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失眠打坐可以代替睡觉吗?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打坐可以调整失眠,但是那要看打坐的层次,放松、入静、能够深度入静基本可以调整失眠。如果能够很好的驾驭放松、入静基本没有失眠的可能,所以失眠打坐这个说法成立的可能性很小;客观的说打坐可以代替睡觉,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打坐是为了健康,更好的服务生活、工作,适度的打坐健身为更好。
深层次的打坐和良好的睡梦有很多相似的点:
都能够感觉不多呼吸;
都能够保持特定的姿势;
都是在极度放松的和深度入静的前提下的做功,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感觉器官基本停止了功能作用,但是相对于打坐更主动一些;
睡梦是昏沉相,有说法‘睡觉如小死’,但是打坐是清明相,能够感知自己在干什么么,和周围的事物,但是睡觉不能,不能感知自己是在睡觉;
睡觉可能美梦萦绕,打坐练习初期也会杂念纷飞;
准时的睡觉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很好的自律,同样打坐的适度锻炼也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失眠如果说失眠是一种病症是不是有点儿过于严重了?失眠确实是违背了我们正常的生物学规律,不仅我们感觉身体不舒服,神经紊乱,大脑不清明,影响工作和生活的质量,也会带来压力和紧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内分泌和内脏消化的紊乱;加速衰老乃至引发各种病症。
失眠我们一般都会能够得到及时的重视,其中规律的适量的运动对失眠还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的,这点焱霖体验也是颇深的。
良好的睡眠是我们健康的基本保障之所以称其为良好的睡眠其实也不是很容易的,所以常言有‘千金难买好睡眠’的说法。所谓的好睡眠,是指不会做梦,睡眠质量要高,睡眠时间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年龄段不同,要充足,中老年不能低于6小时,青年不能低于7——8小时,睡眠时间过短,身体不能得到充分休息,睡眠时间过长也是不健康的表现。好的睡眠就是睡到自然醒的那种状态,精神是愉悦的,不会是朦胧的半梦半醒。
长时间睡眠有问题,必然影响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反应能力,自我保护意识肯定降低,当然也影响了免疫系统对抗外界反应的应答。
打坐能够起到睡眠的作用根据我们打坐训练的程度不同,对身体的效果肯定也有差别,有的功夫好的几分钟就能入定,有的功夫在路上的,好久才能入静,所以说打坐的健身工程也是不轻易的。
打坐是一项很好的健身静态运动,不仅能够起到睡眠的作用还能达到睡眠所不能达到的作用,但是我们通常正确对待健身应该是生活工作的一部分,促进健康就好,不要一味的追逐奢望什么‘夜不倒单’的三摩地,处理好健身与工作生活的关系。
我是焱霖——一位喜欢运动休闲的农家大叔,闲扯到此,别忘了点点关注支持一下,会有更多的打坐感悟、生活的分享。
每晚失眠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感谢邀请!
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也曾经有过,直到现在还偶尔出现。不仅是失眠,我还时常会自言自语。这种情况的成因很复杂,可以分析一下,但不保证立竿见影。
从心理学上讲,这种情况反映出人与环境及自身无法和解,而和解需要一种合理的解释。我的解释是,所有人都有自恋和自我服务的潜意识,所以人会做错事之后甩锅,以及发生利益冲突。比如说两人合伙挣了一万块钱,分钱的时候总会感觉自己贡献大应该多分点。如果亏了一万,会感觉对方应该负更多责任。先有了这个结论,然后寻找理由,不可避免就会出现一些令人欲哭无泪的神逻辑。人对自己的了解全面却非常主观,而对别人的了解比较客观但也比较偏面,两者计较起来就会比较尴尬。
人天生有被爱、被理解、被接纳的需求,但现实中很难遇到这样的人。快乐的时候需要分享,但他人往往只是礼节性的点赞了事儿。悲伤的时候需要倾诉,但他人由于无法还原情境,所以没法理解。另外,愤怒需要发泄,但出于维护关系的理性需要,只能选择隐忍。这些欲望不能得以实现,人就会感觉压抑。
我们学习了很多正确但逻辑混乱的道理,与现实完全背离,会让我们感到困惑。比如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而现实是人能够献出的爱极少——他跟我有半毛钱关系吗,凭什么要献出爱?现实的世界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理性而冷酷的,就像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建议你可以学习一些社会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提高理性水平。当自己的认知与现实差距减小时,不堪也就随之减少了。
同时,我喜欢睡觉时带着耳机听点什么,一般都是些关于历史的,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不大的,让外来的信息代替自己思索,一般都能有很好的催眠效果。不建议听心理学课程,因为太贴近现实了,可能会启发思考。
最后,不要跟失眠较劲,那样会构成正反馈。人失眠往往是因为焦虑,同时还会因为失眠而焦虑,于是越失眠越焦虑,越焦虑越失眠。我经常失眠,但我尽量不去管他,想干嘛干嘛,感觉也还行。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总是说自己睡不着觉?
人一上了年纪本来就会让睡眠变浅,这也是为什么爷爷奶奶一大早就起床,睡不着的原因,想要缓解可以从这6点开始入手。
1、呼吸法
这个方式是我实践过,且最适合我的方式!当我们没有睡意时,进行有节奏的呼吸,先大吸一口气,再吐气,然后由快变慢,起到催眠作用。这样放慢呼吸节奏可以使大脑放空,使全身放松,慢慢经过几分钟的深呼吸就可以进入良好的睡眠状态了。从科学角度分析这种方法是可使肺吸入更多氧气,氧气增多能有效调节人的副交感神经系统,让人少胡思乱想,就能安眠如梦。
2、联想法
想象自己身处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比如自己正静静躺在清澈的水面上,像一片叶子;又或者安静的花园,自己正漫步其中,嗅问鸟语花香;又或者在身临瀑布,静听潺潺流水的声音。此方法可让身体和精神放松,帮助睡眠。
3、运动法
白天适当运动,有助于身体缓解压力,晚上的时候不是很激烈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是可以有助于睡眠的。
4、阅读法
睡觉之前看会书是有助于促进睡眠的,失眠的朋友不妨在床头放基本书,晚上睡不着的时候看一看。
5、音乐法
音乐是心灵的治愈师。临睡前,听听柔和、单调的音乐,也能达到一定的促进睡眠的作用。听到安静好听的音乐,可以暂时忘记烦恼,心情放松,从而安然入睡。
6、泡脚法
晚上睡觉之前,取几片生姜,用温度合适的水进行泡脚,坚持的话,对于改善睡眠质量是有一定作用的。
人一般在多少岁时会出现失眠的状况?
其实失眠的高发期和人的压力周期是同步的,
比如说35岁上下年龄和老年群体,
形象的说明了压力是失眠的最大源头,
我们失去了什么往往是得到了太多,
比如我们失去了失眠,
得到的就是房子车子票子等,
这一切都是我们争取来的,
我们给自己身上安了太多负担,
所以我们就失眠了,
这其实都是我们咎由自取,
其实道理大家都明白,
但是生活这个时代,
谁又能逃的了呢?
关于老年人失眠比例高,
除了生理的变化外,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生活压力大,
还要操心子女的事情操心孙辈,
诸多劳心劳肺让他们也失去了睡眠,
所以治疗失眠就是两个字:放下
你拿的多负担重自然就压力大,
压力大就容易失眠,
作为一个失眠康复治疗师,
我经常给眠友们说,
我给你们失眠训练不是在帮你们,
而是在提功一个方法给你们,
真正决定方法是否有效的核心在于我们自己!
作者简介,知名失眠康复师
成功康复1000名失眠患者
点击关注我,如需帮助 请找老师
六十五岁就经常失眠正常吗?
随着年龄的增加,一些朋友就会发现觉一天比一天难睡,导致一些人饱受失眠的折磨。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精神抖擞成了常态。那么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失眠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老年人失眠一般是指60岁以上人群的失眠,失眠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据不完全统计,65岁以上的人群失眠率可达到40%。长期的睡眠不足,容易加速脑部组织老化,导致老年痴呆、认知功能不全等疾病的发生。
老年人失眠的主要特点整体的表现为:睡眠片段化、浅睡易醒、早醒、日间犯困打瞌睡,最突出的特点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稍微的风吹草动就会醒来。
老年人睡眠生理结构的改变:1)睡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缩短,年轻人正常睡眠时间为8个小时左右,而老年人的睡眠时间缩短到6个小时以下;2)入睡潜伏期延长,老年人从上床到睡着的时间明显比年轻人延长;3)睡眠连续性下降、容易唤醒,一夜间可能会起来好几次;4)睡眠节律改变,老年人睡觉的特点是早睡早起,晚上6点钟就可能会入睡,早上3-4点可能就会醒来。
老年人失眠的常见病因环境因素:老年人睡眠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旅游、天气变化、光线变化、温度变化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不良生活习惯:退休后生活节奏的改变,白天睡觉增多,晚间睡觉前喝浓茶、看电影、剧烈运动(广场舞活动太晚)等。
社会因素: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在退休后就会发生改变,主要以生活、家庭、健康为中心,生活中的情绪波动会影响睡眠质量。日常以带孩子为主要工作的老年人,夜间看护看护孩子,担心孩子,都会造成失眠。
疾病因素:老年人多伴有多种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骨关节病等,疾病造成的躯体不适会影响睡眠,造成失眠。糖尿病患者夜间尿多,起床次数增加,影响睡眠的连续性。心脏病造成的胸闷气短也会影响睡眠。治疗并发疾病的药物同样会影响睡眠,降血压药物中的利尿剂会增加夜间小便次数,镇痛药物会造成胃部不适等。
精神因素:老年人多长期独处,缺乏子女的陪伴,容易发生抑郁、孤独等心理障碍。随着年龄的增加,脑部组织结构退化,易发生老年认知功能减退,发生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病等。心理和认知功能的改变会对睡眠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失眠发生。
老年人失眠是比较常见的社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长期失眠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积极治理干预,去除病因,提高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