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痛风,尿酸会乖乖排出?
尿酸高指的是人体内嘌呤物质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导致人体血液中尿酸增多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当体内血尿酸持续大于420umol/l,基本可以判断为高尿酸了。高尿酸血症不仅仅是痛风的病因,还易诱发痛风性肾病、尿毒症、肾衰竭等重大疾病。
而体内尿酸过高,一是自身代谢出现了问题,二则是生活饮食习惯的问题,俗话说:病从口入,当你吃了含过多嘌呤的食物,就易诱发高尿酸血症!
不想尿酸超标,3种食物要慎吃,否则痛风很快找上你!一、少吃肉类食物
肉类一般都是高脂肪、高胆固醇、高嘌呤的,就像牛羊肉,即便是瘦肉,里面的脂肪含量也非常高。很容易升高自身的血脂、血糖和尿酸,对治疗痛风是没有好处的,而且还会让痛风变得更加严重。
二、少碰酒
酒精对人的新陈代谢影响很大,不仅会引起肾脏和肝功能的损伤,而且还会导致尿液中含有大量的酒精。如果痛风病人经常喝酒的话,很容易出现尿路感染,尿酸偏高的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
三、除鱼油外,不宜食用其他动物油
鱼油具有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海鱼鱼油作用更为明显,所以尿酸高病人可以适当地食用一些鱼油,对于身体健康有一定好处。但是其他的动物油是尿酸高病人绝对不能食用的。
痛风病人,想要尿酸乖乖排出,谨记多吃2瓜,2菜,多喝3水!“吃两瓜”
1、黄瓜
黄瓜不仅是一种低嘌呤食物,同时也含有维生素B及维生素C,有利于降低体内尿酸水平,并对肾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黄瓜皮同样富含营养,建议可带皮食用。为防止农药残留,可将黄瓜在盐水中浸泡15~20分钟后洗净食用,同时在浸泡黄瓜时要保持其完整,避免营养流失。
2、冬瓜
冬瓜有较好的利尿功效,可增加体内蓄积的尿酸随尿液的排出,同时嘌呤含量也较少,是一种碱性食物,也是痛风患者较好的选择之一。建议大家可带皮煮汤喝,可达到消肿利尿的作用。
“吃两菜”
1、芹菜
芹菜中具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钾、钠、镁、食物纤维等多种成分,能促进尿酸排出。钾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尿酸蓄积,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对于痛风并发症的高血压也有效果。
2、白菜
白菜营养丰富,具有清热利水的功效。白菜含丰富的维生素,其维生素C、维生素B2的含量比苹果、梨分别高5倍、4倍。
同时白菜中含有的纤维素,可增强肠胃的蠕动,帮助消化和排泄,从而减轻肝、肾的负担。
“多喝3水”水是最经济的“尿酸排出剂”,人体内约90%的尿酸都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为了降低体内的尿酸水平,建议大家每天至少喝水1500~2000ml。但如果觉得白开水平淡无味,也可以适当“加点料”,增添口感,增强功效。
1、加点菊苣葛桑茶
由菊苣、桑叶、栀子、葛根、百合来组成的,具有帮助尿酸吸收低落高尿酸血症人群的血清尿酸程度,减缓痛风性关节炎。
菊苣:含有生物碱,具有降尿酸的作用;栀子:清热利湿,促进尿酸排泄,养肝护肾;葛根:利尿排湿;桑叶、百合:养肝养肾,利尿消肿。
2、加点玉米须
玉米须常被作为利尿药使用。除了能促进尿酸排出之外,玉米须还有和肝平胆、凉血泻热、利湿消肿等功效,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都有一定的帮助。
大家可以取适量干玉米须,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再煮20~30分钟,晾凉后代茶饮。
3、加点苏打
苏打水呈弱碱性,饮用后能碱化尿酸,提高尿酸的溶解度,并促使其加倍排出。
痛风能不能吃韭菜?
痛风可以吃韭菜。
痛风是长期的嘌呤代谢障碍导致组织损伤的疾病,临床表现特点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以及慢性关节炎。
痛风患者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吃高嘌呤、高果糖、刺激类、含酒精的食物,对于痛风来说,其日常饮食习惯对于病情控制十分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韭菜嘌呤并不高,也不属于高果糖和含酒精的食物,对于痛风患者来说,是可以食用的。需要注意的是,韭菜有一定的刺激性,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我们建议大家应控制摄入量,不宜多吃。
当然,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大家在进食韭菜时,还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如果进食后无不适,也可以食用,如果进食后有诱发痛风的可能,则不宜食用。
痛风患者怎么选择食物?
1、痛风病人不能吃什么海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痛风病人不宜吃白鲳鱼,鲢鱼,乌鱼,鳕鱼,鳗鱼,鱼子,小鱼干,干贝,白带鱼,沙丁鱼,鳝鱼,螃蟹,虾,淡菜,蛤蜊,牡蛎等,但是也有一部分水产是可以放心食用的,比如新鲜的海蜇皮、海参、紫菜、海带等食物。中医认为,海带、海蜇皮貝有利湿、软坚散结的功效,对促进代谢、防止痛风石的形成有一定帮助。另外,鱼肉的嘌呤含量比较高,处于急性期的痛风患者不应食用,但处于间歇期且血尿酸水平控制较好时,可以适量食用,以每天50克以下为宜。
2、痛风病人吃什么最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痛风病人宜用大米,糯米,玉米,黑米,荞麦,燕麦,西红柿,芹菜,白菜,苦瓜,茄子,木耳,黄瓜,南瓜,茭白,苋菜,荠菜,丝瓜,土豆,红薯,梨,葡萄,西瓜,菠萝,香蕉,苹果,枇杷,椰子,木瓜,橘子,猕猴桃,哈密瓜,柠檬,无花果,红枣,莲子,杏仁,猪血,鸡蛋,鸭蛋,海蜇,牛奶,奶酪,醋,橄榄油等常规食物,这些食物基本具有利尿和保护血管的作用。
3、痛风病人吃什么菜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痛风病人宜吃韭菜猪血,春笋炒血豆腐,西红柿炒鸡蛋,皮蛋瘦肉粥,拍黄瓜等菜品,可根据痛风病人宜吃的食材自行准备菜品。
4、痛风病人能吃什么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鸡肉 提供优质蛋白质鸡蛋益智,补虚,强肾鸭肉 利尿消肿牛肉 强劲健骨,促进微循环猪瘦肉 均衡营养,补铁补虚猪血 补铁,排毒兔肉 提供优质蛋白质痛风患者在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感谢邀请!
首先要了解什么痛风以及痛风发生的原因,痛风是由体内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代谢有关,一般表现在关节增生退变肿大疼痛等等!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痛风患者饮食方面主要注意不要吃高嘌呤食物,可以看下几点:
第一,就是要少吃红肉,猪肉,牛肉,羊肉,尿酸高病人一般都喜欢吃这些肉,不喝肉汤!动物的内脏最好也不要吃!少吃或者不吃海鲜!多吃碱性食品!
第二,少吃油脂类的食物脂肪本身就会阻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导致肥胖,肥胖是导致大多数疾病爆发的原因之一!
第三,要多吃五谷杂粮薯类和蔬菜!如红薯,白菜等!
第四,要多吃新鲜水果!基本上水果的嘌呤含量都比较低!
第五,要多喝牛奶低脂类的,少喝豆浆!多项研究表明,多吃低脂食物,有利于预防痛风!
第六,要戒酒戒烟和高甜的饮料,多喝水,一天不低于8杯水,大概2000到3000毫升!
第七,少盐,少吃咸菜腊肉等腌制和包装食品!清淡饮食!盐吃多了伤肾!
第八,保持适量的运动!增加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
综上所述,痛风患者能不能吃汤面,要看是什么汤,如果是肉汤鱼汤海鲜汤建议不要吃因为嘌呤含量高!如果是清汤面,鸡蛋汤面则没事!
新20条防疫政策小区里有多例阳性会封小区吗?
、只封一栋楼,不封整个小区
不是整个小区封控,只是阳性病例所在的楼宇被封了,被划分为高风险地区,小区其他楼的居民不受影响。我这栋楼外面围起了铁皮,外面有大白看守。
2、大部分人居家隔离,少部分人集中隔离
大部分人是居家隔离,昨晚上有一部分居民被拉走集中隔离了,与阳性病例同住人员、居住在同一层的、以及同一户型楼上和楼下的居民,有可能被要求集中隔离。具体楼上和楼下有多少层需要去集中隔离,我也不清楚,以疾控中心判断的为准。
3、封控多少天
我们小区还没有发正式通知,按照 20 条的政策,我们应该是居家隔离 5 天,如果 5 天内没有新增,应该就会降为低风险地区,解除隔离。而那些被拉走集中隔离的朋友,应该是 5+3,5 天集中隔离,3 天居家隔离。
4、能下楼活动吗?
不能下楼活动,严格的居家隔离,垃圾放门口,大白来收走。可以点外卖,也可以收快递,由大白送上楼,不能下楼取。
5、封控期间怎么就医
昨天社区有工作人员在楼下统计,有没有孕妇、以及需要去医院就医看病的人群,如果有的话,会安排专人专车陪同就医。
6、居家隔离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其实没有特别要注意的,阳性的病例早就被转移到医院了,你大概率是没啥事的,被感染的几率很低,每天安心在家待着,等待工作人员上门给你做核酸即可。建议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均衡饮食,开窗勤通风。
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 11 类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及时报告。
怎么判断自己患了肾病?
说起“肾病”,我对去年会诊过的一个疾病,还记忆犹新!我还记得,那是消化科的一个男性患者,这个患者有五十多岁,当时这个患者因为半年来一直没有胃口,而且体重还不断下降伴随疲劳乏力,所以在消化科做了胃镜,发现就是轻微“胃炎”。
于是这个患者,看到报告后,也就没把事情放在心上,只是简单买了一些改善胃肠动力和保护胃粘膜的药物来吃。但是情况不但没改善,而且开始出现了恶心呕吐伴随腰痛的症状,这个时候消化科医生在了解了病史之后,赶紧叫了泌尿外科和肾内科的医生会诊,我作为泌尿外科医生参与了会诊。
在我排除泌尿系肿瘤和结石疾病的同时,经过肾内科医生的建议,赶紧给患者查了肝肾功能,结果显示这位患者的血肌酐已经达到了1500 umol/L(男性正常值不超过133umol/L),最后经过肾病科医生的检查诊断,患者已经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需要及时转入肾病科进行血液透析。
通过这个病例我想告诉大家,肾脏病有时候发病隐匿,病情早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和医生都容易忽略,所以说起肾脏病,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是比较惧怕,如果一开始没有发现疾病的“端倪”,等到症状明显了,往往已经到了肾脏功能受损比较严重的时期了。就比如上面这个病例,一些患者发现自己患有肾病的时候,肾脏的结构和单元都受到严重破坏,已经是到了尿毒症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所以,如何尽早的预判并发现肾脏病,然后及时的进行检查和相应的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现在,我给大家阐述以下几个需要关注的症状:
如果反复出现“疲劳乏力”和“恶心呕吐”的症状,就要考虑肾脏病的问题。这个症状和文章开头,我给大家分享的这个病例类似。也就是说有一些肾脏病,会有反复疲劳乏力和恶心呕吐的情况,这个时候患者可能以为是自己太累了或者肠胃出了问题,就跑到消化科看病。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给患者检查肾功能,就很容易漏诊。
那为什么肾病会出现疲劳乏力和恶心呕吐呢?这是因为当身体患有肾脏病的时候,肾脏的“过滤系统”出现损坏,不能及时的把身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又无法把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有益物质”留下,这种代谢失衡会造成“有害物质”积累在体内,“有益物质”过度流失,产生低蛋白血症和免疫球蛋白低下,进而出现疲劳乏力和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而这些“有害物质”积累在体内,还会产生胃肠道症状,诸如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等情况。
如果排除过多饮水和肥胖等因素,晨起眼睑水肿和双下肢水肿,就要考虑肾脏病的问题。水肿是一个大家比较了解的肾病信号。这是因为肾病出现后,肾脏的“滤过系统”功能损坏,“排水”功能已经失常,多余的水分会“蓄积”在体内、皮肤组织下,形成水肿。同时,血液内“有益物质”像蛋白质等会大量流失,这就会产生“低蛋白血症”,从而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的液体就会在组织间隙积聚,造成水肿。
有部分肾病典型的就是晨起眼睑水肿和双下肢的凹陷性水肿。严重的时候会产生阴部水肿、胸腔积液甚至是腹水。所以如果出现了水肿,排除一过性、过多饮水和肥胖等因素后,就要考虑肾病的信号。
如果发现尿液中持续性的泡沫尿,静置后泡沫不消失,就要考虑肾脏病的可能。上面给大家分析了,肾脏病会导致血液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流失,造成尿液中原本只含有尿酸、水分等小分子物质,却“混合”了蛋白质这种大分子物质。最终结果是尿液表面的张力增高,产生泡沫尿。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泡沫尿都是肾脏病,有些严重的糖尿病,尿液中会排出较多的糖分,尿液表面张力增高,也会有泡沫尿。还有一些严重的肝胆疾病,尿液中含有胆红素太多,也会出现泡沫尿。
如果发现血尿,也要警惕肾脏病的可能。上面给大家分析了,肾脏病导致肾脏的“滤过系统”发生损坏,原本血液中的大分子有益物质不能被“滤过系统”重吸收留在体内,会流失到尿液中。除了上面说到的蛋白质和糖等等,还有可能是血细胞,比如红细胞,它也属于大分子物质。
当然,如果尿中的红细胞少,就只能被显微镜发现。如果红细胞多就会形成肉眼可见得血尿。当然除了肾病外,泌尿系感染或者泌尿系结石也有可能出现血中带红细胞,所以一定要小心加以鉴别和排除。
如果发现尿量、排尿次数过多或者过少,并伴随恶心呕吐、水肿等情况,就要警惕肾病的可能。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日尿量为1500-2000毫升,白天排尿次数在4-6次左右,夜间排尿小于2次。但如果出现了排尿过少并伴随水肿等情况,很有可能已经是患上了肾病。上面也给大家分析过了,肾病导致肾脏不能正常滤过水分,导致多余的水分“蓄积”在皮肤组织下,这个时候尿就少了,皮肤也就水肿了。比如说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晚期就会出现少尿、无尿的情况。
但是也有些肾病,会导致尿液、排尿次数增多,这个也要警惕,比如说高血压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等疾病,这类是肾间质损伤的疾病。也属于肾病范畴,治疗也要及时的从肾病科入手。
如果发现有水肿、恶心呕吐,并伴有贫血,那么就要警惕肾脏病的可能。前面给大家分析了,肾脏的“滤过系统”能够排出血液中的垃圾。但其实,肾脏还有很多重要的作用。比如,肾脏本身能够分泌一种叫做“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物质,如果肾脏出现问题,那么“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这会相应的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从而出现贫血的情况。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因为贫血产生相应的症状后,就会到血液科进行就诊,但这个时候一定要警惕肾病“作祟”,及时的配合尿检和肾病的排筛,既不要忽视血液病的可能,也不要忽略肾病的可能。
总结以上,我从亲身经历的“肾病”案例开始,向大家阐述肾病不但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还很容易和其他身体疾病产生混淆。同时,我也给大家分析了肾脏和各种疾病、症状之间的关联,以及出现各种症状、关联的原因。
这些内容告诉我们,如果认真观察,肾病的信号也是比较清晰的,还有一些症状可以让我们去判断,然后越早的干预治疗,能够有一个更好的预后。所以在这边也要提醒大家,一旦日常生活中,发现上诉这些症状并排除了其他病理因素,那最好及时的到肾内科检查就诊,通过及时的治疗,大都有一个良好的预后和康复,祝大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