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能活多久,肿瘤会传染吗?
2018年11月20日,福建惠安的周先生称自己的儿子在小学遭受到了歧视,不幸因肿瘤化疗却被传成得了传染病,不但孩子坐位被分到了最后一排,而且连续4次考试都不给小孩子去考试并以各种理由推脱......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骨科很多不幸得了恶性骨肿瘤的患者,这一部分的患者大部分年纪跟小周相仿,有一些可能大一些18-9岁的样子,得了恶性肿瘤需要手术,甚至截肢!为了手术后效果好,通常是需要放化疗辅助的!
而真的得了肿瘤化疗就会传染吗?
其实并不一定像你想的那样!
我们先来看看小周的病理结果,这可能是目前诊断肿瘤最准确的一个结果了!
非霍奇金淋巴瘤,大部分人看了可能一脸茫然,听都没听过,这里黑锅简单科普一下: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起源于不同类型细胞的多种淋巴组织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而大部分儿童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分级高,就正如小周一样,术后病理提示的叫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这种肿瘤具有侵袭性的临床表现!!!
化疗是通过使用对肿瘤细胞敏感的化学药物,输入人体体内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方式!
而联合化疗是目前用于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的主要方法,成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同时放疗辅助而儿童不常用,因为放疗不像化疗一样能够改善儿童早期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结局!
而大多数得了该类疾病的儿童采用化疗等治疗方法后愈后良好,从这方面来说,小周采用化疗的方式是没有错误的!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例总体长期生存率大于80%,早期的长期生存率可以大于90%!!
而对于跟肿瘤病人接触会传染这个担心,我想说的是:
只要不将肿瘤病人的血不经过处理,直接输到你身上或者直接接触病人的肿瘤又刚好“种”在你身上的时候,有可能会导致“传染”之外,其他时候,“传染”的可能小之又小!
如果真的接触会传染,那么医生可能全部都已经被传染了!又接触了其他病人,那不是太可怕了!!!
怎么判断是不是得了肝癌?
不论男女,一旦身体出现"2小、3红",八成肝癌上身,早查肝功能
肝脏号称"哑巴器官"。
一是因为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只有包膜上富有神经,只有肿瘤生长到一定的体积,才会压迫包膜出现痛觉。
二是因为肝脏的代偿能力好,当大部分的肝脏坏了的时候,才会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因此临床中,有大多数肝癌患者一经确诊就是中晚期。
不论男女,一旦身体出现"2小、3红",八成肝癌上身,早查肝功能
2小——食欲小、体重小
1、食欲小
有大约37%的肝癌患者会出现食欲变小的症状。
肝功能的下降,会使体内胆汁的分泌出现异常,导致摄入食物无法被正常消化、吸收,出现反射性的食欲减退。
肝癌影响中枢神经功能与胃肠道肌张力时,也会引起食欲变小。
2、体重小
这是多种癌症的表现。
癌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先一步摄取人体内营养、能量,使人体营养不足。
再加上,肝癌引起的食欲减退,会加重机体的能量不足,使人快速消瘦。
生活中,在没有可以减肥的情况下,突然快速消瘦,要警惕癌细胞在作乱。
3红——蜘蛛痣、肝掌、出血
1、蜘蛛痣
蜘蛛痣是肝功能下降,肝脏对雌激素的代谢灭活功能出现障碍,雌激素在人体内堆积引起的,毛细血管充血、扩张。
具体为中央有一个痣点,向周围扩散的辐射状的小血管分支,因为形状与蜘蛛相似,因此得名蜘蛛痣。
2、肝掌
肝掌的出现与蜘蛛痣的出现机制相同。
也是雌激素在体内堆积,使毛细血管充血、扩张的结果。
具体为在手掌的大小拇指根部(大小鱼际处)出现的片状充血、红色斑点,施加压力时会变为苍白色。
3、出血
在排除上火等因素外,要警惕是肝病引起的。
肝功能下降时,人体内凝血因子数量会减少,使凝血机制出现异常,引起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症状。
提醒:并非所有的蜘蛛痣、肝掌、出血都是肝病的信号,一旦有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肝癌的发生,与这3大因素息息相关
因素一、肝炎
世界卫生组织将乙肝称为"无声的疫情"。
因为临床中,肝炎—肝硬化—肝癌是常见的肝病三部曲,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40万人死于与肝炎有关的并发症。
研究结果表明,与肝癌有关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乙型、丙型,其中乙型最常见。
因素二、酒
酒是伤肝的一把好手。
乙醇在肝脏内代谢为乙醛,再代谢为乙酸,最终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在这一代谢过程中,多种代谢产物都会产生毒性,对肝脏带来损伤:
▪ 损伤肝细胞,使肝脏的转氨酶从细胞内进入血液,这也是很多人喝酒后转氨酶升高的原因。
▪ 使肝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随着病情的发展,转变为肝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
因素三、饮食
俗话说:病从口入。
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经被证实有明显致癌作用的物质,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如花生、玉米、大米等中。
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堆积,会在体内转化为亚硝胺类物质,尤其是烟熏或腌渍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亚硝胺类物质也有明确的致癌作用。
预防肝癌,这3件事不能少
第1件、补充硒元素
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成年人每天补充200微克硒,可有效预防肝癌。
硒是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天敌",素有"护肝因子"之称,它能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时清除肝脏代谢过程中的有害过氧化物,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稳定性及其正常生理功能,有效改善肝病病情,防止肝病病情反复。
有研究发现,肝癌患者普遍缺乏这种元素,需要从外界摄取。
生活中,雁台菊、苦荞不仅富含硒元素,还富含茶多酚。其中雁台菊含量较高,每天6朵烹茶、煮粥,有辅助养肝的作用。
第2件、营养均衡
改掉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做到:
1、适量的糖分(米、面、薯类),不可过饱;以粗粮代替精米白面;
2、每天一杯奶、一个蛋、禽畜肉配合鱼虾三四两,适量补充蛋白质;
3、少油,可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
4、每天300~500g蔬菜、200~350g水果;
5、每天1.5L~2L的水;
第3件、控制体重
肥胖者发生各种癌症的风险均高于体重正常的人。
医学意义中,肥胖是以体重指数、腰围等来界定的。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²
体重指数≥25为超重、体重指数≥30为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即为腹型肥胖。
控制体重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坚持运动:
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快速走、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运动4~6次,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
最后,我们该如何面对乙肝?
① 积极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是最廉价有效的方法。
在接种乙肝疫苗后,要注意复查保护性抗体的产生量,必要时继续补种。
② 诊断乙肝后
▪ 保持心情舒畅,过于紧张的情绪也会加重肝脏的压力。
▪ 按医嘱服药,切忌自行吃药。
▪ 定期复查,并改善生活习惯。
乙肝是不治之症吗?
我总结了一下自己自愈的原因,总的来说有这几点:
1、放下了思想负担,以前我也思想负担很重的,老想着自己的病,结果年年住院。
2、心情好,工作比较轻松,同事们不在乎,闲暇时间多一些,天天和同事们打牌,过得很开心,不知哪位高人说过“心情好了病就好了一半了”,我觉得很有道理。
3、心量放大了,不在乎个人得失,也不计较别人说什么。现在我在工作当中干的活比两个人干的还多,我不计较,我干的开心,因为累不着,我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4、生活有规律,不沾烟酒,不熬夜。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饮食作息当中也有几点:
1、多吃磨菇类的,蘑菇类的我吃的香菇最多,每周吃一两斤,持续了有七八年,
2、吃富硒的食物,我从99年开始吃含硒的长寿藤金银花茶,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挺贵,对我来说吃富硒的茶最经济。
3、不熬夜、不沾酒、不抽烟。
在此声明一下,战友们该吃药还是要吃药,该打针还是要打针,个人病情不一样,身体状况也不一样,别因此耽误了治疗,我只希望给战友们的抗战之路锦上添花。
性传播疾病的原理是什么?
性传播疾病(性病)是指在性活动中,在性伴侣之间传播传染性生物的疾病。症状和体征取决于感染人的传染性生物类型(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真菌或者寄生虫)。
细菌——尿道或阴道分泌物、排尿疼痛、生殖器溃疡(有些疼痛,有些不疼痛)、腹股沟脓肿和/或瘘管、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病毒——生殖器上反复出现水泡疮、疣以及艾滋病毒,症状如疲劳、盗汗、淋巴结肿大、皮疹、咳嗽、头痛、腹泻。
原生动物——带有强烈气味的泡沫阴道分泌物。
真菌-(请注意,并不总是性病,因为许多是在没有性接触的情况下获得的)、腹股沟皮肤发红发痒、奶酪状阴道分泌物以及阴茎或阴道的灼烧和瘙痒。
寄生虫——(请注意,并不总是由性接触引起),可见的阴虱,特别是在晚上剧烈瘙痒。
性传播疾病的原理是通过任何类型的性接触将传染性病原体传播给未感染的性伴侣。
3岁宝宝得乙型流感要住院治疗吗?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流感病毒有四种类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但是临床上以乙型流感最常见。
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可呈爆发或小流行,病毒不变异,一般不会感染人以外的动物。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
由于宝宝由于宝宝抵抗力低下,容易得流行感冒。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当宝宝患流行感冒以后要看病情症状的轻重,注意隔离,早隔离,早治疗,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症状轻者可在家隔离观察。
观察期间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流质饮食,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对于全身症状明显者予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