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足口病症状早期图,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怎么护理才能好的快?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怎么护理才能好的快?手足口病主要侵犯对象是5岁以下的宝宝。该病没有免疫性,患一次后还可能再患。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手足口病的症状、预防、治疗与护理:
手足口病的症状
起初宝宝会出现咳嗽、流鼻涕、烦躁、哭闹的症状,多数不发烧或有低烧。发病1~3天后,宝宝口腔内、口唇内侧、舌、软腭、硬腭、颊部、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不像蚊虫咬、药物疹、口唇牙龈疱疹也不像水痘。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导致宝宝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重症宝宝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如果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重症宝宝病情发展快,甚至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容易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预防:注意卫生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宝宝容易感染,目前还没有治疗手足口病的疫苗,也没有特效药,注意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
●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的宝宝。
●接触宝宝前、给宝宝更换尿布时、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本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及时对宝宝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感染手足囗病后的治疗与护理
一旦发现宝宝感染了手足口病,应及时就医,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隔离消毒:宝宝要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左右。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注意营养:宝宝患病后一般不愿进食,宜给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也不要让宝宝吃鱼、虾、蟹等水产品。如果宝宝在夏季得病,容易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给宝宝适当补水和营养,多喝温开水。
●护理口腔:由于口腔疼痛,宝宝会很不舒服,可以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护理皮肤:注意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宝宝的衣服、被褥要清洁,防止宝宝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注意随时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的清洁干燥。
●注意降温:如果宝宝发热,要注意给宝宝散热、降温。可以通过多喝温水或洗温水浴等方法降温。
那今天手足口病的内容就给宝妈们分享到这,我是慧美育儿宝典,每天更新有关育儿方面的经验,记得关注我哦!谢谢!祝所有宝宝健康快乐!
手口足病的症状初期是什么?
手足口病是受肠道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婴幼儿和儿童是高发人群。
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
初期症状:先表现为食欲不振、咳嗽、流鼻涕、烦躁、多数不发烧或有低烧,发病1~3天后,还是为红色小疱疹,然后会变为溃疡。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对于婴幼儿和儿童,手足口病以预防为主。
传染源主要是跟宝宝接触的奶瓶,玩具,尿不湿等。
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同时家里面要定时对餐具、生活消毒。
欢迎关注我们头条号“天天守护健康”,守护健康就是守护我们的幸福生活。
如何快速检查出手足口病?
在幼儿园从事育儿工作,遇到不少手足口病的案例,提出一点的经验:
1、手足口病发病期,家长尤其要注意,这个期间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
2、如果发现孩子发烧感冒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这个期间孩子放在家里养护,不要送到幼儿园,不管是感冒还是万一出现手足口病的情况,不仅仅对自己孩子不利,也会影响其他的孩子。
3、在幼儿园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有皮肤有红疹,在老师判定不了是否是手足口病的前兆,要迅速隔离孩子,并且通知家长
至于手足口病的病症,百度就可以搜到,我就不再赘述,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长,都要高度重视,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
我家孩子手足口腔等部位都起了疱疹?
考虑手足口病的可能性较大。手足口病为儿童常见的出疹性疾病,初期可有发热、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而后出现手足、口腔、臀部的疱疹,无伴有瘙痒,为自限性疾病,可自行缓解,大多数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只需要相应的对症治疗。若伴有神志异常,则应警惕并发症。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病吗?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绝大多数病例以5岁以下病例为主,成年人也可以感染肠道病毒,即柯萨奇病毒和EV71病毒,但是由于成年人既往感染过该病毒,而且抵抗力比婴幼儿强,绝大多数不发病,或者发病轻微。
典型的成人手足口病病例症状和儿童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
其实成年人中携带肠道病毒的比例不低,但是很少出现典型的发病病例,一般出现在抵抗力比较低的成年人。在流行病学中,成年人带毒者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染源,家里很多成年人携带肠道病毒而没有症状,跟小孩子密切接触就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宝宝,从而导致婴幼儿的发病。因此,在手足口病流行高发期,成年人切忌亲吻宝宝等过于密切的接触,必要时需要戴口罩。
做好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勤洗手,不吃生冷食物,玩具、奶具、毛巾、衣物等物品做好清洁消毒。避免接触其他手足口病患者,高峰期不要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6月~5岁儿童及时接种EV71疫苗,有很好免疫防护作用。
轻症的手足口病可以在家隔离治疗,发热严重时给予退烧药,多补充温热的液体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卧床休息,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一般7~10天左右就会痊愈。如果观察期间出现精神变差、高烧不退、剧烈呕吐、抽搐或肢体抖动等异常表现,有发展为重症的可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图片来自网络)
用你听得懂的话,说你感兴趣的医学科普,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悬壶小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