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只是一个风俗的习惯而吗?
阎说华夏节日——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常常与中药有密切关系,端午节就更为突出,不仅插艾、浴艾、食艾,而且悬蒲、喝雄黄酒、佩戴装有中药的香包等,可谓一个用各种中药驱恶的健康节。在我儿时记忆里,上世纪六七年代,每到端午炎热来临之际,为了驱蚊防疫,居委会都要举行隆重的燃艾爱国卫生运动。就是全市统一,将艾草晒干,一堆一堆按要求摆开,上面加上六六粉,一声令下,浓烟四起,我们爬到山坡上观看,好一幅夏季灭蚊蝇的壮观景象!在那个年代,科学防疫水平还不发达,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没有提到国家意识里。
华夏民族的每一个节日都有吉祥物,清明戴柳,端午插艾。柳是春天的象征,古称避邪木,生命力极为旺盛,插在哪儿都能存活。同样,艾也具有吉祥避邪的吉祥寓意,又有药用养生的功效,每逢端午来临,华夏大地到处都有“门插艾 ,香满堂”的景象,插艾成为端午节的第一吉祥符号。
还有人将蒜头也纳入进来,以菖蒲作宝剑,以艾叶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三种武器共同对付鬼邪作祟,可见在华夏传统节日中,端午的恶毒是最大的,因此,只有合力才能战胜之,因此,艾叶、菖蒲和蒜头,也被称为“端午三友” 。
对于艾草的功效,医术评价极高,《本草》载:“艾叶能炙百病”,入药有去湿、散寒、消炎、止咳等作用,甚至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艾不仅可炙,还可用做药浴用,泡脚、泡身,都十分常见!
实际上,在初夏农历四月八的“浴佛节”上,浴佛、斋戒、沐浴等仪式中,就有兰草药浴避邪的内容。只不过那时恶月毒日尚不强烈而已。艾草还能食,在我国南方的传统食品中,就有艾糍粑和艾果之类,民间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可见艾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端午自古就有毒日恶日之说,这成为民间信仰一直传袭了下来,因此,节日中有禳解灾异之俗。从今天科学的角度来看,端午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换转换之时,天气开始燥热,五毒繁殖,瘟疫滋生,人很容易生病。在我小时的记忆里,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到端午,就开始了全国性的卫生大扫除,可以说端午是中国人的卫生节!
菖蒲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摘要菖蒲喜光,不管是地栽还是盆栽,一年四季都要多晒太阳,光照越足越好。平时保持养护温度在20-25℃,生长期保持盆中始终有水,每隔两个月追肥一次,冬季来临前,将植株地上部分的枯叶剪掉,清理干净。冬季植株休眠保持土壤微潮,不施肥,待来年春暖时分株换盆,重新栽种即可。
一、光照菖蒲喜光,不管是地栽在水边,还是盆栽养护,都要种在光线好的区域,多晒太阳有利于植株积累养分,开花结果。
二、温度最适合菖蒲的生长温度在20-25℃,低于10℃菖蒲就会停止生长,温度再低植株就会自然黄叶,冬季以地下茎潜入泥土中越冬。
三、浇水地栽种到水边,栽种时保持主芽接近土面,灌水1-3cm,盆栽找个不漏水的大花盆,口径在40-50cm,种下根茎后把生长点露出土,加水1-3cm,并且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位。
四、施肥地栽无需施肥,像那种塘泥本身就肥力十足,盆栽需要在盆底施入基肥,并追肥2-3次。初期施肥以氮肥为主,抽穗开花前改用磷钾肥,将肥施入土壤5cm以下。
五、修剪在每年的冬季来临前,将植株地上部分的枯叶剪掉,清理干净,把盆中的水倒掉,保持土壤微潮,等到来年春天换盆分株,重新进行栽种。
六、注意这里说的菖蒲,又叫臭菖蒲、水菖蒲,花开黄色,但是本身不臭,反倒有一股香气,经常作为水景岸边的绿化植物,并非和它同属栽培的观赏品种石菖蒲。
哪种菖蒲适合水培?
石菖蒲可以水培。
2、石菖蒲这种植物本质上喜阴好湿,从这点来说水养比泥栽更佳,室内观赏多以水培为主,只要清水不涸竭,寿命可达数十年。
3、有大块老根的菖蒲适合作为水培的目标材料,老根高出泥面蜿蜒如龙行者为佳,将零星的小株菖蒲可团成团,再用棕榈皮包裹后放置再水盆之中就可以了,但是小株菖蒲根须很短,可以用漆包线将这些菖蒲连串成团,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伤其老根,再用漆包线围上数圈。
4、栽培时可以依据个人喜好、株体的大小,选择中等深度的不漏水的花器,将菖蒲茎段洗净,修剪掉老根和过长根,先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小时杀菌消毒,将卵石充填一边将植株固定在盆中,水平面摸过根即可,不要浸泡叶片,最后置于光线充足的地方就可以了,勿使日光曝晒。
石菖蒲的功效
1、石菖蒲可以对人的消化系统起到抑制的作用,减少消化液的分泌,能够对胃肠痉挛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因此,服用石菖蒲可以调节人的肠胃功能。
2、石菖蒲还能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缓解人的紧张、焦虑状态,释放人的身心,起到一定催眠的效果,当失眠的时候可以服用一些石菖蒲,具有很好的缓解效果。临床上石菖蒲还经常用于多种精神疾病的治疗。
3、驱虫止痒也是石菖蒲的重要功效之一,石菖蒲中含有大量的芳香类物质,可以对蚊虫具有很好的驱虫效果,还能对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瘙痒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4、石菖蒲还具有理气和胃的作用,对一些风湿性的疾病引起的关节肿痛具有理气活血的功效,石菖蒲还能对肠胃起到保护的作用,可以减少胃肠中食物的异常发酵,对肠胃胀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5、止血安胎也是之一,因为石菖蒲可以对人类的出血、外伤等症状具有止血和消肿止痛的作用,还能怀孕后引起的胎动或阴道出血等现象具有不错的缓解作用,所以石菖蒲具有很好的安胎功效。
石菖蒲如何过冬
1、移入室内。菖蒲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不弱,但是也不是每个地方的冬天都能适应,在北方,即使它的抗寒能力再好,毕竟环境太过寒冷,所以必须放在室内。这样菖蒲就不会冻伤啦。才能安然的度过整个寒冬。
2、注意修剪枯叶。菖蒲的老叶在冬天很容易开始枯黄,如果不及时修剪,很容易导致叶子腐烂。这时不能着急,不要用手去拔叶子,要把叶子剪掉,这样就不会伤害到菖蒲的根部。也不会影响周围叶子的增长。
3、注意光照。这是你要知道一点即使是爱凉爽的植物,也不能长时间没有光照,遇到稍微暖和的天气,也可把菖蒲放在室外吸取阳光。及时没有合适的天气,也要适时的放在比较亮的地方。
4、注意浇水。菖蒲不喜欢干燥的环境,一点发现土有点干,就要适量的浇水,此时盆内也不能存水,否则根部就不能好好的呼吸。
石菖蒲如何使用
1、石菖蒲可用于治疗痰蒙心窍所致的神志不清等症,通常和远志,茯苓等药物一起使用,石菖蒲和远志都可以祛痰清窍,茯苓有利尿去湿痰的作用,合用可以增强疗效。
2、石菖蒲还可用于体内湿邪内困所致的胸腹部胀痛,腰酸背痛,头痛,思睡等症状,尤其在夏秋季多见。有化湿行气的作用,通常和藿香一同使用,藿香有化湿解暑的作用。合用可以增强疗效。
3、石菖蒲还可用于痢疾严重的时候,不能进食者,石菖蒲能够促进胃液的分泌,减少肠道内的细菌发酵。通常和人参,茯苓等药一同使用。人参可以补气健脾,茯苓可以健脾利尿补中,合用后能够让病人开胃进食。
4、石菖蒲还可用于治疗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因为石菖蒲对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我们可以用1份的石菖蒲和3份的水泡成石菖蒲水浸剂,外用擦洗皮肤真菌感染部位。
农村水塘里多长有香蒲?
农村水塘里多有香蒲,请问香蒲有价值吗?
香蒲是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和南方部分省区的一种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常生长在湖泊、池塘、沟渠、沼泽等地方,是香蒲科植物。
一,香蒲的外形特点:
植物体高一到二公尺;地上茎干粗壮,向上逐渐变细;根状茎白色。叶片条形,扁平,长约五十公分,宽不到一公分,光滑。花单性同株,形成棍棒状的穗状花序。果实为小坚果。花果期在五到八月。
二,香蒲的价值:
第一,香蒲的花粉叫蒲黄可入药,有消炎、利尿、止痛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二,叶片纤维柔韧优质,是编织、造纸的好材料。
第三,嫩叶基部和根状茎先端可作蔬菜食用。雌花序(蒲绒)可作枕头、坐垫的填充物。
另外,香蒲的叶子挺拔,花序形状棒状黄褐色美观,常用于浅水域栽培观赏。
不知道怎么种植?
菖蒲,为常见的水生植物。多以水培为主,只要清水不涸,可数十年不枯。栽培时,可依个人喜好、放置地点、株体的大小,选择中等深度的玻璃或其他不漏水的器皿,将菖蒲茎段洗净,去除老根、过长根,在浓度为2~3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小时后,以卵石、石子、粗河砂充填固定在盆中,加水置于光线充足处即可。 日常除及时补水外,定期在水中添加少许营养花用复合肥,便可生长繁茂。菖蒲耐寒,冬季无需特殊养护,只要将枯枝残叶清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