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的症状和治疗,出现哪些症状就是虚胖呢?
很荣幸受邀回答这个问题,我就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一下自己对虚胖的认识。
既然是虚胖,咱们先从字面来解释。一个是“虚”,一个是“胖”,简单的说就是先虚了,后来才会胖的。
“虚”,是什么虚了?
第一个虚的就是脾胃了,脾胃虚了后,胃的消化功能就不好了,同样脾是管运化的,水谷精微无法很好的运送到各个器官和脏腑。时间久了,各个脏腑得不到很好的滋养,当然同样也会虚弱,脏腑虚弱了,产生气血的功能自然也就弱了,整个人就虚了。这就是中医所讲的“整体论治”观念,从“脾胃”这个后天之本打开一个缺口,最后影响到了“肾”这个先天之本。
咱在接着说“胖”,胖是在虚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当脾虚后,体内运化代谢的功能虚弱失常,残留在大肠里的垃圾无法代谢排出体外,慢慢就会堆积在大肠内。这就形成了初步的“肚子胖”。日久生湿,慢慢生热,影响到肺功能而滋生了痰湿。痰湿可以运至全身脏腑经络和气血中,如果你不及时补救,肥胖就开始大面积的侵袭你的全身。这时候就出现了,喝水都胖的现象。
这就是我认为的“虚胖”了。
至于虚胖的一些症状,这个也比较好识别。
比如:1.气虚,没跑两步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2.“将军肚”,这是脾胃虚的前兆,垃圾堆积在大肠部位。
3.“喝口水都会胖”,其实这就是上面我讲的,已经形成痰湿体质了。
4.睡觉打呼噜,流口水,逐渐出现血压高等并发现象。
虚胖的调理:
请遵循6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从脾胃入手,切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清淡,调理脾胃的食疗方法,网上一搜一堆,自己可以去尝试一下,贵在坚持。
运动我就不多说了,坚持,自律,就这四个字,做到就可以了。
本问题回答只代表个人对虚胖的中医认识,希望能帮助到需要的人,谢谢!
痰湿体质如何快速改善?
今天要分享的是,当代人都苦恼不已的“痰湿”问题。这个问题既危害健康,也影响生活品质。而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当代人所处的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多方面有关。
我们都知道,中医学中许多病症都与“脾虚不运”有关。痰湿作为病症之一,也不例外。这是因为脾运化水湿,如果脾气虚弱,水湿不能及时地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形成痰湿。但是,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那就是思虑过多而生痰。
当代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思虑繁多,压力大,这也成为当代人痰湿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思虑多,为什么会导致痰湿问题?
其实是因为思虑多会导致气机不畅,脾运化功能受到影响。这样,体内的水湿就无法得到正常的排泄和运转。此外,思虑过多还会伤及心阴,导致心阴虚弱,肾阴不足。这些都会诱发身体形成痰湿内积的局面。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心烦、失眠、食欲不振、恶心欲呕、口吐黏痰、身上容易起疮疖痰核瘰疬等物、大便稀溏等。更有甚者会导致痰热内扰、神志不清、中风瘫痪等严重问题。
那么,此时我们可以从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的经典方剂“龙蚝理痰汤”来解决这一问题。其组方为:清半夏、生龙骨、生牡蛎、生赭石、朴硝、黑芝麻、柏子仁、生杭芍、陈皮以及茯苓。而方中所带的“理痰”二字,对于思虑多、因痰生热、神志不宁等病症都有着非常好的调治效果。
这其中,生龙骨和生牡蛎是本方中最关键的两味药。两者均能滋补肾阴,填肾精,有化痰散结之功。与此同时,方中滋阴制燥之品的黑芝麻和柏子仁也能入肝肾,和龙骨、牡蛎一起补肾阴肾精,能够协同治疗痰湿病症;此外,生赭石和朴硝也很重要。生赭石能够消肿化痰,平肝潜阳,降逆止血;朴硝则具有泻热、润燥、软坚之功,善于治疗停痰积聚,疗心热生痰,精神迷乱,五心潮热等问题。而生杭芍和陈皮、茯苓则能够利水渗湿,增强方剂化解痰湿之效。
总的来说,“龙蚝理痰汤”这个方剂解决痰湿问题的效果十分显著。它不仅能够化解痰湿,还能滋补肾阴填肾精,协同降逆安神,从而帮助人们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那么,这个方剂适合哪些人呢?
根据张锡纯先生的经典描述,这个方剂适用于那些身负工作和生活压力,思虑过多,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口吐黏痰等症状的人。而在使用前还需要咨询专业医师,对症加减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当然,这种复杂的方剂,对于不熟悉药理的人来说,还是很难做到随证加减的。因此,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可以选用较为简单、便捷的外用之法——脐疗法。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45760423250939716&origin_type=&origin_id=2924338055226396_3545761391724087232&alkey=1306_2924338055226396_0_3545761391724087232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545761391724087232\",\"product_id\":\"3545760423250939716\",\"title\":\"同仁堂肚脐贴全新升级配方30贴\\/盒真材实料、买二发三、买三发五\",\"cover\":\"https:\\/\\/lf6-cm.ecombdstatic.com\\/obj\\/ecom-shop-material\\/v1_HhjumaP_70915196204982766420937_170b919b061b2987dc75a7f0cc70cee5_sx_611847_www800-800\",\"price\":5990,\"market_price\":5990,\"cos_fee\":2995,\"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545760423250939716%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2924338055226396_3545761391724087232%26alkey%3D13_2924338055226396_0_3545761391724087232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nMjwl7j1mAUaBAgAEAAiACjEnou0mcrEmjEwAQ&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899,\"item_type\":4,\"cos_ratio\":5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45760423250939716&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2924338055226396_3545761391724087232&alkey=13_2924338055226396_0_3545761391724087232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nMjwl7j1mAUaBAgAEAAiACjEnou0mcrEmjEwAQ\",\"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captain_coupons\":null,\"elastic_title\":\"内容同款同仁堂肚脐贴\"}","commodity_id":"3545761391724087232","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545760423250939716%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2924338055226396_3545761391724087232%26alkey%3D13_2924338055226396_0_3545761391724087232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nMjwl7j1mAUaBAgAEAAiACjEnou0mcrEmjEwAQ&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59.9,\"price\":59.9,\"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545760423250939716&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2924338055226396_3545761391724087232&alkey=13_2924338055226396_0_3545761391724087232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nMjwl7j1mAUaBAgAEAAiACjEnou0mcrEmjEwAQ\",\"shop_goods_id\":\"3545760423250939716\"}","img_url":"http://p9-item.ecombdimg.com/obj/ecom-shop-material/v1_HhjumaP_70915196204982766420937_170b919b061b2987dc75a7f0cc70cee5_sx_611847_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59.9,"promotion_id":"3545761391724087232","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同仁堂肚脐贴全新升级配方30贴/盒真材实料、买二发三、买三发五"} --}
选用这个方法,是因为肚脐处的神阙穴,历来就受医家的重视。而脐疗法又是以温经活络的艾绒。以及祛湿,祛寒,补右肾命门的花椒。和养心安神的桂圆肉,再加入养血安神的酸枣仁。和补益肝肾,益精养血的枸杞,将之作用于肚脐的神阙穴处。这就好比,在中焦脾胃的阴寒之下,燃起了一簇火苗,慢慢地,炙烤着中焦的痰湿浊邪,从而达到升发阳气,健脾祛湿,温补脾胃之阳的目的。
总之,上述的两个方法都是非常经典和有效的解决痰湿问题的方法,对于当代人面临的压力和高痰湿问题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如果您也面临着类似问题,不妨尝试使用这种简单、便捷、易操作的外用之法,尽可能恢复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
痰湿体质需要调理多久?
痰湿体质需要调理多久,中医认为需整体辩证用药与时间。以气血津液阴阳等,纠偏,调“中“为目的、目标。
中医对痰湿分:有形与无形之痰湿之别。
痰湿体质中医认为:由气虚而水液代谢失调产物,由内、外邪因素,外感或饮食失宜,致脾胃健运失调而致,有重浊困着粘滞或咳嗽有痰之临床表现。
治痰湿法有芳香,苦燥,淡渗,化、润、祛痰等法,以辛香温燥为主。因辛香温燥之气,能行能散,化痰湿于无形。且痰湿属阴性之邪特点,辛香温燥之性属阳,阴阳互制约、对抗。西医只能见痰化痰,抗菌消炎。
痰湿之变以肺脾为主,但临床表现多端复杂,一般分外表邪与内脏和三焦之痰湿(上、中、下)之分。而治法用药各小有不同。以治湿为主,痰湿药有通用,功效很多相兼,又因.痰湿是同一类属性之邪,水液稀浊而已,湿稀、痰浊。
中医认为痰湿常与水饮浊毒瘀合病,与西医的理论与治法不尽同。
调理调整痰湿体质的时间多久,以临床综合辩证为主,为指导精神。
一般以精神状态,与二便,与胃口,与舌脉之象和身体状况等作为依据标准,综合比较,具体看依据标准变化程度…
有请各位评论讨论,谢谢。
湿热体质和痰湿体质有什么区别?
讲中医体质养生,有两种体质与“湿”相关的,便是“痰湿”与“湿热”,都是与“湿”相关,但其实区别挺大。
很多人混淆不清,因此,我在这里做下归纳总结,帮助大家辨清这两者的区别!
1. 根据体质特点:阳虚体寒的人多得痰湿;体热上火人群容易得湿热。
2. 辨别饮食习惯:痰湿多由长期生冷肥腻饮食等引起;湿热多由长期辛辣、煎烤、爆炒等饮食习惯引起。
3. 辨寒热喜爱:痰湿喜暖,喜饮热水;湿热喜凉,喜饮冷饮。
4. 辨面色:痰湿面色多淡胖、虚浮;湿热面部多油腻、红赤。
5. 辨别口味:痰湿多口中黏滞,不思饮水;湿热多口干、口苦、口臭。
6. 辨别咽部感觉:痰湿多咽痒、异物感;湿热多咽喉灼热或疼痛。
7. 辨别咳痰:痰湿多伴有咳清稀白痰;湿热多咳痰黄稠。
8. 辨腹部感觉:痰湿多腹胀冰冷;湿热多腹部灼热。
9. 辨皮肤状态:痰湿多皮肤松软浮肿;湿热多长暗疮、皮疹、瘙痒等。
10. 辨别小便:痰湿多小便混浊;湿热多小便短赤。
11. 辨别大便:痰湿多大便粘稠不爽或腹泻、便溏;湿热大便黏滞或干结,多伴肛门灼热疼痛。
12. 辨别舌像:痰湿舌体胖大苔白腻;湿热多舌红苔黄腻。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痰湿体质的人,调养应该健脾和胃、化痰祛湿为主;湿热的人,调养应该清利湿热为主,养生方法各不相同。也有痰湿,湿热相兼,表现为“痰湿、湿热、痰热”几种类型的体质兼杂存在的,情况复杂,可找中医生就诊。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更多中医科普,点头像关注郑医生,有疑问可以私信……
痰湿体质的人如何能够快速除去湿气?
首先咱们来看看痰湿体质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的哪些表现才符合是痰湿体质?
痰湿是指人的体质的一种症状。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并且在中医学上有一种说法,胖人多痰多湿,瘦人多火。在临证上确实也是痰湿的病人绝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肥胖。主要表现为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容易困倦,舌体胖大,苔滑腻,舌边常有齿印成排;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者大便溏烂,用很多便纸也擦不干净屁股,大便粘厕所,冲不干净。血液检查可有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血糖高。
调理方法:1、饮食调理 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多吃些蔬菜、水果,如白萝卜、紫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均有健脾的作用)。2、药物调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医学解释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若因肺失宣降,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方选六居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当温阳化痰,方选金匮肾气丸。3、环境调理 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4.运动调理 应长期坚持户外运动,散步、慢跑、球类、游泳等,活动量应逐渐增强。
小编小大夫一枚,多谢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