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的功效,南京雨花茶和苏州碧螺春有什么异同?
小欧来回答:南京雨花和苏州的碧螺春其实是兄弟,姐妹关系。最大不同在于炒做手法上不同。
小欧先带大家简单了解下南京雨花茶和苏州的碧螺春:
一,南京雨花茶。
首先南京的雨花茶的历史并不久远,最早的雨花茶是发源于1958年。雨花茶冲泡之后是碧绿色,清澈的,回味甘甜的。(小欧单位就有雨花茶,小欧喝的最多的也是雨花,个人喜好。)
二,苏州碧螺春。
碧螺春和雨花茶同为绿茶,为中国十大名茶,它产于苏州吴县太湖东洞庭湖,唐朝为贡茶,产于春季,所以称为碧螺春了。
那没为啥说雨花茶和碧螺春是兄弟姐妹关系呢?因为其实雨花和碧螺不仅仅都是绿茶,都是用同一种茶青炒制而成!
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小欧来告诉您!其实他们最大不同之处是因为炒制手法不一样:雨花茶的炒制要求每一颗茶青都要充分接触锅底,不过很考验炒茶师傅功底和经验,因为不能炒太长时间,同时还要不停地翻炒。
碧螺春呢,则需要将茶青按在锅底反复搓,反复搓,这点和雨花茶是不一样的。每次炒还不能放太多的茶青。很有讲究。
结语:碧螺和雨花的区别,小欧就简单说到这里(个人喜好雨花),谢谢各位读者老爷支持。小欧拜谢。
你觉得碧螺春跟洞庭山的文化是相连的么?
前两天,一个有关于信阳毛尖的回答引起了一大群人的讨论,特别是一些为了维护信阳毛尖的质量盲目自信的,充分体现出了网络自由,尤其是像茶叶这样有生长期采摘等级的农产品,不讲等级盲目的信阳毛尖天下第一,是不是一种迷之自信?难道现在采摘的夏秋茶信阳毛尖真比头采的西湖龙井,头采的苏州碧螺春质量口味要好许多?
回到正题,这是一个有关于碧螺春的问题,刚好能够聊聊碧螺春的前世今生。一聊起苏州茶叶最不能绕开的是虎丘茶和松萝茶以及碧螺春的关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除了是押韵以外,也侧面见证了苏州的繁华,尤其是明代开始,苏州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上海行政很年轻)同时也活跃着一大批文人墨客,这些读书人也对茶叶茶文化的推广和宣传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江南才子,吴四家等等。在诸多的文人笔记记录种的提到虎丘茶为第一是古代记录最多的,王士贞的《试虎丘茶》:“虎丘晚出谷雨后,百草斗品皆为轻”,屠隆和王士性直接把虎丘茶论为天下第一,赞不绝口。虎丘茶的消亡是发生在明末天启四年(1624年)的那次索茶事件,京城来的大官索茶不成,将寺僧索拿拷打,身心疲惫的老方丈掘根毁茶,一个传奇名茶自此消失。几年后,一位在虎丘寺修行习茶十余年的大方和尚在徽州休宁的松萝山结庐制茶,松萝茶横空出世,在明末清初一段时间内成为名声最大的茶叶,其创造的松萝法更是各地名茶学习参照的技法,几十年内松萝法制茶不但在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传播学习,连福建湖南湖北四川也争相使用,武夷松萝,武夷松萝等等也开创了名茶的取名办法,地名加工艺,和过去的单一地名茶不同,大家发现没有,在松萝茶出现之前,论茶的都是产地,如顾渚茶,虎丘茶,天池茶,北苑茶,蒙顶茶,六安茶等等,而清代开始就是以地名加工艺了,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安溪铁观音,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等等了。
下面就和碧螺春有关了 ,碧螺春的原产地,一直认为是苏州吴中洞庭山缥缈峰中的水月寺做的水月茶,和西湖龙井一样有寺有茶,先有寺僧制茶,再由寺僧教村民制茶。然后就是大家熟悉的一节,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巡幸太湖,当时的江苏巡抚寻当地制茶高手朱元正制作的茶叶-香煞人茶,因为名字不雅,康熙赐名碧螺春,从此碧螺春茶作为贡品上供清宫,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和虎丘茶松萝茶有关的是,大方和尚用松萝法制作的松萝茶名声显赫以后,曾经让人去教虎丘寺和天池山寺(和虎丘茶同时有名,因为看到虎丘的经历以后,一样毁茶)的僧侣制茶,由于是虎丘制茶招灾的事情历历在目,怕事的虎丘和天池并没有学习松萝茶技法,以至于后代凋落都成为消失的历史名茶 ,水月寺和这次学习传播有没有直接关系不得而知,从当时一样是佛寺的杭州灵隐龙井径山这些寺庙学习交流茶技并非是不可能,而且从工艺来看,碧螺春的做法也是松萝法炒青工艺的旁支。
最后就说明一下苏州吴中碧螺春的产量了,吴中区一共有茶地三万多亩,超过西湖龙井茶地,其中西山那里有两千多亩,苏州吴中产碧螺春一年产量为一百多吨。
碧螺春和金骏眉哪个好?
金骏眉属于红茶、除了茶叶都具备的消炎解痉等作用还有暖胃驱寒的作用,适合冬季饮用。碧螺春属于绿茶、清热解表,降脂解腻,适合夏季饮用。另外从原料讲两个都是全芽头制作,金骏眉比碧螺春多了发酵和烘焙。冬季还是喝金骏眉比较好。
怎么区分碧螺春新茶与陈茶?
(1)观色泽。茶叶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使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如绿茶中叶绿素分解的结果,使色泽由新茶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黄绿枯灰。绿茶中含量较多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氧化产生的茶褐素,会使茶汤变得黄褐不清。而对红茶品质影响较大的黄褐素的氧化、分解和聚合,还有茶多酚的自动氧化的结果,都会使红茶由新茶时的乌润变成灰褐。
(2)品滋味。在选购茶叶时,一定要亲口品一品。再好的茶,只有在品尝、对比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陈茶由于茶叶中酯类物质经氧化后产生了一种易挥发的醛类物质,或不溶于水的缩合物,结果使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减少,从而使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同时,又由于茶叶中氨基酸的氧化,使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3)闻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科学分析表明,构成茶叶香气的成分有300多种,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等特质。它们在茶叶贮藏过程中,既能不断挥发,又会缓慢氧化。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浓变淡,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混浊低闷。
是一种什么茶?
绿茶产于苏州!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 中国十大名茶 之一,属于 绿茶 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 吴县 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 苏州吴中区 )一带,所以又称“ 洞庭碧螺春 ”。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 杀青 、 揉捻 、搓团显毫、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