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养生注意什么,对二十四节气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关于二十四节气,想说的很多。
还是在念小学的时候,那首《二十四节气歌》就背得烂熟了。前两联是这样的:
这么多年来,我就依靠这首《二十四节气歌》,玩转了二十四节气,将中华民族的这份传统文化熟知、理解、传承。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古代啊,没有像现代这样的精密仪器,但是古人需要根据一定的时令来播种、收获呀!于是,他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位置,确定了二十四节气,进而通过节气来指导农事,引领着农耕文明的前行。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二十四节气不断摸索完善,对于每一个节气对应的时令气候特点、农作物耕作方式都有明确的体系。并且衍生出了很多民谚、民俗,有些成为了历史传统的一部分。
对于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要引领下一代好好继承。我曾经和人联合开发过一个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课程,让一批小学生进行了分期学习,对照节气的进度,每周一课,每两周一个节气,从查找资料,到观察大自然变化,到体验农事劳动,到书面总结,效果很不错。小朋友们学到了不少东西,深得大小朋友的喜欢。
春分刚过,白天一天天长了,日子一天天暖和起来了,春天最旺盛的时节来到了。
在农村立秋当天?
在农村立秋当天,最忌讳什么?
“一叶知秋”,还有三天就立秋,对于炎炎夏日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好消息。关注立秋、预测立秋、应对立秋,已经成为近期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农村,何时立秋、早秋晚秋、天热天凉已经成为村民闲聊的重心。作为老一辈的农民,总会说一些关于立秋的“规矩”,要求我们牢记立秋忌讳的事情。那么,立秋之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忌讳第一件事,立秋早晚凉,谨防着凉我们都知道,立秋代表着秋天的到来,虽然南方尚未进入秋的气候,但是北方地区天凉来的更早一些。受副热带高压南移,北方冷空气入侵,立秋早晚凉还是比较明显的。无论从养生的角度,还是从保健的角度,都要提防着凉,尤其是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因此感染风寒。
所以说,很多人夏天贪凉贪习惯了,等到了立秋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中国老话“春捂秋冻”,都在告诫我们,凡事讲究顺其自然、未雨绸缪。不仅是不贪冷,更要告诫我们,在饮食上也莫要贪凉,尤其是在剧烈运动之后,更要以温和饮食为主,不然不仅起不到防暑降温的作用,更会让身体一下子难以承受。
忌讳第二件事,立秋贴秋膘,切莫贪食相信很多地方都有立秋“贴秋膘”的习俗,在立秋这天买上几斤猪肉或者牛羊肉,按照各自家庭的做法,让家里人都解解馋。“贴秋膘”是在特定年代的产物,既有物资匮乏时代,不可能常年有荤腥,又有夏季高温胃口不佳,好不容易等到立秋降温,可以多吃点好的弥补夏日的消瘦,当然前提是真的消瘦了。
但是,有一点,虽然名为“贴秋膘”,并不是让我们突然就大饮大食,一来长时间清淡饮食,突然摄入那么多油腻食物,身体不免难以消受;二来立秋虽然有所降温,但是暑气依然未消,吃的太多太油腻,很容易消化不良,并产生不良的身体反应。所以,“贴秋膘”没错,但是不可一次食用过多,还是讲究循序渐进。
忌讳第三件事,立秋保睡眠,切莫贪夜其实,这一点是延续夏季的禁忌。由于晚上天黑的比较晚,天气又比较炎热,很多人都睡的比较晚。而早上天亮的又比较早,虽然睡的晚但是起的又比较早。再加上,白天的劳动压力并没有因此减少,反而是外界环境加剧了劳动强度,人在这个环境下又容易犯秋困,没有充足的睡眠,更加重了身体的劳累感。
所以说,在立秋的时候,忌讳长时间熬夜,当然有些工作性质存在,只能强忍着继续。如果有条件,尽量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中午再小憩一会,不求多长但求有一觉,这样可以让身体缓解这种劳累,避免秋困的影响。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凉快,我们在日常的各项活动,也随之有所改变。但是,根据时节变化、气候特点,还是要注意以上几点。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你的看法。
我们应该喝什么茶比较好?
谢谢邀请,首先对不起,春分当天才回答这个问题。
虽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养生也越来越注重,尤其是喝养生茶,而春分时节又是养生的大好时期,。养生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趋势越来越年轻化。
春分喝什么茶好呢?
1.红茶,红茶性温,有暖胃补气的功能,对于女性脾胃虚弱体寒的人有一定的帮助。在红茶中如果加入枸杞和红枣,对于气血虚的人会更好,不过不可以多加。
2.菊花枸杞茶,菊花有疏风散寒、清肝明目的功效,枸杞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能,经常饮用能降脂降压、避暑除烦、心旷神怡。
以上尽代表个人的意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想喝养生茶的朋友可以资讯相关专业人士,不要盲目去喝,以免喝错对身体无利反而有害。
2020年立春是正月十一日?
今年是己亥年,明年是庚子年,正月初一是公历2020年1月25日,立春是正月十一,按照传统说法,明年是“双春年”,那么,什么是“双春年”?“春节”和“立春”又有何关系?生肖鼠从什么时间开始算起?
一、春节和立春:
春节指农历新年,也称岁首、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春节期间,全球华人地区都会举行各种隆重的新年活动。
在上古时代,曾采用岁起摄提纪元法,寅月为正月,立春为岁首,摄提纪元可归为阳历类别,也就是说,上古时代以立春日作为新年岁首,不过自夏商周时期开始我国使用阴历,夏朝正月是一月,商朝是十二月,周朝是十一月,秦朝是十月,汉武帝太初元年,又将岁首恢复为一月一日,此后曾有几位皇帝改历改岁首,但大部分的时间里,正月都是一月,岁首新年都是一月一日。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于是出现了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为了区别,便将原有新年的别称之一“元旦”送给了公历1月1日,而将夏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之所以称春节,主要是因为夏历一月一日一般都在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春”前后,但至今很多地方仍沿用传统,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过年。
二、双春年:
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农历是阴阳历,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并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由于农历兼有阴历和阳历,阳历大约有365日,而阴历大约只有354日,所以难免“阴差阳错”,为了解决两者之间大约11日的时间差,就在阴历中设置了“闰月”,因此农历一年之内就可能出现两个立春节气,这就是“双春年”。
按照农历,天数最少的一年是353天,最多是385天,天数少的年份会出现“无春年”,而天数多的年份则出现“双春年”,每19年中就有7个“双春年”,7个“无春年”,按照公历推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在1月30日前的一定是双春年,春节在2月6日至14日之间的一定是无春年,春节在1月31日至2月2日之间的有可能是双春年,春节在2月4、5日和2月15、16日有可能无春年。
庚子年(对应公历2020年前后)是383天,闰四月,所以也是“双春年”,庚子年第一个立春是正月十一,第二个立春则是腊月廿二。
三、生肖与立春:
生肖,又叫属相,是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很多人认为生肖年是从春节(正月初一)开始计算的,理由是生肖应与当年的干支纪年中的“地支”相一致,而正月初一是岁首,是一年太岁开始,不过也有民俗学家认为生肖年应从立春日交春时刻算起,传统命理学也支持立春计算生肖的说法。
对此,六甲番人认为,生肖的确定还是应当取立春开始的说法,道理很简单,阴历与月相变化有关,阳历则与地日相对位置有关,对于人类来说,太阳的影响力应大于月亮,同时,十二生肖所管辖的天数应大体一致,不应出现有的管385天、有的管353天的情况。
所以,庚子年正月十一(2020年2月4日)17:03:12以后出生的孩子才算是属鼠,此前出生的孩子仍然属猪。
此外,有人认为“双春年”最适宜结婚,而“无春年”是寡妇年,不宜结婚,六甲番人认为这种说法毫无依据,从上文可知“双春”与“无春”都是人为调整日历的结果,与天象并无关联,而是否适宜结婚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而已。
我是六甲番人,敬请大家关注。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是怎么区分的?
前段时间,时冷时热的天气,真的是苦了我们家长们了。
你说穿多点吧,又怕孩子热;但是脱了吧,又担心孩子会着凉了.........
结果反复折腾,不一小心把孩子弄成了感冒。
突发感叹一句:想做一名完美的宝妈真的太难了,因为带孩子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既然得了感冒,那就得治是吧!
可是感冒呢,也是有个性的,它有不同的类型,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有些孩子是风热感冒,有些孩子是风寒感冒。
有不少人对此概念理解很偏面,认为:冬天引起的感冒就是风寒,夏天引起的感冒就是风热。
这样的解释是不正确的。一旦判断错误,用错了药,是很容易使得病情加重的。所以今天我给大家解释和分辨一下这两者的区别。
家长如何辨别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一、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是受了风寒之邪引起的,在冬天比较多见。但是在春季也比较多,因为会有不少孩子因受寒而感冒咳嗽的。
风寒感冒主要的表现是:
1、舌白:舌苔比较薄,而且颜色发白。
2、无汗:孩子是不会手脚出汗的。
3、痰液清:痰少,咳出来的痰是清稀的,或是白色泡沫状痰。
4、鼻涕清:清鼻涕,像清水一样,或者是透明偏白色的鼻涕。
5、 口渴:风寒感冒初期患儿不会出现口渴现象。
6、 咽喉肿痛:风寒感冒患儿症状比较轻,或者比较少出现咽喉肿痛。
7、 畏寒:孩子总是觉得冷,想多穿衣服。
二、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一般是因为吃太多辛辣、油炸的食物,而导致胃肠积热,内热循经上传于肺,加上外感风邪,引发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的主要表现:
1、舌黄:舌质边尖部红,苔黄腻,厚。
2、有汗:由于是热性感冒,孩子积滞化热,发于体外,所以身体会发热,脸红发烫。
3、痰液黄稠:咳出来的痰又黄又稠。
4、鼻涕黄:黄色/黄绿色的鼻涕、比较黏稠。
5、口渴:风热感冒初期即可出现口渴表现,因感受热邪而伤及津液所致。
6、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的早期易出现明显的咽部干痒不适或红肿疼痛,可致患儿吞咽困难,甚则哭闹厌食。
7、口臭:口气比较臭,呼出的气也比较热。
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我们家长要学会分辨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才能更好地对症治疗,不会耽误病情哦!
但是临床上辨别感冒的寒热虚实实际上要比我上述给大家讲的,要复杂很多。
我们家长们可以用以上方法是可以简单判断孩子感冒大概性质的。如果孩子感冒严重,一定要看医生。
风寒/风热感冒怎么办?一、风寒感冒
1、药物
如果孩子是风寒感冒,则应该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例如: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
注意:关于上述的药物,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饮食
风寒感冒者禁用寒凉的药物和食物,更不能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袋冷敷。
应注意保暖,可以吃点温热的姜糖水、姜粥。
3、水果方面
不能给孩子吃一些生冷的水果,常见的寒性水果有:西瓜、梨、枇杷 、水梨、草莓、橙子、桑椹、甜瓜、猕猴桃等等。
二、风热感冒
1、药物
风热感冒治疗时,需选择凉性药物,以散解体内风热之邪,临床常用辛凉解表中成药物。例如:板蓝根颗粒、银黄颗粒。
注意:关于上述的中成药物,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水果方面
不能给孩子吃一些热性的水果,常见的热性水果有:荔枝、桃子、龙眼、樱桃、大枣、榴莲、橘子、芦柑等。
3、发热护理
风热感冒则无明显的寒战症状,常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可在降温药运用的同时适当进行物理降温以防高热惊厥。
风热感冒一般是7~10天左右就会好的,但是孩子常会出现咳嗽,这是小儿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肺的通气功能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如果孩子有咳嗽的话,可以给孩子煮川贝炖雪梨或者冰糖蒸雪梨吃。雪梨、川贝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孩子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可以吃。
注意的是,如果是风寒感冒引起的就不要吃啦,免得寒上加寒,病情加重。
冰糖蒸雪梨作用:滋阴润肺、止咳平喘。
做法:
第一步,把梨削去皮,用小刀去掉上层的五分之一的顶部,挖去梨核,不要挖透底部;
第二步,把雪梨清理干净后放入冰糖添加白开水(约梨的一半),上锅蒸30分钟即可吃了。
预防胜于治疗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我们家长平时留意气候变化,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最后,如果希望宝宝快点好起来,体质越来越好,妈妈们现在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对症下药才能更快恢复。
乳铁蛋白是初乳中含量最高的免疫蛋白,被誉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对提高宝宝免疫力,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感冒)、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腹泻等具有很好的作用,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极其重要。
安贝适爱免优分离乳清蛋白粉主要成份有乳铁蛋白、乳清蛋白、免疫球蛋白,蛋白含量高达95%以上。
安贝适爱免优是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广谱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用于:免疫力低下/体质虚弱/经常感冒发烧,呼吸道感染/扁桃腺发炎/哮喘/支气管炎/肺炎,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关注我,了解更多的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