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必得说明书,哪些情况下服用布洛会无效且危险?
01有心脏病
虽然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发作,但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家族中的其他止痛药(包括布洛芬)与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几率上升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者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显示,每天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持续一周或更久的人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上升了20%-50%,与布洛芬相关的增加风险可高达75%。
02正在服用抗凝血药
抗凝血剂(如华法林)和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能防止血栓形成。前者通常用于高危卒中患者(如房颤或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病人),或患有肺栓塞的病人;后者通常用于已经有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病人,这是防止他们心脏病再次发生的一种方法。问题在于,这些药物与布洛芬联用会增加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
03有肠胃问题
NSAIDs不仅刺激胃和肠的血管内膜,而且还能减少该区域的血流并削弱其自身的修复能力,因此,已经患有消化问题(如炎症性肠病,英文简称IBD)的患者服用这类药物时就要慎重。
04怀孕
NSAIDs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增加妊娠早期流产的风险,并增加妊娠晚期胎儿心脏缺陷的风险。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者发表在《人类生殖》上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妊娠早期服用布洛芬的女性与随后胎儿卵巢的卵子发育不良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这可能会影响女儿未来的生育能力。此外,孕妇在分娩期间服用布洛芬可能导致长时间出血。
05有尿路感染
挪威奥斯陆大学的医学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医学》上的研究成果显示,服用布洛芬来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女性比服用抗生素的女性平均多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痊愈,而且患上并发症的风险也稍高一些。
06有关节炎
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布洛芬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来治疗关节炎引起的疼痛。然而,由于它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负面影响,某些患者(尤其是有胃或心脏问题病史的患者)在服用布洛芬之前应该三思而后行。瑞士苏黎世大学的医学家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的NSAIDs(布洛芬、萘普生和塞来昔布)对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这三种药物都与患上高血压的风险升高有关,其中布洛芬的影响最大,服用这种药物的病人中有23.2%的人患上了高血压。更重要的是,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足以控制炎症,以防止进一步的关节损伤。
07喝酒
酒精和NSAIDs都会刺激胃。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刺激增大,而且会增加胃溃疡和肝脏损伤的风险。
08准备进行艰苦的锻炼
有些耐力项目运动员会在长跑前服用布洛芬来防止肌肉疼痛,这样做其实危害极大。由于布洛芬有止痛效果,服用者可能不知道自己是否过度劳累。此外,从事高强度训练时服用布洛芬会加重运动引发的肾脏损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医学家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急诊医学》上的研究成果显示,超级马拉松(约80公里跑程)运动员服用1200毫克布洛芬会使他们患急性肾损伤的可能性比服用安慰剂的运动员高出18%。
09有哮喘
布洛芬和其他NSAIDs通过抑制一种酶来抑制炎症,这种酶减少了前列腺素的生成,有助于愈合。但问题是,干预前列腺素可能会加重哮喘。这就是布洛芬的药品说明书中提醒哮喘患者慎服的原因所在。对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明显敏感的哮喘患者,可能会发生危及生命的支气管痉挛事件。
为什大部分常用药说明书都不说明饭前用药还是饭后用药?
药品说明书是医师开具处方、药师审核处方、患者用药参考的重要依据。而用法用量是药品说明书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是空腹服用还是餐后服用对药物的疗效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什么有的说明书未注明是餐前应用还是餐后应用?患者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是餐前服用还是餐后服用药物,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食物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
不同药物,其水溶性和脂溶性也不同。一般来讲,脂溶性的药物和食物一起服用时,生物利用度会增加。如头孢呋辛酯属于脂溶性药物,进餐后服用可以得到最佳吸收效果。而左甲状腺素钠胃肠道吸收不稳定,空腹能够增加吸收,故说明书建议早上空腹服用。
2空腹服用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
有些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性,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为了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常于餐后服用。比如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说明书建议餐后服用。
3药物不能正常发挥药物疗效
降糖药阿卡波糖常需要和第一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阿卡波糖主要肠道中抑制α-糖苷酶,降解双糖、寡糖和多糖等碳水化合物时,发生剂量依赖性的吸收延缓,更为重要的是,还可延缓碳水化合物来源的葡萄糖的降解和吸收。如果餐后服用,食物被α-糖苷酶降解后,阿卡波糖就不能发挥作用。故阿卡波糖说明书建议餐前服用或和第一口饭嚼服。
4 药物的剂型
此外,药物是餐前服还是餐后服,与药物的剂型密切相关。即同一种药物,不同剂型服用时间也不一样。降糖药二甲双胍有普通片、肠溶片或胶囊、缓释片或胶囊。普通片剂在胃内的溶出速度较快,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一般一天给药2~3次,最好餐时或餐后服用,减少胃肠道不适。肠溶片优点是较普通片上消化道的刺激作用小,不仅可以减少胃肠道,尤其是上消化道的不良反应,还可减少上消化道对药物的损耗和酶解,增加其生物利用度。与普通片一样,二甲双胍肠溶片的给药方法也为每日3次,不同的是肠溶片可在餐前0.5h给药。缓释片/胶囊相对于普通片剂而言,释放速度慢,可减少给药后的胃肠道反应.晚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一天一次给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阿奇霉素的生物利用度是否受食物影响,和药物剂型相关。因为食物会减少胶囊制剂的吸收,故应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片剂和干混悬剂则不受食物影响,故可以和食物同服。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规定:药品说明书应当包含药品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科学数据、结论和信息,用以指导安全、合理使用药品。出于保护公众健康和指导正确合理用药的目的,说明书信息应尽量详细、具体,便于指导患者合理应用。但目前大多数说明书并未明确药品是餐前还是餐后服用。未注明的原因可能是食物对药物的影响较小,也可能是生产厂家忽视了这一点。因此,患者遇到这种情况时,最好咨询药师并在其指导下应用。
哪些疼痛不能用布洛芬?
作为宝妈或者宝爸想必对布洛芬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它就是我们经常给孩子发热准备的“红药水”。
布洛芬属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镇痛的作用,达到使发热者退热、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等作用,但对体温正常者是没有影响的,不会使其体温降低。
布洛芬在常规治疗剂量使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布洛芬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15%),因此与食物同服,可减轻其胃肠道刺激。
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有下肢水肿、肾功能不全、皮疹、支气管哮喘、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
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儿童推荐的退烧药是两个口服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在全球广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是首选退烧药,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而布洛芬是备选退烧药,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无效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使用布洛芬退烧。布洛芬用作退烧仅限于短期使用,连续使用不要超过3天
儿童服用布洛芬的日常用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5毫克-10毫克,每6小时一次,24小时最多4次。不超过最大剂量使用都是安全的。
➤这些人不能使用布洛芬
1、对布洛芬过敏;
2、有脱水症状的患者
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布洛芬退烧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的患者。
3、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
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布洛芬长期服用在老年人可以引起肾脏问题,因此要多喝水,尽量不要长期服用,尤其是老年人。
4、哮喘宝宝
布洛芬不良反应还包括可能会诱发哮喘,有哮喘的宝宝应慎用。
5、服用阿司匹林诱发过哮喘和荨麻疹、胃肠道溃疡或出血,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和支气管哮喘等基础病
解决办法:用对乙酰氨基酚代替布洛芬
➤和其他药物的禁忌
在服用布洛芬期间,这些药物不能再服用:
①其他退烧药。尤其是阿司匹林、贝诺酯、赖氨匹林等,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②含布洛芬成分的复方感冒药。会导致剂量过大的安全隐患(对乙酰氨基酚同理,在服用之后不能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感冒药,如氨酚黄那敏颗粒等)。
其他关于服用布洛芬的注意事项
1、 布洛芬是解热镇痛类药,只缓解疾病的症状,不能治疗疾病,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如症状不缓解,建议咨询医师或药师。
2、 服用布洛芬建议饭后服用,因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对胃有刺激,引起消化道反应,从而建议饭后服用。
3. 布洛芬为抗炎药,仅缓解症状,如果存在细菌感染,需要联合抗生素治疗。
4. 儿童退热可选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布洛芬混悬剂,对乙酰氨基酚是首选退烧药,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而布洛芬是备选退烧药,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根据体重掌握好剂量服用,退热一天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不常规推荐两种药物交替使用。
5. 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布洛芬退烧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的患者。同时,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布洛芬不良反应还包括可能会诱发哮喘,有哮喘的宝宝应慎用。这种药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安全,但过量容易造成肝肾损伤。
6. 布洛芬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故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禁用。
7. 服药期间不饮酒或含乙醇的饮料。
8. 服药期间不得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
9.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的患者需慎用。
10.脱水或水分补充不够等低血容量的患者使用布洛芬退热可增加肾功能损害的风险。
11.罹患水痘的患者使用布洛芬则可增加 A 组链球菌感染的风险
去痛片和布洛芬哪个副作用大?
去痛片已经买不到了!还有的话,那也是药店剩下的,别买,那是违规销售的,是假药!
啊,去痛片怎么可能是假药?我吃了十几二十年,你竟然告诉我吃的是假药?
现在去痛片确实是假药!
但是这不是说你之前吃得去痛片都是假药!
而是如果您在去年12月13日以后,还购买了去痛片,那这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药店虚假销售假药!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2021年12月13日,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了一则公告,210个药品注册证书被注销,其中就包括这个大家痛就喜欢来两片的去痛片(国药准字H65020097、国药准字H15021005、国药准字H65020097)!
为什么注销?
这么便宜的药,老百姓特别喜欢用的常用药,怎么老是被注销?不生产,不卖了?
随之而来的,只能购买到像布洛芬等相对比较贵的止痛药!
这是不是药商故意不生产?官商勾结?
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不是这样的!
那是什么原因呢?需要跟大家说清楚!
首先,去痛片确实比布洛芬副作用大!很多人吃药,从来不看成分的,实际上这是不太好的习惯。
一个药物,有什么副作用?副作用大不大?就跟成分和服用剂量有关!
去痛片在成分上显然比布洛芬复杂多了!
布洛芬,就是人如其名,叫啥名,成分就有啥,就是每片单一含有300mg布洛芬和其他药物辅料。
但去痛片可不是,一点都不“单纯”,它是复方制剂,吃一片去痛片,你实际上是吃了不仅有解热镇痛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150mg,而且还吃了具有中枢兴奋咖啡因50mg以及起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的苯巴比妥15mg!
是药三分毒,去痛片每一个药物成分都可以做成独立的一个药物!
因此,哪怕从简单药物成分看,去痛片就比布洛芬存在更多的副作用!
比如它的镇痛成分氨基比林,可能会导致,有的人服用后,会出现皮疹和发生口腔炎等;
另一个镇痛成分非那西丁,长期服用则可能引发肾乳头坏死,间质性肾炎,甚至出现急性肾衰竭等(当然,长期服用布洛芬,也会有一定肾损伤,但相比去痛片,要安全多)。
不仅如此,去痛片中的咖啡因、苯巴比妥等成分,还会造成药品的依赖性、成瘾性。
这也是为啥有的人吃惯了去痛片会感觉停不下来的原因,药物成分有依赖、成瘾性!吃习惯的人,一停,可能就会感觉疲乏,老想睡觉或者出现全身酸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发生休克。
那为啥还要加咖啡因、苯巴比妥?它们又不止痛!
因为它们加入以后,可以通过药物协同作用,增加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的镇痛作用。
所以,去痛片确实有很好的镇痛作用,但它不是一个可以长期服用的药物!
那既然去痛片副作用那么大?为何当初不直接生产布洛芬等副作用更小的药物,害大家吃了那么久去痛片?其实不是故意不生产,而是最早没有发现有更好的药物止痛,药物研发技术也没有达到可以制作生产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因此,布洛芬等非甾体药物慢慢出现,成为老百姓常用药,去痛片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这是药物进步导致的,绝对不是故意不生产更便宜的去痛片,不给大家使用。
所以,曾经去痛片也并非一无是处,在我们父母那一个年代,可以算是一个“好用”的药!
但是,也不得不说,被我们父母那一代乱用了,这里痛,哪里痛都喜欢吃两片,是绝对用药禁忌。
当然,这跟我们以前药店不规范售卖去痛片也有关系,因为去痛片是处方药,必须要有在医生指导,由医生开具处方才可以使用药物,但是不少药店,为了利益,私自出售处方药。
而布洛芬不一样,不需要医生开具处方,属于非处方药(OTC),是可以在药店购买到的药物。
所以,从这点,我们也可以发现,去痛片和布洛芬,在国家药品管理方面,就不一样,去痛片的管理更严,理由很简单,相比布洛芬,药物使用没有那么安全,因此必须规范使用!
最后,偏头痛的人,之前吃去痛片效果那么好的,现在换成布洛芬,总是感觉差一些,怎么办?或者说头疼很多年的,以前一头痛就吃去痛片,想改布洛芬行吗?实际上,对于偏头痛和普通头痛,吃布洛芬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有一定缓解作用,只是我还是不建议大家长期服用止痛药止痛,因为头痛也是我们人体一个保护机制,告诉我们身体出问题了,找到病因,祛除病因才是根本。
当然,假如您确诊是偏头痛,之前吃去痛片,现在吃布洛芬效果不佳,其实可以选择一些专门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比如曲坦类药物,五羟色胺受体1B和1D激动剂等等,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牙疼吃布洛芬有没有作用的啊?
牙疼吃布洛芬有是有一定止疼作用的,可以参考药物说明书进行服用。如果牙疼的情况是反复出现的,建议到医院的牙科做检查,以免是存在有某些牙科类的疾病导致的。平时在饮食上不要吃太多容易上火的食物,应该要清淡些,可以多喝些水。生活上注意个人的口腔卫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