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的症状,患有高血脂的人都有什么表现?
医生!我的血脂这么高,为啥没任何感觉?没任何表现呢?
是不是化验错了?是不是没感觉就不用控制血脂?
这是在医院碰到好多高血脂患者的疑问,那么患者高血脂的人都会有哪些表现呢?没有感觉要不要控制血脂呢?
一、高血脂的表现
专业术语叫高脂血症,大部分或者说绝大部分高脂血症,初期都没有任何表现,从外表或自身感觉来无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高血脂。
几乎所有高血脂,都是必须通过抽血化验血脂四项,才能进一步准确判断有没有高血脂,具体是哪一项血脂高,并根据血脂四项结果才能判断要不要吃药控制,具体吃什么药等等问题。
有人说了,听某某叫兽说看耳朵就能看出来血脂高不高,那我反问,看耳朵能看出来血脂哪一项高?是甘油三酯还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具体高多少?是否达到吃药标准?吃什么药?
肯定都无法回答,都需最后通过抽血化验来判断。
只有极少部分非常严重的高血脂,才会导致患者出现缺氧表现,比如头晕、晕晕乎乎、头脑不清楚、记忆力下降等等问题。但绝大部分高血脂初期不会有任何感觉,随着长期的高血脂不控制,就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那时候出现的症状,应该是高血脂的并发症,并非高血脂的直接表现。
当然还有一种高血脂,叫遗传性高血脂分为杂合子和纯合子两种,这种遗传性的高胆固醇血症,大部分人都会有眼睛老年环或身体尤其面部黄色瘤等等表现。当年轻人出现老年环或黄色瘤,必须尽快抽血化验血脂,看看到底胆固醇高不高,是不是高脂血症。
大家看到了,即使是遗传性高胆固醇血症,最后还是要通过抽血化验血脂来判断。
所以,当大家发现自己血脂高,没有任何表现的时候,也不要觉得是化验错了,因为大部分高血脂都没有表现。同时也提醒大家,不要等到有感觉再去化验血脂,对于中年人或有高危因素的人,都应该定期化验血脂四项,看看是否有高脂血症。
二、高血脂没有不舒服,是不是就不用控制
大部分高脂血症初期不会有任何感觉,但这不代表没有伤害。长期的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后,久而久之,就会在血管内壁一类脂质物质堆积,堆积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斑块,就会导致血管狭窄,就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即使高血脂没有任何感觉,也必须积极控制。且研究显示,高血脂的时间越长,对血管的危害越大。比如一个10年的高血脂患者,一直没有感觉,不愿控制血脂,10年后,才严格控制血脂,但这不会因为现在控制高血脂,而去除十年的损害。
再说了控制血脂,并不是必须吃药,必须根据哪一项血脂升高,具体升高多少来综合判断要不要吃药,具体吃什么药。总的原则就是,甘油三酯高于5.6,就建议吃贝特类药物,控制甘油三酯,以免诱发胰腺炎;当甘油三酯低于5.6或甘油三酯不高,只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那么也需要分情况,如果是没有任何高危因素,只是单纯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如果高于4.9,也建议吃他汀药物控制胆固醇;如果是合并了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低密度最好降到2.6以下;如果是合并了心脑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降到1.8以下。
但不管是否吃药,只要是高脂血症,都建议低油低盐低糖饮食,减少油炸、肥腻、内脏等食物比例;控制猪牛羊红肉、主食比例;适当增加粗粮杂粮、蔬菜水平、鱼类等等食物。并坚持运动、控制体重、远离烟酒。综合来控制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总之,判断高血脂不能靠感觉,要靠抽血化验;降血脂也不能靠感觉,要靠科学的分析判断!
高血脂会头晕吗?
高血脂会头晕吗
高血脂若引起动脉硬化导致供血不足则可能会引起头晕。因为血脂高容易动脉硬化,导致动脉官腔狭窄,这样就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头痛、头晕症状。
单纯血脂高只是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一般表现症状不是很明显。如果发展成高血脂症,则会引发血管病变,患者则会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症状,尤其活动后更加明显。
肥胖的人和不爱运动的人容易患高血脂症。血脂过高也会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不利于疾病恢复。
高血脂应采取降低血脂的方法进行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增加适当体育运动,饮食清淡、少吃油腻食物、戒烟戒酒、作息规律,如果特别高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他汀类药物。
本内容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吕永楠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身体会有哪些暗示?
生活好了,血脂高的人却多了!高血脂的病因除遗传因素外,还与过量食用高脂肪食物、酗酒、吸烟、工作压力过大、长期静坐、少运动等因素有关。
很多人平时不注意,一体检竟然查出了高血脂!严重的高血脂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可以引起很多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 还有一组令人揪心的数字是中国慢性肾病工作组公布的: 2010年,中国大于18岁成人居民有34%的人血脂异常,但知晓率只占31%,治疗率只有19%,治疗达标率仅仅有8.9%。 那么假如血脂高会有哪些征兆呢?平时要如何预防呢?
血脂异常,5个部位会说话! 血脂异常被称作最隐蔽的“温柔”杀手,但它还是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如果出现一下5种情况,就可能是提示血脂偏高了!
1.出现脸黄疣 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眼睑上新出现黄色、橘色或者棕红色斑块或者结节,不痛不痒,就很可能是黄色瘤。 它常长在上眼睑的内眼角处,也可能出现在面部其他部位或膝盖上,针头或黄豆大小,边缘略高出皮肤表面,质地较柔软。
2.头晕犯困 时常感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睡眠不好、容易忘事,手脚易发麻、沉重,清晨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夜晚却很清醒。
3.眼球周边有灰白圈 黑眼球边缘被一圈灰白色、宽约1~2毫米的圆环或弧形半圆环所包围,时间久了,颜色会不断加深且越来越明显。
4.手部有黄色结节 手背、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臀部等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或是手掌出现黄色或橘黄色条纹,这提示血脂很高,可能是高血脂症。
5.腿肚抽筋 腿脚经常抽筋、刺痛,补钙休息并无好转时需警惕血脂偏高。这是因为胆固醇积聚在周围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缩导致的。
当然,这五个信号虽然是做为早期预测高血脂的一种方式,但要准确判断的话,还是要通过医院的检查结果! 高血脂的准确判断标准: 标准:从医学定义上来说,目前,国内一般以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超过1.70mmol/l,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mmol/l者称为边缘性升高。
▼国人血脂干预的参考标准(单位:mg/dl) 高血脂三大误区
1.瘦人不会血脂高? 瘦人患高血脂的大有人在,血脂高低与胖瘦无必然联系,即使是瘦的人,饮食不健康,也会出现高血脂的现象。血脂往往与患者的代谢、遗传等因素有很大关系,瘦人高血脂的特点往往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低。 另外,很多高血脂患者患病相当长时间内可能会没有临床症状,而体型偏瘦的人又常误认为自己肯定与高血脂“无缘”,在生活和饮食上一般都不会太节制,所以当症状出现以后,往往就会比其他人更加严重,因此专家提醒,瘦人也必须关注自己的血脂情况,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吃素多不会高血脂? 常有高血脂患者困惑地问,我最近吃得很清淡,连荤菜都不吃,为啥血脂还是降不下来? 其实,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食物中摄入,占二三成,另外就是体内合成,占七八成。此外,有些人是因遗传基因的关系,胆固醇转化功能低下而有高血脂症,并不是食物的过错。 所以,假如饮食、运动双管齐下保持一个月,血脂还是没有显著改善,那就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那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更要引起重视,许多年轻的冠心病患者大都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3.血脂降下来了就能停药? 如果血脂水平确实控制得很好,也没有冠心病等问题,可咨询医生后减量,看看效果。如果血脂上来了,说明还需要维持原剂量。 只要及时补充营养素,在饮食和运动上多下功夫,降血脂并不是件难事。适当的运动能改善血脂构成,建议大家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有氧运动,已经患有高血脂的人,最好选择强度小时间长的锻炼方案,如慢跑、快走、游泳等。 最全降脂食物清单 如果高血脂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还是应该听从医嘱服用降血脂的药物。 但是如果高血脂程度较轻,在医生还没有建议服药的情况下,可以多吃一点降血脂的食物。
01.每周吃俩石榴 国外研究发现,每天饮用50~100毫升的石榴汁,连续饮用两周,可将氧化过程减缓40%,同时沉积的氧化胆固醇和血脂水平也跟着下降了。即使停止食用,这种奇特的效果仍将持续一个月。 而且,石榴在抵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上非同寻常,是一种比红酒、番茄等更有效的抗氧化食物。我们也不必强求天天吃,一周吃上2-3个就行。
02.每天吃3颗核桃 研究发现,每天吃三到五颗核桃最有益健康,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因为核桃富含大量抗氧化剂多酚类物质,能够稳定自由基,降低血脂,预防健康的细胞受到自由基侵害。
03.绿豆芽把血脂排出去 绿豆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降血脂、降胆固醇食物,而在它发芽过程中,维生素C可达到绿豆原含量的六七倍之多。大量维生素C可促进胆固醇排泄,防止其在动脉内壁沉积、降低血脂。 绿豆芽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清除体内垃圾,还可以与食物中的胆固醇相结合,并将其转化为胆酸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04.洋葱能降低高血脂 洋葱是极少数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够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因此既能调节血脂,还有降压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洋葱中含有一种洋葱精油,不仅可降低胆固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05.苹果能吸收多余血脂 苹果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降脂果”,它的降脂作用源于其中丰富的果胶,这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能与胆汁酸结合,像海绵一样吸收多余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帮助其排出体外。 果胶还能与其它降胆固醇的物质,如维生素C、果糖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降血脂功效。此外,苹果分解的乙酸也有利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06.降血脂多吃2种鱼 三文鱼,含有丰富的Ω-3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 鲤鱼,非常值得推荐的降脂食物。鲤鱼虽然脂肪含量较高,但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能帮助排除血管“垃圾”,降低胆固醇。
07.降血脂吃点杨桃 杨桃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成分、胡萝卜素类化合物、糖类、有机酸及维生素B、C等,能减少机体对脂肪的吸收,有降低血脂、胆固醇的作用,对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有预防作用。同时还可保护肝脏,降低血糖,尤其适合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肥胖的人食用。
08.降血脂吃点金针菇 金针菇是一种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高钾低钠且富含纤维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经常食用金针菇可降低胆固醇,抑制血脂升高,有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适合高血脂患者、肥胖者食用。
09.每天吃3瓣大蒜 每天吃3瓣大蒜,持续8周也能使血中“坏胆固醇”浓度下降10%。而且不论是生吃或熟吃,效果都不错。 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等营养成分可缓解血小板凝结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故经常食用大蒜有防治高血脂症、冠心病、高血压的作用。科学家给大蒜的另一个外号是“血管清道夫”,长期吃大蒜的人血管内壁里的沉积比不吃的人要轻很多。
10.做菜时加红曲 自古以来红曲即被中医认为是极珍贵的保健补品。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红曲味甘性温,可以综合调节血脂,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活血化淤,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心肌梗塞、脑血栓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脂病人出现哪些症状说明血管堵塞了?
高血脂是我们所熟知的“三高症”之一,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高血脂发生时,患者初期症状不明显,一般都是在体检时才发现。而长期血脂升高却会导致多余脂质堆积在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这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理因素。
高血脂病人出现哪些症状说明血管堵塞了?高血脂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混合高脂血症三种,相对应于血脂主要组成成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是“坏”胆固醇,其氧化后堆积在血管壁即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堵塞。因此,高血脂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但是,高血脂发生初期,患者一般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的,只有在血脂长期升高导致斑块形成而堵塞血管时,才会出现一系列的缺血症状。
1、头晕、头痛:这是最为常见的,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症状,一般是因为脑血管堵塞所致的脑缺血症状。老年人常有头晕、头痛症状,若同时伴有高血脂,要提防脑血管堵塞的可能,及时就医检查。
2、容易疲惫,哈欠连连:这也是脑缺血所致,表现为明明睡醒了,但还是哈欠连连,总是感觉乏力、疲惫,提不起精神,出现这些情况,也得警惕。
3、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莫名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表现为突然手就握不住东西,莫名掉落,抬不起手臂,走路姿态异常,间歇性跛行等,只不过这些症状通常是短暂发作,而这些是脑血管堵塞最典型的表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一过性言语不清、吐字困难:大脑是语言中枢所在处,如果脑血管堵塞,可能会致脑组织受损,出现短暂的说话困难,吐字不清,甚至是一过性失语等症状,此时预示脑血管堵塞较为严重,必须及时就医。
5、莫名的胸痛、胸闷:胸痛、胸闷是心肌缺血典型的症状,而冠脉狭窄、堵塞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导致心肌缺血,进而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对于伴有高血脂的中老年人群而言,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时,需考虑冠脉狭窄的可能,及时诊治。
6、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老年人常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但是对于莫名出现的这种症状,也需提高警惕。
高血脂是怎么形成的?
当前,我国高血脂患者将近3亿。众所周知,高血脂是冠心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猝死等疾病的高危因素。你知道高血脂的早期症状有什么吗?在降血脂时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下面让专家为我们一一解答吧。
指导医生:中山三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钱孝贤教授
高血脂症状一览
首先,轻度高血脂一般没有不适,但没有症状不代表血脂不高,定期检查血脂还是很重要的。
第二,一般高血脂症状多表现为头晕、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等,还会和其他疾病相混淆。此外,高脂血症往往伴随着超重和肥胖。
第三,严重的高血脂会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等症状,最终会诱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第四,长期血脂高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及周围血管疾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心绞痛等。
第五,少数高血脂患者还会出现角膜弓和高脂血症眼底改变。角膜弓又称“老年环”,若患者年龄低于40岁,则多是高血脂症。
降脂常见误区解答
1、降脂药剂量翻倍=效果翻倍?
钱教授表示,降血脂治疗是长期的过程,它跟降血压不同,降脂药漏服一两次无关紧要,只要坚持用药,就可以达到效果。
比如他汀类药物,它的降脂效果就不是因药物剂量翻倍而翻倍,而是遵循6%的原则——剂量翻倍效果就增加6%。
比如原先吃10mg可降低胆固醇,现在吃20mg只能多降6%,吃40mg又降6%。
这也是为什么医生没有给病人推荐大剂量用药的原因。
2、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水平高?
甘油三酯水平高只是血脂紊乱的一种情况,特别是年轻人最常见。
很多人把高血脂也叫做高脂血症,其实是不科学的,应该叫“血脂紊乱”。
而血脂是血液中脂肪类物质的统称,其中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血脂异常一般包括三类情况:
·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正常范围;
·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范围;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下。
3、血脂降得越低越好?
钱教授强调,血脂降得越低越好并不完全正确。
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血脂要降得尽可能低,另一种是达标就够了。但我们的观点是,目前血脂降得远远不够。
在我国,有血脂紊乱问题的人将近3亿,根据危险级别可分为:极高危、高危、中危和低危,中危、低危患者的血脂达标率是70%~80%,但极高危、高危患者的达标率仅有30%~40%。
另外,血脂想要降得很低也很难,一个原因是体内在吸收,另一个原因是合成能够达到平衡。
目前用的降血脂药物其实是抑制肝脏的合成,抑制合成吸收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