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都有什么症状,脑梗有哪些征兆?
脑梗,医学上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其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极高。
脑梗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约占脑卒中的80%,称为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
尤其是这个时间,气温不稳定,血压也会随之产生波动,血管异常收缩,极易诱发脑梗的发生。
脑梗发生前,身体有4个表现,占上一个,也及时检查!
1、持续头痛
临床上,约70%的脑梗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头痛加重的情况,临床上认为一般出现这种这种症状大多属于出血性脑梗塞。
还有一部分人会有严重头晕的情况,表现为天旋地转、无法正常站立,严重者会反复性的头晕,这一般是缺血性脑梗导致的。
此时,最好及时就医,莫忽视。
2、手脚麻木无力
由脑梗引起的手脚麻木往往具有单侧性,手脚会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持物不稳、嘴角下垂、流口水。
这是因为大脑中支配运动的神经因为缺血受到了损伤造成的。
通常都是急性的,所以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3、视力模糊
不少临床上的脑梗患者,都会出现短时间的视力模糊或眼花,或是突然出现眼前间歇性的失明,过一会又会自己恢复,这种表现是脑梗在给你提醒。
这也可能是脑部缺血引起的视网膜功能障碍,从而使视神经得不到营养和氧,此时也不能大意。
4、频繁打哈欠
打哈欠其实是大脑缺氧的一个信号,据统计,八成的脑梗患者会在发病前的5-10天出现哈欠不断的现象。
明明晚上睡的挺好,白天却哈欠不断,突然一阶段里,打哈欠次数变多, 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发生了堵塞,使得脑供血、供氧不足所致。
提醒:三类人是脑梗“候选人”,切莫忽视1、吸烟喝酒的人
抽烟酗酒,增加血管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堆积,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酒精还会促使血小板聚集、血流凝固,从而减少脑部血液流量,增加脑梗的发生危险。
而大量吸烟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全身的供血,供氧,进而导致组织缺血,引起不良症状。
2、饮食不注意的人
人们的生活水平好了,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多,就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病几率。
肉,炸鸡,牛油,动物内脏等,都会导致血管内脂肪,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物质的堆积,增加血管负担,造成损伤。
此外,经常吃这些食物,也会导致肥胖,而肥胖的人患脑梗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10倍。
3、熬夜的人
熬夜会导致人体的生物钟代谢紊乱,血管的收缩的能力下降,心脏负担也会加重,很容易造成危险发生。
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人患上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要比常人高出1倍之多.
我们在熬夜的时候,大量的去分泌肾上腺激素和去甲状腺激素,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血液的粘稠度。
养血管,预防脑梗,补充二物,牢记三习!
【补充二物】
1、维生素
来源:如芹菜、香蕉、猕猴桃、核桃、木耳等。
维生素可以增强身体抗氧化能力,保护血管免受氧化损伤,
如我们常见的维生素C有利于逆转动脉硬化的,维生素B族有能够升高身体高密度脂蛋白,清除胆固醇的作用。
2、α-亚麻酸
α-亚麻酸,是ω-3脂肪酸的母体,是一种人体的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在人体中可转化成一种叫做EPA的物质。
EPA是体内三烯前列腺素的前体,被称为"血管清道夫"。
α-亚麻酸在体内参与活动很多,它既是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又参与身体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等等。
经常食用还有助于清除血液垃圾,增强血管弹性,能预防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还能降低血脂。
日常想要补充,可以用5ml的苏子油或者是秋麻仁油拌酸奶食用,而苏子油是目前发现的含有α-亚麻酸最高的食物,可达66%以上,是最佳的营养补充剂。
【牢记三习】
1、补太阳
经常晒太阳,有杀菌,排毒的作用,,缓解不良的情绪和压力,对心脏养护有积极作用,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上午9点至10点,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
出去晒晒太阳,缓解不良的情绪和压力,对心脏养护有积极作用。
晒后背的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为宜,出少量汗即可。
2、坚持每天锻炼
运动有利于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促进热量消耗,有助于促进血管内废物排出,还可增强血管的弹性。
散步,适用于各种脑梗患者,长期坚持使血压平稳下降,脉搏平稳,消化功能增强,症状减轻。
研究表明,每天坚持运动的人,患脑梗的风险降低20%-30%。
迈开腿,增加血管弹性,增加毒素的代谢,防止血栓的形成。
3、保持情绪稳定
保持稳定的情绪,尤其是中老年人,不易过于激动或是忧伤。
情绪的波动,导致身体血压,血糖有很大的起伏,增加血管的压力。
长时间处在紧张、压抑或者疲劳的状态中,会引起血管痉挛的发生,阻碍了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最终诱发血栓。
据研究发现,当人心情愉悦时,身体可释放大量的免疫物质,增加抗病能力。
身子麻木是怎么回事?
脑出血,即为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事件,近年来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我脑出血,身子麻木是怎么回事?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伴有脑动脉硬化,多因为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所致,因为出血使得脑组织受损进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脑出血发生时,患者即使是经过急性期治疗后,也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
1、脑出血后身体麻木:脑出血后身体麻木是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而且还是比较轻的,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有偏瘫、失语等。这是因为大脑是控制人体感觉、运动、语言等多项重要功能的“司令部”,是掌控身体的高级神经中枢所在的重要器官。
脑出血发生时,因为脑部出血,会损伤脑组织,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如果运动神经中枢受损,就会导致肢体障碍发生,其中就包括肢体麻木无力、走路姿态异常、跛行,严重会有偏瘫,无法自理等。具体的后遗症严重程度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及时发现和治疗,以及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等有关。可以肯定的是,患者脑出血抢救越及时,后遗症严重程度越轻。因此,发现异常症状时,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
2、脑出血的康复治疗:脑出血发生后,患者常留有后遗症,而且越早进行康复治疗,越容易康复。因此,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遵医嘱开始进行必要的康复锻炼。康复期间,患者除了注意遵医嘱用药外,还需注意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于偏瘫的康复,首先应从家属协助下的被动活动开始,如按摩、翻身、肢体被动活动等,之后可逐渐过渡到自主的活动,从简单的坐卧、起立开始,开始尝试床边活动、慢慢走路,初期仍需借助家属的力量,直至恢复自理能力。患者可尝试简单的家务,之后可逐渐恢复正常的活动,每天坚持走路等运动,以帮助肢体功能的康复。
脑溢血早期5个症状?
脑溢血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会给身体造成巨大伤害,比如半身不遂、甚至昏迷死亡,脑溢血在发病前,会有很多征兆,特别是对于本身有高血压的人群,下面这5个脑溢血早期症状,一定要记住!
脑溢血早期的5个症状1, 突然眩晕,眼前蒙黑
很多人在发生脑溢血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晕眩,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眼前蒙黑,一只眼睛视模糊,甚至出现重影。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摔倒在地上。但有些人眩晕感觉不明显,有点类似于喝酒后站不稳的感觉。2,白天嗜睡
嗜睡是脑溢血发病前的常见症状,即便是晚上睡的很好,白天也睡意明显,非常疲惫,总有睡不够的感觉。
3,剧烈头痛
这种头痛没有明显诱因,很多人开始都是断断续续的头痛,但后来转化为持续性头痛。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症状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一,甚至有些人还会伴发恶心和耳鸣。
4,握力下降,舌根发硬
手臂突然失去握力,比如拿一个东西明显感觉拿住了,却掉在地上。有时突然感觉舌头根部僵硬,舌头膨大,说话说不清楚。甚至舌头痛、吞咽困难。5,身体一侧麻木
很多脑溢血在发生前都会出现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特别是无名指!如果常常感觉左右半身麻木,应该考虑脑内小血管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如果麻木的同时,出现上肢或者下肢的乏力,情况就更加危急了。
这5个症状出现3个就要小心了!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3个以上症状,就要小心了,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千万大意不得。一旦错过治疗就可能落下终身残疾。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已经出现少量出血,这时候更要平复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加重出血。如果脑出血晕倒在地,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解开衣领,就地侧身平躺,尽量减少肢体活动,减少血压波动,等待救援。
预防脑溢血记住这5点!1 ,控制好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诱因,因此预防脑溢血首先就要控制好血压。高血压患者控制平稳,使24小时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可以有效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 2,留意身体变化
高血压患者平时应该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或者肢体麻木,视力模糊,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3,避免情绪波动较大
高血压的发生与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情绪突变、精神冲突等,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很多脑溢血患者在发病前都经历了情绪波动,如和别人吵架、生气等。 3, 防劳累,防跌倒
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很多老年人都有脑动脉硬化的情况,血管、血管壁较脆弱,跌倒后会发生颅内血管破裂的危险,因此行动时要特别小心。
4 ,戒烟酒,择饮食
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更应该戒烟戒酒。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5,预防便秘,排便不能使劲
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也可作适当的运动及早起床前腹部自我按摩。
脑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脑出血的症状有很多,患者会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另外还会出现肢体的偏瘫,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如果患者突发脑出血,需要保持镇静并立即将患者平卧。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在送的路上,需要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血栓有哪些前兆?
只要有血管,理论上就可能会有血栓,但我们最常见的血栓疾病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急性肺栓塞,四肢动脉血栓等等。
血栓发生在不同部位的血管,前兆自然是不同的。
但动脉血栓的根源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所以动脉粥样硬化加重是血栓形成的最前期,当然这时候不一定有表现。
我们只能告诉各位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遗传、吸烟、喝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肾病、肥胖、不健康饮食、不运动等等。
急性心肌梗死就是血栓发生在心脏动脉血管,前兆就是心绞痛,比如说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胸痛,牙疼,咽部紧缩感,腹痛,后背疼痛,恶心,呕吐等等前兆。
急性脑梗死的前兆是偏瘫、四肢不对称无力、走路偏斜、口眼歪斜、失语等等症状。
一旦出现这些表现说明血栓已经形成,要立即就诊,理解拨打120!
急性肺栓塞的典型前兆:呼吸困难、胸闷、心率偏快、低血压、胸痛等等表现。
出现血栓形成,都可能危及生命,我们自救能力很有限,几乎不可能自救。只能第一时间拨打120!
最后还必须支持,预防是最好的治疗,不要等到血栓的先兆,先兆一旦出现就会危及生命。
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血栓的最有效最实际的方法:远离烟酒,坚持运动,健康饮食,控制体重,控制三高等等。
总之,一旦出现上述血栓前兆,必须第一时间拨打120,要快,还要快。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