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副作用及禁忌症,肺癌病人口服黄芪有没有副作用?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二经。
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消肿。
主治:脾气虚症,脾肺气虚症,气不摄血,中气下陷,气血双虚,气虚发热。体虚多汗,气虚水肿。痈肿经久不溃,或溃后不和。血痺麻木,中风,消渴。
现代医学研究,黄芪主要含苷类、多糖、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故能夠双向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使血清免疫球蛋白AgE下降,AgA、AgG升高。起到了抗衰老,增加老年智能,抗疲劳,抗缺氧,強心、利尿、降压,抗骨髓抑制,对血细胞有明显回升作用。并能起到皮质激素和雌雄激素的作用,这是抗衰老的作用之一,也是肾病综合征的必用药。并且能够促进骨骼发育,对蛋白质的合成,维持核酸代谢,调解血糖,都起到良好的作用。另外保肝、保肾、护胃、抗炎、抗菌、抗病毒、抗突变、抗肿瘤、解毒、镇静、镇疼圴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被广泛用于临床。
黄芪不传之密为量。一般小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长期大量服用易滞胃,有时会出现胸腹胀滿,故胃肠有积滞者勿用。有表实,有表邪,表火旺者勿用。气实,肝气不畅,肝胃不和,勿用。阳盛阴虚、上焦热甚下焦虚寒、忌用。痘疮血分热者忌用。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忌用。
黄芪长期服用一般会出现胸腹胀满,气促,头昏脑胀,睡眠不佳。如病情需要,一定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只有随症加减才能减少不良的付作用。
黄芪精副作用是什么?
黄芪精主要成分为黄芪,方中黄芪味甘性温,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补肺实卫固表则汗止;补脾升阳则气血充实,四肢得养,久病虚弱可愈。
在临床上,黄芪精可用于此为气血亏虚所致的自汗,症见自汗,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弱;多汗症见上述证候者。此外,还有用黄芪精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酒精性心肌病、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小儿慢性腹泻、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围生期心肌病的报道。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精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增加二硝基氟苯致免疫抑制小鼠耳肿胀度,可对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脾脏和胸腺的萎缩,增加脏器指数。
黄芪精具有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能增加失血性血虚小鼠和环磷酰胺致血虚小鼠的外周红细胞数量。此外,黄芪精还能延长气虚小鼠和正常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加正常小鼠游泳疲劳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尿素氮含量。
在安全性方面,黄芪精有引起药疹的报道,经停药及抗过敏治疗后症状好转。
服用黄芪精需要注意:
实热邪盛多汗者慎用。用于自汗,应结合治疗原发疾病。长期喝黄芪的危害有哪些?
长期喝黄芪的危害有哪些?
长期喝黄芪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盲目长期喝黄芪的危害有加重病情,引发血压升高、头晕、烦躁等不良反应。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固表止汗、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效,临床上入药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食少便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血虚萎黄、痹痛麻木等不适。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具有提高免疫力、促进胃肠运动、利尿、抗肝肾损伤、促进造血、延缓衰老、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
黄芪虽然有很多功效和作用,但是否适合喝、能够长期喝应由正规医院的中医医生进行判断,如果属于肺脾气虚者,可以适量喝黄芪水,不可自行长期喝黄芪水。黄芪过敏者,内有积热、表实邪盛、阴虚阳亢、疮疡阳证实证患者不宜喝黄芪水,否则可能会造成病情加重或引发不适。长期喝黄芪水,还可能造成黄芪过量,引发血压升高、头晕、烦躁、身体浮肿、眼目胀痛、头重脚轻等不适。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脑病科 副主任医师 马大勇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黄芪口服液的副作用?
黄芪口服液是属于中成药制剂,对于因气虚、表气不固而引起的气虚自汗、容易感冒的病症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有此类的病症可以选择本药物进行服用调治,其效果不错。这个药物的副作用就是有肝郁气滞不舒的人不能服用,感冒发烧期间禁服。
黄芪的副作用有哪些?
黄芪的副作用有哪些?
黄芪是使用率非常高的一味中药,很多人都会自主地去购买一些黄芪回来泡水喝,黄芪这一味药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
黄芪可以用于治疗血虚萎黄,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等等。黄芪主要是比较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十分松软。
那么使用黄芪也是有一些禁忌的:第一:
阴虚火旺体质,血热型体质都不适合用。黄芪本身就比较温热,因此阴虚火旺体质不适合用黄芪,会加重病情。
第二:
感冒期间不宜用黄芪。黄芪具有益气固表的功效,感冒本身就是外感邪气,固表会导致感冒久久不能痊愈。
第三:
湿热体质,热毒炽盛的患者不宜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身体干瘦,阴虚阳亢的人不适合用。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每日介绍养脾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