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膜炎的症状及治疗,二十年以后他们的膝关节会怎样?
每天都坚持跑十公里的人,如果非要实事求是,可能真的没几个人能做到,毕竟能有如此空余时间和超强毅力的人真的不多。但如果要说每周都坚持跑十公里,那么很多人都可以做到,我就算一个。
我跑步没有二十年,但是也有十二年了,跑步频率每周至少十公里,而且包括疫情期间。所以我以一个每周坚持跑步十公里,坚持了十二年的过来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我的膝关节很健康,而且没有出现任何病疼。
我想题主有这样的疑问,很可能是相信了“跑步容易伤膝盖”的传言吧。没错,我曾经也半信半疑,毕竟这个言论很符合逻辑。我们试想一下,就算是弹簧,长时间地来回弯曲捋直,最后都会被折断。臂力器的宿命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我刚开始跑步那会,每次跑不远,大概不到5公里的距离,但是只要连续跑几天,膝盖就会疼,有经验的人告诉我,说我跑步太频繁,休息几天就好了。但是后来我明白了,主要原因还是我跑步姿势问题和跑后没有拉伸。
跑步时脚落地瞬间,脚踝和膝盖确实会承受过大压力,这个过程中,如果跑步姿势不对,会影响整个腿部各部位的组织和关节受力不均匀,从而可能会出现膝盖疼痛、跟腱炎,脚踝肿胀等现象。但是跑步并不会磨损我们的膝盖,你所感受到的膝盖不适,大都可以通过纠正跑姿和拉伸得到缓解。
这里我推荐一本非常有用的书《姿势跑法》,作者罗曼洛夫,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
其次,我们也不要低估了我们膝盖承受压力的能力。我们的身体本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奇迹,它与弹簧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的膝盖有超强的自愈能力和适应能力。
2018年,BBC曾拍摄过一部名叫《健身的真相》的纪录片。该纪录片主要是通过实验试图找到一种高效率的运动方法,其中也对跑步是否会伤膝盖给出了答案。专家用传感设备和计算机记录整个实验过程,通过多组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论:人在跑步时步幅大,脚掌跟地面接触的时间短,膝盖承受压力的时间也很短,因此普通走路要比跑步更伤膝盖。你敢信!
此外,医学专家还发现,跑步能提高我们膝盖的抗压能力,促进膝盖的血液流动和细胞再生,减缓膝关节老化和出现炎症的可能。也就是说,经常跑步的人要比不跑步的人,前者的膝盖更健康。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不跑步的理由又少了一个。
当然,万事过犹不及,至于坚持每天跑十公里,二十年以后膝盖还好不好,我们不从得知,但是这样跑步一定是过了。我们也完全没必要参考这种做法,毕竟跑步的目的是为了健身,只要目的达到了,是否坚持每天跑步了,以及能否坚持二十年都不重要。
小结一下,每天坚持跑十公里,二十年以后膝关节会怎样,真的很难说。因为真的很少有人能百分百做到,至少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但是要说跑步容易伤膝盖,这就纯属是个人臆断,我的经历和事实研究就可以证明,适当跑步不仅不会伤膝盖,反而会增强我们膝盖抗压能力和减缓老化的可能。
不要再给自己不愿意跑步找借口了,适当跑步对我们身体只会有好处。
开练吧,专注健身和跑步,坚持分享原创内容,有料更用心!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那部队里面军人每天锻炼?
这几天我就是因为伤了膝盖在家养伤!而伤成这样我也很无奈!七月中旬陆陆续续的见有朋友在群里转发荷花的照片,心里颇羡慕。于是乎一直都在跟一舞友微信联系,等她休息那天去。
原本说好只去看荷花一条线路,结果在19号那天舞友她说要去另一个景点“万石耕春”,因为她没去过。而且路线她都打听好了,先坐305的公交到安宁某个大桥下,然后转过去就到了第一个景点,玩了之后又出发再走两里路就到了荷花池……
我心想出都出来了,就去呗!坐八点的车半小时后到了目的地下车,然后边走边看、边玩边拍照,玩的不亦乐乎!那天正好是雨后天晴,温度不高,农村的空气不受环境污染,很是清新!但是那个地方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拍出来的效果不是很好!
于是我们走走停停,不知不觉的就过了两个小时!想到下个景点我们决定出发,继续步行前进!刚开始还兴趣满满,感觉不错!可是望着前方看不到头的路,不免有些泄气!早知道这么远,就该穿一双运动鞋而不是凉鞋,硌的我脚板板疼!
慢赶急赶地,又走了两个小时的路,就快坚持不住的时候,终于看到了眼前越来越近的、心心念念的荷花池。这时到了中午12点,后又拍照休息又挨过了一个小时。肚子饿的咕咕叫,因荷花池太偏,虽有大路一条,但出租车都看不到一辆。为了赶回去,我们又继续步行到了新龙街坐公交回到家时,已是下午两点半!也就是说从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两点半我们一共走了六个小时!
尽管回去后休息的很好,但是从那以后,每天早上起来我就觉得两脚发软,尤其是膝盖。虽然不知所以,但是我一直都未往心里去。半月后,我突然觉得左膝盖突然有点疼,就连早上上厕所就弯不下去。但并不影响走路,活动了一会行动自如!
三号那天上午我在对面药店耍,问朋友我膝盖疼是啥病?她说有可能是骨关节炎!当时我还有点半信半疑!后来回家查百度有关骨关节炎的症状!结果跟自己很相似,5号一早就去了区医院找骨科医生照核磁共振,花了650元。检查结果如下:
左膝关节间隙未见狭窄,髌上囊及膝关节腔内少量积液。内侧半月板后角可见线状异常信号,与膝关节面接触,外侧半月板后角可见线状异常信号,于膝关节面未接触。前后交叉韧带及内外侧副韧带信号未见异常。髌骨后缘、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未见异常信号,关节在位。周围软组织无明显肿胀。
诊断结论:1.左膝髌上囊及膝关节腔内少量积液。2.左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外侧半月板后角变性。后来我拿去给医生看,他说我内侧半月板比较严重!我问他像这种情况是缺钙还是走路不当引起的?!他说不是缺钙而是走远路形成的,跟我们这个年龄有关,尤其是针对我们中老年!后来给我开了一个疗程即两个星期的药:四盒金骨莲片和三瓶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花了158元。并让我两个星期后再找他开药!说此病一般要吃四到六周的药,所以先让我吃着看。
平常还在劝别人要少走路而伤半月板,而自己却总是在犯错!这下好了,凭一时冲动不免伤了自己!唉😔
跑3千米的技巧?
姿 势
正确的跑步姿势不仅可以提高成绩,更可以保护身体免受损伤。在跑步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上身稍向前倾斜,使身体的各部分(头、躯干、臂、臀、腿、足)的动作协调配合,两肩稍提,两手半握拳,两肘屈成90度,自然前后摆,大腿自然抬起带动腿部运动,利用跑中产生的支撑反作用力与惯性不断前进,使身体保持平稳,提高跑的效果。
呼 吸
跑步是一种有氧运动,而呼吸是获得氧气的主要方式。科学呼吸,会避免没跑几步就气喘吁吁、疲劳不堪的情况。跑步过程中,呼吸的过程就是调整放松的过程,掌握鼻吸嘴呼的方法,可以促进身体进入最佳的运动状态,取得最佳成绩。在跑步准备阶段,可以采用鼻吸嘴呼的方式调整呼吸节奏,即用鼻子缓慢的吸入空气达到肺最大程度的扩张,并憋气5秒钟,再用嘴慢慢吐出,以调慢呼吸节奏;跑步过程中,最好利用鼻子与半张开的嘴(用舌尖舔住上颚)共同呼吸,并采用5秒吸入,5秒呼出的方式进行深度并有节奏的呼吸,每一次呼吸尽可能将气体从肺中呼尽,以增大肺内有效的换气量。需要提醒的是,跑步后的呼吸放松很重要。方法是用左手中指堵住右鼻孔,用4秒的时间吸气。然后再憋气4秒,拿开右鼻孔上的手指,再慢慢呼气,再换左鼻孔重复,这样可以有效放松,缓解不适症状。
体力分配
或者按选择的路段,或者按比赛的阶段(起点、途中、终点),或者以自身体能状况的不同确定。通过跑步阶段(肌肉的紧张)和休息阶段(肌肉的放松)适时交替的方法,达到既跑得快,又跑得省力的目的。
速 度
一般来讲不宜过快。过快或在途中加速太猛不仅会影响体力的正常发挥,而且会严重地影响判断力。有人曾做过试验:同样难度的数学题,在奔跑中需要用比在静止时多几倍的时间才能算出来;如果再加速,需要的时间不仅会更长,错误也会更多。
节 奏
试验表明,人感受的最适宜节奏是70-90次/分钟(即每步时值为0.5-0.67秒),过快的节奏不易感受,过慢则会起抑制作用。协调而富有节奏的动作,能给人以轻松自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一般是每吸一口气跑两到三步,每呼出一口气跑两到三步,如果这种呼吸节奏让你感到呼吸困难,可以每吸入或呼出一口气跑一步。长跑时,标准步频是3步/秒,也就是180步/分钟。步频和目标确定了,步幅自然也就确定了。
足球运动员有什么职业性损伤呢?
球员膝部运动损伤最常见国际足联的运动医学专家曾对1300场足球比赛进行统计,发现共发生1400次损伤,其中下肢损伤比例占75%。这是因为,足球运动的战术多样,而且难度较大,运动中大多数技术动作主要用脚来完成,因而下肢是足球运动员最容易损伤的部位。
提到膝关节,那可真是各类损伤的“高发地”。除了作为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起着承重作用以外,人体的下肢活动、转向变向都需要膝关节的协同作用,这就导致其受伤风险陡增。
“看门狗”总是先受伤前交叉韧带,在国外也被称为“看门狗韧带”,因为它对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非常重要,其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过度前移、膝关节过伸、胫骨旋转等。正是由于其重要作用,这才造成了在各种膝关节的急性伤病中,它总是首当其冲。
前交叉韧带的受伤一般是由于膝关节过伸或者过度外展造成的。这种损伤在需要急停、急转并结合各种变向动作的运动中常见,典型的就是足球、篮球。因此,球迷对韧带损伤这个病并不陌生。
左右为难的缓冲垫半月板是在股骨和胫骨之间的两块半月形的纤维软骨,分别被称为内侧和外侧半月板。它的主要作用是传导载荷、协助维持膝关节稳定、增强润滑、调节关节压、吸收震荡、感受本体感觉等。半月板常常会因为膝关节活动中突然出现变化而导致受伤。
例如,当膝关节同时进行屈伸运动和旋转运动时,半月板需要按照这两种运动的不同要求进行移位变化。结果导致半月板没有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上,被膝关节关节面挤压,造成半月板挤伤或者破裂。半月板损伤在足球、体操等运动中也属于比较常见。
膝关节终逃不过劳损病要知道,我们的身体就好像一台机器,总会有零件磨损,唯一的区别是机器齿轮老化你能买个新的,但是如果你的膝关节老化了,膝关节就容易出现髌骨末端病,它是指由于运动损伤或者劳损造成的髌腱组织变性。
其中,髌腱是连接髌骨到小腿胫骨的肌腱结构,与股四头肌、髌骨共同构成“伸膝装置”。
另外一个容易被球员过度使用的“零件”就是上文提到的半月板,由于半月板有吸收震荡的作用,在跳跃落地、转向等动作中都要起到很重要的缓冲作用。球员在长期的运动中,也会造成半月板的反复磨损或者微小创伤,从而形成疲劳性伤害。
记者 陈晓琨
如何解决跑步时脚步浮浮的感觉?
关于跑步落地,有几个说法,第一,脚尖落地,适用于鞋子不算很好的跑友,减少缓冲,保护膝盖;
第二,脚后跟先着地,然后过度到脚尖,再由前脚掌踏地,这个需要好的装备,建议穿Asics的跑者可以试试。 当然,千万不要全脚掌着地。很多人在跑步时习惯全脚掌着地,其实这种落地方法并不正确,由于落地时没有缓冲和过渡,很容易“蹲脚”,而且还容易震伤颈椎,在柏油马路等硬地上跑步就更是如此,长此以往还容易引发胫骨骨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