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陵泉的准确位置图以及作用与功效,怎么艾灸才能祛湿气?
艾灸具有散寒通络、温经止痛的作用。在中医理论中,湿叫做湿邪。它是一种负性疾病,具有浑浊重、黏性强的特点。艾灸能有效祛湿邪。艾灸是用来祛湿邪的,主要在任经、脾经、胃经的穴位。通常可以选择神阙、中脘、关元、天根、张门、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进行针灸。
血海穴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血海穴在哪个位置
血海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患者正坐屈膝位,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内侧肌突起中点处取穴;或正坐屈膝,医生面对病人,用手掌按在病人膝盖骨上,掌心对准膝盖骨顶端,拇指向内侧,当拇指尖所到之处为血海穴。
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血指气血,海即海洋,本穴善治各种血症,犹如聚溢血重归于海,故名血海,也称为百虫窠、血郄。血海穴具有调经统血,健脾化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以下病证: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②隐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③膝股内侧痛。
血海穴可以与许多穴位配伍,起到相应的治疗效果,如:①血海配带脉,有调经统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②血海配合谷、曲池、三阴交,有疏风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荨麻疹。③血海配犊鼻、阴陵泉、阳陵泉,有舒筋活络,利关节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疼痛。
具体操作应由专业的医师进行操作,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本内容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针灸科 主任医师 杜琳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人体百分七十是水?
不可测量,不可比较,没有标准,一人一套,《中医药法》怎么执法?何为违法?何为合法?界限怎么判断?
健脾和胃的速效穴位是什么穴位?
健脾和胃的穴位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是血海穴、丰隆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中脘穴等等。这些穴位都可以很好的触碰,同时进行适当的按摩、揉捏或者针刺、艾灸等方式,都可以起到刺激的作用,使经络通畅,使脾健运功能得到改善,同时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使相关疾病明显的好转。
阴陵泉穴可以烤电吗?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主治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阴部痛,痛经,遗精;膝痛。可以采用按摩,针刺,艾灸,烤电等方法刺激该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