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高血压标准,高血压病人血压降到多少最好?
针对人体内的血压,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血压维持在120/80mmHg以下,而在诊断高血压患者时,多半是体内的血压高出140/90mmHg,这种情况下已经算是患病。
当超出140/90mmHg但是低于160/100mmHg的标准,都属于一级高血压,超出160/100mmHg就算是二级高血压。对不同血压水平的人群,理想血压目标也有所不同。
在查出高血压后,患者会思考一个问题,天天让我降血压,降到多少比较好?
老张也因为这个问题备受困扰。
他确诊高血压已经快20年了,一直以来都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降血压,医生复查时也表示,他的血压挺稳定的,继续用药并且配合生活干预调理。
老张看着自己的检查单上的140/90mmHg的血压心想,这不还是高血压吗?怎么就控制得比较好了?难道不能再用药把血压再降一降吗?
为了靠近网上说的健康血压标准120/80mmHg,老张开始自己增加药量了。
谁知道,一吃就出现问题了,头晕、气短等不适出现,再去医院一查,血压过低,幸好救治及时,但也因此,需要调整他的用药。
最新高血压指南给出降压目标建议,并非120/80mmHg因为老张擅自增加药量,导致血压骤然降低,引起了不好的结果,医生只好和他详细解释,为什么他的血压达到140/90mmHg就算比较好了。
在2020年5月,国际高血压学会正式发布了《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其中修订了降压标准。
(1)对于65岁以下,属于单一型高血压,也就是没有并发其他慢性疾病、心脑血管问题的患者来说,能够降血压稳定在130/80mmHg以下比较合理,并且不低于120/80mmHg。
(2)对67岁的老张来说,属于第二种情况,65岁以上的患者,降压的目标水平是140/90mmHg。
(3)针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疾病患者而言,目标血压最好保证在130/80mmHg以下,这样能够降低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如果年龄超过65岁,也可以适当放宽至140/90mmHg。
所以,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标准并不是人们所传的成年人的健康血压范围120/80mmHg,而是需要根据自身的病情以及年龄等各方面的因素决定,各有不同。
为什么不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都把血压降到120/80以下?在多个国家曾有指南将血压高出140/90mmHg制定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美国更是严格的要求130/80mmHg以上就算是高血压。
为此很多指南一直认为血压小于120/80mmHg才是健康的血压范围。但有研究发现,血压并非越低越好。
有研究发现,按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分类后,将心血管疾病等事件作为预测因子进行分组,按照不同的血压水平进行划分,并且统计分析后续出现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研究结果出人意料,在血压处于140/80mmHg至150/90mmHg左右的患者出现总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低,并且当血压处于120/80mmHg以下时,患者急性心梗的生存率从比其他血压水平还低,甚至低于收缩压大于160mmHg的患者。
而且也有研究发现,针对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来说,当血压中的收缩压低于120mmHg或者高出140mmHg都可能增加全因死亡率风险,其中较低的收缩压水平可能引发全因死亡率和大出血风险增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血压水平并不是降得越低越好,能够结合自身的病情以及年龄特点等因素,将血压稳定在合理范围内,更为重要。
对一些特殊的高血压患者而言,降压标准各不相同(1)存在靶器官损伤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标准为130/80mmHg以下。例如伴随着左心室肥厚、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膜增厚或者存在尿蛋白、眼底动脉隐患等患者,
(2)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梗、脑出血等疾病患者,建议降压标准在130/80mmHg以下。
不少人对稳定血压都有一定的误解,越低越好,但在了解这些事情后,或许能帮助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降压标准。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稳定体内的血压,长期用药也很重要,只是不少人对一些常见的用药误区还不了解,对降压也有影响。
为你科普降压药的用药误区,尽量避免1、血压高了才要吃药,稳定血压后才可以停药
不少人会监测血压,并且做出记录,结果发现血压很稳定,就觉得自己都降压成功了,没必要吃药了吧?自行停药后,反而出现了血压反弹,甚至带来并发症等影响。这就是一大误区。血压稳定是长期用药带来的结果,就算监测血压正常了,也应该按时服药,巩固疗效。
2、长期用药会带来副作用,采用间歇用药
人体在服用降压药后,确实需要经过肝脏、肾脏代谢药物,但是临床上的用药原则是尽可能使用最小剂量达成最大的疗效,并且产生最低的副作用。所以长期服用降压药给人体带来的好处是大于副作用的。如果采用间歇用药或者擅自减药的方式,反而可能引发血压不稳定。
3、多吃点保健品就能保护血管
有的时候,人们对保健品是深信不疑。当查出高血压后,总是被医生提醒,要注意保护血管,想着自己买点保健品吃吃不是对血管更有好处吗?但按照目前的用药规范来看,联合用药的方式能够在降压的同时,起到保护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作用,一举多得。不需要额外服用保健品来养生。
总的来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标准并没有固定值,因人而异。而血压也不是越低越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降压标准,并且通过合理的用药方案、科学的生活干预等方式稳定血压,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更有帮助。
结语:血压是处于长期变化状态下的,生理性或者病理性的因素都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当超出一定的范围时,就有明确的标准可以划分是否为高血压。但确诊高血压后的控制目标却并不完全统一。
劳动法2021最新规定员工因血压高不能做一线?
1、劳动法没有规定到高血压那么明确,从医疗角度来说一般登高的工作、过于紧张压力大的工作、室内空气很密闭的工作、过于繁重的工作等,都不能做。2、劳动法关于相关医疗方面的规定如下:《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第六条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第七条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高血压一百六高吗?
看到这个问题后,这位朋友可能对高血压并不是很了解,因为这个问题问的有些笼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太多需要明确的东西。如这个血压是高压(收缩压)还是低压(舒张压)?患者的年龄多大?血压测量是否准确?患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测量的血压?患者以前有没有什么相关的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有没有做过一些别的相关的检查。因此,单纯说高血压一百六,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回答的。 但是说到这里,我想跟大家科普一下,如果去医院就医,我们应该如何准备呢?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可能会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首先,我们需要带什么?身份证、医保卡、就诊卡、以前的病历、检查结果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当然最重要的带上钱。如果是慢性病患者,还应该带上最近的血糖、血压等指标的监测情况。
第二,我们应该清醒的捋一捋自己发病的过程,包括自己最难受的感觉是什么?什么原因引起的?自己最初的症状是什么?病情是怎么进展的?这种不适如何能够缓解?这种不适的伴随症状是什么?做过哪些检查?结果是什么?做过什么治疗?效果怎样?等等。
第三,我们应该选择陪同就诊的人选,最好选一个自己信任的、头脑清楚的、身体健康的人一同前往,这对于就医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四,如果情况允许,我们可以提前决定我们去哪个医院、哪一个科、找哪一个专家,甚至可以提前网上预约。
总之,您就医时准备的越充分,对您的帮助就越大,这种帮助,可能会超乎您的想象。
血压的高压低压多少算是正常数值?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内科医生。谈起高血压,在发现的早期往往都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症状,不少人还是偶然在医院或者诊所、药店测个血压才发现血压升高的。虽然高血压很多老百姓早有耳闻,但具体血压的标准数值、分度、药物选择、治疗原则、并发症等等知之甚少。所以现实中不少人即使已经罹患了高血压,但由于没有相关的临床症状就有可能选择置之不理,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谈谈高血压的那些事。
高血压的简单介绍●在临床上,我们对高血压的解释就是以体循环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大致可划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结合题主提出的问题“血压高压150mmhg、低压97mmhg”,不太符合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所以我今天着重为大家分析的也将是原发性高血压(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这种类型)。问题中有提到,高压150mmhg,低压97mmhg正不正常?所以在这我来介绍一下血压的分类和标准。我们一般把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定义为高血压,然后再根据病人具体的血压值将高血压分为1-3级。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收缩压<120mmhg和收舒张压<80mmhg,这就是我们健康人正常的血压。
●情况一,如果你的血压中收缩压在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0-89mmhg,就称为正常高值血压;情况二,如果你的血压中收缩压在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mmhg,则称为1级高血压(轻度);情况三,如果你的血压中收缩压在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在100-109mmhg,则称为2级高血压(中度);情况四,如果你的血压中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则称为3级高血压(轻度);情况五,如果你的血压只是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则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这种血压类型的话比较多见于老年人。
●那么我国的高血压有什么特点呢?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钠和低钾饮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有些地区人均每天的盐摄入量可达到12-15g甚至还不止,这是其一,其二,超重和肥胖又是另外两大罪魁祸首,相信即使不了解高血压的人也知道,胖的人进入中年后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其三,我国人群普遍都存在叶酸的缺乏,这将导致我们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这又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以上仅为我例举的几个因素,其实也是为治疗作铺垫。
血压高压150mmhg、低压97mmhg正常吗,需要注意什么?●说实话,这个问题给出的有效信息着实太少,比如这是什么情况下测的血压,是否标准规范,年龄多少,有没有一些基础疾病,平时会不会抽烟饮酒,身体是否超重等等都是我所需要了解的。在我没有得到任何具体病史的情况下,如果单纯的看血压数值并除外其它因素影响,这血压是不正常的。从分类来看,属于1级高血压,轻度水平,那么这个血压情况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请继续往下看。
●虽然有高血压,但血压水平不高,如果同时合并了肥胖、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那么积极进行纠正是完全可能不需要服用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对此,我的建议是先算算自己的体重指数水平(BMI),如果高于24以上,则要积极控制,解决肥胖问题,同时戒烟戒酒也不要忽略。在饮食方面,每天摄入的盐需小于6g,同时还要注意如油条、面包、调味品、蚝油、酱油、方便面、火腿肠、腌制品等的隐形盐分。
●食用的食物要富含钾、镁、钙及高膳食纤维和足量不饱和脂肪酸,搭配多种营养素,从全方位改善健康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这么做有何科学道理呢?因为钾盐、镁有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如新鲜绿叶蔬菜、豆类和根茎类蔬菜、香蕉、鲜豆、豆干、香菇、菠菜、桂圆等都富含钾、膳食纤维等可增加摄入量。在食用油的选择上,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以下,少食用动物脂肪,多食用植物脂肪,如豆油、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等。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非药物措施后血压还是没有降至正常,虽然可能身体还没有什么不适症状,这时候就建议药物介入了。在药物选择上以“小剂量、个体化、优先选用长效制剂、联合用药”为原则。注意了,对于那些已知的高危因素如肥胖、抽烟、饮酒等不论有无服药都不容小觑,切不可以为已经吃药了这些就可以都不管了。高血压是一个慢性病,所以还要做到定期随访,预防或防治因高血压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才是正解。
综合总结●有些人对于高血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只要服药了就会上瘾,终身都脱离不了,对身体不好等。我们始终要明白,是因为高血压它是一个慢性病,是你的身体需要服药来达到把血压降至合理范围,和上瘾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长期的高血压状态对我们的血管壁、身体各个脏器都会产生各种负面影响,所以一旦血压升高,一定要早点重视起来。
●本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这是本人临床经验及行医过程中的一些感悟花费一晚上时间综合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健康保健观念群体有所帮助。创作不易,如果学到了,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高血压现在的标准是多少?
美国出台高血压新标准,原本血压正常的你,很可能也要注意控制高血压了!这个观点一出,很多朋友可能会感到不可思议。那么,今天张大夫就来讲一讲,很多朋友为什么明明血压正常,也要注意控制血压。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朋友处于这样一种状态,血压在130-139/80-89mmHg之间,我们习惯性把这类人判定为“高血压前期”状态的患者。近几年,很多的医学研究表明,这一类人群将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跟平时血压在120/80mmHg的人群相比较,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确是高的。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仍旧有疑问,为什明明是正常血压,为什么却仍旧存在风险呢?要介绍这个问题的原因,要从1999年说起。在1999年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高血压指南就指出,130-139/80-89mmHg的血压水平,并不是理想血压,而是高血压前期状态。其实,也是在提醒这部分人群要关注自己的血压,这个水平的血压已经不再是理想的健康状态。2003年的时候,美国的高血压指南JNC7也同样把130-139/80-89mmHg的血压水平定义为“高血压前期”,而且这份指南明确指出,具有这个血压水平的人群一定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在2017年年底,美国心脏协会(AHA)更新了高血压指南,这一次美国高血压指南直接把130-139/80-89mmHg定义为1级高血压,而以前的140/90mmHg成了2级高血压。当时这一变化的公布曾经引起全球轰动,我国也做了大量的报道。2018年6月份,欧洲高血压指南也做了欧洲版本的更新,也就是将130-139/80-89mmHg仍旧定义为“正常高值”,属于高血压前期状态,但是最终的处理方案,却和美国指南基本一致。换句话说,欧洲没有给130-139/80-89mmHg这个血压水平改名字,但是却在处理方案上和美国的意见是一致的。美国改指南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年时间,人类医学在这4年实践中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例如2021年,咱们国家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所做的大型高血压方面的试验——STEP研究,就看到当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更好,这时候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也在降低。其实,国际上还有很多研究也都证明了这个准则,也就是血压控制得更完美的时候,心脑血管疾病也会随之降低。张大夫还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当代社会,中青年人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血压健康,如果血压已经到了130-139/80-89mmHg这个水平,一定要注意监测血压和严格改善生活方式,必要时及时去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希望张大夫的科普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