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能长期泡水喝吗,女性长期喝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女性长期喝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女性长期喝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的功效,还有强心、抗血栓、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抗疲劳、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黄芪需要在专业医师辨证论治指导下对症服用。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内热消渴、气虚水肿、血虚萎黄、痹痛麻木、半身不遂、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所以,脾肺气虚者适合服用黄芪。
现代研究显示,黄芪还具有强心、抗血栓、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抗疲劳、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易感冒者、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患者等,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黄芪。
本内容由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刘玉兰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体寒可以用黄芪泡水喝吗?
黄芪泡水需要注意:切记“三不喝”!每天喝一杯,“赶跑”血栓!
健康可以说是不管谁,又或者是人类的哪一个阶段都很在意的事情,因为这件事的确是很重要的,不仅是很可能会让人早早的逝去,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会增加人们的痛苦。所以大家也就会格外的关注健康,其中就有现在关注的人很多的一个问题——血栓。虽然说有很多人对于血栓的了解都是比较少的,所以不知道要怎么样对待,甚至还有很多人觉得这是很恐怖的。其实只要是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血栓其实和其他的一些病一样,都是会有征兆的,并且会有预防的办法。
在这样的一些办法当中有一个公认的,并且很受用的,就是泡黄芪,因为这个方法也是大家都可以用的,没有很多限制,所以也是大家很喜欢的。不过就算是很简单的一个泡黄芪也是有很多的讲究。小编这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首先是”三喝”,也就是适合的三类人,这样的三类人就可以平时泡一点来喝,并且坚持的话自己也会感觉到一些变化。
一、脾胃虚寒的人
一般这样的一类人在秋冬的时候会更经常到不舒服,有时候会因为空气里面的一些冷气,就会让脾胃产生不适。而正好黄芪有着非常好的补气的作用,所以这个时候泡水,多喝一点的话,会很有利于改善脾胃虚这样的一个状况。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其实这样的人群在我们现在的生活里面还是有很大的一个比重的,虽然大家也都关注到了,但是在平日的生活当中却没有能够改善这样一些病症的习惯。其实小编还是觉得大家可以平时没有事情的时候,泡一点黄芪,或者就是在平时喝的热水里面加几粒黄芪就可以了。相信这样的一个习惯,会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非常好。
三、肾虚的人
说起这个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只有在男性的身上才有,其实很多人都会存在这样的症状。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泡一点黄芪,因为它会有很好的补气还有就是益精的作用。
不过虽说这个黄芪好处是很多的,但是也有人不适合。第一类就是感冒了的人,还有一类就是上火了的人,这些人泡黄芪来喝就是会有反作用的,所以有这样症状的人也不要去泡黄芪水喝。
藏红花可以用来长期泡水喝吗?
既然问到藏红花能不能用来长期泡水喝。那就要谈到藏红花的功用。红花分两种,南红花、西红花,西红花就是藏红花。首先了解红花的属性和功用。
红花味辛、甘、苦,性温。功能是活瘀血,生血。用量少,可以活血养血。用量大就是破血行瘀了。
妇科使用该药比较多,比如月经量少,或血中有瘀块,经期延期都会用红花配当归、川芎、白芍、熟地、桃仁、茜草、香附、牛膝治疗。
对瘀血阻滞产生的胃痛也常用红花配伍高良姜、香附、五灵脂、蒲黄、砂仁使用。腹痛配合当归、白芍、丹参、元胡、木香、桂枝、吴株萸使用。
红花用处很多,可用于气血两虚,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病况。
还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还可用于传染性肝炎,有血瘀气滞症候的,对恢复肝功能,使肝肿大变小变软有帮助。
也可配合桑枝、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炙山甲、地龙、黄芪、牛膝、片姜黄、竹沥治疗中风半身不遂。
南红花和藏红花功用相似,南红花用于祛瘀活血,养血作用较差。
藏红花性质较润,养血作用大于祛瘀作用。价格较贵,多不入汤药煎。常用0.9克~1.5克,放入酒杯中,再放黄酒半杯多,隔水炖化,再放入汤药内服用。
如果去药店买,处方上写红花。药店就只会卖南红花给你。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用藏紅花长期泡水喝?都是治病的药,没必要长期喝。
倒是每晚热水泡脚时,丢点南红花进去,起个活血作用。
可以泡水像茶一样经常喝吗?
新冠病毒又发生变异,临近新年,最近,内蒙古又发生疫情,怎么办?
其实内蒙古有1种非常地道的药食同源的植物,巧妙运用,就能帮我们增强抵抗力,它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黄芪。
病毒的变异和扩散,防不胜防。《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作为普通百姓,我们无法时刻监测病毒的动向,最实际、最有效的,就是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战斗力”,也就是免疫力。补气固表的黄芪,就是这样的作用。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用黄芪泡水像茶一样经常喝呢?
黄芪的4大产区黄芪,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最著名的产区有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和东北。
蒙古黄芪,能以地名来冠名,说明内蒙是黄芪的优良产地。黄芪的4大产区,都是风沙大的地区,或许,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使得黄芪也具备了强大的抵御风寒的能力吧。
黄芪的主要作用就是益气固表,相当于给人体筑起一座城墙,让外界的“敌人”,包括看得见的细菌、病毒,和看不见的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不能轻易的侵犯人体。
当我们无法完全消灭病毒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提升自己抵抗病毒的能力,加固自己身体里的抵御之墙。黄芪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武器”。
那么,黄芪可以泡水像茶一样经常喝吗?答案是因人而异。黄芪虽然被列入药食同源的名单中,但黄芪的滋补作用比较强烈,根据“无虚不补”的原则,体质强壮的人,是不需要刻意吃黄芪的。
而黄芪主要适用于气虚人群,常见表现有气短乏力、容易疲劳、换季经常感冒、自汗、少气懒言、虚胖、久泻、崩漏、脱肛、脏器下垂等。这类人可以经常用一些参、芪类的补品,而且要坚持才有效果。
冬天阳气内收,体表的防御能力相对下降,冬天适当进补也是可以的。黄芪、人参、枸杞、桂圆等,也是我们冬天进补的常用补品。
但进补也要适度,普通人,1周补一次即可;秋冬季节经常感冒的、经常熬夜、体力入不敷出的人,一周可以补2-3次或更多。每天进补,效果未必好,反而可能补过了头,身体消化不了,出现上火、胀闷等问题。
用黄芪进补,也不建议泡水,因为泡水很难将黄芪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效果大打折扣。用于滋补的材料,一般都需要久煮,效果才好。黄芪用水煎煮15-30分钟效果更好。
而且,黄芪是豆科植物,有明显的豆腥味,用水冲泡,豆腥味比较浓,久煎之后,豆腥味变得柔和,还有一点药香,更利于入口。
黄芪怎么吃更健康?黄芪的用法很多,合理搭配比单独使用更好。
比如,国医大师朱良春,非常擅长使用黄芪。他每天用黄芪浸泡的水来煮杂粮豆粥喝,90多岁仍然能出诊看病,黄芪粥是他维持充沛精力的“秘密武器”。
内蒙是一个中药材宝库,除了精品黄芪,内蒙的甘草也属精良,而甘草和黄芪是一对好搭配。
如果说黄芪益气固表,是加强外围的抵御能力;那么补脾益气的甘草,就是提升内部战斗力的“武器”。“内外兼修”,才能展现出更强大的实力。
比如,有名的黄芪六一汤,就是黄芪与甘草以6:1的比例搭配使用。
还有参芪益气汤: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炙甘草。单纯气虚或脾虚的人,可以这样搭配。
如果气也虚血也虚,那就要考虑到气血一起补。补气的四君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补血的四物: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再加上黄芪和肉桂,就是响当当的“十全大补汤”了。
这些汤,既可以冲泡成茶,也可以煎煮成汤,加入排骨、瘦肉、鸡肉、山药、玉米、胡萝卜等食材一起煲汤,味道更美。
哪些人不适合吃黄芪?阴虚火旺或阳气过盛的人不适合。
湿热体质不适合。
感冒发烧时不适合。
女性经期时不建议吃。
结语黄芪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它的使用,应遵循中医理论。中医讲究阴阳、气血平衡。
黄芪的主要作用是益气固表,表虚、气虚的人才适合用黄芪,或是阳气相对虚弱的冬季适当进补。无虚的人不要随意进补,湿热、阳亢、阴虚等人,及感冒发烧时,更应避免。
中药材黄芪常喝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很多人平时没事就买点黄芪泡水喝,“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这里往往还放着黄芪。那么常喝黄芪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来说的话,黄芪的营养价值很高,含黄芪皂甙、黄芪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等多种营养元素。能提高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压、延缓衰老等多种作用。如果单单这么看的话,感觉每个人都很需要它,甚至是多多益善。然而实际上,我们看黄芪,应该把它当成一味中药来看待,而不是保健品。
从中药的角度来看黄芪,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补气健脾,利水消肿,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安胎的作用。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证。可能有些看不懂这些都啥意思,我们换个通俗的说法来介绍一下。
一、黄芪能够补气,不少人都认为自己气虚,所以需要泡点黄芪水喝。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有些人一喝就容易喉咙痛。这是因为黄芪是偏温热的补气药,尤其是用炒过后的黄芪,对于阴虚火旺的人更是不适合,一喝就喉咙痛,甚至冒痘或便秘的。而对于那些气虚,容易感冒,平时出汗多的人,黄芪就很合适,可以适当多用黄芪泡水喝;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阴虚火旺的人都不适合吃黄芪,比如当归六黄汤就是用来治疗阴虚火旺盗汗的,里面虽有黄芪,但是除黄芪、当归外,另外的五味药都是比较凉的。所以需要配伍使用,难度相对大,所以对于阴虚火旺的人一般不建议吃黄芪)
二、黄芪能够健脾,对于脾胃虚弱,胃口较差,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的人就比较合适。我们常说的归脾丸,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等都含有黄芪。自己也可以简单地用黄芪加点红枣泡水喝,补气健脾要用炒过的黄芪,效果会更好。如果气色差一些的,可以加当归一起泡水喝,就是可能当归味道重一些,不太好喝;
三、黄芪能够消肿利尿,对于水肿病人比较合适,比如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出现的阳虚水肿。如果自己分不清是阳虚水肿还是阴虚水肿,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用手按压水肿的地方,凹陷下去比较久才恢复的,就是阳虚水肿,如果按下去马上按下去的,那就不是阳虚水肿。有一些肿得不太明显,所以不好区分。可以看看有没有出汗,如果出汗多,又有水肿,那这种就非常合适了。对于利水消肿,用生黄芪效果好,而且用量可以大一些,几十克都可以。
四、黄芪能够治疗皮肤溃破久不愈,皮肤久溃不愈很大原因是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低下,所以恢复慢。黄芪能够补正气,升阳气,所以能够提升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
五、黄芪还能用于安胎,对于一些孕妇中气下陷出现胎动不安,黄芪配合白术、砂仁等能够补气安胎。当然如果出现胎动不安,就不要自行随便捣鼓,应及时就医。
可能说了这么多,还是有些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吃黄芪,或者不知道吃了黄芪有什么作用。我再给大家举几个黄芪常用于治疗的一些现代病,比如老年性的气虚便秘,慢性鼻炎,骨质疏松,慢性肾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等。
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很简单,可以先用生黄芪泡水喝,看看喝了之后,人更有劲了,还是喉咙痛。如果更有劲,说明喝对了,可以自己尝试加一些枸杞、红枣等等,试试是否合适。如果喝了之后喉咙痛,也不用马上说自己不合适,往里加点西洋参或者麦冬、玉竹等偏凉的补气滋阴药。如果吃了觉得自己精神状态可以,那就可以继续吃;如果吃了之后还是不好,觉得热,就继续加些凉的,比如菊花,或者黄芪少放点;如果觉得偏凉了,那少放点凉的;试过多次,还是不适合,那就别吃了。
总结一下,黄芪有生黄芪、炒黄芪和蜜炙黄芪之分,生黄芪适合补气利水,炒黄芪比较适合补气健脾,蜜炙黄芪比较适合补气润肺。黄芪虽然是偏温,但是加点凉的,可能就不温了,想要它补气或提高免疫力,一般都合适。但要记得一点:人的体质是会变的,所以喝黄芪水的时候,也应跟着调整,不要喝着喝着喉咙冒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