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适合什么人吃?
六味地黄丸的作用主要是滋阴补肾。它是一种补品,是中药的名称。用于肾阴虚,伴有耳鸣、头晕、腰膝酸痛、骨蒸、潮热、盗汗、口渴等症状。以现代医学为例,糖尿病和肾病患者可以用六味地黄丸进行调理和滋补。其药物成分包括熟地、吴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剂量。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和禁忌是什么?
肝肾阴虚,其主要症状就是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潮热、盗汗等,以及阴虚生内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口干舌燥、容易上火的现象。
说到肝肾阴虚,首先想到的治疗用药便是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组成;
药方里三位补药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起滋补肝肾的作用;三味泻药泽泻、茯苓、丹皮,起清热利水利湿的作用;总体而言,六味地黄丸药性甘平偏凉,补而不腻,是滋阴药物的代表方。
六味地黄丸,还延伸出来几个药方,包括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各自功效略有不同。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麦冬、五味子;
麦冬、五味子加强了敛肺生津的功效,因此对于肝肾阴虚火旺,伤及肺阴,导致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干咳少痰或者痰中带血等症状较为合适。
五味子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知母、黄柏;
知母、黄柏加强了泻虚火的功效,因此出现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虚火上浮的现象,火旺的人更为合适。
杞菊地黄丸主要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枸杞、菊花;
枸杞、菊花增强了六味地黄丸的平肝潜阳、养肝明目的作用,凡是肝肾阴虚导致的肝火旺,出现脾气暴躁、视力减退、头晕目眩等症状更为合适。
以上六味地黄丸系列的中成药,参考以上解析,可根据自己症状选择使用。
最后提醒一下,六味地黄丸总体上偏滋腻、偏凉;因此体质阳虚、虚寒或者脾胃气虚,运化功能差的人,六味地黄丸之类的药不能使用过度,以免伤阳气碍脾胃,反而对健康不利。
更多中医养生知识,可关注我头条号;有疑问在下方留言评论!
归脾丸和六味地黄丸能一起吃吗?
六味地黄丸和归脾丸可以一起吃。可用于肾虚气血亏虚者,补气补血,益肾强冲。在临床上,它常可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较常见的是月经过多或出血闭经。这些经病可与六味地黄丸、归脾丸配伍服用。这两种药没有副作用。我们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辨证。只要有症状,就可以用来治疗,反映了中医对不同疾病的相同治疗。月经过多、出血和闭经虽然不是同一种疾病,但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他们缺乏天贵和经血。它们非常适合治疗六味地黄丸和归脾丸。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的功效是什么?
六味地黄丸浓缩丸的功效是什么
六味地黄浓缩丸是根据六味地黄丸加工而成的,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现在临床应用很广泛,对于男科、儿科、妇科、内科诸多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六味地黄浓缩丸是由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药物组成,前三味药可以滋补肾阴,后三味药可以泻浊清热,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而且补而不滞,不滋腻。
临床上治疗肝肾阴虚的病症,表现的症状有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两手心和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头晕目眩、耳聋耳鸣、口干咽燥、盗汗遗精、潮热(一阵一阵发热)、小儿囟门闭合不全等。
六味地黄浓缩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过敏者禁用。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六味地黄丸对脾虚有做用吗?
脾虚是不可以吃六味地黄丸的。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不足的药物,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六味地黄丸药性偏凉,主要具有补阴的作用,脾虚尤其是伴有腹泻的患者,如果口服六味地黄丸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加重等情况。如果身体有脾虚的情况,尽量不要口服六味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