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养生小常识,农村老人说三伏天不能做四件事?
乡居小菜是南方这边的,我们这边的天气连冬天都有穿短袖的时候,进入夏天后,也是特别的炎热,夏至前后那段时间到月底都没有下过雨,每天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没有风吹的时候,不动都会出汗;如今进入7月份了,还有一周这样就到一年一度最热又潮湿多雨的时期——三伏天了!
说到这三伏天,乡居小菜印象特别深刻,因为三伏天并不只是持续一天这样,而是持续30天或者40天这样,时间可不短,像今年的三伏天就持续40天,从7月12号开始,持续到8月20号才结束;而且在乡居小菜老家这边,三伏天那段时期是农忙,得下地干活,育晚稻秧苗、抢收早稻、玉米、花生,然后还要及时晒干那些粮食,翻地种晚稻、种秋玉米秋花生或者红薯藤,还要给地里的黄豆苗除草,真的好忙。
忙虽忙,但因为三伏天的气候比较特别,衣食住行方面不注意的话,可能容易发生中暑等情况,所以有些事情也是要特别注意的,而农村老人说的三伏天不能做四件事,是哪四件事呢?下面乡居小菜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出门不防晒、喝水少
三伏天的那种热是闷热,而且白天大太阳的特别晒,出门不得不防晒;特别是在太阳底下长时间干活的人们,更是要防晒了,戴帽子,穿长衫衣服才行,若是不戴帽子还光着膀子干活,更觉得热,没有及时的水分补充,高温下容易中暑的。
乡居小菜老家我们每年的三伏天忙农忙,都是戴着草帽,穿长衣长裤的干农活,即使汗水从头湿到脚,但因为皮肤没有直接暴晒在阳光下,没那么难受;而且我们都是带几瓶水的,有些是冷开水,有些是米汤,有些是加了点盐的凉开水,不时又喝几口,若是不喝,汗水一直流,口特别干,那感觉很难受,干活持续久了,可能中暑。
二、满身大汗直接冲冷水澡
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三伏天真是太热了,恨不得直接用冷水往自己身上冲个凉快!说实在的,乡居小菜也经常这样做,在家里实在是太热了,就去冲冷水澡,一天冲澡三四次呢,冲澡了之后确实够凉爽舒适。
当然了,冷水澡的水温也是比较低的,当人干活回来了热热的满身大汗,皮肤毛孔张开比较大,不要马上去冲冷水澡,那样很容易着凉的;可以坐下来喝点稀粥休息下再去冲冷水澡更好。
三、晚上开窗睡觉
三伏天太热了,若是没有空调,晚上睡觉,就算开着大档的风扇吹还是觉得热,有些小伙伴就会不放蚊帐,然后又打开窗户睡觉,觉得开窗有风吹,空气流通,没那么热。
其实,这样做,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虽然现在的窗户一般都有防盗网,但缝隙那么大,蜈蚣、蛇、毛毛虫、老鼠等晚上活动频繁的动物会从窗户爬到房子里面,咬人的话很危险;而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悲剧发生过,天热睡觉不关窗被毒蛇咬,所以还是要特别注意的。
四、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夏天干活累了,人们吃东西的时候,喜欢吃得油一些,那样吃得饱、耐饿;而煎炸之类的食物香、好吃,也很受人们的喜爱,但三伏天吃这样的食物多并不好,很容易上火、肠胃不舒服便秘之类的,而且这样的食物本身水分很少,若是平时又喝水少,可能这样吃几天,身体就出现毛病了。
那三伏天我们应该怎么做更好呢?
一、尽量避免大中午的室外干活
相对于室内干活,室外体力劳动的人们是比较辛苦的,而三伏天这样的高温天气,白天中午是特别的晒的,所以干活尽可能的在早上做,然后早点收工,中午休息。
像乡居小菜见我们这边的人们去地里干活,早上6点这样子就去忙了,然后11左右这样收工,下午4点这样再去干活到六七点钟才收工;那些给人起房子的建筑工也一样,避开中午那段时间干活。
二、平时除了多喝白开水,还要喝些淡盐水
三伏天的天气高温闷热,就算坐着不动也会流汗;出汗太多了,水钠丢失会比较多,多喝白开水是必需的,而淡盐水也是要喝的,可以补充一定的钠离子,不至于感觉太软、虚,特别是户外干体力活的如泥水工,经常是直接喝淡盐水,而不是白开水,因为白开水喝了越喝越渴。
三、室内、户外都要注意防蛇虫
三伏天持续一个月左右,是在7月到8月份,这段时间也是蛇虫活动频繁的时期,所以不管是外出还是在家里,都是要防蛇虫的;去户外的话可以带木棍“打草惊蛇”,还可以带土狗一起;而家里的话,该除杂草乱物的要勤清理,没有防蚊虫纱窗的,晚上不要开窗睡觉。
四、多吃些水分多、清热解暑、健脾开胃的食物
三伏天在7-8月份,这个时候的粮食、蔬菜也是很多的,多吃些水分多、清热解暑、健脾开胃的食物,益于消化吸收又营养;这样的食物有很多,如苦瓜、冬瓜、青瓜、丝瓜、南瓜嫩稍、西瓜、香瓜、西红柿、绿豆、小米、鸭肉等等,此外喝些罗汉果菊花茶、竹叶茶茶水也不错的。
程凯养生说入伏喝什么?
陈皮普洱茶
取陈皮丝3-5条或者陈皮片2克左右,以及5克普洱茶叶。先将陈皮和普洱茶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洗,把第一泡的水倒掉,再重新加入沸水冲泡约15秒即可。陈皮普洱茶也是三伏天养生茶的其中一种,它能清热消暑,同时还能消脂润肺。
三伏天出自道家吗?
是的。
在现在炎热的三伏天气,也正是我们养生的关键时候,道家经典《黄帝内经》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所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告诉了我们在三伏天养生的秘诀。
三伏天适合发朋友圈的养生小知识?
三伏天发朋友圈的养生小知识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饮食调理:推荐朋友们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粥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或饮用清凉的饮料,以防脱水。
睡眠养护:提醒朋友们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尽量避免午睡过长或晚睡。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
防暑降温:分享一些防暑降温的小贴士,如穿透气、宽松的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使用遮阳伞或帽子等。
运动健身:介绍一些适合夏季的室内运动或户外运动,如游泳、瑜伽、晨跑等,提醒朋友们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心理调节:分享一些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方法,如听音乐、阅读、冥想等,帮助朋友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防护措施:提醒朋友们注意防晒,使用合适的防晒霜、遮阳帽等,避免阳光直射对皮肤的伤害。以上是一些适合在三伏天发朋友圈的养生小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进行补充和调整。记得在发布时注明来源和提醒朋友们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关于入伏的知识?
入伏是指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传统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以下是关于入伏的一些知识:
1. 定义:入伏是夏季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发生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它标志着炎热夏季的正式开始。
2. 天气特点:入伏时节,气温较高,天气炎热。炎夏的气候特点在很多地区表现为高温、潮湿以及频繁的雷雨。
3. 饮食习惯:入伏是炎热夏季的开端,为了应对高温天气,人们通常会调整饮食习惯。建议多食用清凉解暑的食物,如西瓜、冰淇淋等,同时避免过度食用辛辣食物。
4. 生活习惯:为了应对高温天气,人们在入伏时节常常采取一些降温的措施。例如,避免在中午时分进行户外活动,减少体力或剧烈运动,同时增加饮水量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5. 农事活动:在农业方面,入伏时节正值夏季农作物的生长和病虫害的高发期。农民会根据气候条件进行相应的农事活动,如灌溉、除草、施肥等,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6. 习俗与节日:入伏并没有特定的传统习俗或节日与之相关,但在一些地区,人们可能会举办一些适应炎热天气的庆祝活动,如水上嬉戏、荷花观赏等。
入伏作为夏季的一个重要节气,具有独特的天气和生活特点。了解入伏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夏季的气候,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健康和舒适。请注意,入伏的具体日期可能因地域而异,所提供的日期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