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心理医生免费咨询一下,沈阳这边做心理咨询多少钱?
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是按时间收费的,不同地区的收费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医生收费也是不同的,心理咨询机构大多收费在200~800元/小时左右,医院心理门诊一般在60~200/小时。
这些价格不是绝对的,很多的时候还是要去实地了解一下。
心理咨询预约流程?
一、咨询前预约:可以选择电话预约咨询或者微信、QQ等聊天工具预约咨询。
二、确认时间:工作人员会负责确认您与咨询师合适的时间进行咨询,如无特别说明,每次咨询都以50分钟计算。除了您在预约时会和您确认时间,在咨询日的前一天,工作人员还会再一次与您进行确认,确认您能够在第二天进行咨询。如您需要取消咨询,也需要在咨询的前一天进行取消。请注意,如已经确认您能够进行咨询,而您因故未能进行咨询,本次咨询的费用依旧会按照咨询协议收取,同样的,如咨询师在确认之后未能进行咨询,也会根据协议补偿您的损失。
三、咨询前:初次来访,请提前10至15分钟抵达咨询室阅读并签署咨询协议书(首次咨询确认书)。复诊,请按时抵达咨询室。咨询时,陪同到访者可以在接待室休息。
四、咨询后:按照实际咨询时间在接待室交付咨询费用(有关收费请参见收费表),并进行下一次咨询时间的确认。原则上,费用交付给工作人员而非咨询师本人。若已通过转账等形式提前支付,无需再次支付费用,在咨询后与咨询师以及助理确认下次到访时间即可。
五、最后(咨询中止):咨询中止,咨询师会与来访者讨论咨询的效果等。如您愿意,亦会邀请您参与随机的咨询效果抽样调查,该调查的目的是对咨询师的工作进行评估,您的所有数据都将保密。
心理医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在哪里?
我是陈建,国家注册心理顾问,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预约公众号:心灵鱼。
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这两者本身的工作内容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首先,治疗的方法不同。心理医生就属于医生的范畴,顾名思义就是看病的,以患者是否有生理性病变为主要诊断标准。比如我认识的精神卫生中心的朋友,都是医学专业的。所以,他们的治疗方式,就是和医院对待病人的态度,权威的治疗模式,从脑神经生理机制的角度看病。治疗的结果是要么吃药,要么住院治疗。
咨询师,顾名思义是会谈的方式,是一种双方平等的、以心理学为专业背景和理论支持的会谈。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疏导和帮助,来访者可以找到自己的资源,重新获得自信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其次,对求助者的称谓也是不同的。心理医生的求助者,一般称之为“患者”,就是有病的人。心理咨询师的求助者,一般称为“来访者”,即前以访谈的方式来咨询的客户。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找心理医生的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比如精神分裂、出现幻觉、妄想;而心理咨询师是为遇到现实的心理困扰的人提供“心药”的,比如夫妻关系或亲子关系问题等!针对不同的问题,可要挂对号哦。
我是陈建,国家注册心理顾问,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情感和亲子咨询,咨询预约公众号:心灵鱼。欢迎您来向我倾诉您的烦恼和迷茫!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心理阴影找心理医生有用吗?
谢邀!
从你的提问中可以看出来,你对心理咨询这个行业还不是很了解,我尽量把这个问题往简单了说,对这个行业的一些基础知识有了了解,对你的判断会有帮助。
一、“心理医生”是行业外的人对我们的称呼,学术上严谨的称呼是“心理咨询师”,而且这个称呼是行业内部公认为是最合适的,我们称呼前来咨询的为人“来访者”,把待来访者看为“在认知、心理上暂时受困的人”,而不是病人,这一点很关键。而找医生的,一般称之为患者或病人。
二、一般的来说心理状态分为三种: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和心理异常。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心理不健康的和少部分心理异常的状态。精神科医师主要解决绝大多数心理异常的问题需要。前者是咨询师,后者是医生。
三、心理阴影在医学上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就是PTSD,属于心理异常,具体的概念网可以很容易查到,我就不在赘述了。可以看到这是医学上的称呼,所以想解决这个问题,找医院的精神科医师是必然有用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愿意去医院,尤其是不想暴露有精神方面的问题,那么可以找心理咨询师中的精神分析流派的咨询师。
四、你的这个问题有个最优质的答案:找有精神科医师背景的心理咨询师,这一类人,兼顾医生和咨询师的特长,所以说找他们是最合适的,目前国内很多这个流派的大咖也很多,在找的时候不要看这个咨询师名字下挂了多少头衔,只需要看他是否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在看有无精神科背景,按照这个原则去选择,你的问题会顺利解决。但PTSD可不是几次咨询就能解决的问题,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如有分析不到之处,还望海涵[祈祷][祈祷][祈祷]
最后补充一点:在我接触的来访者中,有好多夸大了自己行为,比如有一些强迫行为的人认为他自己有强迫症,有点抑郁状态的人认为他患有抑郁症,有某些方面的行为不代表有这个病症,所以你说的心理阴影究竟是不是PTSD,你需要自己甄别下。
如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都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就已经形成的性格。”
实际上,人的内心结构并不那么复杂。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不同的部分:儿童成分和成人成分;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
所有的伤害都是因为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结果。
之前畅销书《少有人走的路中》也曾经提到过:“将内心呈现出来它将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将摧毁你。”
不管在原生家庭中形成了什么样的性格,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环境而滋生出的保护外壳,并非自己真实的样子。
褪去了这层外壳,既遮挡了内在的光亮,也模糊了外在的现实,混淆了控制、伤害和爱,还会将过去的经历和感受粘连到今天的生活中。
而整合就是清除这种认知上的粘连,去除保护的外壳,露出真实的自我。
在《突围原生家庭》一书中,提供了简单的方法和实用的练习,教会我们如何呈现内心。将内心呈现出来,是让那些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想法和感受浮出水面,被自己的意识发现并看见。
自我成长的旅程就是:认识到自己的真实也许并不完美,但我们不再为此感到羞愧,也不必再借助外壳掩饰,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完整。
只有当回忆触及生命的源头,进入潜意识的深渊后,我们才能深入了解自己性格形成的原因,治愈那些受伤的小孩重建自我。
了解自己的童年好的原生家庭应该满足4种心理需求:关系需求,独立和掌控需求,快乐需求,自我价值感和渴望被认可的需求。
我们向外的所有努力都无法治愈内心的阴影小孩,只有完全接受因小孩才可以治愈。让阴影小孩觉得被理解并真切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不要尝试跟自己的缺点做斗争,而是要接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放松。
我们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看清现在,并将过去留在过去,重建自我。
被理解的童年永远不嫌晚。
重构信念系统信念就相当于心理上的操作系统,听上去简单易懂,却凭借着自己无穷的力量将过去占领到现在,并通过阴影小孩和阳光小孩深刻的影响着我们。
你必须要理解,你是自由的,可以自己构建自己的认知思考和情绪,如果你有意识的感受负面信念是如何影响你的情绪的,而你的保护策略又是如何影响你的日常生活的,那么你就能看见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幸福的世界。
表现真实的自己很多人不敢在伴侣面前表现真实的自己,总想隐藏身体中的某一部分,他们认为如果表现的过于真实,袒露自己的愿望和需求,亲密关系就会受到影响,他们不知道只有真实才能让关系变得生动有趣,靠隐藏和伪装维持的关系是脆弱的,没有生机。
从当局者角度来讲,人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却看不到自己,而从观察者角度来讲,人却能从外面看到自身。
如果人们能够开口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所带来的好处要比想象的多得多:既可以让你做真实的自己,也可以让别人觉得你不是一个软弱可欺的人,还可以让朋友知道你的底线,知道如何与你相处。
一个人越能认清自己,越没必要带上保护的外壳躲避这个世界,表现的越真实,人际关系就越融洽,越能更好的跟他人相处。
只有你自己变得真实,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够真正产生和谐和亲情。
只要敢于表达自己,你会惊艳地发现真实的自己比那个伪装的自己更受人欢迎。
启动改变之路“当我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时,我就能改变了。”
改变并不是强化保护策略,而是砸碎这层厚实的外壳,透出内在的光亮,让你和你身边的人都活得真实更具人性更有意义,
尽管我们是不完美的,尽管我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缺陷,我们也要对自己满意,为自己骄傲,接纳不完美,我们才更有价值。
练习策略不得不说在《突围原生家庭》一书中,是目前我所读到的,关于提供解决对策和方法最多的一本。
在最后一章,除了基本的一些理念转变,比如:你可以让别人失望,可以带着好心情说“不”…还有一些比较好玩的解决方法,比如“母牛冥想”。
学着像母牛的样子放松下来,用愚蠢的眼神注视前方几分钟,可能最后你会忍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不好的情绪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而这个时候如果让你试着发怒,那可能是完全做不到的。因为一个完全放松的面部表情,在心理上很难跟愤怒联系起来。
所以下次在面对情绪波动的时刻,试着想象自己是一头母牛,利用“母牛冥想”的方法,对待每种攻击,那么可以让你保持独立自主的状态。
最后记住,我们与自己的关系越好,与他人的关系便会越好。
只有我们允许成为我们自己,才能获得自由,获得成功人际关系的基石。我们必须接受自己的缺陷、伤害、错误和对完美的幻想和追求,接纳一些不确定和不安全感。
让自己活得更加真实,更有韧性,更有意义,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我们才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