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鸿茅药酒内不含毒性中药?
还能说什么呢?悲哀。
内蒙古食药监局的回应,实则是为鸿茅药酒为它既有的盈利手段保驾护航。
是否含有毒性成分,内蒙食药监说法是生附子、生南星、生半夏这些含毒的中药材“经过炮制就没了毒性”。但这样的回应太弱了,食药监局是否该披露毒理学相关的证明,是否需要披露严格的检验数据,直接一句“炮制就没有毒性”,如何说得过去?
对于鸿茅药酒是否有疗效,内蒙食药监引用的证据就更弱了,其仍然引用的是陈旧的《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处方含有67味药味,具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等功效等。但我们都知道,中药之所以不被国际普遍认可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基于经验而非严格的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而来。鸿茅药酒是上个世纪的产物,那时候的标准肯定是稀松且缺乏科学论证的,拿过时的标准说没有问题,无法服众。
对于鸿茅药酒137例不良反应(头晕、瘙痒、皮疹、呕吐、心悸、失眠等),内蒙食药监表示,少数人身上出现不良反应符合药品风险与获益并存的属性,严格按说明书使用,安全性是可控的。你凭什么说这137例不良反应还有“收益”,凭什么说这些不良反应是因为不按照说明书使用导致的?
此外,内蒙食药监局还表示新广告(2015年9月1日)法实施后,鸿茅药酒没有广告违规的情况。但据界面报道,2016年5、6月,安徽省食药监局两次曝光“鸿茅药酒官方商城”网站存在着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等问题。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乌兰察布市某部门的文件显示,2016年,鸿茅药酒销售药酒830万瓶,为当地缴纳税金96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700多个。2017年,预计全年销售1800万瓶,缴纳税金达到2.8亿元,是自治区A级纳税大户,已成为凉城县的支柱性龙头企业。
悲哀。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五味子泡水喝的害处是什么?
五味子泡水喝的害处是什么?
五味子是很多中医都比较喜欢的一种中药,就我微信好友中就有两位医生朋友用五味子作为微信名,我也有段时间也特别喜欢五味子,自己用五味子泡水喝了一个多月,碰到适合用五味子的顾客也会给他们推荐五味子泡水试试,直到有一天自己的亲人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反应,才开始比较关注五味子泡水在帮身体解决问题的同时,可能也会有些坏处。
五味子的功效中药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干燥种子。在中药分类中属于收涩药,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
五味子的运用非常广泛,古籍中就有很多关于五味子的记载:
《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现在市面上的很多中成药里面也有五味子这一成分,如五味子颗粒、生脉饮、四神丸、天王补心丹等等。
关于五味子泡水我特别有体会的功效就有两个,都是我自己和亲人泡水喝后的起的变化。
记得是2018年吧,那年上半年特别多酒喝,隔三差五就有饭局,在七月份办健康证的时候,居然转氨酶偏高了,需要一个月后才能办,当时就顺带去医院检查了下,医生诊断是酒精性的脂肪肝,叫把酒戒一段时间,再吃点保肝护肝的就行。店里的坐堂中医就建议我用五味子泡水喝一段时间。
喝了一个月的五味子泡水,再次体检就通过了,同时感觉睡眠也变好了。专门跟店里中医了解这个五味子,听说对老年人久咳、气喘、失眠还有效果,想起我爸就有这样的问题,于是就给我爸也弄了这个五味子泡水喝。
我爸喝了一个多月说咳嗽和失眠有点点改善,这些问题困扰了他十几年了,他就跟他的好友们说起这个五味子,他一个朋友告诉他有人用五味子泡酒喝。他听后更高兴了,他这种每餐都要喝酒的人,喝酒的同时还能治病,没有比这个更好了。就这样他每天用五味子泡水当茶喝,喝酒也是喝用五味子泡的酒,据他自己说是越来越好,我也就没怎么管他了。
五味子泡水的副作用:知道五味子泡水的好处后,有时碰到比较熟悉的老顾客,合适的我也会建议他们试试五味子泡水喝的。
有一天,一个顾客跟我说,他一喝完五味子泡水后,胃就感觉很不舒服,恶心、反酸,胃有灼烧感,不喝就不会。这个顾客本来有胃病,我就建议它不喝了。就在这个顾客跟我说这个事几天后,我爸跟我说,他最近胃有点不舒服,烧心的感觉,肠子天天咕咕响,有时呼吸还会有点困难。
想到两个人胃都有灼烧感,两人都吃了五味子,赶紧查了下五味子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就是消化道的不良反应:恶心、反酸、肠鸣、腹泻,胃部烧灼感,消化不良等。原因可能是五味子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增多,所以对于本身有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胃病、溃疡患者更应该谨慎使用。
过量使用或者老年人长期使用可能有累积中毒的风险,表现为发热、头痛、口干舌燥、恶心、乏力等。
也有研究报道食用五味子可能会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和幅度增大,严重的会造成呼吸困难。还有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可能。
还有就是过敏了,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等。
现在大家特别喜欢用中药泡水喝来调养或者保健身体,建议在使用前清楚地了解中药的用法用量、禁忌症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医院熬的药效果怎么样?
科普小文趣味谈,防病保健福寿全——
“医心亦一谈养生”今天和大家一块了解、分析一下中药的用法:
先讲一下煎药方法的重要性:
我们根据药物性味、质地、功效的不同,所选用的煎药方式就存在不同差异。煎药得当会事半功倍,方法不对的话,不仅影响疗效,甚至会有毒性反应。
那么,怎么煎药才能更好的发挥药性呢,下边先具体讲一讲一般煎法:
1.煎药前的浸泡——为使药物有效成分尽可能溶出,在拿到饮片前一般要浸泡。我们要使用冷水,一般药物浸泡30分钟,而种子、果实这些质地硬的药物我们就适当放宽时长到1小时左右。
2.煎药用水——这个分为质和量:水质要求,以我们作为饮用水为原则;量则要根据药物质地、煎药时间等因素决定。实在量化的话,给一个基础量——就是一般以没过饮片2cm为宜。
3.煎药得用器皿,我们建议选用——砂锅,因为它性质稳定,不宜与饮片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当然,实在没有,也可以选用不锈钢锅或是之前的搪瓷器皿。但杜绝应用裸露的金属器皿,因为我们担心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
4.这就讲到火候和时间了——一般药物是先武火后文火。当然,也有例外如:芳香药、解表药就要煎药时间短,武火急煎。补益类、有毒类(如附子要先煎、久煎)和质地坚硬的药物就要文火久煎了。
5.滤药液——我们第一次煎煮收取50ml左右,第二次放水为第一次的半量,行第二次煎煮,也得到50ml左右药液。然后如上图所示,压榨药液。
好了,了解了一般用药煎法,下边说一下特殊煎法:
1.先煎——质地坚硬或毒副作用强的药物,如石膏、鳖甲、附子等。
2.后下——芳香易挥发的药物如木香、沉香等。
3.包煎——有质地过轻的如蒲黄、绒毛刺激咽喉的如旋覆花、含粘液多容易糊锅的如车前子等。
4.另炖——贵重药物,便于更好的吸收,如人参、鹿茸等
5.泡服——久煎破坏药性如胖大海、缓解便秘的番泻叶等。
另外还有些药物需要冲服或烊化(煎好的药液冲开服用)等。
下边我们讲一下医院熬制的中药:
医院用药一般使用煎药机,有的会使用中药颗粒剂,但是在泡药、火候及特殊煎法的应对上可能有所差别。药效也可能不如自己煎熬的功效好。
经过以上的讲解,大家了解煎药的知识了吧!
好身体成就好生活,更多健康推送,请持续关注“医心亦一谈养生”!
如何正确的煎煮和服用中药汤剂?
煎药前真的需要清洗饮片吗?
许多患者在煎煮买来的中药饮片时,总是嫌其“脏”,而在煎药前用水清洗,以除去表面的污垢、灰尘等杂质,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市面上销售的饮片都是经过净制,净制是饮片炮制的第一步,包括挑选、水选、筛选、剪切及泡洗等方法,清洁药材,去除非药用部位,以保证达到净度标准。其次,不适宜的清洗会造成一些经过炮制饮片表面辅料的流失,如蜜、酒、醋、胆汁等;也易造成粉末及细小药物和水溶性成份如滑石、大青盐、芒硝的流失。这些都会减弱或改变煎剂原有的药效,故煎药前不宜清洗。
什么样的锅适合煎煮中药呢?应选择与药物所含的成分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锅,如陶瓷器皿、搪瓷、玻璃、砂锅、不锈钢锅等可以。其中砂锅、陶瓷锅保湿性好,水分蒸发量少,传热均匀。煎药忌用铁锅、铝器、铜器、锡锅、银锅,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金属元素可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另一方面是因为铁、铜、锡、铝等这些元素本身就是药物,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煎煮前需要用水浸泡吗?煎煮前宜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如自来水、蒸馏水浸泡,但不能用矿泉水。因为矿泉水中金属离子含量较高,会与中药中的生物碱、苷类、鞣酸等反应。一般浸泡加冷水至超过药物表面3-5cm,浸泡30-60分钟为宜。花叶类药材为主的组方浸泡时间相对较短,可浸泡20-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矿石、贝壳类为主的组方浸泡时间可相应延长,可浸泡60分钟。
准备工作就绪后如何煎煮中药?中药一般会煎煮两次。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煎煮20-30分钟,趁热过滤留取药液,这为第一煎。第二煎是继续在药渣中加水(冷水、热水均可),超过药渣表面1-3cm,大火煮沸后,改小火再煎煮15-20分钟,趁热过滤,合并两次药液,成人约400ml (儿童100-300ml),分两次服用,每次服200ml(儿童每次服50-150ml)。第一煎、第二煎为连续煎煮,而不是上午煎第一煎,煎完后服用,下午再煎第二煎,煎完后再次服用。
煎煮时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特殊方法?先煎
含毒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难溶的药物需要先煎,即在群药煎煮前单独先煎30-60分钟,再与群药同煎。常见饮片包括:生石决明、石膏、生磁石、生自然铜、生龟甲、生鳖甲、生牡蛎、生瓦楞子、川乌、草乌、附子等。
后下
气味芳香含挥发性物质的药物,如薄荷、青蒿、香薷、沉香等;有效成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如大黄、番泻叶等需后下。后下方法:不需浸泡,在群药第一煎煎好前5-10分钟放入,第二煎与群药同煎。如为辛凉解表药,不建议二煎,如确实要二煎,又有后下药物的,应一煎与二煎药液合并后再加入后下药煎煮5-10分钟。
包煎
细小、质软、质轻的植物果实或种子;表面有绒毛的药材,易对咽消化道产生刺激作用;含有黏液质的药物,易沉于锅底,造成糊锅;矿物质、贝壳类粉碎后呈细小颗粒状,易使汤液浑浊,不利服用;这些饮片易用丝、棉布、无纺布等包扎宽松,直接放入锅中同煎。常见饮片包括:旋覆花、车前子、葶苈子、六一散、青黛、滑石粉、儿茶、金礞石、海金沙、辛夷、马勃。
烊化
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龟鹿二仙胶等胶质、黏性较大或易溶的药物需要烊化,即用煎好的药液加火速化,或用热水融化后兑入药液同服。
另煎
人参、红参、高丽红参、西洋参、鹿茸片、羚羊角片、西红花、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应单独另煎1-2小时。煎液可以单独服用,也可与其他煎液兑入服用。
冲服
牛黄、朱砂粉、熊胆粉、鹿茸粉、三七粉、珍珠粉、羚羊角粉、沉香粉、琥珀粉、水牛角浓缩粉等标明“冲服”字样的中药粉末,宜用药液或开水冲开服用。
感谢审稿专家: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朱全刚、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正骨医院 林静吟
以上由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谢欣辛 提供答案!
白术茯苓怎么喝?
白术和茯苓都属于是健脾祛湿的好药的,并且茯苓有安神的作用,但是单纯的泡水可能比较弱,因为泡水有效的药物成分很难泡出来的,建议你的情况还是在脾胃病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可以熬,作用比较好。一、白术的功效和作用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利水、安胎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腹胀、食欲不振、水肿、胎动不安等病症。
白术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
1、调整肠胃功能。当肠胃处于兴奋状态时,白术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当肠胃处于抑制状态时,白术又能使肠胃兴奋起来,从而激发肠胃进行正常活动。
2、抗溃疡。从白术中提取出来的一些物质,对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降低胃液酸度,减少胃酸和蛋白酶的排出量。
3、保肝。白术可用于防治四氯化碳导致的肝损害,缓解肝糖原减少喝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生长。
4、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白术具有抗疲劳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还具有增加体重、增强体力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增加造血功能。经实验证明,白术在促进红系造血细胞生成方面有明显作用,可促进红细胞造血。
6、抗衰老。白术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避免有害物质对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增强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减少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并且具有延缓老年肾脏衰老的作用。
除此之外,白术还具有降血糖、抗凝血、抗肿瘤、抑制子宫收缩和美容的作用,可以说是健康人体的好帮手。需要注意的是,白术不宜与青鱼、雀肉等搭配食用,否则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用于脾虚泄泻,带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5.抗癌。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