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功效与主治与用量,甘草能长时间当作代茶饮吗?
给您介绍下关于甘草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
1. 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2. 毒理试验
(1) LD50 甘草浸膏小鼠口服LD50为3g/kg,静脉注射LD50为0.68g/kg ;小鼠皮下注射LD100为0.68g/kg 。小鼠皮下注射MLD为1g/kg。说明甘草的毒性较低。
(2) 毒性反应 甘草浸膏每日1g给兔灌服7日后血钠明显上升,肾上腺功能减低,重量减轻,并有萎缩,14日和40日后体重增加。大剂量甘草酸能引起水肿,大剂量甘草次酸使小鼠呼吸抑制体重下降。
如长期服用甘草可引起水肿和高血压。大剂量使用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甘草次酸能抑制豚鼠甲状腺功能,降低基础代谢。
(3) 致突变试验 甘草次酸钠小鼠腹腔注射无致突变作用;对环磷酰胺的致突变作用无影响。
3. 甘草的“十八反”
甘草与芫花合用,毒性增强,而芫花的利尿、泻下作用减弱。甘草与甘遂合用,对豚鼠产生严重的毒性,甚至致死。甘遂、芫花、大戟、海藻与甘草合用,毒性增强,但对其泻下作用、肠肌作用,合用和单用无明显差别。证实了甘草的“十八反”的经验是正确的。
4. 临床观察
甘草无毒。在常规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剂量过大有恶心、胸闷、腹胀甚至呕吐的不舒反应。这可能是甘草皂苷的不良反应。
【禁忌证】
恶心、胸闷、腹胀以及水肿的患者,甘草只宜常规剂量服用,不宜增大剂量。
甘草在药物起什么作用?
甘草是一种常见的补气类中草药,其药性和缓,调和诸药,在许多处方中都有他坐镇,有“众药之王”之称。甘草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李时珍称其 “调和众药有功 ,故有国老之号 。”,在古代经典方中少有不用者。
药典中甘草功效的记载其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作用。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多痰,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相关著述《珍珠囊补遗药性赋》:生之则寒。炙之则温。生则分身梢而泻火。炙则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而有效,协诸药而无争,以其甘能缓急,故有国老之称。《神农本草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本草经集注》: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 ,解毒。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久服轻身,延年。临床应用1.用于脾胃虚弱及气血不足等症。
2.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等症。
3.用于咳嗽气喘等症。
4.用于腹中挛急作痛。
5.有解药毒作用。
6.缓和药性,减低或缓和药物烈性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有很好的抗心律失常(强心)、抗炎、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甘草在方剂中即可为君,又可为佐使。不仅有很好的药物疗效,而且能缓和药性、调和诸药。在方剂中既可作主药发挥药效,又可作辅助(调和药性)、矫味(甘草味甜)之用。这也是甘草在方剂中医用广泛的主要原因,素有“没有甘草不成方”的说法。
使用注意:甘草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大反戟、芫花、甘遂、海藻。长时间服用较大剂量甘草易引起浮肿。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心脏病、孕妇谨慎使用。补中散表炙用,泻火解毒生用。中心黑者有毒,勿用。生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生甘草功效与作用主要有:补气健脾、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补气健脾。主要用于心脾两虚引起的食少、倦怠乏力,大便不成形,心慌,失眠,多梦等症。祛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缓急止痛,可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肚子痛;清热解毒,可用于咽喉肿痛及食物或者药物的中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的作用,可以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的黏膜。但需要注意的是,甘草不可以大剂量长时间的服用,因为会引起身体的浮肿.
甘草合剂的功效?
甘草合剂主要是镇咳祛痰的作用。对于咳嗽,还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都有不错的效果。在服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药的剂量,不要过量,以免出现不良的反应,如果情况严重,需要停止用药。
中药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有哪些?
甘草的作用,治疗气虚症,如与桂芝合用治疗胸痹,治疗由脾胃气虚引起的倦怠乏力,甘草一般情况下无明显禁忌证,临床上报道的多是由于单次服用甘草剂量过大引起的,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月经过多等疾病的病人,过量服用甘草会引起不适症状,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