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会得抑郁,抑郁的人有多痛苦?
没有真正经历过的人,完全无法理解。
抑郁症是自己陷入了内心负能量的纠缠中,起心动念都是负能量的思维和想法,抑郁症患者可能自己都意识不到,可能还认为自己思维很正常,是别人不理解自己,甚至为此变得更加痛苦,觉得别人都不理解自己,自己甚至被全世界都抛弃了。
实际情况是,正常人的思维是正常的,即使当时一时被负能量障碍,影响了心情,他们能很快调节过来,变回正常。所以,他们理解不了抑郁症患者内心的痛苦,甚至会觉得他们很矫情。
所以,抑郁症靠外物是无法根本解决的,要想根本解决,必须从自己的内心入手,纠正负面思维模式,提升正能量的状态。
因为我以前也是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也没有得到过别人的理解,包括我的父母,他们也不能理解我,为此,以前还经常和他们哭闹抱怨他们,现在我已经完全好了,所以,我很理解很多抑郁症患者的感受,因为曾经的经历。
愿所有抑郁症患者都能早日彻底走出来,人人都生活的健康快乐幸福。
为什么得了抑郁症在单位里不会有人同情你?
为什么要让别人同情?只要能正确认识抑郁症是一种什么病,然后找到病因,我们就可以适当借助药物然后自己调整战胜它!我觉得孤立这个说法严重了,本身抑郁症的人就多疑就脆弱就不爱与人交流,可能别人只是怕打扰到抑郁者,所以特意保持点距离而已!
我是个宁让人憎恨不让人可怜的人!最困难时都是面带微笑仰着头走路的。人一简单就会快乐,抑郁症的人更是不能多想,做好自己就好!
是什么因素造成人们思维方式发生不可控的改变?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是这么说。这不是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不可控的改变,这是人的思维在一个自我成长跟进化中所经常需要所必然会遇到的一个情况。
因为,所有抑郁症的根源,是在于他对自我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那么,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它是有这么一个基本的条件的。因为,作为个体他认识到自己,自我价值这个概念,同时他也对自我价值进行一个判断,他对外界的反映也同样做出了判断。这里面的一个判断的差值,就形成他对自我价值有一个肯定或有否定的情况。
当然,如人如果能够确立自我价值进行判断的时候,那说明他是在不断成长的。就像一个孩童,当他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他是不会对自己做自我价值判断,当他通过学习了解掌握外界环境,了解自己的时候,他开始学习去进行自我价值判断,只是当他的知识阅历没有成长到也没有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候,他才会把自己陷入一种负面的状态而不能自拔。
人的所有心理行为,它都是具有一定都具有正向意义,它的这种正向意义也导致了抑郁的产生,它背后也是有其正向意义跟价值。它实际上是一个人对自我进行一个否定的同时,又对自我人格进行一个保护的一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是人的心理跟生理机能快速成长的过程。
当然,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压力会非常大,如果他没有成长出来,那么他就会陷入抑郁,甚至难以自拔,走向无可挽回的一个地步。
但是,当一个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自己有一个完全全新的自我认知,那么他的人生的阅历,人生成长就会变得极为丰富,他也会站在一个很高的这个高度来审视自己,审视着别人,审视这个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他完成一次痛苦的蜕变,这是一种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在这种蜕变之中,这可以说是至死地而后生的一种状态。
当然,我相信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成长,但是事实真相是,人的成长往往都离不开这种极其痛苦的代价。
痛苦越大,成长越高,这是人生的一种法则。
从抑郁症中走出来,它的关键是,你不需要去面对抑郁,你只需要去面对自己的认知,你需要自己增加自己的认知,让你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别人。那么,在这个了解过程中你的认知高度,你的学识,这都是在成长。
这是一个痛苦成长的过程,但有时候又是人生中一个难以避免的过程。人生充满了很多挑战,这时候我们充分的去面对这种挑战,那么当我们闯过去,我们就会拥有一个更好的明天,更好的未来。
请记住,低维的问题,永远需要从高维度上去解决,你需要从你的认知层面,认知你的自我价值来下手。所以,没有任何外界因素能够改变你自己,实际上都是你自己的内在决定了你的一切。
人的心理和认知就是如此奇妙!
相信自己,你自己可以成长,你自己可以走向未来,你可以去保护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创建自己的美好人生蓝图!
抑郁症的应对办法有哪些?
抑郁情绪在过于持久,或严重显得与引发原因不成比例时,我们才会把它诊断为临床抑郁症。患者在抑郁和狂躁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摇摆,一会儿情绪低落,懒说懒动,一会儿情绪高昂,亢奋活跃的,为躁狂抑郁症。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些时候感到抑郁,虽然有些人似乎天生具有,或很早就出现抑郁的倾向。由生活中具体事件导致的抑郁症,有时被称为反射性抑郁症。而没有可辨别的外部诱因的抑郁症,被称为内源性抑郁症。这种区分并非总是有效,因为有些人的抑郁症会反复发作。而且人们对事件的反应模式不同。据统计,抑郁症在女性,特别是年龄在35岁到45岁之间的,更为常见。而男性随着年龄增长更易患抑郁症。大约有10%的人一度受到抑郁症的困扰,不论其经济地位或社会阶层如何。温斯顿·丘吉尔,就深受抑郁症的困扰。他把抑郁症称为自己的黑狗,经常陪伴着他。遭受反复发作抑郁症折磨的著名名人还有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罗伯特·舒曼,列夫·托尔斯泰,文森特·梵高以及胡戈·沃尔夫。
由此可见,几乎没有人会对抑郁免疫。我们知道,“积极的行动”才是让自身情况好转的关键,而不是把关注点纯粹放在“知道怎么做才会更容易成功”这些判断上面。
当我们长时间感到情绪低落,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就要考虑是否患了抑郁症了。以下是抑郁症的部分具体表现:
一、情绪低落。这种情绪低落持续持久,并且感受更为明显,沮丧,容易哭,经常感到不愉快,一天当中早晨的情绪更低落。有一些抑郁症的患者会面带微笑,实质上内心痛苦,这类的患者自杀风险也非常的高。
二、兴趣减退。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没有干劲,缺乏活力和动力。
三、无精打采。一整天感觉即使没什么做什么事情,体力不支、精力下降。
四、思维障碍。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困难、反应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我评价为记忆力下降。
五、自我评价低。自卑、自责,常常觉得自己没有用处,没有价值,甚至认为对他人、对世界是个累赘。
六、有轻生消极的想法。感到悲观,生活绝望,生不如死,会有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常常有自杀的念头。
七、行动缓慢或者激越。动作缓慢,不爱社交,经常卧床,不出门,甚至不吃不喝、不言不语,或者感到烦躁,坐卧不安。
八、不良的躯体症状。包括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失眠,早醒,食欲下降,体重明显下降等等抑郁特征……
不管当下情况如何,及时地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外界的协助,这对于我们会有重大的帮助。这样的我们可以获得好转。我们可以明白,如果自己没有任何实际的行动,就无法改善抑郁情况,“抑郁症的治疗到底是困难还是容易”的问题也就和我们无关了。
其实,当我们认为自己患了抑郁症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的行动:
1、同信赖的人谈论自己的感受。他们出于对我们的爱,我们在谈论之后会获得关心的感觉。多数人在于关心自己的人交谈后感受会好一些。
2、有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的实际行动,包括寻求一对一的咨询以及这方面的心理专家等等。
3、记得并相信在正确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获得好转。
4、继续从事我们觉得状态好时通常喜欢的活动。
5、与关心自己的家人和爱护我们的朋友常常联系,不长期独自一人。
6、好好运动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即便是一些简单不流汗的运动,对我们也是有帮助的。冬天阳光好时在户外接受阳光的照射能够缓解我们抑郁的状态。
7、接受我们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的事实,并调整自己的期望。接纳有时我们无法完成像以往状态好时一样多的事情。
8、避免自行采用药物或酒精等可能采加重抑郁症的东西,积极改善生活习惯。
9、相信生活是积极的,以及我们可以好转的信念,主动联系他人寻求帮助。
最后,我将以其中三种改变生活方式的行动,来讲述改善抑郁的症状。同时,这也是我们稳定情绪的方法。
1、管理睡眠的光照。
抑郁症往往伴随着睡眠障碍。我们都知道睡眠、光照和黑暗是相关的,因此要创造晚上良好的睡眠环境。这就需要限制夜晚的灯光强度,例如晚上9点之后,既不看电视,不用电脑,也不玩手机。夜晚太明亮的灯光对我们体内的生物钟来说,就是一个错误的信息。我们需要把晚上的灯光逐渐调暗,尤其是卧室。在早上醒来的时候可以有自然光温和地照射到自己。例如睡前把窗帘拉开一点缝隙,让晨光可以照进来。让我们眼睛第一眼看到晨光的那一刻,体内的生物钟会重新调整到和现实世界一样的时间。
2、杜绝酒精的使用。
很多人饮酒,是因为两个特定的症状,一是睡眠问题,二是社交焦虑。其实,酒精会让我们的思维放慢,也正是因为它限制和改变了思维,饮酒后会让有些人容易入睡。但其实酒醒之后,我们会更加的难以入眠。无论我们在这之前通过饮酒解决了哪些当下的问题,饮酒都容易造成情绪不稳定,而且会让在抑郁治疗的过程中已经取得的发展朝反方向走。如果我们能坚持戒酒一段时间,我们会由此意识到酒精的负面影响,哪怕我们在这期间只有一点的好转。
3、规律适当的运动。
有些严重抑郁的来访者会认为,是抑郁阻碍了他们运动,他们需要等到感觉好些的时候才能去运动。其实每天规律的运动真的不必等。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些简单不流汗的运动,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中受益。例如散步。每周散步三次,每次45分钟,六个月之后,我们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在户外运动的时候,可以把握阳光明媚的时机。白天在光照温和舒适的时候散步,或者到大自然中去放松,都是改善情绪的行动。尤其注意的是,白天忙碌的我们如果在晚上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在睡前3~4个小时前完成,否则会影响到睡眠。
愿您可以从以上的内容中得到积极的启发。愿您人生的旅途一路好情绪,一切顺利!
抑郁症为什么会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抑郁症,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症状,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有存在自伤、自杀行为,一般恢复期抑郁开始减轻时最有可能出现自杀行为,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木僵。
那么为什么抑郁时这类人会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悲观厌世呢?
从精神障碍症状学上来分析,抑郁发作通常都会出现一个“三低”的表现,包括了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既被认为是典型的重度抑郁症状,综上所诉,这些症状并不一定会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
然而从精神症状上来分析:
1.认知:可表现为说话的速度是否过于缓慢,能否有效沟通,注意力是否能够集中,及有无自知力。
2.情感:多表现在情绪方面,如悲观厌世、愁眉不展、自我评价过低,情绪波动毫无规律等。
3.意志行为:主要观察这类人有无自杀的意图及先兆行为,多有焦虑不安、沉默少语、拒食、忧郁烦躁、失眠、行为举止一反常态等表现。
最后从心理上来分析:
这类人或许在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工作能力及社交情况等方面表现出些许的力不从心甚至对自己以往的一些小过失或小错误感到深深的责备或罪恶感,认为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必须要受到处罚。
如果哪天你发现自己或是身边的朋友出现了上述小编描述的这些情况,不要紧张,可以适当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从三级预防的出发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