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钾的作用和副作用,用氯化钾复合肥种植辣椒会有什么副作用?
大家好!我是兰家二哥。
我们种植蔬菜是离不开肥料的,但并不是每一种肥料都适用于任何植物,肥料的滥用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的伤害。辣椒是不能用氯化钾复合肥来进行施肥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氯化钾里的氯离会与土壤中的钙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钙,氯化钙的溶解度较大,容易随着雨水流失,钙是土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钙盐流失过多就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泥土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辣椒缺钙后导致脐腐病的发生,容易落果,或只开花不结果。
2:氯离子会造成土壤变酸。氯化钾它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它是生理酸性,辣椒在吸收养分时以co2为交换物质,每吸收一个阳离子就会释放出一个有CO2溶于水电离出来的H+,每吸收一个阴离子就会释放出来一个HCO3-,再加上植物在吸收阴阳离子时不是等数量的,导致吸收的k多余阴离子,最终使土壤变酸,酸性会抑制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为病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使辣椒受到病菌的攻击。土壤过于偏酸性使辣椒成长缓慢或落花少结果。
3:氯离子会激活土壤中的锰、铝等金属元素,如果辣椒过多吸收这种金属元素会造成毒害,影响辣椒的生长。
所以种植辣椒最好别用氯化钾复合肥来施肥。以上就是我所掌握的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硝酸钾和氯化钾哪个好?
①用肥后的吸收速度对比
在把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三种钾肥使用到作物上后,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作物对硝酸钾的吸收速度最快,硫酸钾的吸收速度居中,氯化钾吸收速度最慢,换句话来说就是,见效速度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
②购买价格与使用成本对比
如果经常使用钾肥的农民朋友应当都知道,市场上三种钾肥的价格高低是:硝酸钾比硫酸钾贵,硫酸钾又比氯化钾贵,所以在钾肥使用的成本上,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
③使用方法的对比
硝酸钾,可以做底肥、追肥、冲施、叶面喷施等使用,尤其用它做追肥和叶面肥喷施的效果最好,做底肥使用在用肥成本上不如使用价格更低的硫酸钾划算,因为它只含氮和钾两种元素,使用时一般需要搭配磷肥一起使用。
硫酸钾,可以做底肥、追肥、冲施、叶面喷施等使用,因为它的价格适中且效果好,因此,它也是咱们农民朋友种瓜、种菜、种果树时最常用的一种钾肥,因为它只含三大元素中的钾,所以,在使用时一般需要搭配氮肥和磷肥一起使用。
氯化钾,可以做底肥(提前10-15天)和追肥(幼苗长到后)使用,很少做叶面肥喷施使用,更应当避免做种肥使用,因为肥料中的氯离子容易造成作物烧种或烧苗。除此之外,因为氯化钾含有较高的氯离子,因此,如果使用氯化钾做底肥,应当在播种或定植前提前10-15天使用,以此使肥料中的氯离子在浅层土壤中随水渗透到深层土壤中去(减轻氯离子危害),否则容易导致作物播种或定植后发生氯离子烧种烧苗的问题。
④适用土壤条件的对比
正常情况下,中性肥料可以在各类土壤上广泛使用,因为它使用后不会改变土壤的酸碱性;碱性肥料不能在盐碱类土壤上使用(但可以和酸性肥料一起搭配使用),否则用的越多、用的时间越长,土壤的盐碱性越强;酸性肥料不能在酸性土壤上使用(但可以和碱性肥料一起搭配使用),否则用的越多、用的时间越长,土壤的酸化程度就会越重。因此:
硝酸钾基本上可以在各类土壤类型上使用,使用到土壤中的残留量很少,长期使用既不会造成土壤酸化问题,也不会导致土壤出现盐碱积累增多的问题。虽然硝酸钾对土壤危害性非常小,虽然它的水溶性和使用效果非常好,但它的肥效期相对比较短,所以用它做追肥和叶面喷施更具性价比。除此之外,因为硝酸钾的水溶性非常强,所以它不适合在水田中(如水稻田)或降水多的地区使用,否则会导致肥料中的硝态氮随水白白的大量冲刷淋失去掉。
氯化钾虽然是中性偏酸性的肥料,可以在绝大部分类型的土壤上使用,但它因为含有1-3%的氯化钠,所以它不太适合在盐碱地土壤上使用,否则很容易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不断的积累增多,从而加重土壤的盐害问题或造成;如果长期大量的使用,也会造成土壤慢慢地发生酸化,但酸化程度没有硫酸钾那么强。一般来说,氯化钾每亩的使用量应当控制在8-10公斤左右,使用时最好搭配石灰或碱性的氮钾肥一起使用,同时要尽量的施到深层湿润土层中,而且使用时既不能做种肥、也不能做叶面喷肥,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除此之外,因为氯化钾残留在土壤中的氯离子游离性很强,能够在土壤中随水冲刷不断的向深层土壤中渗透淋失,所以,如果是在水田中使用钾肥(还原性强的水稻田),或者在禾本科作物上使用钾肥,使用氯化钾会比使用硫酸钾效果更好、花钱更少!
⑤适用作物范围的对比
抛开作物生长期因素不说(后面会给大家说原因),硝酸钾和硫酸钾可以广泛在各类农作物上使用,最适合在喜钾但忌氯的作物上使用。
而氯化钾因为含有较多的氯离子(氯化钾份高氯型、中氯型、低氯型),所以它最适合用在喜钾又细氯的作物仧使用(如棉麻等),但不适合用在喜钾忌氯或对氯元素敏感的作物上,否则容易导致作物因吸收氯离子过多而发生肥害,或者降低农作物的品质,比如说,氯离子会降低果实的糖度含量、降低烟草采收后的燃烧质量、增加薯类作物地下茎块的含水量等。
氧化钾与氯化钾的区别?
氧化钾:氧化钾要比氯化钾要贵一些,外观为白色或灰白色的晶状体,吸湿性比氯化钾弱,受潮后不容易发生结块,是一种水溶性非常好的速效钾肥。氧化钾因为不含氯离子,所以能够适用于各类农作物,在用途上应用范围要比氯化钾更广泛一些。
2、氯化钾:外观为白色或浅黄色的晶状体,含有50~60%的氧化钾,是一种高浓度的速效钾肥,用肥后见效比较快,但由于具有很强的吸水吸湿性,所以容易受潮板结,氯化钾由于内含氯离子,不适合在对氯敏感的作物上使用,否则会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另外,盐碱地不适合使用氯化钾,也不适合使用含氯性肥料,否则会加重土壤盐碱危害。
氧化钾和氯化钾的区别,氧化钾比较适合在缺硫、泡水浮泥、烂泥田、泥炭田、冷浸田的稻田上使用,氯化钾比较适合在容易积水、还原性强、有机肥不足的稻田上使用。
补钾时将氯化钾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是否符合医学常规?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肯定低钾血症患者,补钾时将氯化钾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是符合医学常规的。
下面先来了解一下氯化钾有哪些药理作用?
1、氯化钾主要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利尿药、低钾性家族性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
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一旦发生低钾血症可对患者产生较大危害时(如使用洋地黄药物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Bartter’s综合征等。
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多源性早搏或快速性心律失常。
氯化钾该如何使用?
提到氯化钾,无论是医学生还是临床工作人员,通常头脑中都紧绷着一根弦。这是因为氯化钾在临床上被定义为高危药品。病情较轻,能口服者可口服,严重低钾血症或不能口服者可通过静脉通路进行补钾。临床上通常将10%氯化钾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静脉补钾时,临床护士通常遵循见尿补钾,浓度不可过浓这一原则,常规情况下,通常100毫升液体中最多可加入3毫升氯化钾即0.3克。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还是学生时,老师在课堂上就反复强调氯化钾不可直接静脉注射,以免速度过快引起心跳骤停。
静脉补钾时钾浓度不超过3.4g/L(45mmol/L),补钾速度不超过0.75g/小时(10mmol/小时),每日补钾量为3~4.5g(40~60mmol)。补钾剂量、浓度和速度根据患者病情、血钾浓度、心电图图形而定,一般补钾需持续4~6天。
特殊情况下,需要在严密监护下进行补钾,如缺钾引起严重快速室性异位心律失常时,尖端扭转型心室性心动过快、短阵、反复发作多行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等威胁生命的严重心率失常时,钾盐浓度要高(0.5%,甚至1%),滴速要快,1.5g/小时(20mmol/小时),补钾量可达每日10g或以上。如病情危急,补钾浓度和速度可超过上述规定。
使用氯化钾有哪些注意事项?
静脉滴注浓度较高,速度较快或静脉较细时,可刺激静脉内膜引起疼痛或形成静脉炎,因此,应缓慢静脉点滴,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稀释后再静脉点滴。补钾的时候要注意肾功能和尿量,如果尿量比较少或无尿,要慎用以免引发高血钾。补钾时可将氯化钾加入到生理盐水或葡萄糖中静脉点滴,如果静脉补钾停止24小时以后血钾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改为口服补钾。滴注速度较快或原有肾功能损害时,应注意发生高钾血症。一旦出现高钾血症,应紧急处理。钾进入细胞内比较缓慢,要密切观察输注中和输注后的情况,防止出现一过性的低钾血症。对于较难纠正的低钾血症,要注意辨别是否有碱中毒及低镁血症,及时给予纠正。补钾以后由于血液稀释,加重原有的低钙血症,要及时补钙。不可长期服用氯化钾肠溶片,以免小肠处于高钾状态,引发小肠狭窄、出血、梗阻等并发症。在水里添加硫酸镁氯化钾有什么用?
在水中添加硫酸镁和氯化钾可能有以下一些应用和效果:
1. 作为植物营养剂:
- 硫酸镁和氯化钾是一种植物营养剂,用于提供植物所需的镁和钾元素。这两种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镁参与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而钾则参与植物的营养代谢和调节。
2. 園艺用途:
- 添加硫酸镁和氯化钾可以在园艺中调整土壤的营养成分,并提供植物所需的镁和钾。这有助于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加产量和改善果实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硫酸镁和氯化钾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按照正确的用量和使用方法,并遵循相关的安全和环境规定。此外,具体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可能因不同的应用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如果您想要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这些化学物质,请咨询专业的园艺师、农业顾问或化学专家以获取准确的指导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