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作用与用途有哪些,阿司匹林的作用和副作用分别是什么?
此药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对于轻中度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痛以及痛经具有很好的缓解效果,也可以用于治疗感冒所引起的发热。此药的副作用包括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如消化不良、腹痛、恶心、呕吐,还有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出血后还可能会引起贫血,还有过敏的表现,用药过量时可能会出现头晕、耳鸣等症状。
阿司匹林溶肠片的作用?
此药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和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解热镇痛。特别是风湿的病人,较大的剂量可以起到退热和抗炎的作用。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改变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循环的状况。
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的功效与作用?
此药片可以用来治疗抗血小板,可以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增多引起的动脉血栓。对于内膜损伤的血栓性疾病也有效。作为缓释片,会在肠道逐渐释放,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从而减少副反应。
哪些人必须吃?
说到谁应该吃阿司匹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现实生活中和网络环境中,的确有很多朋友找到张大夫问这个问题。其实,张大夫即使到了现在,也会告诉大家,阿司匹林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延年益寿;用不好,增加痛苦,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现实生活中,张大夫最常看到的事情是,有些不该吃阿司匹林的人在吃阿司匹林,而有些该吃阿司匹林的人,却不吃阿司匹林,其后果都是不堪设想。那么,到底哪些人应该吃阿司匹林呢?哪些人不能吃阿司匹林呢?哪些人可吃可不吃呢?今天张大夫全都告诉你。
一、必须要吃阿司匹林的对于那些确诊了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以及有严重的外周血管狭窄,比如说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只要没有使用阿司匹林的禁忌症,都应该吃阿司匹林,而且很可能是长期吃阿司匹林。
二、很可能要吃阿司匹林的对于年龄在40岁到70岁之间的人来说,如果没有上面提到的明确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那也很可能需要吃阿司匹林。那么,哪些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呢?不故弄玄虚,简单说,就是以下7项中占3项就算是高危人群,很可能需要吃阿司匹林。这7项指标是:1.高血压;2.血脂异常(TC ≥6.2 mmol/L或LDL-C≥4.1 mmol/L或HDL-C <1.0mmol/L);3.糖尿病;4.抽烟未戒;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直系亲属在50岁前发生了心脑血管病);6.肥胖(BMI指数≥28 kg/m2);7.冠脉钙化评分≥100或冠状动脉狭窄已经出现,但是狭窄程度暂时小于50%。
当然,这一部分患者,只要改善生活方式,可以自己杜绝一部分不良习惯,把危险因素控制到3个以下的话,那就可以不吃阿司匹林。
三、可以不吃阿司匹林的年轻人(年龄<40岁)或者老年人(年龄>70岁)的人,如果没有明确诊断以上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梗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严重颈动脉或下肢动脉狭窄),即使有一点危险因素,比如说血脂高一点,一般也都不一定必须长期吃阿司匹林,因为会增加出血风险。
四、绝对不能吃阿司匹林的对于那些高危的容易出血的患者,应该尽量不吃阿司匹林。这包括:1. 未控制的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脑出血以及其他部位的出血;2.口服阿司匹林会引发哮喘的人;3. 有潜在出血或者出血体质(如血液病等)或者近期将会手术的患者;4. 有严重肝肾疾病的人;5.对阿司匹林过敏的人。
以上是几种关于阿司匹林的适用人群和禁忌人群,其实,对于阿司匹林来说,有些人可能现在正在吃,看了这篇文章,就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要吃阿司匹林。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吃阿司匹林,看了这篇文章,就明白了自己是不是需要开始吃阿司匹林了。总而言之,无论是吃还是不吃,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让医生给你做出判断。
睡前吃阿司匹林的作用是什么?
睡前吃阿司匹林的作用是什么
睡前吃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对预防血栓形成有一定效果。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由于夜间人体活动少、血液黏稠、血流减慢,血小板更易于聚集,因此晚上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建议睡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便获得最佳抗血小板的作用。
夜间机体迷走神经的兴奋度较高,胃液分泌较为旺盛,因此晚间服用阿司匹林之后消化道不良反应可能会加重,如不耐受,可以改为晨起服用。
服用药物前需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后指导用药。
本内容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吕永楠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