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疼是什么原因,后背疼怎么缓解?
后背疼痛怎么办?这个问题说的不太详细,因为后背面积很大,疼痛部位不同,原因也不一样。鉴于这种情况,只能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上背部的疼痛上背部疼痛有许多原因可以引发,比如心脏疾患、肺部疾患、胸腔问题、肝脏疾病、颈肩背部软组织损伤等等,都有可能引起上背部疼痛。这些问题都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鉴别诊断,才能够确诊。
但是日常中常见的后背疼痛还是以颈肩背部的软组织损伤为多。所以排除了内脏的问题,我们还是要着重检查颈肩背部的软组织问题。
1、首先检查斜角肌
斜角肌损伤非常多见,它会刺激卡压肩胛背神经,引起顽固的肩胛骨内侧缘区域的疼痛。我们可以用指尖在颈椎侧面到锁骨上窝的区域,按压寻找压痛点,找到后横向拨动按摩。每次几分钟每天三次。
2、检查菱形肌
菱形肌位于肩胛骨内侧缘到胸椎棘突的区域,它的损伤会引起肩胛骨内侧缘的疼痛。还经常是继发于胸小肌的损伤,因为胸小肌的痉挛牵拉肩胛骨向前,使菱形肌被动拉长紧张,就会造成损伤。
我们可以用筋膜球放在菱形肌的位置,靠在墙上移动身体寻找敏感的压痛点,找到后同时用筋膜球滚动按摩。
3、后背的浅表肌群
后背的浅表肌群包括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它们分布在脊柱两侧,它们损伤后会引起脊柱旁任何部位的疼痛。
还是要借助筋膜球,放在脊柱两侧靠墙滚动寻找压痛点进行按摩。
4、上后锯肌
上后锯肌起于胸椎棘突,止于肩胛骨里面的肋骨。它的功能是用力呼吸时帮助上提肋骨,突然进行剧烈运动,用力的呼吸就会出现损伤。损伤后会引起肩胛骨上部的疼痛。
我们把患侧的手搭在健侧的肩膀上,患侧的肩胛骨前移了,我们才可以通过筋膜球接触到上后锯肌。同样是滚动寻找压痛点进行按摩。
下背部的疼痛下背部的疼痛比较容易鉴别,排除了肾脏疾患、肝胆疾患,就考虑下背部的软组织问题。引起下背部疼痛的软组织,也就是背部浅层肌和背阔肌。
把筋膜球放在下背部,躺在硬板床上滚动寻找压痛点,然后进行自我按摩。
以上部位的按摩,要把每个痛点按摩两分钟,每天两次。坚持两到三周基本能够解决问题。
我是禄颖涛,我会每天给大家分享疼痛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转发如有其他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背部抽筋疼痛的原因?
背部抽筋疼痛的原因,考虑是存在筋膜炎、软组织损伤、软组织痉挛等这些问题,通常在受寒、劳累之后,症状就会更加明显。出现疼痛的原因是和长期的负重,长期伏案这些原因有关系。在出现这种疼痛的时候,可以通过按摩、针灸的治疗方式改善。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后背疼,牙疼可能是由于内在的疾病导致的,多是由于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应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要注意调整休息,2-3天就会慢慢的恢复,同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恢复的速度会更快。如果没有上述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睡姿不对导致的,在睡觉的时候没有注意保暖,引起受风着凉,导致后背疼痛。
背部游走性疼痛是什么原因?
第一、见于风湿,在出现风湿病以后,就会导致背部出现游走性的疼痛,并且全身关节部位,也会有游走性疼痛的症状。第二、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在出现神经根受压以后,就会引起颈、肩背部有疼痛的症状。第三、见于中老年人出现背部骨质退变、增生的情况,在活动时也会不定时的出现背部位置不一样的疼痛。
膝盖疼是什么原因?
引起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人对自己膝关节的问题容易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样处理,觉得养养就好了。然而有很多膝关节的问题是不能静养的,比如年轻人的软骨磨损后导致的疼痛,如果静养很有可能导致膝关节软骨的进一步流失,肌肉力量进一步下降,越来越严重。
当然膝关节的疼痛也是分为很多区域,我们将它们分为膝前侧区、膝后侧区、膝外侧区、膝内侧区,一部分一部分来讲解。
膝前侧区
01 胫骨粗隆疼痛
这个地方疼痛多发于喜欢跳跃的运动爱好者,髌腱末端被长期反复的牵扯导致炎症的出现,后期出现疼痛。
02 髌腱疼痛
一般按压会表现比较明显的疼痛(可以拿好腿对比一下)。出现髌腱炎的主要原因是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在平时走路或者跑步中发力太多,髌腱长期受到牵扯引起的炎症。
03 脂肪垫疼痛
一般脂肪垫处会存在按压明显疼痛,表现为酸胀痛、挤压刺痛,如果是双侧脂肪垫的问题,可以考虑小腿后群肌肉紧张和大腿前侧股直肌在在走路过程中是否过多参与发力(可以拿好腿做比较)。
同时查看伸直和屈曲活动度是否存在受限,因为脂肪垫是一个缓冲的软垫,如果存在过度对它的挤压,它就容易出现不适甚至炎症反应。
04 髌尖软骨疼痛
髌尖软骨探查若有疼痛,可能是髌骨软化的征兆。早期表现是髌骨发酸,或者酸涩感,之后会表现刺痛,上下楼梯打软腿,可以参看(十个膝痛八个髌骨软化症)
05 髌骨里面疼痛
髌骨里面疼痛也是属于软骨异常磨损,早期表现是发酸的感觉,感觉关节里面没有润滑液了,会有酸涩感,之后表现是明显疼痛,多与股四头肌内侧外肌肉力量不平衡和下肢力线发生改变有关。
06 股四头肌内侧头疼痛
股四头肌内侧头疼痛多与内侧头肌肉又紧又弱有关,而内侧头在这种不健康(没有弹性)的状态下更容易拉伤。
损伤的早期需要对内侧头进行消除炎症的处理,通过超生波、冰敷和制动减少对股四头肌内侧头刺激,之后可以进行内侧头肌肉梳理以及内侧头肌肉离心控制训练、放松外侧头和改善动作模式方面去做处理。
股四头肌放松
07 半月板前角疼痛
一般疼痛点在脂肪垫下面,若为半月板损伤则需要考虑损伤严重程度,如果损伤在两度以内没有出现撕裂的情况可以通过保守康复恢复,早期需要做好急性期的price处理。
PRICE原则
• P——PROTECT保护患处
• R——REST休息制动
• I——ICE冰敷
• C——COMPRESSION加压包扎
• E——ELEVATION抬高患肢
之后可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改善关节活动度,调整步态(可以观察是否存在某块肌肉过度发力、下肢力线是否正常、步态过程中活动度是否正常)
如果是损伤三度或者存在屈伸膝时容易出现绞索卡住的现象是需要考虑手术的。
膝后侧区
01 腘窝处疼痛
之前我们写过:腘窝疼痛处理大全,内容十分详细,大家可以参考。
02 股二头肌疼痛
常规的股二头肌疼痛需要考虑股二头肌是否存在拉伤,一般拉伤后及时处理好,不会有太多后遗症,如果之后存在股二头肌慢性损伤的问题,可以考虑膝关节伸直角度和屈曲角度,以及在屈伸过程中腓骨小头的运动是否和好腿一样。
同时如果是平背体态的朋友们,股二头肌也容易紧张。
当然也有一部分朋友在屈膝的时候发力以股二头肌为主,而同属于大腿后群的后内侧半腱半膜肌不会发力,也会导致股二头肌肌肉紧张。总结起来就是股二头肌过度的使用,导致它出现疼痛。
03 腓肠肌内外侧疼痛
腓肠肌内外侧疼痛在篮球运动员中存在较多,大部分是肌肉的拉伤。
这个时候需要考虑两个点,第一点如果发力模式有问题,确实容易发展成为慢性疾病,比如我之前有一些朋友,他们存在小腿肌肉拉伤的问题,但是习惯性踮着脚走路,每走一步都过度的使用小腿后群发力。
这种过度的使用对于拉伤肌肉的弹性恢复是很不利的,所以我们就要打开关节活动度,让臀部发力,从而减轻小腿的用力。
第二点就是拉伤肌肉本身的梳理,因为拉伤后肌肉不会完全按正常的肌丝走行愈合,它会使几条肌丝粘连在一起,影响运动表现。这个时候是需要手法的梳理以及后期的离心训练让他更容易回到之前的弹性状态。
04 半月板后角疼痛
对于半月板后角疼痛的处理,主要是从半月板的侧向关节梳理手法,调整力线改善后角异常受压,改善关节间隙来处理半月板异常受压导致的疼痛,同时从膝关节稳定性和专项动作发力模式进行纠正来提高运动表现。
膝内侧区
01 内侧副韧带疼痛
内侧副韧带包括胫侧副韧带、关节囊韧带等,如果韧带损伤没有到达完全撕裂的程度,可以直接支具0度位固定六周进行自我保守恢复。
加强半腱半膜肌
侧副韧带的恢复情况主要看侧副韧带处是否存在按压痛(可以和好腿进行对比),同时后期需要加强内侧头、半腱半膜肌力量,膝关节侧向稳定性训练等。可以参照内侧副韧带这篇文章。
02 内侧支持带疼痛
一般表现是股四头肌收缩时疼痛,在股四头肌在发力时,外侧头比内侧发力多,髌骨相对的外移扯到内侧支持带;可以通过放松股四头肌外侧头,激活股四头肌内侧头缓解。
同时需要对内侧支持带处进行促进恢复的处理,比如超声波理疗,关于内侧头和外侧头发力的情况要考虑下肢力线、考虑关节的活动度是否正常。
03 鹅足腱滑囊疼痛
鹅足腱滑囊疼痛多为鹅足滑囊炎,更容易发生在前叉术后,一般早期需要对炎症进行处理,对鹅足处肌肉进行降低肌肉张力处理,比如牵拉、手法梳理、泡沫轴放松、贴鹅足放松肌贴。
之后需要考虑平时是否存在鹅足过度发力和过度牵扯的情况,比如走路撇着腿走,跑步勾着脚跑,这些都不利于鹅足处恢复。
膝外侧区
01 外侧副韧带疼痛
外侧副韧带疼痛属于膝关节相对少见的损伤,如果是外侧副韧带损伤,查体开口感明显,核磁显示外侧副韧带断裂是需要及时手术的。
一般外侧副韧带损伤多发生在对抗性项目(暴力作用于小腿使小腿内收),如果损伤不算严重,可以采用支具固定六周。
02 髂胫束疼痛
髂胫束摩擦综合征,多与髂胫束紧张和臀外展肌群差有关,可以进行泡沫轴放松髂胫束同时加强臀外展肌群训练,比如蚌式。
蚌式
03 上胫腓关节处疼痛
上胫腓关节处疼痛一般需要考虑伸直是否存在问题,如果伸直角度差需要进行伸直角度处理,可以适当的放松腓骨长肌和股二头肌减少关节处压力。
同时需要先处理上胫腓关节处本身的疼痛,比如减少压力或超声波等理疗,如果急性炎症反应比较明显,需要及时冰敷处理。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膝关节的疼痛你知道是哪里的问题了吗?一旦出现疼痛,还是要及早处理,科学康复,才能更早回归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