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症状有哪些症状,脑中风的症状和急救方法?
脑中风的症状有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偏身感觉障碍、癫痫等,但也有各自的特征。急救方法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治疗。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身体会出现3个信号?
中风,又称为“脑卒中”,致命率非常高。
俗话说“一人中风,全家受累”,是中风给一个家庭带来打击的真实缩影。
60岁的老赵,有心脏病史,平时心态调整的很好,从来没发过火,饮食上也非常注意,习惯晚饭后1小时,出门溜溜弯。
近几天,老赵遛弯的时间长了,总感觉走路不稳,动作不太协调,甚至会有一过性眼前发黑的情况,遛弯回来后,很早就休息了。
一天早上,老赵突然间口语不清,左半身不能动弹,家人看到后,立即拨打了120。
到了医院,经检查后确诊是脑卒中。随后,医生立即给老赵进行溶栓治疗,几天后,老赵的病情得到一些好转。医生提醒:在中风之前,很多人可能会经历一次小中风。
小中风的表现,一般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之后就恢复了,易被忽视。
中风发生前,身体会出现3个信号,占一个,也要趁早就医一:一侧肢体感觉异常
一侧的肢体感觉出现异常,如手脚不灵活、无力,手拿东西会掉,甚至出现麻木感,这时要警惕,尤其是有血管病史的人。
信号二:大拇指肚上有横纹
中医上认为,人的大拇指对应的部位是脑,所以,当心血管出现异常时,手上的大拇指的指肚会出现横纹。临床上也发现,很多中风患者的大拇指手指肚上出现这种横纹,所以,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旦手指肚上出现了横纹,就要警惕了。
信号三:走路步态改变
走路时,出现步履蹒跚、无力的表现,可能是偏瘫的前兆。若中老年人突然的出现步态异常,要警惕,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前兆。
小中风的表现有以下几种,易被忽视!1,说话不利索、流口水,出现语言障碍;
2,眼前一过性发黑,短时间后可自行恢复;
3,意识模糊,出现眩晕、头痛剧烈。
小中风,又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症状与中风相似,有一点与中风不同,就是小中风是完全可逆的。
提醒,1/3的小中风患者会发展为中风,而有4-20%的患者会在小中风发作之后的个月内出现中风。
简单预测一下小中风后的中风概率:
①年龄大于 60 岁,加1分;
②血压大于 140/90 mmHg,加1分;
③一侧肢体无力,加2分;
④语言障碍但没有肢体无力,加1分;
⑤症状持续时间 10-59 分钟,加1分;
⑥症状持续时间大于 60 分钟,加2分;
⑦有糖尿病,加1 分。
结果分析:
低风险:0-3分;中风险:4-5分;高风险:5分以上。对于高风险患者来说,2天之内就有 8-10% 的概率会出现中风。
防中风,做好四件事一:补充营养
补充α-亚麻酸,食物来源:秋苏籽油、秋亚麻籽油、核桃油等。
α-亚麻酸,是人体必须多不饱和脂肪酸,自身无法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目前,人体十分缺乏这种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临床科研证实:α-亚麻酸,能促进心血管健全,降低血液中的LDL“不良”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量,同时提升HDL“良性”胆固醇量。
α-亚麻酸,能减少血管壁的垃圾残留,起到疏通血管,减少斑块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软化血管,使其有弹性,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食物中,富含α-亚麻酸的食物不错,主要在食用油中,秋苏籽油、秋亚麻籽油、核桃油富含大量α-亚麻酸,是不错的来源。
其中,秋苏籽油,含有65%以上的α-亚麻酸,被称为“陆地上的深海鱼油”,每天5ml,就可满足人体所需,对于预防降低中风,十分有益。
补充β-胡萝卜素,食物来源:胡萝卜
有研究指出,每天摄取15~20mg的β-胡萝卜素的人,比每天只摄取5~6mg的人,中风发病几率相差很明显。
胡萝卜素,能防止胆固醇氧化后,堆积在血管内产生血液凝块。
胡萝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配合胡萝卜素,还可减少中风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加速身体复原。
生活中,经常吃点胡萝卜,也有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
二:稳定血压
高血压,不稳定的血压,都是导致突发中风的主要因素。
因此,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血压,维持血压稳定。
除了,不要擅自停用药物以外,还要注意,早上起床时慢一点,切莫过猛。
此外,还要注意改善便秘,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血压升高,突发中风。
三:控制体重
肥胖,也是导致中风的一个诱因。
所以,要注意控制体重,多运动。
不运动的人相比,常运动的人,中风风险能降低 25%~30%。
多做做有氧运动,可消脂,亦可降低中风风险。
四:闲来无事,做2个小动作按摩颈部
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功效: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并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空抓手
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 200 次左右。研究发现,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易发生破裂,因此患者应多活动左手。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嘴角有流口水的感觉是什么原因?
患者的嘴角有流口水的感觉,要警惕是面神经麻痹引起的,患者多有受凉,受风吹,或者感染病毒的病史,导致面神经水肿,面神经瘫痪,就会出现流口水,鼓腮漏气,讲话的时候漏风,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还有额纹变浅这一类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还有右侧嘴角有流口水的感觉,要警惕是脑中风疾病导致的,比如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这些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中风后身体会有什么征兆?
神内小美医生;回答仅供参考;欢迎关注、留言;互相交流、探讨、学习!中风,又称卒中,临床上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其中在生活中老百姓理解的中风大部分指的是:缺血性卒中,也就是“脑梗死”!对于这个问题,小美医生的了解主要是:
中风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我们需要怎样识别中风?
中风前有什么征兆?
对此,小美医生将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进行解答
卒中的早期识别:既往对于卒中的早期识别,我们建议使用“FAST”快速识别;目前比较推崇的是“卒中120”,二者的内容类似,主要包括:
1:1看脸:是否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是否出现一侧无力;0:“0”听言语:是否出现言语含糊,词不达意等;出现上诉症状,考虑你很可能患有卒中,需要紧急急诊就诊!
(上述两张图片,分别表示的卒中快速识别宣传标志:“FAST”和“中风120”,其中,目前宣传的“中风120”相较于“FAST”更简便和通俗易懂,同时强调了“急”的概念,更符合当前的社会环境)脑梗发病前有什么征兆?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卒中发病时突然的,发病前无明显的预兆,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存在头晕、头痛甚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此时,卒中的预防的关键是:做好基础疾病的控制!
维持好基础的血糖、血压、血脂等,同时对于存在其他容易导致栓塞性疾病的基础疾病,及早给予对症治疗或者预防性措施,必要时及时评估患者的卒中发病风险,适时开启卒中的“二级预防”。欢迎关注“神内小美医生”,了解更多健康资讯!!!中风住院半月后没有明显好转?
中风住院半月后没有明显好转,反而有点加重,这是病理缓冲期吗?
中风也就是常说的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常见的就是咱们说的脑梗和脑栓塞,这两个在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上是有区别的。
简单的说脑梗就是脑血栓形成,常见的“三高”患者是脑梗的潜在发病者。最常见的病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而“三高”患者往往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如同一个下水管道,你每天往里倒清水和油水的区别,清水可能倒了二十年也没啥问题,但是油水只要十年就让管道逐渐堵塞,最终完全堵死。
但是脑梗发病相对较缓慢,在1到3天后症状达到高峰。这也是为啥有的患者说刚到医院我还能跟医生说话,结果第二天我就说不清楚了。本来手还能拿东西,第二天就不能抓握了。
如果在第一时间内送医院,黄金3小时内溶栓效果会很好,这种情况恢复的基本没啥太大的后遗症。问题中这种情况应该没有采取溶栓治疗。
那为什么半个月内症状逐渐加重,考虑没有第一时间内进行康复介入,早期康复介入越早相对的恢复效果越好,患者会从软瘫期进入痉挛期,表现的肌张力增高和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的症状,这个时候没有正确的康复治疗会让患者症状加重,甚至终身保持异常姿势。
至于脑栓塞和脑出血一般都是发病比较急,症状比较重,意识丧失,甚至危及生命。这种情况在病情稳定后也要迅速介入康复治疗。
病人的心态和康复介入的早晚以及程度都决定着患者的恢复情况。最后一句,发现有人中风第一时间送医院最重要,并且中风患者的康复,不是一朝一夕,是需要终身康复。
我是康复科李医生,点击右上角关注我,远离亚健康,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