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肛门长了个肉坠是什么原因,痔疮是怎么来的?
“咋样,屁股还在流血没有?”
“没有了,好点了,你,还痛不痛?”
“还可以,没以前恼火。”
别想歪了啊,这是痔疮患者之间的对话。 俗话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但也有人说十女九痔。而不管是十女十痔还是十女九痔,他表现出来的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痔疮发病率非常高。痔疮应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 见的一种肛肠疾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为什么说大不大呢? 因为它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说小不小的原 因呢,是因为痔疮本身是一种不会对人们生命造成威胁的疾病, 但是它给人类带来的痛苦真的是羞于出口。
那么痔疮是怎么来的?痔疮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与腹腔压力升高、直肠与肛管的血液循环、血液回流受阻有关,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从解剖上来讲,因为人类进化以后直立行走了,但是肛门这点血管并没有跟上进化的步伐,它里边的静脉没有静脉瓣,血液回流就会受阻。因为受到重力影响,血液容易淤积在肛门地方的血管里边,形成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团最后就形成了痔疮;
另外从生活起居上来讲,比如过食辛辣食品,过量的饮酒,另外还有一个久蹲久坐,便干燥等等,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都会引起痔疮的发生。另外还有一些生理性的,包括女性月经前期容易引起的便秘,另外一个尤其是怀孕期间,由于子宫跟直肠是邻居,子宫会持续的压迫直肠,使直肠末端的血液淋巴回流都受阻,这时候也会引起静脉曲张,最后引起痔疮的发生。
痔疮的的主要表现有哪些?(1)内痔。
主要表现有脱出以及出血。其常见的症状为便后出血,特点是间歇性、鲜血以及无痛感,形式有喷血、滴血以及手纸上带血,若食用刺激性食物或大量饮酒的话会使便血的症状加重,当出血严重时就会引发贫血。有部分患者会出现排便困难现象。当内痔合并发生血栓、 嵌顿以及感染时,患者会出现疼痛现象。
另外,内痔的分度标准有有 4 度:
Ⅰ度:患者在排便时有出血现象,但便后出血会止住,同时痔在肛门内;Ⅱ 度:患者经常性会有便血现象,而痔在排便时会脱出肛门,排便后会自行缩回;Ⅲ度:患者偶尔会出现便血,在排便或者负重时,痔会脱出肛门外,需要外力帮助缩回;Ⅳ度:患者偶尔会出现便血,而痔长期在肛门外,无法缩回。其中,Ⅱ度以上的内痔患者大多会发展成为混合痔,也就是外痔和内痔的症状会一起出现并存在,并伴有瘙痒以及疼痛等不适症状。
(2)外痔。
痔处于肛门外部,一般没有明显症状,偶尔排便时伴有瘙痒或疼痛症状。而比较常见的外痔有炎性外痔以及结缔组织外痔。
我们在知道外痔特征后可以得知便后出血一般是内痔引起的,正因为是肛门内出血,特别是如果出血量大的时候,自己又无法得知出血原因时,会自己“百度”,慢慢的会把自己症状往“肠癌”、“息肉”的疾病上靠,并且越想越觉得可怕,甚至有的人还会讳疾忌医,直接不理睬。如果出现便后出血,而且次数开始增多时一定要去肛肠科就诊,让自己放心。
(3)混合痔。
混合痔是临床上主要的发病形式。指外痔与内痔的症状同时存在,而患者会表现出肛门疼痛及瘙痒、便血以及坠胀等症状。
对痔疮的治疗有哪些?(1)保证肛门附近的清洁。
有很多人的肛门附近会经常性的粘有一些脏东西以及粪便,即使用卫生纸也很难清理干净。因此,一般建议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可以对其肛门在便后或者睡前进行清洗,避免肛门长期不干净而引发便秘。
(2)温水泡澡。
患者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可以泡个温水澡,指在浴缸中放温水至水位 10cm 左右,然后慢慢坐在浴缸中,并把双膝屈起来,使身体放松。这个姿势可以使人体肛门部位最大限度的泡在浴缸中,从而达到舒缓皮肤以及止痛的目的。
(3)使用药膏或乳霜。
这种非处方药膏或栓剂,我们一般首推栓剂,对痔疮的治疗非常有效,因此患者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量的使用。比如我们最熟悉的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等栓剂都可以。
(4)手术治疗。
主要适用于Ⅲ、Ⅳ度内痔、Ⅱ度内痔伴出血严重者、急性嵌顿性痔、坏死性痔、混合痔,并且出血次数、出血量、疼痛感增加,并严重影响生活时建议手术治疗。
对痔疮的预防措施有哪些?(1)不要用力排便。
指在排便时不要太用力,尽量顺其自然。若用力排便的话,会增加不必要的压力,从而引发痔疮,严重时还会使痔疮恶化。
(2)不要经常久坐。
经常性久坐会引发痔疮。若坐的时间太长就需要 站起来走动走动。
(3)不要过度擦拭或抓痒。
若痔疮处发痒,可以适当的涂些金缕梅萃 取液,但不要用粗糙以及有香味的纸擦痔疮部位,尽量使用比较柔软的纸 来来擦拭。
(4)穿棉质内裤。
棉布比较柔软,与其他布料相比,棉布对皮肤的刺激 性相对比较小,因此尽量选择比较透气的布料,从而避免痔疮恶化。
总的来说,痔疮是一种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并不是疮,大部分人都会患痔疮,因此,就需要对其更好的进行预防,因为一分预防胜过十分的治疗。除了上述的预防措施之外,应保持良好的大便性状也很重要,人体也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并且多吃一些高纤维食物以及水果蔬菜,以此来帮助排便,必要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软便剂,从而对痔疮得到更好的预防。
关注林医生,让我成为您的专属小太阳~~~~
早期癌症如何检查出来?
我是肛肠科医生蒋春光,尝试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进行健康科普,大家觉得还不错的话,可以点个关注,谢谢大家~
其他领域不敢乱谈,就拿我比较熟知的肛肠领域来说,最令人头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的自然要数“大肠癌”了。这种癌症正悄咪咪地成为国人的致命杀手,而且“江湖地位”一直的稳步提高。
那么,我们对它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吗?这倒也不是。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应用在医疗领域我觉得应该是“早发现,早治疗”,大肠癌并不是悄无声息的,它在早期的时候也是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的,关键是大家要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在萌芽状态中就将其拿下。
大肠癌的早期迹象一般会有以下几点:
1、大便习惯改变。这种早期迹象表现为患者的排便极其不规律,有时便秘有时腹泻,就是经常得厕所产生点联系,真成了“厕所是我家,时刻都爱它”了。有这种迹象的患者就要提高意识了,不要觉得是小毛病。
2、黏液便和脓血便。大家要切记,上完厕所低头看看,这个小动作可能会救你一命。当大便中出现黏液、脓液或脓血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做个检查,命才是最重要的。
3、大便形状改变。香蕉状的大便没有了,发现大便变细了,变扁了或者还有沟了,这种情况也可能是由于痔疮导致的,不过当它与第2点出现的时候,还是那句话,快去医院检查治疗。
4、便血。这个可太有话聊了,问大家一个问题,大便出血会想到什么?估计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痔疮,毕竟痔疮占据了肛肠疾病的大半壁江山,不过痔疮不是多么严重的疾病,直肠息肉、溃疡性结直肠炎、肠结核以及大肠癌都会导致出现便血的情况。所以啊,大家上点心是最好的了。
这些就是我现在想到的关于大肠癌的一些早期症状,也许有人说还会有腹痛、腹部肿块等,不过那也都是到了后期了,早期都没注意,后期还会注意吗?
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点个关注吧,拜托了~
有人说得了痔疮千万不要手术?
这个得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吧!
如果你的痔疮到了非要做手术的地步,那就必须得做了,这个拖得久了,受伤害最大的还是自己,而且拖得越久越麻烦,遭的罪就越大。
如果你的痔疮只是轻微的或者不影响你的生活,你可以平时多注意饮食,多注意休息,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控制好了就不会有问题。
说说我吧!
我是去年十一月份做的混合痔的手术,当时已经很严重了,上厕所拉血拉得很厉害,止不住的那种,去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含量已经达到了可怕的40几了,医生说让马上住院治疗,再耽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因为我这个拖的时间比较久,除了身体表现出的脸色蜡黄没有血色,手掌发黄,浑身没劲儿外,去医院检查发现血压也产生140多,血糖也是直接过了临界点,晚上睡觉睡不踏实,躺在床上都能听到心脏急促的跳动,心神不宁,难以入睡。爬个楼梯都很费劲,而且喘得不行,走路都有点轻飘飘的。
这是我当时的真实情况,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看了结果都说,你这身体是怎么坚持的,常人估计早就晕倒了,而且一旦晕倒了就很容易出现昏迷不醒叫不醒的那种,给我吓坏了,我当即就决定赶紧入院治疗。
先是在血液科呆了一个星期,因为血小板含量只有40几,达不到做手术的最少80以上的标准,所以必须先把血小板的量补上去再说。一开始医生问我要不要输血,这样做事最快的,我当时不愿意还是慢慢吃药调理,可是时间不允许后来不得不输了两袋血,才算勉强达到了标准。
去手术室做手术前,医生问我选择哪种手术方式,我说选择微创的就行,做传统的太遭罪,贵点就贵点吧,据说光那个仪器就两千多块钱,反正医保也能报销一部分。
进手术室的那一天,我还感慨来着,第一次进手术室竟然是在屁股上动刀子,真有点难为情的。
进去手术室,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摆好姿势,因为采用的是局部麻醉的状态,除了手术部位没感觉,其他都是正常的,医生一边做手术一边跟你聊天,让你放松心情,要说没有感觉那也不全是,就是感觉不到疼痛,他在你的患处动刀子的时候,你还是有感受的,在手术的时候能闻到烧焦的味道,那是医生用电刀在切除患处的多余物所产生的味道,好难闻的。
只不过在手术的时候还是出现了点小意外,在手术过程中,肯定是要流血的,因为我刚达到做手术的标准,所以在手术的时候流得血可能有点多,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失去了知觉,就那么一秒钟的时间,我差点晕倒过去,可持续了大约3秒左右我又恢复了清醒。
我跟医生说的时候,我说医生我现在感觉好晕我要失去意识了,医生见状赶紧喊了我几声。我慢慢恢复之后,告诉医生才继续完成的手术。这个小插曲我记一辈子,太难忘了。
手术大约持续了总共四十分钟,我趴在推车上被推出来的那一刻真的是很狼狈,因为麻药劲还没过,我没什么感觉。一直到回到病房也没有不适感。
直到做完手术的当天夜里接近十二点的时候,麻药劲过了,那个疼啊让人一辈子忘不了,难受至极啊,就感觉自己的菊花绞着劲的疼,浑身都不得劲,躺也不是趴着也不是,即便是用了止疼药也是于事无补,最后叫来了医生,医生那句话我得记一辈子,他说“已经开了止疼药了,不能再开了,只能他自己忍着了。”
我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忍着,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就这样我忍了一个晚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有所好转,接下来的两天也是如此。最难受的还有就是排尿,有尿意的时候根本就尿不出来,或者只能尿出来几滴,憋得难受极了。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第三天,因为这天早上是可以拆掉患处的纱布,来缓解一下患处的压力。当我自己把纱布扯出来的时候,真的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觉一下子就通了,不再那么难受了,排小便也没有那么费劲了,只不过医生要求必须得排大便,能拍出来就能好的快。
每天早上上厕所也是一种折磨,不敢用力害怕崩开了伤口,即便医生强调了不要害怕,可心里还是有点担心。不过还好能排得出来省了不少麻烦。
刚做完手术的三天是最难熬的,熬过了这三天就好了,剩下的就是换药保持大小便畅通就可以,一般7天左右就可以出院了,因为我贫血的缘故,医生让多住了一周,所以,我总共从做完手术到出院15天的时间。
说说我现在吧!
现在上厕所已经没有之前那种男子启齿的感觉了,患处也没有什么不适的地方,只要保持正常的饮食,不暴饮暴食,不吃太辛辣刺激的食物,少熬夜少吃油腻的东西,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到现在一切都还挺好。
哦,对了,还有就是保持一定的体育锻炼,尤其是肛门的收缩训练,深蹲,还有一些强度不是太大的锻炼都是很有用的。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就是有了痔疮一定不要拖着,没什么可丢人的,有病了就得看嘛,不要被社会上那些负面消息所影响,该做还是要做的。
为什么人要拉屎💩?
天啊,今天有人在头条提问:为什么人要拉屎?
Oh,My God!这样恶心的问题也要问!
可是,不过,仔细想想,这个问题也不是小问题哦,每天都会有哦!
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每天都会进行的生理活动,进食和排便。
只要生物体存活,那么就一定要有物质来“燃烧”以提供能量来进行各种活动。燃烧的底物在动物包括人必须由食物所摄取,就是进食。这就离不开消化系统,其主要的生理功能就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食物包括三大类营养物质,即糖、蛋白质和脂肪,这些物质都以结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摄取的,它们必须在消化道内经消化而分解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等,才可被吸收,那么食物中的一些不能消化的残渣如某些纤维素加上消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就会形成大便的一部分,经肛门排出体外。
小肠负责吸收营养物质与水、电解质等,但每日也有大量的小肠液分泌到肠腔里去,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3L,这些小肠液包含消化食物的各种消化酶类,而每日进入大肠的小肠内容物约有1~1.5L,其中水和电解质大部分被大肠吸收,仅约100ml液体和少量钠、氯离子随粪便排出。如果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久,则几乎所有水分都被吸收,而形成较干燥的粪便。大肠黏膜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每日最多可吸收5~8L水和电解质溶液。当从小肠进入大肠的液体万分或大肠分泌的液体超过此数量或大肠的吸收发生障碍,可引起腹泻。
大肠液是由大肠黏膜表面的细胞分泌的,富含黏液和碳酸氢盐,其中的黏液蛋白能保护黏膜和润滑粪便。
大肠内有大量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它们主要来自空气和食物,大肠内的酸碱度和温度适合于一般细菌的活动和繁殖;细菌体内含有能分解食物残渣的酶。细菌对糖和脂肪的分解称为发酵,能产生乳酸、乙酸、CO2、甲烷等。细菌对蛋白质的分解称为腐败,可产生氨、硫化氢、组胺、吲哚等,其中有些万分由肠壁吸收后到肝脏中进行解毒。这些由细菌作用产生的气体则形成“屁”!
大肠内的细菌对人体有很大作用,能利用肠内较为简单的物质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这些维生素缺一不可!据估计,粪便中死的和活的细菌约占粪便固体总量的20%~30%。
总结一下:粪便的成分就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道分泌的消化液、大肠液、从肠道脱落的细胞、细菌以及少量的维生素。
形成了大便,就要排出去,这需要大肠正常的运动。大肠的运动少而缓慢,对刺激的反应也较迟钝,这些特点有利于粪便在大肠内暂时储存。大肠的运动由神经支配,有多种形式,多呈袋状运动,使粪便成团块状向肛门方向移动,还有蠕动,也很缓慢,但有一种进行快而行程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它通常发生于横结肠,可将大肠内一部分内容物推送到乙状结肠或直肠,这种蠕动每日发生3~4次,常见于餐后或胃内有大量食物充盈时,这种餐后结肠运动增强称为胃-结肠反射。这种反射使得人类在餐后或餐间产生便意,或者于小儿可在进食时排便,但由于大脑对此反射的抑制,成人不可能在餐间排便。
正常人的直肠内通常是没有粪便的,当粪便由肠蠕动推进到直肠时,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经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引起便意,条件许可即可发生排便反射,此神经冲动又回传致大肠和直肠使其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将大便排出体外。因为排便反射受大脑皮层的意识控制,如果对便意经常予以制止,可使直肠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逐渐降低,久而久之,便意会迟钝以至消失,那么粪便在大肠内滞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而干硬,形成便秘。所以一定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拉屎可不是小事哦,机制复杂,必须慎重对待!
古代人是怎么上厕所的?
历史上曾有一则十分著名的如厕小段子,主角是我们东晋时期的王敦,虽然地位高崇,但人设是实打实的大老粗形象,娶了襄城公主。
结果头一次在公主府里上厕所,就闹出了大笑话,他把用来堵鼻子的干枣全给吃光了,心说还是公主会享受,出恭都有零嘴吃,也不觉得一边吃,一边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从这便可以以小见大,直观看到古人中的贵族如厕有多奢侈。
我们普通古人,当然没有干枣这类愉悦类物件,大多使用的工具是从厕筹至草纸,后者相对好理解一些,就是质地粗糙一点的纸。
厕筹就很有特点了,是采用竹子作为原材料,削成二指间宽的竹板,方便完后用其刮干净,不得不说我们古人还真是有手法,也不怕毛刺或者力气大了,刮出痔疮......
不过虽然贫贱有别,但纵使时移事异,吃喝拉撒睡的人类刚需,于本质上还是没有太大变化——特别是人有三急的上厕所,都是每个人有了感觉,必须要执行的事情。
只是千年前的古人和今人在上厕所的形式上还是有很大改变的。
我们今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公司,只要是在室内,都可以第一时间前往洁净清爽的卫生间解决烦恼,使用的是柔软的纸巾或湿厕纸,很多马桶还自带喷水功能,一边轻松自在的刷着手机,一边就把事情搞定了。
哪怕是在外面逛街和通勤时突然想上厕所,公共厕所的普及率也十分的高,再不济还有知名连锁商超和快餐店,都能做到干净卫生且有效率的解决人的生理烦恼。
可同样的事,换到古人身上就没那么简单。
首先得分别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人来看,毕竟“古人”这个概念着实宽泛,远到夏商周时代的人,近到明清两朝的人都算古人,中间横亘着漫长的风俗变迁。
上厕所这件事也被玩出了各种花样,从最初的只是排泄,到后来甚至很多皇帝宠幸妃嫔、宫女都在官房里,布置得那叫一个豪华奢靡,不仅丝毫没有气味尴尬的问题,还因可以顺带连澡都洗了,变成贵族们的“居心地”。
夏商周时的古人,按照贫民、中产和贵族来划分的话,贫民一般没有那么讲究,通常小便就挑一个四处无人时,躲在树后就可。
解大手则略微复杂一些,相对爱干净的一批人,会带着铁锹在家附近挖一个坑,使用完毕再随手掩埋掉,至于为何不走远一点挖坑,估计来不及吧。
而此时的中产,就是发展起畜牧业和农业的一类人,累积起的多年经验,让他们视污秽为一笔宝贵的饲料和肥料,通常会把厕所盖在猪圈的上方,就可以直接把排泄物掉落在猪食槽里,相当于给猪加餐了,此种方式沿用了许久,称作“井溷”。
至于给农作物施肥,则更为源远流长,采用“蹲缸”和“土坑”的方式,在缸和坑的底部放一个收集秽物的木桶,待桶的量差不多了,就挑去给庄稼当肥料。
二者相比来看,拿秽物当肥料对于古人的接受度会更高一些,虽说都是动植物的生长养分,可猪一旦吃着秽物长大,古人再杀来吃肉的话,总觉得心里犯嘀咕,如名门贵族几乎就不吃,因此很难卖到好价。
夏商周时代的帝王与贵族,其实上厕所的排场远不如后来朝代的人会享受,不过就是“蹲缸”做得大一些,踩着缸沿往上走时会有仆人搀一把,承载体重的木板会选的略考究一点。
可正因“蹲缸”做得气派了些,春秋时期的晋景公,竟然一命呜呼在了上厕所的过程中,堪称有史以来死得最为滑稽的君主了。
事情是晋景公一天做了个噩梦,巫师桑田解梦表示可能命不久矣,应该都来不及吃到新麦子,头铁的晋景公不信邪,打算用立刻吃一顿麦子,来打破活不久的预言。
可吃完麦子肠胃顿感不适,他急忙爬上蹲缸开始一泻千里,大约是蹲得太久低血糖+腿麻,起身时竟然摔进了缸里,活活溺毙在自己的秽物之中。
由此可见,这位巫师真是有点东西,不知是了解晋景公的性格有意激怒,还是真算到了他的命数,导致一代君主就这样憋屈地死了。
换个角度来看,夏商周时的君主和贵族,也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致心思,把蹲缸设计得十分宽阔,不然不至于能溺毙一个成年人。
自春秋至明清,古人上厕所的习惯变化的不太大,顶多就是一些微调。
比如土坑会注意隐私,加上一道挡住关键部位的木板,蹲缸因危险性过大,逐渐被“坐便”代替,造型就是两个四方石块便于人坐,跟前还贴心的放置一个扶手石,让人完事后扶着起身,不知是否从晋景公的悲剧中得到的灵感。
贵族们则有官房和恭桶,官房主要是给主子们用的,既有铺设在一间特定的“卫生间”里的官房,还有可移动的便携官房,通常是木制,贵妇皮肉细嫩,会在上方缝一个绸子面的坐垫。
——如慈禧太后的官房就出了名的豪奢,桶底都会铺满晒干的枣干,也就是我们文章开头小故事中提到过的那个,而目的自然是为了驱逐秽气。除此之外,她使用的厕纸,也是宫女一张张摩擦过的细软纸质。
综上所述,古人上厕所的方式变迁,根据历史时期不同,具体会有一些差别。
夏商周时,野外挖坑、土坑和蹲缸是主流形式,其中建造在猪圈上的“井溷“,风靡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井溷“毕竟不卫生,苍蝇嗡嗡的飞,猪在底下嗷嗷的叫,喂出的猪也不好卖价。
待春秋至明清,有门的独立厕所和简易“坐便”,成为老百姓使用的主流,贵族也更新换代开始用官房,晚间一般都是小便,所以“虎子”就应需而出,其实就是夜壶,但没有盖子。
逐渐古人发现没盖的“虎子”味道窜得很,影响睡眠体验,到风雅的宋朝,就有加上盖子的“木马子”,夜壶被人使用了成百上千年。
一度到建国后的六七十年代,使用共用厕所的人家,还会晚上在床边放一个夜壶,便于临时有感觉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