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风的偏方,常喝什么水可以降尿酸?
水,是生命之源。
往大了说,地球的生命从咸水中诞生,在淡水中进化,于陆地上发展壮大,生命体完成从海洋到陆地的蜕变,仿佛试图摆脱对水源的过分依赖,但似乎并没有彻底成功。古人崇尚养生,道教养生之法“辟谷”,不食五谷杂粮等任何食物仍能存活很长一段时间,辟谷之法多不闭水,仍“以水为命”。
往近了说,在人体内,大约有63%由水分组成,其中血液中水含量高达83%,大脑组织水比重为74.8%,肌肉中水比重为75.6%。更不可思议的是,就连坚硬的骨头中,水分也占据了22%的比重。
而从古代卢照邻、白居易、忽必烈所患“风痹症”,到现代中年男人“富贵病”,痛风这一代谢疾病的产生、发展与治疗,均与人们“喝”的习惯离不开关系。
水喝对了、喝够了,可以一定程度降低血尿酸水平,帮助远离痛风。但是通过喝水达到的降尿酸效果非常有效,不能替代正规的降尿酸治疗。
水对人体生理意义多,尿酸溶剂是之一水在人体中占比这么大,是有其众多生理意义的。
首先,水是维持生命、保持每个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须的物质;人体体液是由一定的水分和溶解其内的电解质共同组成;不仅细胞大部分是水,细胞还被体液所包围。
其次,水可以调节体温。人体通过呼吸、排汗来蒸发热量;通过水较大的比热容吸收机体内部营养物质化学反应产生很高的热量,并且将热量储备在水中。这些方式使得人体温不发生明显波动。
第三,水具有润滑作用。比如吞咽食物的唾液、泪液有助于眼球的转动和湿润、滑液有利于关节的活动,黏液有利于消化道及呼吸道的运转功能。
第四,水是各种物质(包括尿酸)的载体。水是体内多种可溶性物质的一种溶剂,不仅溶解力强大,且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这个特性决定了各种物质依托于水这个载体,参与人体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等重要生理过程,贯穿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泄,从而使得人体新陈代谢得以顺利进行。
尿酸也溶解于血液之中,尿酸处于正常浓度范围时,有着维持血压、兴奋神经与大脑皮层和抗氧化作用;而多余的尿酸,则大部分(2/3)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最后,水还关系着血容量。血液中水分含量高达80%,水量的缺少,直接影响血压的降低与血液中溶质的浓度的升高。当血液缺水时,会变得粘稠,血液流速也变缓,若血尿酸浓度本身就较高了,就很容易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导致痛风发作。
多喝水——非药物降尿酸治疗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肾脏是排泄尿液的器官,而尿酸是溶解在尿液中的,患者排出的尿液越多,排出体内的尿酸也就越多。要想多排尿,就得多饮水!
一般而言,正常人每天饮水量至少2L以上(不包括吃饭、喝汤)并保证足够尿量达到每日2L以上。
绝大部分的痛风人群均存在排泄减少的情况。只要您肾功能正常,在摄取了足够多的水分之后,尿量也就随之增加,尿色就会变淡,尿酸也容易溶解其中随尿液而排出体外,避免形成尿酸盐结晶,有效预防尿路结石和肾功能障碍。
各种各样的水,怎么选择?根据不同人群对“水”的偏好与不同需求,目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
1. 白开水
白开水是我们最常见也最常喝的水,是指经过消毒的自来水。未经煮沸的水称为凉水或生水,经过煮沸的水就是白开水。白开水的硬度较生水的硬度小,是比较提倡的健康饮用水。
从医学角度来讲,白开水比任何饮料都解渴,还容易被人体细胞膜所吸收,并有助于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营养学角度来讲,白开水不仅满足机体对水的生理需求,还有助于机体从水中摄取少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从经济学角度讲,白开水性价比最高,人人都适合。点评:白开水是所有高尿酸血症、痛风人群最值得推荐的水,方便、卫生、物美价廉。
2. 纯净水
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很多家庭都安装了净水器,纯净水也开始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纯净水是指采用现代技术(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反渗透法)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除去了水中的有害杂质、细菌、矿物质和有机物等获得的水。其主要特征是纯净、无色无味,水中除H2O外不含任何成分。
纯净水对人体细胞的亲和力很强,有助于溶解人体内的一些废物并将之排出体外,对机体有一定的“洗涤”作用。
纯净水在纯净度和安全卫生方面是优于白开水的,这也是纯净水日趋成为日常主要饮用水之一的关键理由。但是,由于纯净水过滤了水中原本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物质,而且过纯的水进入人体后还会“刮走”体内的微量元素。因此,不建议人们长期饮用纯净水,以免导致身体某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缺乏,造成免疫力下降,影响机体健康。
点评:高尿酸血症、痛风人群喝纯净水带走尿酸的效果,理论上是略优于白开水的,但也没必要为了那一点理论上的效果专门安个净水器。纯净水也是推荐喝的水,至于净水器或者瓶装纯净水,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吧。
3. 矿泉水
矿泉水因其中含有矿物质而得名,其定义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发掘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CO2气体;水质符合国标饮用矿泉水标准的饮用水。
相对于白开水和纯净水来讲,矿泉水的营养价值更高一些。
人体内的占体重0.01%以上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如钙、钾、镁、钠;低于0.01%的称为微量元素,如铁、铜、锌、碘、镍、钴、铬、锰、钼、氟、硒、硅、钒。有些元素是人体必须的,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就会出现异常或病变。比如钙是骨骼、牙齿及软组织的重要成分,人体缺钙容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钠是机体组织和体液的固有成分,对调节机体水盐平衡和维持细胞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当机体缺乏钴元素时,就会导致缺乏维生素B12,而维生素B12对血红蛋白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矿泉水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极易被人体小肠所吸收。因此,矿泉水是人体获得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之源。
矿泉水虽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但含有过多矿物质的水也会给人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而且有的矿物质不一定能被人体所吸收,长期积蓄在人体内,反而会影响人体健康。
点评: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可以喝矿泉水,但如果存在尿酸性肾结石的情况下,则不适合。
4. 茶水
如果说可乐与茶水是现代和传统的区别,那么咖啡与茶叶就是西方和东方的区别。东方人爱茶,不仅是爱一种悠闲自得的时光,还因为茶叶在营养保健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西方人习惯下午来杯咖啡,东方人则习惯上午来杯清茶。茶水,越来越成为都市人最爱的一种饮品。
茶水富含茶碱、维生素、黄酮类物质、氨基酸等,具有润肺化痰、消食解腻、清除体内自由基、抗衰的功效。
点评:茶水中茶叶碱代谢成甲基尿酸盐,而非尿酸盐,不会影响血尿酸浓度。对于不喜欢喝白味水的朋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 果糖类饮料
无论医生或健康专家如何悉数过量饮用甜饮料的种种害处,饮料市场还是经久不衰,而且每年都会再增长十几种新品种。纵观市面上流通的各种常见的饮料,大多是在水里添加果糖、香料和其他一些功能性的物质。
点评:果糖能增加腺嘌呤核苷酸分解,加速尿酸的生成。有研究显示,与不饮含糖饮料者相比,每日饮含果糖饮料3~4杯者的血尿酸升高0.33mg/dl,而每日饮含糖饮料多于4杯者的血尿酸升高0.42mg/dl。所以,高尿酸血症、痛风群体不适合饮用果糖饮料(甜饮料)。
6. 酒精性饮料
酒精饮料是指酒精含量在0.5%~65%的饮料,包括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常见的有白酒、红酒、葡萄酒、啤酒等。酒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会阻断大脑在紧急情况下对水分的供应,导致大脑脱水,酒后头痛就是大脑缺水的具体表现;酒精对肝脏有伤害;酒精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酒精使人上瘾,长期饮酒者性格容易偏离惯常的标准;最重要的是,酒精还可造成体内乳酸和酮体堆积,抑制尿酸排泄,另可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而使尿酸合成增加,两方面因素显著升高血尿酸水平。
点评:酒精饮料不仅会显著影响血尿酸水平,还会伤肝,从而影响嘌呤代谢。是高尿酸血症、痛风群体严格禁忌的“水”。
7. 咖啡及含咖啡因的饮料
咖啡文化在办公室白领阶层非常流行,它确实有助于振奋精神,短暂消除疲惫,但这并不代表它是健康的饮品。
无论是咖啡,还是含有咖啡因的其他饮料,确实有提神醒脑的功效,这也是白领、青少年对咖啡及含咖啡因饮料依赖的重要原因。
点评:咖啡因代谢成甲基尿酸盐,而非尿酸盐,正常饮用不会对尿酸产生影响。但痛风急性发作期时,不适合喝咖啡,因为咖啡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容易诱发痛风发作。
8. 果汁及果汁类饮料
很多人认为,果汁味道好,营养丰富,完全可以取代水,甚至比水还富含各种营养素。首先,真正的天然果汁并不多,而且在加工的过程中水果中的维生素常遭破坏。其次,市面上大多数果汁类饮料,即便标注了纯果汁,但为了增加保质期,还是添加了防腐剂以及其他添加剂;为了提升口感,添加了额外的果糖。
点评:如果是家里鲜榨的果汁,可以放心喝;如果是果汁类饮料,则建议尽量避免。
9. 功能性饮料
功能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可适度调节机体功能。常见的功能性饮料包括:
益生菌和益生原饮料:能促进人体肠胃中有益菌生长,改善肠道功能,尤其适合老人、孩子和消化不良的人。运动饮料:大多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能及时补充人体因为大量运动、劳动出汗所损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盐分),降低体能消耗,使体液达到平衡状态,适宜体力消耗后的各类人群,儿童不宜,高血压病人慎用。维生素饮料:能补充身体所需多种营养成分。维生素饮料除了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外,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还能清除体内垃圾,起到抗衰老的作用。这类饮料适合所有人。但一般维生素饮料都是含糖量较高的饮料。点评:这三类饮料品类繁多,简单来说,功能性饮料所具有的大量氨基酸成分会升高血尿酸,兴奋性成分容易诱发痛风,不适合高尿酸血症、痛风群体饮用。而另两类饮料,如果含糖量低,则可以饮用,但是不能计入每日饮水量。
总结“多喝水、迈开腿、管住嘴”是非药物降尿酸治疗的九字箴言。对水的选择也有着一定的讲究,虽然喝对了水能够达到的降尿酸效果很有限,但是喝错了水带来的后果则是非常明显,比如饮酒后痛风急性发作。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来形容高尿酸血症、痛风人群喝水十分恰当。希望本文对生活中各种“水”的分析与点评,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是风湿免疫科乔方医生,原四川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生。整理发布不易!如果您觉得看了有帮助,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如果您有不同的观点,也欢迎您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也可以转给您身边需要的朋友;谢谢!
你知道的潜规则有哪些?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分别从教育、医疗和娱乐三个行业的角度,深入探讨潜规则的存在和影响。
教育行业在某个小城市的一所高中,有一位名叫李老师的语文教师,她教学严谨,备课认真,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然而,她却在学校的晋升评选中屡次落选,而那些教学水平不如她的老师却能够轻松晋升。
后来,李老师得知了一个潜规则:学校领导在评选晋升时,更看重那些能够为学校带来名气和利益的老师,而不是那些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因此,那些参加各种比赛、获得各种荣誉的老师更容易被晋升。
这个故事让我深感教育行业中存在的潜规则现象。
在这个行业中,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而是需要考虑到学校的利益和名气等因素。
这种现象不仅会影响到老师的晋升,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教育行业中的潜规则现象,让教育回归到本质,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医疗行业在医疗行业中,存在着一种潜规则现象,即医生会给患者开出一些不必要的药物或检查项目,以获取更多的利润。这种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身体伤害。
有一位患者小王,因为感觉身体不适,去看了一家医院的内科医生。医生给他开了一些药物和一些检查项目,其中有一项是CT检查。
小王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却花费了很多冤枉钱。
后来,小王听到了一些医生之间的对话,才知道原来医生之间有一种“开药比赛”的现象,即谁开的药物和检查项目越多,就能获得更多的奖金和利润。
这种现象让小王感到非常不满,觉得自己被当成了赚钱的工具。
医疗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医生的职责是为患者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开出不必要的药物和检查项目。
我们应该加强对医生的监管,让他们真正做到为患者着想。同时,患者也应该提高自己的医疗知识,不要轻易相信医生的建议,避免被不必要的药物和检查项目所伤害。
娱乐行业在娱乐行业中,存在着许多潜规则,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睡导演”现象。
这种现象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对于女演员来说更加严重。
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某女演员在参加一部电影的试镜时,遇到了导演。导演对她的表演非常满意,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要求她和他发生关系。
女演员为了得到这个角色,最终选择了妥协。然而,即使她和导演发生了关系,最终还是没有得到这个角色,而且她的名声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这种“睡导演”现象在娱乐圈中非常普遍,许多女演员为了得到更好的角色或更多的机会,不得不通过这种方式来换取。
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侵犯了女演员的尊严和权益,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娱乐行业的健康发展。
潜规则现象的存在,不仅仅是在娱乐行业中,也存在于许多其他行业中。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侵犯了个人的尊严和权益,也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反对这种不道德的行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同时也要呼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公正、健康的社会环境。
“潜规则”是指在某个行业或社会群体中,存在着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和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这些规则往往不被明文规定,但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这些规则往往是由行业内的老手或者权威人士所制定,旨在维护行业的稳定和发展,但也可能会对行业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潜规则对于在某个行业中生存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各行各业的潜规则,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了解潜规则:首先要了解各行各业的潜规则,可以通过与业内人士交流、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来了解。
2.遵守潜规则:在了解潜规则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遵守潜规则,以避免因不了解或不遵守潜规则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
3.保持独立思考:即使是在遵守潜规则的前提下,也要保持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被潜规则所束缚,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
4.积极改变潜规则:如果发现某些潜规则不合理或不公正,可以积极尝试改变它们,例如通过发表言论、组织行动等方式来推动改变。
总之,面对各行各业的潜规则,我们应该既了解又遵守,同时保持独立思考和积极改变的态度,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痛风用中医治疗会痊愈吗?
有人说:“西医治病,中医治人。”
有人说:“西医治不好的病,就要求中医。”
有人说:“中医治的是生病的人,西医治的是人生的病。”
当我谈论中医治疗痛风时,我害怕会被某些“顽固的中医支持者”们误解。所以前头咱们要说的是,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中医也要讲究兼容并蓄,而不是与其他医学格格不入。
所以,咱们基于放开眼界的基础,不因噎废食,再来看中医对于痛风治疗,也许就能辨明痛风能不能用中医治疗“痊愈”或“根治”的问题。
中医学对痛风的认识,不仅仅是“肾虚”引起的痛风这种疾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认识到的呢?在公元前8世纪,《四部医典》这部藏医典籍中,就有了“痛风”这个名词,但是彼痛风非此痛风,二者症状并非完全一致。
而我们熟知的痛风,早先是被归于“痹症”范围,也就是现代医学中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大类。所谓“痹症”,从《素问》中可以得知,分为行痹、痛痹、着痹三类,但主要是以风、寒、湿、邪致病为主;此时的“痹症”还是与痛风有区别。痛风的病因可以归于行痹或着痹,痛风的病理则可归于痛痹。
那么,当时治疗痹症的方法是什么呢?没有方剂,唯有针灸。毫无疑问,针灸也是中医学中的瑰宝。针灸辨证、取穴、针刺的方法各有不同。比如对于疑似痛风的症状,一般是采用行针补泻的方式,即“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慢则泻之”,以此达到治疗关节缓解疼痛的目的。
也就是说,中医对于痛风的治疗,早先主要是采用针灸治疗缓解疼痛,而且这样的方法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乃至后来的《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中,依然在沿用。
不过,在《金匮要略》里,痹症又进一步发展,关节类的疾病被称为“历节病”,也就对于痹症的病因、病理做了补充。而在《中藏经》中,对于痹症的成因也进行了扩展,认为是外邪入侵致病。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了隋唐时期,中医又有了进一步发展。此时世界各地的交流沟通加强,阿拉伯医学也被中医兼容并收,从而中医学进入到了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尤其是对于痛风的研究,也逐步深入。
比如《诸病源候论》中,对于历节病的解释,就提出了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这与现在所说长期酗酒或熬夜容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的病因如出一辙。
而唐代的《外台秘要》则直接从历节病中分出分支,名为白虎病。对症状的描述是“疾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疼,乍歇,其病如虎之噬”,这样的描述,您觉得是不是和痛风的发病情形一致呢?
至今也有中医将痛风名为白虎历节病。到了两宋时期,中医对于痛风的治疗开始发展到方剂,比如《普济本事方》、《圣济总录》等中医典籍中,将历节病分为“风热”、“风寒”等类型,不同的分型治疗方法则不同。
当然,现在我们的不少中医方剂都源自于金元时期,尤其是朱丹溪这样的中医大家,在《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典籍中,专设“痛风”章节,这也是现在中医对于痛风的主要论述来源,其阐述说“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而且将痛风与历节病区分开来,进行了系统的分型。
进入明清时期,痛风这个名词被多数中医名家所认可。比如《医学正传》中就提出,要减轻痛风病情或者避免病情复发,需要注意饮食;在《万病回春》中,提出痛风的病因包括“风寒、劳力、痰火、痰湿”等;在《辨证录》、《证治汇补》、《串雅内编》等典籍中,也都对于痛风的病因、病理、病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而且此时对于痛风的中医治疗,也从针灸、推拿,发展到内服中药汤剂、外敷中药等。从中医对于痛风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并非是有些人单纯将痛风视为“肾虚”,对于痛风的不同分型,需要辨证治疗。
中医学对于痛风的治疗,不仅仅是“补肾”那么简单近代中医,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实际上已经逐步到了“中西汇通”的阶段,也就是吸纳西医的思想,发挥中医治疗的特色。
在现代中医病机的认识上,中医医家认为,痛风多为风、寒、湿、热、痰及脾不足,遣方多为标本兼治、健脾益肾的基础上祛湿、活血、清热。中医对于痛风的治疗,也是辨证论治,治疗内容不仅仅包括口服中药汤剂或丸剂,还有针灸、中医外治等多种治疗方法。
通常来说,对于痛风的认识主要是:脏腑病变主要累及脾、肾两脏,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肝肾排泄湿毒障碍,痰浊内生,久则化瘀;遇诱因引动,则湿浊、瘀毒、积热流注关节、肢体、经络,痹阻经络关节,不通则痛,发而关节肌肉红肿热痛。
那么,对于痛风的中医治疗,主要包括哪些呢?我们可以来看看。
01|痛风急性期的中成药
四妙丸:主要成分为苍术、牛膝、黄柏、薏苡仁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痛风定:主要成分为黄柏、秦艽、赤芍等,清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定痛;痛风舒:主要成分为大黄、车前子、泽泻、川牛膝、防己等,清热利湿解毒。02|痛风缓解期的中药方药
四妙散:主要成分为炒苍术、川黄柏、川牛膝、茵陈、虎杖、土茯苓、金钱草、车前草等,清利湿热;四君子汤:主要成分为党参、苍术、砂仁、半夏、陈皮、甘草、土茯苓等,健脾利湿、益气通络;桂枝乌头汤:主要成分为桂枝、白芍、生姜、黄芪、制川乌、麻黄、防己、当归、防风等,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二陈汤:主要成分为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桂枝、牡丹皮、桃仁、炒白芥子等,活血化瘀,化痰散结。03|痛风的中医外治方法
中药敷贴法:将药物制成膏剂或散剂,直接敷贴于患处,达到以经通脏、以穴祛邪、扶正强身的目的;中药熏洗法:选配一定的中药制成水溶液,加热后进行熏蒸、淋洗和浸浴关节等部位,达到活血化瘀、发汗利水、排毒的功能;中药沐足法:将适当的中药放置在适宜温度的热水中混合进行足部熏洗,达到通畅阳气、湿通经络的目的;中药离子导入:导入中药药物,让病变关节局部药物浓度增高,从而引起血管舒张、散寒止痛的目的;中频治疗:通过高压电流模拟针灸、推拿、按摩功能,达到活血化瘀、消炎镇痛、通经活络的目的。针灸疗法:通过针灸刺激,达到和调气血、清热化瘀、恢复正气的目的;经筋针刀:通过针刀或经筋刀,进行穴位治疗,对于局部关节解除黏连、清理坏死组织、去除尿酸盐结晶。刘医生要提出的是,以上无论中成药、中药方剂还是外治疗法,都请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请勿自行用药和治疗。
痛风不能根治,还是在于尿酸无论从中医还是西医的角度,我们都不能忽视痛风的根源还是在于尿酸异常,尿酸生成过多和排泄减少,都会造成高尿酸血症。
没有哪一位中医医师或者西医医生能够说痛风可以根治。因为痛风的治疗还是在于调节尿酸的代谢,将尿酸代谢恢复正常,而不能彻底将尿酸从我们体内赶出去。为什么呢?
因为尿酸虽然被视为“废物”,但是尿酸对于人体的功能包括保护细胞抗氧化能力,保持人体器官不至于过早衰老,延迟免疫细胞的“寿命”,维持身体的免疫能力等。
也就是说,对于痛风的治疗,我们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可以临床治愈。也就是说部分患者无论是通过中医还是西医治疗,可以达到停药后而痛风不再发作。
这主要还是长期控制尿酸、调理代谢,让血尿酸水平长期达标,关节及关节周围的尿酸盐结晶溶解,不再产生新的尿酸盐结晶,急性痛风发作的频率降低甚至不再发作。
但是很可惜,刘医生临床上遇到的情况恰恰相反:
有些患者通过西医治疗一段时间后,痛风发作,于是转求中医;过了一段时间后,觉得痛风不发作了,就停止治疗,导致疾病反反复复。
有些患者通过中医治疗一段时间后,反而相信能够“根治”的偏方和秘方,从而导致出现其它相关疾病,让病情越来越严重。
其实,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可以做到控制痛风病情的。但是需要的是痛风患者能够采用正规治疗、规范且长期用药,改变生活习惯、做好饮食控制,这样才能让病情逐步好转。
中医怎么治疗痛风?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我国患有痛风的患者高达1亿人左右,且近95%的患者是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痛风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也引起了广大群众的意识,痛风究竟有哪些症状呢?
一、痛风的初期症状
痛风石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失常而引起的血尿酸升高,并伴有结缔组织内尿酸钠结晶沉着为特征的疾病,临床首次发作多为夜间发作的单关节炎,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治疗上除了饮食控制,多从抑制尿酸形成或增加尿酸的排泄入手。患者平时喜爱肥甘肉厚的食物,容易导致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痹阻经络。
患有痛风可不是吃一次药,打一次针就能好的。除了西医上的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在中医上更多的我们采用外敷熏洗的治疗方法。
二、痛风如何消肿
1、 中药外敷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是湿热邪毒聚于关节,导致血瘀阻关节,故关节疼痛在夜间,日久关节漫肿畸形。外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散剂、膏剂、能使药力直接渗入病所,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多用清热解毒燥湿之品,如黄柏、黄连、大黄、连翘、紫花地丁等,而活血化瘀消肿之药,主要以乳香、没药、川穹等。
2、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是通过药性和热力直接作用患处,使药力更好地渗透,以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之效,主要采用的是黄岑、黄柏、赤芍、丹参等药材煎煮后作用于伤口的熏洗。
3、 针灸疗法
小针刀是将中医针灸的“针”和西医外科的“刀”结合,通过减少关节囊及滑囊内的压力,释放出一种炎性的刺激物,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其为现代中医发展出的特色疗法,它取中医之长,一方面具有“针”的作用,能疏通经络,活血行气;另一方面又发挥了外科手术“刀”的作用,充分发挥剥离、松解粘连的效应。
综上所述,中医外治发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且副作用较小,但痛风除了表现关节疼痛,重者会出现痛风石,其高尿酸血症还会损害肾脏,故应及早发现,尽快治疗。
参考文献:
1.刘振葳 曲凡 牛莉 刘湘玲 杨锡燕,《痛风中医证候学研究现状》,中华中医药杂志,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2019年06期.
2.袁晓 陈夏凉,《中医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湖北中医杂志,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9年03期.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痛风能被治愈吗?
痛风是否能被治愈,得先了解痛风是怎么形成发生的。
痛风是什么?
讲痛风之前,先说说另外一个病:高尿酸血症。
尿酸,是人体的代谢垃圾,正常情况下,会随着大小便排出体外。
而那些还没排出体外的,或者正准备排出体外的尿酸,就会留在血液中。
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如果超标,就是这个高尿酸血症。
那这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到底是什么关系?
简单来说,血液中的尿酸含量超标,就造成了高尿酸血症;尿酸超标到一定的程度,在血液里也待不住了,就会析出尿酸晶体,躲藏在关节里。
从析出尿酸晶体的那一刻起,这个病就发展了,晋级成了痛风。
突然有一天,藏在关节里的尿酸结晶不老实,搞得你关节发炎,开始了生不如死的剧痛,这就是“痛风发作”啦。
高尿酸血症是形成痛风的原因,血液中的尿酸控制不好,会导致痛风的发作。
(关注深读视频公众号,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再问诊,清楚多了)
血液中的尿酸是怎么变高的。
尿酸,是一种人体代谢出来的垃圾,由肝脏批量生产,然后暂时进入一个叫“尿酸池”的地方储存。
“尿酸池”,就是一个暂时堆放尿酸的垃圾桶,有点小,最多容纳1200mg的尿酸。正常人每天代谢的尿酸也就750mg左右,这个垃圾桶算是够用的。
每天负责处理这些尿酸垃圾的,是肾脏和肠道,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尿酸通过肾脏变成小便,三分之一的尿酸通过肠道变成大便,被排出体外。
如果某一天肝脏生产的尿酸增多了,比如升高到了1500mg,那么每天只能处理1000mg的肾脏和肠道怎么办?
尿酸只能堆积在血液中,增加血液中的尿酸含量。
另外一种情况是,肝脏生产的尿酸还是750mg,并没增加,可是因为肾功能障碍,只能处理掉300mg,又会怎么样?
没处理掉的450mg尿酸一样会堆在血液里,也能导致高尿酸血症。
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增高,不是体内产生的尿酸多了,就是排出体外的尿酸少了。
尿酸是怎么变多的,先看看尿酸的生产过程。要解释这个过程,还得先从嘌呤说起。
嘌呤,跟氨基酸一样,都是一种有机物。嘌呤是合成DNA的主要成分。
DNA大家都很熟悉吧,就是拷贝了我们很多遗传基因代码的一个载体。
人体每天新陈代谢,细胞有的生,有的死,新生细胞里的DNA合成,就少不了嘌呤。
(关注深读视频公众号,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再问诊,清楚多了)
嘌呤还是ATP的主要原料。ATP中文名字叫“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简单说就是人体细胞所需要的能量。
糖份相当于原油,细胞是没法直接利用的,只有先将原油提炼成汽油了,细胞才能用。
ATP就相当于被加工过的原油。嘌呤呢,就是ATP的主要原料。
嘌呤和尿酸是什么关系呢?人体内的嘌呤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看看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就知道啦。
一个细胞诞生了,人体就会把长得标致的嘌呤选出来,送去给细胞做DNA使用。
那么细胞死了呢?人体就会将这些去世的细胞分解掉,细胞一分解,嘌呤就出来了。
每个细胞就是一台发动机,都需要能量啊,每天不断地消耗ATP,释放出来的就有嘌呤。
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每天都会自然产生很多嘌呤,经过肝脏的处理,嘌呤就变成了尿酸。
除了人体自产之外,人体内的嘌呤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那就是,吃。
很多食物本身就含有嘌呤,比如动物内脏啦,海鲜啦,那吃进去的嘌呤可不是一般的量大啊。
(关注深读视频公众号,深读君携手六十万三甲医生,24小时为你提供在线问诊服务。先看视频再问诊,清楚多了)
根据嘌呤的来源,不难分析嘌呤是怎样突然增多的。
人体剧烈运动时,需要更多的能量,会直接导致大量ATP被燃烧分解,这一燃烧,嘌呤就像烧煤产生的烟尘一样,被大量释放出来。
日子过好了,吃的是肉,喝的是酒,尤其是啤酒配炸鸡,吃法虽然时尚,可是嘌呤就成吨地吃进身体里了。
随着嘌呤的激增,肝脏也就不停地加班,尿酸就被源源不断地送往血液,这就成了“高尿酸血症”啦!
所以,人体每日都有源源不断的尿酸生成,你根本不可能把尿酸完全清除掉,痛风也就比较难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