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有哪些症状,哪些生活习惯可以预防高血糖?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社会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大多数人都是每天美食吃着,出门汽车开着,工作也就是办公室坐着。伴随着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这个恶魔悄悄的来到每个人身边。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即使诊断了糖尿病也不在意,觉得这个病的危害不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糖尿病的危害很大。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1、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的等危证。那么什么是等危证呢?等危证的意思就是得了糖尿病基本上就可以说是罹患了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等。
2、糖尿病肾病
由于血糖升高,肾脏的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功能受损,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慢慢发展,晚期发展为肾衰竭。
3、外周血管疾病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的话对于外周血管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最为常见的就是糖尿病足,同时颈动脉斑块、下肢动脉狭窄造成坡行、上肢动脉狭窄造成的肢体疼痛等等都比较常见。
4、神经病变
糖尿病造成神经病变是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为主。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末梢麻木、刺痛等,植物神经病变表现为无汗少汗多汗、腹胀、便秘等等。
5、眼
除眼动脉动脉硬化的危害以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是主要危害。
6、代谢
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类疾病。同时糖尿病患者易发酮症酸中毒,严重时需要抢救治疗。
7、感染
糖尿病患者易发感染,感染发生后不容易控制也是现实问题。
以上几方面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几种并发症,不代表所有情况。还是建议大家健康生活方式,尽量不得糖尿病是最好的。
更多健康资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
高血糖的人适合吃哪些食物?
如果已诊断为糖尿病,血糖一直处于高值不降,的确需要从饮食方面调理。具体怎么吃,根据我正在调理的糖友经验分享给大家。
(1)控好热量是基础。
很多糖友都处于超重与肥胖状态,可根据自己的BMI的数值计算全天适宜热量摄入,不管吃啥,都不要超过总热量,全天每一口的食物热量都要计算在内。
(2) 主食弃细加点粗。
食物提供的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中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作用更明显。主食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除了控制主食的摄入量,还要调整主食的结构比例,粗细比例为1:1,粗粮主要指全谷物和杂粮。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薯类要归到主食类,当你再吃炒土豆丝、炖土豆时记得少吃点米饭,不然一餐吃的都是主食,餐后血糖自然会升高。
(3) 蔬菜足量才够好。
根据我的调研,很多糖友的蔬菜都吃不够营养学会的推荐量,尤其是绿叶蔬菜比例更是少之又少。当他们在饮食中增加了绿叶蔬菜比例时,奇迹出现了,餐后的血糖都很平稳。所以,每天500g蔬菜,绿叶蔬菜占到1/2,是控糖的秘密武器。
(4) 优质蛋白不能少。
很多糖友得了糖尿病之后,就变成素食主义者了,肉、蛋、奶统统不敢吃,这是不对的。我们经常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尤其对于病人来说蛋白质更重要。食物中的优质蛋白只有四类:肉、蛋、奶、豆一样都不能少。蛋白质既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能力,又可以修复受损细胞,重点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对血糖影响不大。每天一杯牛奶,一个蛋,二两瘦肉,二两豆,就可以满足全天优质蛋白的量。
(5) 就餐顺序很重要。
调理的一位阿姨抱怨说,总吃干的吃不进去,总想吃点稀的不知道可不可以。只要吃饭顺序对了,每餐是可以稀的。什么顺序是对的呢?有汤先喝汤,有菜吃先吃菜,富含优质蛋白的肉蛋奶豆和主食混吃,这种进餐顺序可使餐后血糖更平稳。
最后想说的是即便血糖高也不能“少吃”,但我说的少吃不是指吃的量少,而是食物总类不能少,有数据表明,种类越少,越不利于血糖控制。还是那句话:好好吃饭,才能好好控糖。
(王芳,主管护师,注册营养技师,好食营养工作室创始人,王兴国营养特训班5期学员,头条号:注册营养技师王芳)
血糖值要达到哪个数值才称为高血糖?
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使血糖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就可称为高血糖。
但是高血糖并不等于糖尿病,人体出现高血糖的情况有很多,主要分两大类:
1,生理性高血糖
生理性高血糖是短期,暂时性的血糖升高,一般高糖饮食后1-2h,运动、情绪紧张、饮酒等造成交感神经兴奋和应激时发生。
2,病理性高血糖
①各型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Cushing病、肢端肥大症、嗜络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
②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引起颅内压升高刺激血糖中枢以及在疾病应激状态时;
③脱水、血浆呈高渗状态(高热、呕吐、腹泻)。
不管是生理性高血糖还是病理性高血糖都应该引起重视,因为非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但是普通人并不会定时检测自己的血糖,如果发现以下几种情况,则提示你血糖可能高了,得赶紧去测一下:
1,体重突然大幅下降
如果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无法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能量,就会使身体消耗自身的蛋白质和脂肪来获取能量,导致体重突然下降,所以大部分高血糖患者都有突然变瘦的情况。
2,视觉模糊
血糖过高会造成眼球水晶体改变,进而影响视力,使人视觉模糊,并且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眼疲劳、眼干眼涩等。
3,四肢发麻
少数高血糖的病人还会出现手脚麻木、发抖,甚至手指刺痛等,这也是血糖超标的表现,需要引起注意。
4,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发病早期都会出现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和体重减少的症状。
及早发现高血糖的症状,早检测,早治疗,如果确定患了糖尿病,越早治疗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越有利,如果是其他原因引发的高血糖,也可以即使从生活饮食方面进行调整!
如果发现自己血糖升高了,即使没得糖尿病,也要注意少吃这几种食物:
一、碳酸饮料
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喝碳酸饮料,特别是夏天,冰冰凉凉的特别舒服,但是碳酸饮料含糖量很高,也没什么营养,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容易使人肥胖,而且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升高。
二、油炸食品
油炸食物不仅热量高,还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长期食用极易诱发高血脂和肥胖。
三、含糖高的食物
显而易见,血糖本来已经很高了,肯定不能再吃含糖量高的食物,这样会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加重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四,啤酒
饮酒会干扰体内糖、脂、蛋白质的代谢,造成血糖波动,而且大量饮酒会损害胰腺。而且啤酒中的麦芽糖含量很高,作为一种单糖,它对高血糖患者而言,更为危险
我是药师陈小君,如果您认为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或者给我点个赞吧!
看4个地方能知道?
血糖在体内有一个稳定的值,如果血糖值超过了这个正常范围,那么身体生就会出现一些微妙反应。
所以,血糖高不高,你可能不知道,你的身体却早就给出了暗示!
血糖高不高,看嘴巴——口渴
很多人都知道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是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可这些仅是高血糖典型和较晚期的表现,一般开始只是尿多和极度口渴,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即可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而思饮,产生极度口渴的生理现象。
血糖高不高,看眼睛——视力改变
你可能经常读到,视物模糊是糖尿病的症状,事实上,视力可能变好了,也可能变坏了。有一些糖尿病人,当他们的血糖升高时,视力反倒改善了。可是当他们开始治疗糖尿病以后,他们的视力又下降了。因为高血糖会导致体液水平改变,你的眼睛也受影响,这就导致了视力不稳定。
血糖高不高,看耳朵——听力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听力会下降。但如果你发现,突然间,自己开大电视的音量或别人说话不重复几遍你就听不清,那么可能你需要血糖测试。
血糖高不高,看心脏——心跳加快
在未经过激烈运动时也会感到心跳速度明显比以前快速,呼吸困难。这是血糖升高的表现。
如何预防高血糖、糖尿病及并发症?
1、代茶饮,稳血糖
多喝水是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预防糖尿病,多喝代茶饮效果更佳,并且可以自己动手做,简单方便!
自制降糖代茶饮——婆婆丁桑叶茶
1.取新鲜的桑叶洗净,晒干,备用;
2.取新鲜的婆婆丁叶,洗净之后晒干,备用;
3.将晒干的桑叶撕成碎片,备用;
4.取桑叶15g,婆婆丁叶40g,将两者混合均匀,存储在玻璃瓶中备用。
每次取2-5g,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温馨提示:寒性体质者,可搭配玫瑰花、大枣等温性茶搭配共饮。
自古以来,中医就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中药应用于临床,日本古书《吃茶养生记》也记载桑叶有改善“饮水病”(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生物碱和多糖是桑叶中主要的降血糖成分。
婆婆丁,又叫蒲公英,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的关系十分密切,蒲公英中含有广谱消炎成分,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炎症相关性疾病,并且蒲公英多糖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
2、一个穴位,阴市穴,经常按一按
阴市穴又名阴鼎穴,在大腿前面,膝盖骨上方横四指的位置。
刺激阴市穴可以采用点按的方法,采用坐位,在大腿前面,找到阴市穴的位置,用拇指指腹深深向下按压阴市穴。
按压时一定要用力,当感觉有酸胀感时,保持5到6秒,再松开,再按下去,再松开……,如此反复40到50次。
也可以采用穴位敲击的方法,手握空心拳,敲击阴市穴。
每敲6下,做一次呼吸,一至三下为吸气,四至六下为呼气,以此类推,每次敲击3-5分钟。
中医认为阴市穴有止痛理气,温经散寒之功,而现代研究表明,阴市穴除了具有这些功效外,还具降低血糖的作用,当然这种方法只能起到短时间内辅助降血糖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药物,只能作为辅助小妙招!
3、合理膳食管住嘴
糖尿病患者要管住嘴,不吃含蔗糖、葡萄糖的食品。
主食方面经常吃一些粗粮,如荞麦、豆类、糙米;副食则以蔬菜、瓜果为主,如苦瓜、大白 菜、西红柿、黄瓜、苹果等要常吃。
在家有条件时,变三餐为4~5餐,这样可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血糖平稳。每天进食总量也不能太少,因为缺少食物向前 推动,肠蠕动减少,易引起便秘。
4、预防肥胖
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预防糖尿病就需要预防肥胖。
对于已经很胖的人,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减肥,减肥的最佳方法无疑就是运动。
研究证实,中年人每周步行锻炼3~5次,与不锻炼者相比,其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下降25%、33%、42%。
健步走还可以达到健脑的效果。每天晚上,坚持30分钟步行,可以缓解一天中的紧张情绪和疲乏感。
慢走,会使膝盖受到的压力降低25%,减少关节损伤。因而中年人以散步或慢走为宜。
平常吃哪些食物可以降血糖?
血糖高一般有那些表现?
①口干喝水多。
②小便增多。
③容易饥饿而导致人们进食增多。
④升高的葡萄糖按道理来说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的能量,其实相反人们无法很好利用这些升高的葡萄糖,反而导致人体自身储存的蛋白质和脂肪分解给患者活动提供能量,而引起人们消瘦、体重下降以及无力。
④部分患者会出现看东西模糊、出现皮肤瘙痒,出现瘙痒最常见的部位是外阴部。皮肤干燥失去弹性。反复出现足廯和体廯。手脚发凉。
以上这些表现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比较常见而典型的表现,但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这些表现,而且很多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等症状,而是在常规体检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常规化验血糖而发现血糖升高,并进一步诊断糖尿病的。糖尿病的诊断除了症状还需要测血糖。平时吃那些食物可以降血糖?1、药食同源的有:山药、银耳、苦瓜、枸杞子、薏米、刺五加、西洋参、葛根等。
2、黄豆、黑豆、豌豆、蚕豆、豌豆等豆类以及豆制品、奶类。
3、麦麸、面条、粗制大米、玉米以及玉米须、马铃薯等。
4、白菜、菠菜、海带、西红柿、紫菜、黄瓜、洋葱、芋头。
5、柚子、桃子、李子等。
平时吃的食物或多或少都含有糖,只是有些可以稍微多吃一点,有的则需要少吃一点 ,不管怎样,都需要控制量。(本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