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的位置图片,被民间手段治好的情况吗?
首先,你的命题是伪科学,也是伪命题 ! 你所说的‘’科学手段不能医治‘’还能说是‘’科学‘’吗?‘’民间手段治好的情况‘’那当然是真实不虚的科学论治了。否则,疾病就不能医治好的。只是科学论治的方法不被一般人了解及理解,正好说明‘’民间手段‘’才是智慧与科学的。
相反,题主提出这个伪命题的问题的问题,恰恰说明了一点 : 在大家身边的确存在所谓的‘’科学手段不能医治‘’的病例不计其数,反而‘’被民间手段治好的情况‘’层出不穷 ! 你说:谁才是科学论治呢?现在部分人天天讲科学,那么,什么是科学?‘’科学‘’不能解决疾苦、病魔的侵害,那这样所谓的‘’科学‘’还能称之为科学吗?只能让人贻笑大方了。
‘’民间手段‘’是传统医学和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几干年来人们在与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生物学、病理科学作斗争、探索和研究出来的与疾病斗争实践的结果。否则,哪来的药到病除呢?天天叫喊科学的人,为什么有些疾病不能被‘’科学‘’的结合病理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而去根除病痛呢?反而是由‘’民间手段‘’信手而治 ! 如果不问科学都能针对性的治病,那么,你的‘’科学手段‘’又怎么能体现科学? ‘’科学手段‘’、‘’民间手段‘’都可以用百草枯治病了?
医学领域,民间确实有被大医院放弃治疗的病人让‘’民间手段‘’治好的实证,谁也否定不了。不要天天高谈阔论自己的‘’科学手段‘’而去抵毁‘’民间手段‘’。要知道大自然有淘汰规则,存在的都是有其合理性、科学性。既然‘’民间手段‘’千年传承了下来,被广大群众接受就必然有其科学的基础。很多事例告诉了我们:一药一治的‘’民间手段‘’堪称经典,是所谓的‘’科学手段‘’望尘莫及的。
本人是可谓祖传药草的传承人,虽然在特殊年龄、特殊年代、特殊环境下所承继的‘’手段‘’不多,但总还算继承了九牛一毛之秘(当时,就是为了自保)。再强调一下 : 肺结核、骨肉瘤、蛇毒、疔、疖、疮、部分恶性肿瘤等手段就是家族的防身符。医者仁心,但也药治有缘之人。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也必有其短。都是为人类疾苦、病患而孜孜不倦探索、研究的成果,只有相得益彰才是人类之福、社会之幸。望一些不轨之人能够有良心发现,为人类社会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如何保养能尽快远离疾病?
大家好,我是猫老师健身!
导语:最近遇到很多的网友私信问猫老师健身:
腰椎间盘突出能不能做深蹲、硬拉?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动作可以缓解或纠正的?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拉伸动作可以做?有哪些动作会加重症状?由于私信问这类问题的患者数量不在少数,所以猫老师健身觉得有必要做一期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怎么运动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这类患者。
猫老师健身特意去查了很多的资料,发现许多的研究调查的数据表明,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现代人的“新宠”,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而且许多的年青人也被它困扰和折磨;据统计,全国多达80%的人在其一生中会遭受下腰痛发作,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潜在问题之一[1],椎间盘突出症最常发生在下背部(腰椎),涉及椎间盘材料移位超出椎间盘间隙。[2]
下面猫老师健身从“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到“腰椎间盘突出可行的和避免训练的运动”等6大方面来分享,文章篇幅较长,急需知道训练动作的网友可以直接拉至文章最后。
一、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
三、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运动建议。
五、6个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伸展动作。
六、7个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避免训练的动作。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脊柱的解剖结构。
脊柱由一系列形状不规则的骨头组成,这些骨头称为椎骨,根据在脊柱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椎骨可以分为5类:
脊柱顶部的前7块椎骨称为颈椎(C1~C7),这些骨髂组成了一灵活的框架,为头部提供支撑,以头部能够自由运动。颈椎以下的12块椎骨被称为胸椎(T1~T12),它位于中上背部,胸椎与肋骨一起运动,构成胸廓的后锚。胸椎以下的5块椎骨是腰椎(L1~L5),腰椎是脊柱中最大的骨头,腰椎之所以是常出现疼痛的部位,是因为这些椎骨承受了身体的大部分重量。骶骨是一块三角骨,位于腰椎的正下方(儿童会有4至5块)。脊柱的最底端是尾骨(或称为尾巴骨),它由3至5块骨头组成。(二)什么是腰椎间盘?
以上已说明:胸椎以下的5块椎骨是腰椎(L1~L5),腰椎是脊柱中最大的骨头(椎骨),而椎骨与椎骨之间的部分是椎间盘,它由纤维化的软骨组成,起到缓冲作用,使椎骨不会相互摩擦,并使背部能够活动。椎间盘有坚韧的外圈,被称为纤维环;纤维环的里面是柔软的凝胶状物质,被称为称为髓核。(三)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位于腰椎(L1~L5)处的椎间盘在外在压力下或者长时间、经常性动作下:
腰椎会向前倾斜,这时椎骨就会向前方压迫椎间盘(一个或多个),当椎间盘超出正常范围,纤维环的背面向后突出,导致纤维环的背面变薄。随着压迫时间的增加,受损的纤维环的纤维组织会变弱。髓核也会变干失去弹性,随着病症的恶化,髓核会将纤维环向外推,导致椎间盘膨出。再随着时间的增加,髓核继续向外推,就形成了椎间盘突出,然后是椎间盘脱垂,最后是椎间盘游离。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凝胶状物质通过椎间盘的外层破裂,并压在脊髓或脊髓神经上,从而导致症状,包括使背部疼痛和其他相关症状,使日常活动难以进行。[2]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常见原因包括:
脊柱磨损:腰椎间盘突出通常是由于每天过度使用脊柱,导致腰椎磨损或变形,因为椎间盘的作用是吸收扭曲、行走、和弹跳等运动产生的冲击,如果长时间的冲击,纤维环纤维(坚韧的外盘层)可能变弱,并使髓核(果冻状内层)开始穿过,变成椎间盘突出。伤害:外部的伤害(例如车祸),突然的外力给椎间盘施加太大的压力;或者不正常扭曲和不正确举起大重量的物体时,也都会引起椎间盘突出。肥胖:体重超重,不但会给关节造成重大的压力,而且也会提高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吸烟:尼古丁会限制椎间盘的血液流动, 使退变性更加严重并阻碍愈合,退化的椎间盘不像以前那么柔软,更容易撕裂,这也会导致椎间盘突出。遗传:一项研究表明,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的家庭 发生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较高。频繁驾驶: 长时间坐在座位上,以及汽车发动机的振动会增加椎间盘和脊柱的压力。久坐:久坐且坐姿不正确是现代人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重大原因,所以定期运动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办法。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腰痛(通常是第一症状)腿痛(上下移动)[1] [5]腿麻木或刺痛[5]腿无力[1]坐着时疼痛会加重[ 5]躯干屈曲受限[1]坐骨神经痛重要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极为罕见的症状是肠或膀胱失去控制,这可能表明潜伏着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马尾综合症,该综合征是由于脊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的,被认为是医疗急症,需要立即注意。[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运动建议。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最关心的是如何选择运动,那些动作可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那么动作会加重椎间盘突出,下面是猫老师健身总结的一些建议:
避免选择任何会产生前屈(圆形)腰椎的姿势:大家已从上面知道腰椎间盘突出是因为椎骨向前弯曲,挤压椎间盘,使髓核向后挤压纤维环导致的,所以尽量避免上半身向前俯身的动作。避免大重量且要使用脊柱来稳定或发力的健身动作:大重量会增加腰椎的压力,使椎骨之间椎间盘承受压力更大,这样会加重腰椎间盘突出。选择拉长脊柱的动作:拉长脊柱将在椎骨和椎间盘之间带来空间,增加血液流动,舒展需要伸展的脊椎肌肉。需要增强核心力量:一个强壮、铁桶般的腹部核心肌群,是稳定和保持脊柱最好的办法,但不要选择仰卧起坐(因为仰卧起坐使腰椎前屈了)。选择腰椎向后弯曲伸展动作:腰椎向后弯曲的伸展动作刚好后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的过程是相反的。对下半身进行轻柔的伸展运动:腰椎间盘突出病时,髂部周围的软组织会紧绷和不平衡,使导致臀肌无力,而臀肌是身体的主要支撑肌肉,如果无力,会让腰椎代偿,又反过来增加腰椎的压力,恶性循环。6个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伸展动作。根据以上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选择训练动作的建议,猫老师健身分享下面7个着重于缓解或减少疼痛的锻炼[5]。
这套训练动作包括了许多“扩展”型练习以及核心稳定性练习(核心稳定性锻炼已显示可减轻腰痛[3] [4])。
(一)脊柱减压:
脊柱减压是治疗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第一件事,因为它实际上在椎骨之间形成了空间,从而减轻了椎间盘的压力。
使用单杆或吊环(或可以挂在上面的任何东西),让身体“挂”起来,让身体放松,坚持30秒,然后做3次。
(二)站立伸展:
站立的伸展运动可以帮助您每天扭转(驼背)的动作,由于大多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姿势不良和脊柱反复弯曲(尤其是在姿势不良时弯曲)而造成的,因此这种伸展有助于将椎间盘推回中间位置。
以良好的姿势站立进行这项练习,把双手放在下背部的两侧。在双手的帮助下,将骨盆向前推动并向后伸展脊柱。顺着脖子延伸,面对天花板。每组做10个,做3至4组。(三)眼镜蛇姿势(腰椎伸展):
眼镜蛇拉伸有助于将椎间盘纤维环和髓核推向椎间盘中心,从而改善愈合效果,反复下腰伸展的目的是“症状集中化”,这基本上意味着从患病的腿到脚的疼痛应该重新回到更靠近下背部的位置,从而减轻疼痛。
俯卧在地板上。然慢慢地将肘部推起,同时保持髋部与地板接触。保持10~15秒。缓慢回到起始姿势。(四)猫牛式:
猫牛式是最流行的椎间盘突出练习之一。通过组合两个瑜伽姿势,猫牛伸展运动可以通过打开椎间盘间隙来缓解椎间盘突出的压力。它还可以改善脊柱的活动性,这可能有助于缓解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并加快恢复速度。
开始跪下,膝盖位于臀部正下方,双手位于肩膀正下方。此时背部平坦,笔直和颈部处于中性的位置。降低到母牛的姿势:呼气并向下推脊椎,同时保持肩膀和臀部在同一位置。上推至猫式:吸气并向上推动脊椎,成弓形进入猫姿势。在猫牛姿势中保持稳定的呼吸。猫式和牛式各保持10~15秒,做4组。(五)鸟狗式:
鸟狗式这项运动将有助于增强和稳定您的下背部和深部脊柱肌肉。这将帮助您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以后出现椎间盘突出。
采用跪姿,膝盖位于臀部正下方,双手位于肩膀正下方。抬起左臂并向前伸直,直到与躯干对齐;同时,向右踢右腿,直到与躯干对齐为止。保持该位置2-3秒钟,然后缓慢返回起始位置。用右臂和左腿重复。交替进行10次重复,做4组。确保头部,颈部和背部保持中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颈部压力。(六)平板支撑:
这种“核心”运动将通过增强脊柱深层肌肉和臀肌(臀部肌肉)来帮助使骨盆处于正确的位置。
开始时将前臂(手腕到手肘)稳稳放在瑜伽垫上,确保肘部在肩部正下方。双腿在身后伸直,将臀部抬离瑜伽垫,以脚尖为支靠点。收紧腹部,确保脊椎自然伸直。保持该姿势至少20-30秒,然后慢慢增至3分钟,同时保持深呼吸。你可能因担心运动会加剧椎间盘突出症而选择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度过一天的休息时间,但是这不利于缓解和减少腰椎间盘突出,进行以上6个椎间盘突出的伸展运动和锻炼,可以使你积极主动地恢复自己的状态,并可能有助于减轻症状并增加背部的整体健康状况。
7个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避免训练的动作。1.仰卧起坐:对于患有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的人来说,这种流行的锻炼是最糟糕的锻炼之一,脊椎向前弯曲会给脊椎椎间盘施加巨大压力。
2.直腿抬高:抬高腿会给椎间盘施加很大压力,因此最好避免。
3.深蹲:蹲下时,身体的一部分重量可能会转移到腰部,对腰椎施加过多压力,这会加剧椎间盘突出症。
4.站立腘绳肌伸展:这种伸展使腰部变圆,从而使腰椎中的椎间盘受力。
5.硬拉:对于患有椎间盘突出症的人,最好避免进行此运动,因为沉重的重量会压迫脊柱和椎间盘。
6.倒蹬:腿部按压运动会使腿部靠近胸部,从而使脊椎变圆,这对有椎间盘突出症的人不利。
7.骑自行车和骑自行车:骑自行车和骑自行车所需的姿势是人向前弯腰的姿势,这对您的腰椎间盘突出不利。
结束语:
了解腰椎间盘的解剖结构和什么是椎间盘突出有助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6个伸展和核心训练能够很好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缓解和减少疼痛。7个腰椎间盘突出患一定避免的训练,不然会加重突出和增加疼痛。您觉得有用吗?与朋友分享!参考文献:
[1] Amin R, Andrade N, Neuman B.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urr Rev Musculoskelet Med. 2017;10(4):507-516. doi:10.1007/s12178-017-9441-4
[2] Schoenfeld AJ, Weiner B.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t J Gen Med. 2010:209. doi:10.2147/ijgm.s12270
[3] Yazdani A, Hesari P, Eghbali Khosro S, Anbarian M, Babaei-Ghazani A. Effects of six-week exercise training protocol on pain relief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Journal of Analytical Research in Clinical Medicine. 2016;4(1):27-33. doi:10.15171/jarcm.2016.005
[4] Hemmati S, Rajabi R, Karimi N, Jahandideh A. Effects of consecutive supervised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on pain and disability in women with nonspecific chronic low back pain. Koomesh. 2011. 12(3):244-252
[5] Humphreys C, Eck JC.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ptions for herniated lumbar disc. Am Fam Physician. 1999 Feb 1;59(3):575-582.
这段时期是不是比较安全的时期?
谢邀。
小豆子现在正好27周5天,算是渡过了一段比较稳定的时期。
我们一般把孕十四周到二十七周末称为孕中期,随着孕早期各种让人难受的反应消失,孕妈不管是从精神还是抵抗力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时期。
胎盘的形成,胎宝宝的各个器官不断发育,孕妈渐渐能感受到胎宝宝越来越强有力的心跳啦!孕妈要按时做好各项产检,均衡营养,补充各种微量元素。
孕中期虽然是比较安全的时期,但是孕妈依然不能完全放松,孕妈和胎宝宝的闯关还在继续。另外,孕中期孕妈会有头晕和头疼,胸部变大、乳胀,腰酸背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皮肤瘙痒,静脉曲张,手脚麻木和水肿,小腿抽筋,腰酸背痛,坐骨神经痛,尿频,便秘和痔疮等各种不舒服的反应,孕妈们要调整心态,一起面对孕期甜蜜负担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豆子,八零后伪文艺孕妈一枚,曾经抑郁焦躁,如今正能量满满。愿意分享所有孕期的故事,解答各种孕期疑惑,有问题的亲可以私信,必定倾囊相告。让我们和宝宝一起成长,面对孕期各种甜蜜的负担!
能否发一张让你刻骨铭心的旅游照片?
小时侯,就知道中国有个世界最高的山峰 —- 珠穆朗玛峰。
有幸在天命之年走进珠峰,它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20公里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嶂,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40多座,峰顶常年温度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由于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随处可见。
走到珠峰脚下,你才懂得什么叫壮观、什么叫震撼……
孕妈肚子经常出现下坠感?
【哈喽,大家好,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阅读育儿好文哦】
导读:很多妈妈到了孕晚期的时候就会开始莫名的紧张起来,对于一些身体上的小改变都会一惊一乍的,以为小宝宝是不是快要出生了。然而,肚子里的小宝宝能不能顺利出生,还要看宝宝能不能正常的入盆,而宝宝入盆的情况决定着孕妈们能否顺产。
对于胎儿入盆这件事情,很多人都会说,如果感觉到肚子有下坠感,就是胎儿入盆了。那么在孕晚期的时候,孕妈肚子经常出现下坠感,是胎儿入盆的信号吗?胎儿入盆的时候,我们都能够通过什么方式来做出判断?
一、关于胎儿入盆
胎儿会在孕36周的时候就开始渐渐调转自己身体的方向将头部进入到妈妈的骨盆处,而大约在38周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完成入盆的动作。当宝宝顺利入盆且胎位正常的时候,也就表明了孕妈有顺产的先决条件,接下来就可以等到预产期的到来,完成分娩的工作。
胎儿入盆的时候,孕妈们会感觉到有下坠感,但相反的,并不是说能够感觉到有下坠感就是胎儿入盆。因为到了孕晚期的时候,宝宝的身体发育已经非常成熟,体积也到达了最高峰,所以孕妈的肚子和子宫都会因为胎儿而变得很大,由于重力的原因时不时也会出现有下坠的感觉。
二、胎儿入盆有哪些征兆?
1、上厕所的频率增加
胎儿入盆以后,我们的肾脏和膀胱都受到的挤压感都会比之前要大很多,因为宝宝整个的重量都会中在下半个腹部。而受到挤压的肾脏和膀胱在功能发挥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储存尿液的能力也比以前的下降了不少,所以就会出现频繁上厕所的情况。
因此,如果孕妈妈们发现自己在孕晚期的时候,突然开始变得总是想要上厕所,甚至还出现了明显的
尿频、尿急、尿等待的各个症状,也不用过分的焦虑,我们应该考虑到是不是胎儿入盆的原因。在平时也不用特别去憋尿、忍尿,有尿意就可以去上厕所。
2、肚子的形状有了明显的变化
我们经常听到老一辈的人会说,“看你的肚子形状都变了,应该是准备要生了。”其实这样的话也并无道理,胎儿入盆以后确实会引起孕妈妈们肚子形状的变化,而通过肚子形状的具体变化,我们也能够查看出胎儿入盆的情况。
一般来说,胎儿入盆以后,孕妈们会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肚子有下坠感,在入盆之前孕妈妈的肚子的凸起的位置会比较靠上面一些,等到胎儿入盆以后,突出的最高点就会逐渐的向下移动,毕竟宝宝的位置也已经改变了。妈妈的肚子也由圆滚滚的状态,变成了像柚子一样的形状。
3、食欲和饭量都有所增加
胎儿入盆以后,位置会逐渐向下移动,因此原本受到胎儿和子宫挤压影响的肠胃和各个器官就有了放松的空间。在宝宝还没有入盆之前,妈妈的脏器是长时间处于被挤压的状态,经常出现恶心、反胃、胸闷气短的情况,入盆以后就会感觉浑身都轻松舒畅了起来。
尤其是在胃口上,由于肠胃的挤压作用没有了,妈妈们也就拥有了更多的进食空间,所以胃口上会比怀孕的前期要好很多,也不会出现积食、反胃等的问题。因此,在宝宝入盆以后,孕妈妈的胃口得以解放,这是不妨多吃一些,为日后的分娩储存体力。
重要提示:到了孕晚期的36周以后,胎儿就会开始进行入盆的准备,而在这期间,孕妈的肚子会感觉到又下坠感,而更明显的表现则是上厕所的频率会增加,肚子的形状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胃口上也会有所改善。
今日话题:孕妈们在准备分娩的时候,都有哪些强烈的预知感觉?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格格,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多平台签约作者,亲子阅读推广人。关注我,为您带来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困惑和疑问,请给我留言。欢迎大家收藏,点赞,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