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阳虚的区别,什么是阳虚和阴虚?
有人认为“阴阳”是非常“玄学”的,摸不清道不明的,其实错了。阴阳的最初的含义是非常朴素的,就是指日光的向背:向着太阳的就是阳,背着太阳的就是阴。就像我们说房子时常说的“阳面”和“阴面”一样。
既然向着太阳的暖和,那么温热就属阳;背着太阳的清冷,那么寒凉就属阴。
向着太阳的活跃,那么动就属阳;背着太阳的沉静,那么静就属阴。
向着太阳的光明,那么明亮的就属阳;背着太阳的黑暗,那么晦暗的就属阴。
从日光的向背推开去,那么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兴奋的,都属阳;
而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抑制的,都属阴。
山的阴阳对应人体来说,能够让人体温暖的、上升的、发散的、兴奋的部分,就属阳,
那么【阳虚】,就是这部分的功能失调了,比如:
温暖的功能失调——身体感觉怕冷,手脚冰凉,胃寒,消化不良;
怕冷上升的机能失调——身体感觉沉重,头昏沉,眼皮重,腰腿酸痛;
身体沉重发散的机能失调——身体感觉收紧,腹痛腹胀,疼痛固定,情绪抑郁。
兴奋的机能失调——身体不想动弹,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对事情提不起兴趣。
精神不振同理,能够让人体清冷的、下降的、内守的、凝聚的、抑制的,就属阴,
那么【阴虚】,就是这部分的功能失调了,比如:
清冷的的功能失调——身体感觉怕热,手脚心热,汗多,口燥咽干;
怕热汗多下降的的功能失调——咳嗽气喘(肺气上逆),高血压(肝阳上亢),面红,上火;
上火内守的的功能失调——身体亢奋,好动,心烦发怒,心神不宁;
心烦易怒凝聚的的功能失调——身体异常出血,男子遗精,女子经少或闭经,或崩漏;
抑制的功能失调——身体燥热,精神亢奋,失眠多梦。
精神亢奋同时,阴阳一方面是此消彼长的:
如果阳的部分过多了,那么阴的部分就相对少了,整体人就出现阴虚阳亢的状态——阳盛——实证;
如果阴的部分过多了,那么阳的部分就相对少了,整体人就出现阴盛阳虚的状态——阴盛——实证;
但如果是只是阴的部分少了,而阳的部分并没有多,整体人也会出现阴虚阳亢,但这时的状态是整体都少了,所以是——阴虚——虚证(最常见的就是更年期女性,整体会呈现烘热、汗多、失眠、手脚心热、心烦易怒的状态);
如果是只是阳的部分少了,而阴的部分并没有多,整体人也会出现阴盛阳虚——阳虚——虚证(常见于上了年纪的男性,体力和各方面功能,都不如小伙子的时候,开始怕冷,体力下降,不爱动,变得害怕胆小)。
另一方面,阴阳也是互相影响的:
阳气少了,不能资助阴气,阴气也随之减少了,这就称“阳损及阴”,出现的病证,是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当阴气虚了,不能资助阳气,阳气也随之减少了,这就称“阴损及阳”,出现的病证,是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综上所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但阳虚和阴虚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在变化的。
这种变化可能会随着时间改变,也可能随着疾病的进程而改变,也可能因为用药、饮食、调理或运动等方式而改变。
下面这幅图是我特别珍藏的一个图,这个字从上面看是个繁体的“阳(陽)”字,而它的影子,却是个繁体的“阴(隂)”字,正好说明了阴阳互生、互用的道理。
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区别有哪些?
肾阴虚和肾阳虚主要区别是症状和治疗。肾阴虚主要临床表现有腰膝酸软、盗汗、潮热、遗精、口舌干燥、小便短赤等症状;治疗上以滋阴补肾为主。肾阳虚主要表现是四肢发冷、畏寒怕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清稀等;治疗上以温肾助阳为主。
肾阳虚和肾阴虚?
一段话让您明白肾阴虚,肾阳虚是怎么回事!
我来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方式来说面肾阴虚和肾阳虚是怎么回事!
我们把人的肾比作一个水杯;
然后小孩子的时候,水杯里装满了带热量的水,水杯里的水就代表肾阴,水的热量就代表肾阳;
所以肾阴虚就是水杯里的慢慢减少了,肾阳虚就是水杯里的温度慢慢降低了;
如果水杯里的水和温度再平衡成比例的降低,我们身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所以身体感觉不到异常,如果不是呈平衡比例下降,那么就会呈现出肾阴虚和肾阳虚的情况;
这就是我自己对肾阴虚和肾阳虚总结的形象比喻。
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呈现肾阴虚的比较多,所以小孩子会有晚上盗汗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可以给小孩子服用点补充肾阴虚的中草药就可以改善,因为小孩子是纯阳之体。
到了成年人以后就会阴阳同时在下降,因为成年人有夫妻生活,还有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等都在耗伤我们的精气,所以一般情况下成年人阴阳都虚,只是哪一种虚的更多一点而已。
这个世界总体是有阴阳组成,就像有男人就要有女人,否则人类就要灭绝了。
人的身体也是一样,阴阳都要有才行。
好了,更细的就不一一展开了,否则说到无穷无尽。
阴虚和阳虚的区别?
阳虚和阴虚的区别:1、临床表现不同,阳虚临床可表现为面色苍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少气懒言、畏寒肢冷、喜热怕冷、神疲乏力,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月经推迟、量少质薄、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2、病机不同,阳虚多系肾阳虚衰,温煦功能失常。阴虚多系肾阴不足,火不能制火。
肾阴虚和肾阳虚?
西医没有肾阴虚和阳虚的概念,西医属于实证科学,对于疾病的诊断都是通过一定检验手段,来判明患有什么疾病。肾阴虚也好,阳虚也罢,都不能够证明肾究竟是患有什么样的疾病,如果检查肾的各项指标没有异常,那么就说明肾是健康的,不存在什么阴虚和阳虚之分。其实中医的肾阳虚和阴虚也不一定指肾丧失了正常的功能。中医的理论基础和西医完全不一样,西医建立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将人体分成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等进行研究,了解不同器官在人体中的作用。西医对于器官的功能认定要么正常,要么不正常。没有阴阳之分。所以我们中医望闻问不同于西医的检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