左侧的腰腿痛;如果右侧的神经根受到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则情况相反;如果是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则多表现为双下肢与腰部都存在疼痛、麻木和肌无力等症状,但双下肢的疼痛多数是交替进行的。当然也有少数患者双下肢与腰部可能同时疼痛。
(3)本病的另一主要症状表现是脊柱侧弯。有的病人由于长期单侧腰腿痛,就会不由自主地采取一种保护措施,因而病人常有腰椎侧弯,腰部活动受限,尤其是腰部后伸活动受限。
(4)坐骨神经痛。由于腰椎间盘压迫脊神经根,故多数病人会出现坐骨神经痛,这种疼痛由臀部开始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足跟部或足背外侧放射,往往逐渐加剧。压痛点多在患者椎间隙的棘突旁1~ 2厘米处,并且疼痛可向下肢放射。
(5)肛门上方疼。有极少数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者,其主要表现是肛门上方出现巴掌大的肿块并疼痛,尤其是后者症状更明显。
二、检查验证
(1)腰椎侧弯,活动受限,腰肌紧张。腰部的第3、4椎体间的椎间盘突出,可导致腰部的第4神经受压,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第5、6椎体间的椎间盘突出,可导致第5神经受压,小腿前外侧及足背部感觉减退,伸屈拇趾或第2足趾时肌力也常常减退;腰部第5椎体与骶部第1椎体间的椎间盘突出,可导致骶部的第1神经受压,小腿外后伸展及足外侧感觉减退,同时第3、4、5趾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如系中央型突出者,鞍区一侧或两侧感觉减退,排尿控制困难,大便秘结。
(2)患侧直腿抬高受限,并感到疼痛向小腿或足部放射。
(3)CT扫描检查对诊断有较大意义,准确率可达80%~ 90%。可清楚地看到突出的部位和程度以及神经根和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征象,同时可显示韧带是否增厚、骨化程度以及椎管狭窄等情况。
(4)MRI检查可清楚显示髓核变性突出的部位、程度及移位的情况,并可将其与椎管内肿瘤相鉴别,但其费用较高。
(5)少数诊断困难的病例需行脊髓、硬膜椎静脉或神经根造影检查。
(6)X光检查对诊断虽无决定意义,但可排除结核、骨肿瘤等疾患。
三、服药治疗
(一)非处方药选
西药
(1)布洛芬片、布洛芬缓释胶囊 布洛芬片:成人每次0.2克,若症状不缓解,可间隔4~ 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内不超过0.8克;布洛芬缓释胶囊:成人每次0.3克,日服2次。本品具有解热镇痛之功效。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心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在使用前需咨询医师或药师。
(2)阿司匹林片 成人每次0.3~ 0.6克,若症状不缓解,可间隔4~ 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2克。此药也具有解热镇痛之功效,但服用期间禁止饮酒。对本药过敏、年老体弱、体温在40℃以上者禁用,痛风、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鼻出血、有溶血性贫血病史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3)氯唑沙宗胶囊 成人每次1~ 2粒(每粒0.2克),日服3次,用于止痛时服药不得超过5天。可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扭伤、挫伤及运动后肌肉劳损所引起的疼痛。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二)普通处方药选
1.西药
(1)强痛定 成人每次30~ 60毫克,日服3~ 4次,疼痛剧烈时用药可酌增。亦可皮下注射。本品具有镇痛之功效,适用于炎症性疼痛、关节痛、外伤性疼痛等。本品亦有成瘾性,故不可滥用。
(2)吲哚美辛(消炎痛) 成人每次25毫克,日服2~ 3次,必要时可增至每日100~ 150毫克,分3~ 4次服用。饭时或饭后服用。本品具有明显的消炎、解热镇痛作用。由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所以一般不宜长期服用。老年、肾功能损害、出血性疾病、癫痫、精神病患者慎用,孕妇、哺乳妇女、14岁以下儿童、消化道溃疡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禁用。
(3)地西泮(安定) 用于催眠时,成人每次5~ 10毫克,睡前服;用于镇静、抗焦虑时,成人每次2.5~ 5毫克,日服2~ 4次。本品具有催眠、镇静、抗焦虑作用,可改善病人的焦虑、不安及紧张等症状。
2.中成药
(1)大活络丹 成人每次1丸,日服1~ 2次。传统医学认为,本品具有祛风散寒、理气豁痰、舒筋活络、除湿止痛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本品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兴奋骨骼肌及抗炎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寒湿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由中风痰厥引起的瘫痪、足痿痹痛、筋脉拘急、腰腿疼痛、跌打损伤、行走不便等症。
(2)木瓜丸 成人每次50粒(9克),日服2次。传统医学认为,本品具有祛风散寒、活络止痛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本品具有抗炎、镇痛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可用于各种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无力及步履艰难等症。孕妇禁服。
(3)寒湿痹冲剂(胶囊) 冲剂:成人每次1~ 2袋(每袋10克),日服2~ 3次;胶囊:成人每次6粒,日服2~ 3次,均用温开水送服。传统医学认为,本品具有温阳散寒、温经祛风、通络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发现,应用本品治疗痹证(寒热错杂证候)的总有效率高达86.9%,同时可用于寒湿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孕妇忌服。
(4)安络痛片 成人每次2片,日服3次。本品具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祛湿除热之功效,主治湿热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
(5)七厘散 成人每次1~ 1.5克,日服1~ 3次,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传统医学认为,本品具有舒筋活血、散瘀止痛及止血之功效。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发现,此药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和明显的消肿作用,能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减少血运障碍,促进机能恢复。主治瘀血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其他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等症。孕妇忌服。
(6)舒筋活血丸 成人每次1~ 2丸(每丸重6克),日服2~ 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传统医学认为,本品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发现,本品与西药APC的痛阈值无明显差别,说明它与APC有相似的镇痛作用。本品还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主治瘀血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其他伤筋动骨、跌打损伤、瘀血痹痛等症。孕妇忌服。
(7)祛风止痛片 成人每次6片,日服2次。传统医学认为,本品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强壮筋骨之功效。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发现,本品具有抗炎、镇痛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四肢麻木、腰膝酸痛等各种风寒湿痹均有疗效。孕妇忌服。
(三)中草药处方药选
【药方1】防风、川芎、独活各6克,秦艽、当归、赤芍、桑寄生、牛膝、土鳖虫各10克。
【适应证】寒湿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是由于居处潮湿或涉水冒雨时感受寒湿之邪,阴滞腰部经络,因此平时肢体发凉,腰部冷痛沉重,转侧不利,静卧而痛不减,症状逐渐加重,遇寒或阴雨天疼痛加剧。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次煎液混匀后早晚分服,每日1剂,至少连服5剂。孕妇忌服。
【药方2】细辛5克(先煎),白术、肉桂各10克,当归、川芎、防风、秦艽、杜仲、茯苓、牛膝、元胡、桂枝、桑寄生各15克。
【适应证】寒湿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慎服。
【药方3】熟附子10克,木瓜15克,白术、牛膝各20克,薏苡仁50克。
【适应证】寒湿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
【药方4】龟板3克,牛膝5克,黄柏、防己各10克,苍术、萆薢、当归各15克。
【适应证】湿热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是腰部疼痛,痛处伴有热感,腰痛遇热天或雨天加重,而活动后减轻。兼有肢体关节红肿,小便短赤。苔黄腻。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孕妇忌服,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5】羌活、猪苓、炙甘草各10克,防己、黄柏、当归、桂枝、苍术、秦艽、连翘各15克,薏苡仁20克。
【适应证】湿热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6】防己6克,草乌、苍术、当归、秦艽、川牛膝、土鳖虫各10克,车前子12克,黄柏15克。
【适应证】湿热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最好是连服6剂。孕妇忌服,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7】白芍、甘草各10克,狗脊、党参、桂枝、仙茅、独活、川芎、菟丝子、黑芝麻各12克,黄芪、青风藤、桑寄生、鸡血藤各20克。
【适应证】肾虚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是腰部酸软疼痛,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或兼有反复发作性腰痛,小腹拘急,面色淡白,手足不温,心烦失眠,口燥咽干;有些患者可兼有面色潮红,手足心热。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
【药方8】土鳖虫6克,当归、川断、炒桂枝、制狗脊、牛膝、桑寄生各10克,骨碎补12克,生黄芪、鸡血藤各15克。
【适应证】肾虚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孕妇忌服,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9】独头蒜1个,杜仲10克,核桃肉15克,补骨脂20克。
【适应证】肾虚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10】三七粉(冲服)5克,乳香10克,没药、香附、郁金、川芎、红花、茯苓、泽泻、枳实、萆薢、赤芍、桃仁、当归、五灵脂各15克。
【适应证】瘀血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是腰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疼痛而不能转侧;或兼有腰痛拒按,日轻夜重,睡眠不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孕妇及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11】制川乌6克(先煎),赤芍、延胡索、川楝子各9克,归尾、泽兰各12克。
【适应证】瘀血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12】地龙、土鳖虫各15克。
【适应证】瘀血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每日1剂。
【药方13】全蝎、土鳖虫、乌梢蛇、穿山甲各9克,地龙21克。
【适应证】急性期及恢复期腰痛证(急性期及恢复期腰椎间盘突出症)。
【制用法】在急性发作期每日煎服1剂,早晚各服1次;恢复期用散剂,成人每次3~ 4克,日服2次,黄酒送服。在服用上述两种制剂时每日均加服消炎痛75毫克。
【药方14】生甘草5克,白芥子6克,杜仲、地龙、土鳖虫、鹿角胶、桑寄生、淫羊霍各10克,桑枝、熟地黄、鸡血藤各12克,枸杞子、鹿衔草各15克。偏寒湿者,加肉苁蓉适量,去地龙;血瘀者,加当归适量,去桑寄生;气血虚弱者,加黄芪适量,去鹿衔草。
【适应证】老年性腰痛证(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药方15】地龙、香附、桃仁各15克,苏木、丹参、续断、延胡索各30克,当归、狗脊、鹿角片、骨碎补、核桃仁各60克。
【适应证】腰痛证(经手法复位后仍有残余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制用法】将药研末,用蜂蜜调匀,做成9克重的药丸子,称鹿脊丸。用黄酒20毫升送服,成人每次1丸,日服2次。20天为1个疗程。孕妇及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16】三七3克,川红花6克,蒲黄、灵脂、枳实、元胡各9克,大黄、桃仁各10克,牛膝、赤芍各15克,生地18克。患侧酸麻胀痛、游走不定者,加羌活、防风、片姜黄各10克;患侧麻木酸胀并有口粘不渴等症状者,加防己、木瓜、独活各10克;仅有酸胀冷痛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各10克;麻木刺痛者,加土元10克,丹参30克,元胡加至15克。
【适应证】腰痛证(经治疗后仍留有后遗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制用法】水煎2次,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孕妇忌服;药用防己、草乌,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17】儿茶、血竭、三七各9克,川芎12克,当归、桂枝、红花、秦艽、白芍、全蝎、延胡索各15克,丹参、威灵仙、鸡血藤、桑寄生各30克,防己60克。
【适应证】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
【制用法】将药置入35°以上的1 250克曲酒中,浸泡1周后服用。每天中午、晚上各服1次,成人每次20克左右。服用时不宜将药酒全部倒出,待全部服用完后,可用原药再加入1 250克的曲酒浸泡第2次。1周后继续服用,服法同前,坚持服用两个月可见效。孕妇慎服。
【药方17】麻黄2克,生甘草3克,肉桂4克,炮姜炭5克,鹿角胶(烊化)15克,白芥子10克,熟地黄50克。
【适应证】寒湿型、陈旧性肾虚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次煎液混匀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患有各种严重慢性病者及孕妇慎服。
【药方18】蜈蚣3条,细辛6克(先煎),桂心、当归、防风、川芎各9克,全蝎、秦艽各10克,杜仲、独活、牛膝、茯苓各15克,生地18克,桑寄生24克,白芍30克。血瘀型者,加泽兰、枳壳、姜黄各10克,槟榔12克,元胡15克;寒湿型者,加附片30克(先煎30分钟);肾虚型者,加肉苁蓉10克,狗脊、菟丝子各15克,附片30克;术后有瘀血阻滞者,加玄参、泽兰各10克,丹参15克。
【适应证】各种类型的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次煎液混匀后早晚分服,每日1剂。孕妇忌服,高血压及肾病患者慎服。
【药方19】红花6克,泽兰、益母草、鸡血藤、炙甘草各10克,黄芪30克。肾虚型者,加杜仲、狗脊、炙龟板、炙鳖甲各10克;湿热型者,加草萆、黄柏、苍术、五加皮各10克;寒湿型者,加细辛3克,川乌、桂枝、制草乌、制附子各6克,木瓜10克;血瘀型者,加赤芍、白芍、川芎、三七粉、土鳖虫、炮穿山甲片各10克;腰腿麻木、感觉减退者,加炙全蝎6克,僵蚕、钩藤、地龙各10克。
【适应证】瘀血内停型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证候是手术后造成瘀血内停,或因瘢痕粘连、组织受压、回流受阻等因素而致瘀血内郁,且有复发倾向。
【制用法】水煎2次,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孕妇慎服。
【药方20】红花6克,大黄、当归、郁金、厚朴、桃仁各10克,白芍、赤芍、川芎各15克。下肢沉重者,加细辛3克,制川乌、制草乌各6克,桂枝10克;便秘、口干者,加番泻叶6克,枳壳、陈皮、青皮各10克;心烦不眠者,加远志、茯苓、酸枣仁各10克;不思饮食者,加焦三仙10克,木瓜15克。
【适应证】腰痛证(腰椎间盘突出症)。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配合牵引疗法。孕妇慎服;药用细辛、草乌,高血压及肾病患者慎服。
四、其他治疗
1.休息疗法
轻度椎间盘突出患者,早期可在硬板床上卧床休息1~ 2周即可使症状缓解。
2.自我锻炼疗法
其方法包括爬行训练法、挺腹疗法、俯卧沉腰法、仰卧沉腰法、站立抬腿法、俯卧鱼跃法等。
3.外敷疗法
用胡椒15克,吴茱萸20克,黄酒适量,调匀炒热,摊在油纸上,敷贴患处。
4.布兜疗法
(1)将肉桂、葱头各30克,花椒60克,吴茱萸90克,生姜120克,共同炒热。然后用绢布包裹,制成布兜,系于腰间,趁热熨痛处,冷后则再炒再热熨。此疗法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治疗效果。
(2)草乌、川乌、防风、附子、白芷各20克,苏木、续断、蒿本各30克,狗脊、独活各45克,共研为细末,用稀棉布制成布兜,将药粉铺于其中,日夜系于腰间。此疗法对多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治疗效果。
5.药膳疗法
破故纸10克,巴戟天15克,核桃肉20克,杜仲、牛膝各25克,猪肾1对备用。用时将猪肾去膜切开,将诸药研末放入猪肾内,用线缝合,以面粉裹之,放于炭火上烤焦后去面粉,吃猪肾及药。此疗法对肾虚型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疗效。
6.支腰疗法
在起床活动时,配戴定做的腰部支具,限制腰部的活动,有治疗作用。
7.穿刺疗法
这是一种新疗法,方法是经皮肤穿刺,将蛋白酶溶核剂注入突出的椎间盘以溶解髓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也可经皮肤穿刺将髓核吸出,或经皮肤穿刺行激光手术治疗。上述手术均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还要在CT或X线机监视下由医生操作。
8.低温射频疗法
采用微创技术将组织消融与热疗相结合,可以快捷而有效地达到为椎间盘减压的目的。这种疗法只打散细胞分子的结构,改变椎间盘的生化状态,而不对椎间盘产生直接热变性,因此不会导致髓核坏死。
9.椎间盘镜下手术切除疗法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大医院,借助手术显微镜(内窥镜)在2~ 3厘米的切口内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的切除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此疗法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腰部结构的损伤,且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疗效好,适应症宽。
10.冷凝疗法
此法是在皮下穿刺的基础上,将直径为0.5毫米的离子冷凝刀缓慢刺入突出的椎间盘进行气化冷凝,从不同角度操作,半小时手术即告完结。其优点在于既可保留椎间盘,维持椎间隙的高度,又无痛无创伤,还可避免高温气化的炎症反应及注射药物的副作用反应。
11.注射臭氧疗法
先用CT测量并选准穿刺点,然后用一根10厘米长的针管插入到椎间盘,经针管注入臭氧。因臭氧是强氧化剂,能使髓核萎缩,所以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特别适用于症状不能缓解的腰椎间盘突出且无合并椎管骨性狭窄及神经根粘连者。
12.火针疗法
火针疗法是传统医学针灸学中的九针之首,其方法是将针体加热至800℃左右时,迅速刺入人体经络穴位,以此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13.导入疗法
用中药离子导入仪,通过仪器定位,定向地把药物导入体内,促使病变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此疗法可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14.阻断疗法
对于原因不明的腰腿痛,可采用阻断痛觉传导的治疗方法,用智能型射频热凝机治疗。其治疗原理是通过射频灭活腰神经侧肢,阻断痛觉上行性传导,从而达到解除病痛的目的。
15.置换疗法
其方法是去掉病变的椎间盘,同时植入人工的椎间盘。此项手术尤其适合切除椎间盘后又复发的患者,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
五、饮食宜忌
(1)在急性发作期内,宜多食用粳米、赤小豆、冬瓜、车前子等祛风利湿的食物。
(2)平时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食物,以保障营养的需求和大便的畅通。这些食物有麦粉、粳米、高粱粉、黄米、小麦粉、玉米、蚕豆、豇豆、鲜豌豆角、豌豆苗、黑豆、黄豆、甘薯、胡萝卜、红皮熟萝卜、生姜、熟藕、苤蓝、山药、竹笋、芋头、菠菜、芹菜、花菜、大白菜、小白菜、红苔菜、茴香菜、熟蒜苗、塌菜、空心菜、苋菜、生菜、榆钱、洋葱、冬瓜、黄瓜、嫩南瓜、灯笼椒、番茄、福建红菇、地衣、宁波苔菜(苔条)、香菇、番石榴、草莓、鲜桂圆、金橘、鲜枣、苹果、沙棘、郑州李子杏、沙田柚、金寨猕猴桃、板栗和杏仁等。
(3)也宜吃一些能补肝益肾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猪肾、羊骨、莲子肉、海参、淡菜、芡实、肉苁蓉、锁阳、杜仲、何首乌、冬虫夏草、黄精、枸杞子、黑芝麻、韭菜子和核桃等。
(4)肾虚型腰痛和湿寒型腰痛患者应忌食寒性食品,如柿子、柿饼、甜瓜、苦瓜、荸荠、西瓜、田螺、螃蟹、螺蛳、生萝卜、生地瓜以及有伤阴作用的辣椒、胡椒、花椒、茴香、大葱、大蒜等。
(5)禁酒,因为酒中的有毒物质会影响椎间盘的新陈代谢,使其丧失生长发育和修复损伤的能力。在服用消炎痛或阿司匹林期间,要忌饮果汁或清凉饮料,因为这些饮品容易导致药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内的吸收,大大降低药效。服用阿司匹林,还要忌食酸性食物,如醋、酸菜、咸肉、鱼、山楂、杨梅等,否则会增加对胃的刺激。
六、专家提醒
(1)注意应与同样会出现腰腿痛的腰椎滑脱症、梨状肌综合征、腰椎管狭窄症以及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后倾、子宫脱垂和盆腔炎症等病鉴别,以免贻误治疗。
腰椎滑脱症的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臀部或大腿部麻木及放射性疼痛甚至大小便失禁。在腰椎的斜位X光片上有岬部裂存在,临床以腰第5椎体最多见。
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从腰背下部到腿后部有剧烈疼痛感,患者登高(如上楼)困难,髋关节向外转的能力变弱,排便时出现腰腿疼痛。
(2)对于急性和轻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在预防。平时要注意自己的站姿、坐姿、工作的姿势以及睡姿的正确,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尤其是要加强腰背肌的锻炼。要注意减肥,过于肥胖者的自身体重容易对腰椎造成损害。还要戒烟,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也会损害腰椎。有实验证明,抽烟过多,腰椎间盘会因吸收尼古丁而变得容易破碎,并可以导致血流障碍,使骨胶原被破坏。
(3)一旦发病,病人一定要睡硬板床,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过度弯腰的活动。手术后一定要充分休息3~ 4周,同时应遵医嘱进行腰背肌锻炼。
(4)慎用按摩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时一定要由有经验的医师来按摩。这是因为,一旦纤维环被按摩致破裂,要想再通过推拿来复位是不可能的。按摩医师的推拿手法不当,极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5)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宜长期使用抗炎止痛药和中药活血剂。
阿司匹林以及消炎痛等抗炎止痛药能比较迅速地缓解疼痛,但不能根治疾病,长期服用,有可能会导致肾乳头坏死或间质性肾炎、血压升高、贫血、消化道溃疡、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等多种并发症。
中药活血剂有活血化瘀的好处,但过多使用会影响血液的粘度,易造成出血倾向。尤其是老年人因动脉硬化,血管壁弹性变差,更容易发生严重的出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