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泡水喝有什么好处和坏处,陈皮的功效与禁忌?
陈皮陈皮,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是本是橘子皮却为何称为陈皮呢?陈皮真的是越陈越久质量越佳吗?
作为四陈(也有六陈之说)之一,陈皮可以说在当中最为出名了,当然在这里有哪个小伙伴还知道其他三陈呢?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全国很多地区都有产,但一直以来产地都仍未以广东新会出产的为最佳。
陈皮作为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橘柚,并将其列为上品。至唐代,孟诜著《食疗本草》首次明确提出“陈皮”这一称谓。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陈皮“陈久者良”,指出陈皮需放置陈久方能作为药用。
陈皮的贮藏年限从1、2、3年至十余年不等,道地药材“新会陈皮”贮藏长达数十年,且贮藏年限越久价格越高。临床上一般以贮藏一定年份的陈皮入药,并一直沿用至今。陈皮作为常用大宗药材,用途广、用量大,201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共收载含陈皮的成方制剂 176 种。
二 陈皮真的陈久者良吗?关于这个问题,确实有很多的实验从其有效成分以及药理作用上进行研究,来发现不同储存年限的陈皮有什么差别,以求为我们的临床用药做出指导,这里稍作介绍。
1.不同储存期陈皮的化学成分的差异
陈皮主要含黄酮类、生物碱类、挥发油及多糖类成分,目前研究者对不同贮藏年限陈皮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及挥发性成分上。
1)黄酮类
在黄酮类的研究上,不同贮藏年限陈皮黄酮类成分的变化,不同学者研究结果不一致。其原因很可能与陈皮的产地、品种相关。就广陈皮而言,韦正等对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中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表明随贮藏年限的增加其总黄酮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但变化较微小。
郑国栋等研究表明广陈皮中5个主要活性黄酮成分的含量随贮藏年限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变化,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开始时,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随贮藏年限的延长有一定增加趋势,含量增高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可能与药材贮藏过程中相关酶的活性变化有关,又有可能与药材所含挥发性成分的散失有关。
2)挥发油
在挥发油种类上,王坚等发现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在物质种类上基本一致。而周欣等认为相隔 10 年的新会陈皮在成分上多了一些分子量较大的醇、酮、酚、酸、酯及一些氧化物成分。
高蓓则发现广陈皮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挥发性成分种类减少,如里那醇、香茅醛、乙酸辛酯、香芹酚等成分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而逐渐消失。更有研究者认为陈皮陈用的目的是通过其贮存日久而达到所含的挥发油挥发,其气味消失,从而能理气调中,又不因燥性烈而伤阴。
总的来说,陈皮久陈被认为功效更好的原因在于其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增加,挥发性成分的降低。
那么在购买陈皮时选择哪个年限的更好呢?
有实验研究发现[1],用于祛痰的话,贮存期为 36 个月的陈皮挥发油和贮存期为18个月的陈皮水煎剂与其他年限的药材的祛痰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以,我们日常使用陈皮,选择2年或者3年的陈皮足够了,性价比最高。并不需要追求5年、10年甚至更长储存期的陈皮。
三 陈皮的一些使用注意陈皮是一味非常安全的中药,同时也属于药食两用之品,应用过程中并不需要有很大的注意。
从中医的角度而言,由于陈皮性温、能起到燥湿行气的作用。最适用于寒痰咳嗽,对于痰热咳喘、阴虚燥咳的人群尽量不要选择单味应用,适当配伍,去除其燥热之性方可应用。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参考文献:
[1] 不同贮存年限的中药陈皮的药效比较
陈皮和茯苓一起泡茶喝有什么功效?
陈皮和茯苓一起泡茶喝,均可针对脾气虚弱、胸闷腹胀、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大便溏薄、四肢倦怠等现象的发生。陈皮则有理气化痰的功效,茯苓有健脾祛湿的功效。两种药物一起喝是没有问题的。另外,痰湿储于肺导致的咳嗽痰多,用这两种药放在一起喝也是不错的。
橘子皮泡水有什么好处?
又是一年橘子季,现代农业技术的发达,橘子的品类越来越多,沙糖桔、沃柑、皇帝柑、茂谷柑、椪柑、丑柑、金橘、脐橙……太多种类。
我妈妈有 一个习惯,经常吃完椪柑,她会把椪柑的皮留下,放在阳台上,自然风干。过一段时间,在炖菜、烧菜里面都会见到。
橘皮泡水有什么功效呢?橘皮,中药用法中通常是指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在中医很多方剂里面,都可以随处看见陈皮的踪迹,有理气化湿、消食除胀的“木香顺气丸”,也有解表化湿的“藿香正气丸”中都有陈皮的出现。陈皮泡水,有润肺健脾、化痰止咳、顺气、止渴、通络化痰、顺气活血的功效,咳嗽胸闷、痰多咳嗽、胸脘胀满、不思饮食等等,用陈皮泡水,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哪种橘子皮好?橘子多种,但正宗陈皮来源却只有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大红柑的干果皮,无论是药用价值、陈皮质量、制作工艺都优于其他品种和其他产区,这就是中药道地药材的重要代表之一。新会陈皮,有青皮、微红皮、大红皮之分,采自于柑的不同时期,其中常用的是大红皮,其质地软硬适中,色暗红,味辛带甜香,油室,密集而大鲜橘皮没有陈皮药用功效好,而且鲜橘皮表面有农药和保鲜剂污染,这些化学制剂有损人体健康,所以尽量不用鲜橘皮来代替陈皮。
所以,我们通常我们会用没有打过蜡、原生态的橘子皮来做橘皮,除了常用的药用,还可以用于调味,像小茴香妈妈一样,放在各种菜肴中,解腻、去腥、提味。怎么搭配1. 陈皮+红枣→虚寒呕吐陈皮3g,红枣3枚,泡水作茶饮,每日1次。
2. 山楂+陈皮+炒麦芽→健胃消食山楂5克,陈皮3克,炒麦芽5克,水煎饮用或者泡水均可。3. 陈皮+枸杞+桂圆→补肝益肾,明目将枸杞子10克、陈皮3克、桂圆肉10颗,小火煮沸约30分钟,待汤汁温热加入蜂蜜即可。每日一杯。执业药师小茴香温馨提示:陈皮偏于温燥,有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等症状的阴虚体质者不宜多食。橘子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橘子皮,又称陈皮,是从橘子上剥下来的果皮,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10至12月果实成熟时,摘下橘子果实,剥取其果皮,阴干或通风干燥,风干1年以上称为陈皮。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陈皮泡水是中国人的传统之一,养生手段,研究发现陈皮含有一些类黄酮成分、挥发油,有一定的调节心血管功能的作用,还可以促进消化。
每天喝蒲公英水有哪些益处和害处?
感谢邀请。
大家对蒲公英的影响应该是漫天种子随风飘扬的样子,还有路边开着小黄花儿,不小心就被被踩塌的野草,其实蒲公英虽然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但它可是有入药功能的,蒲公英经常用于泡水喝,因为其微苦、微甘、微寒的特性,能够清热利尿,常用做平心安神,利尿消痈。在民间经常听到长辈提起用蒲公英泡水喝,在旧时代人们吃不上饭,吃树皮野草的那个年代,蒲公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救命草,它含有一些矿物质,还含有不少水分,可用来充饥。现在可很少再听到吃蒲公英和泡蒲公英的说法了,因为蒲公英泡的水喝起来微苦,并不好喝。
传统医学:清热消痈效果好蒲公英在很多古籍中有记载,例如《唐本草》、《本草途径》、《随息居饮食谱》、《纲目拾遗》等等,由于蒲公英微苦的特性,能够消除痈疮,现代也经常用蒲公英泡水喝来消除女性乳腺的痈肿,常被用来辅助治疗一些堵奶,乳腺结节有疮疡的症状,而且效果良好。蒲公英的苦寒性质能够化热毒,散滞气,可以调节眼红目赤,脸红而赤等热症,对于小便不利,大便干结便秘的情况能有所调整,平时的“清热”良方里,可能都会或多或少加点蒲公英来助阵。《医林纂要》中提到蒲公英能和胃健脾,虽然蒲公英微寒,不过它的寒并不甚,反倒还能泻胃热,因为它味甘,甘味食物润脾,所以有助消食,缓解脾胃压力。
蒲公英能解毒吗?很多资料提到蒲公英有“消炎、解毒”的效果,其实蒲公英的水浸液在一些试验中的确有抑制杆菌或球菌的效果,不过这不等同于我们喝蒲公英泡的水就能够起到抗菌的效果,这里的解毒其实更适合说是在传统医学上的“解热毒”,特别是清热化痈,是蒲公英更擅长的地方。蒲公英中含有一些活性成分,如类黄酮,多酚、亚油酸、松柏醛等成分,这些物质含量并不多,它们有抗氧化效果,能保护血管,有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效果,有抗病作用,不过它们只能起到微弱效果,也并不能因此而起到提高免疫力和解毒的功能。
蒲公英是否能治疗三高?蒲公英泡水是无法治疗或改善三高的,它们只能从旁起到辅助效果,一些夸大的宣传说蒲公英能降糖、降脂,甚至降压,这些都是不靠谱的说法。蒲公英的做大作用就是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但这些效果和三高毫无关联,即使蒲公英有清热利尿的效果,可能会起到代谢钠离子的效果,让血压保持更稳定的状态,但它绝对不可能用于降压。
天天喝蒲公英泡茶可以吗?天天喝还要看是什么体质的人群,虽然喝蒲公英泡茶没什么问题,但如果从传统医学上来看,还是有不适合喝的人,因为蒲公英苦寒的性质,阳虚外寒、脾胃虚寒的人群还是不适合天天喝的,特别是容易腹泻的人群,可能会出现恶心腹泻的情况;身体阴寒喝了蒲公英可能会更加倦怠、食欲减退、面色苍白;一些人群还对蒲公英有过敏情况就千万不能喝了。如果热症甚,天天喝点蒲公英倒也无妨。
如果是正规厂家购买的蒲公英花茶喝了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是自己从路边扯回家的还得注意,路边可能会受到其他污染物质的入侵,并不能保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