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半夏是什么半夏,什么是不孕症?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不孕症。
医学上的不育症定义是正常育龄夫妇婚后有正常、规律性生活一年以上且无避孕措施,但未生育的情况叫做不孕症,如果是高于育龄期的女性,半年以上不怀孕就要检查了。
现在临床上包括网上有很多患者备孕两三个月就着急,觉得自己不怀孕,还有患者同房频率太低了,这些都不满足不孕症的要求。
而不孕分为两类,男性不孕和女性不孕。
男性不孕问题出在种子上,也就是精子问题,包括数量少、活力差等等。
女性不孕问题有很多,主要集中在怀孕三大件上——卵巢、输卵管和子宫。
常见的卵巢性不孕问题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巧克力囊肿、卵巢囊肿、卵巢功能减退等。这一类卵巢问题都是通过影响正常排卵导致不孕的。
而临床上出现最多的输卵管性不孕问题包括伞端粘连、输卵管积水和输卵管堵塞。
输卵管作为精卵受精的场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像是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伞端粘连导致不能抓卵。
输卵管堵塞会直接将通路阻断,再好的精子卵子不见面,也不可能怀孕。
输卵管积水中的毒性因子、细胞碎片会杀死精子,导致活性下降,逆流到子宫还会杀死胚胎导致胎停,长期不处理对于输卵管的功能损伤更为严重,是诱发宫外孕的一大因素。
子宫性不孕包括四大类:子宫内膜问题、子宫肌瘤、宫腔粘连以及先天性子宫畸形。
子宫内膜作为孕育生命的土壤,出现一点问题都不行。当内膜过薄的时候,受精卵不容易着床,能给胚胎发育提供的营养不足,容易导致胎停生化。非正常子宫内膜增生带来的内膜厚问题,也影响受精卵着床,同时血运不足,无法支持胚胎早期发育。子宫内膜炎大多由外阴道上行感染所致,由于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大量炎性渗出,精子的运行以及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都会受到影响。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根据生长的位置大小不同,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同,同样是通过阻碍精子运行和胚胎着床发育致使不孕。
宫腔粘连是子宫腔、子宫峡部、子宫颈管因创伤继发感染所造成的粘连,其病因包括损伤性刮宫、感染等,精子难以通过,受精卵难以着床,胚胎发育所需的空间及营养不足。
先天性子宫畸形包括纵膈子宫、幼稚子宫、单角子宫等。子宫作为胎儿生长的宫殿,哪怕是出现小问题,对怀孕的影响也很大。
总结
夫妻双方有一年以上的规律性生活且不避孕,还没怀孕的情况叫做不孕症,其种类有很多,但是借助现代医疗技术完全可以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治疗,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问题,一定尽早去医院就诊。
小牛咳嗽是什么情况?
1、风寒咳嗽
⑴治法:疏风、散寒、宣肺、祛邪。
⑵“杏苏饮”加减方:紫苏叶、前胡、陈皮、北杏仁、荆芥、桔梗各50克,姜半夏40克,冬桑叶30克,青皮、甘草各25克,生姜25克为引,共煎水灌服,连服2~3剂。
⑶草药便方:杠豆壳20克,桔子皮100克,共煎水灌服,连服2~3剂。
⑷调理注意:保温,喂易消化的饲料,多给清洁饮水。
2、肺热咳嗽
⑴治法:疏风清热、肃肺化痰
⑵“桑菊饮”加减方:鲜桑叶250克,白菊花、苦杏仁各50克,桔梗55克,鲜芦根250克,炙栀子40克,薄荷叶35克,连翘60克,甘草25克,其煎水灌服。⑶调理:单放于清静处所,喂以青嫩易消化饲料,并多给饮水。
3、燥热咳嗽
⑴治法:清肺润燥、解毒消黄。
⑵“桑杏汤”加减方:桑叶、贝母、麦冬各40克,杏仁、玄参、枇杷叶、萎仁、藕节炭、白茅根各50克,栀子25克,鲜芦根150克,共煎水灌服。
⑶草药便方:血余炭20克,炙桑皮200克,煎水去渣,配取鸡蛋白5个,麻油200毫升,白萝卜1个(切碎细)共灌服。
⑷调理:系栓于清凉安静处,喂给青嫩草料。病好后,仍须安静休息一段时间。
4、肺痛咳嗽
⑴治法:润肺降火、宽胸止痛。
⑵“宽胸止痛散”方:黄芩75克,栀子、枇杷叶(去毛)、天花粉、桔梗、白芍各50克,乳香、没药、丹皮各30克,贝母、郁金、大青叶各40克,甘草15克,共研细末,加蜂蜜200克,蛋白10个,开水调灌。
⑶草药便方:芝麻(炒黄)500克,陈艾叶50克,煎水灌服。
⑷调理:在治疗期间,每日早晚牵行于平坦地方慢步运动,并用烧酒涂擦胸脯;注意安静休息,精心喂养。
5、肺虚咳嗽
⑴治法:补益肺气、养阴止咳、调中健脾。
⑵“二陈汤”加减方:炙半夏、苍术各50克,杏仁、枇杷叶、苏叶各40克,茯苓30克,甘草25克,加淡豆豉100克,葱白50克,共煎水,调蜂蜜200毫升,灌服。
⑶草药便方:枇杷叶100克,柚子皮3个,麦冬200克,煎水内服。
⑷调理:加强饲养管理,喂易消化而富有营养的草料。
到底它是生痰还是去痰?
九制陈皮是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特产之一,全名为广式九制陈皮,用以和苏州的苏制陈皮相区分。
九制陈皮,是用优质的柑橘皮为原料,经过挑选、浸漂、切皮、腌制、沥干、调料、反复晒制、贮存、包装等多道工序加工后而成,因为工序繁琐,所以冠名以九制。其意义和中药里的九蒸九晒九制蜜丸差不多。
那么,喝了九制陈皮泡的水后,浓痰涌了上来,这是九制陈皮的生痰还是祛痰呢?
我们来看看,陈皮作为中药的本草和功效考证。
关于陈皮,你所不知道的冷知识:陈皮和橘皮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陈皮作为中药,其性辛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的治疗。
陈皮作为中药,还分为陈皮和广陈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和江西等地,其中以主产于广东新会的广陈皮最为地道,主要用橘的变种茶枝柑和四会柑的干燥成熟果皮。
陈皮的用药历史从《神农本草》开始,包括之后的诸多本草经均有记载,现代药理表明,陈皮具有改善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陈皮最先记载在《神农本草经》,正名是橘柚,以果皮入药,所以叫做橘皮。
到了齐梁朝时期,对橘皮开始讲究以年陈久者入药,这可见于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所说的“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良,其余须精新也。”
自此,中药六陈传至今天,其余的中药都讲究以新鲜的为好。
之后陈皮的功效逐渐与橘皮区分开来,到了元代王好古所著的《汤液本草》则把陈皮的功效优劣充分得到认可,开始把陈皮作为单独的药材出现,可以说橘皮是橘柚的正品药材来源,而陈皮则是橘皮中质量最好的药材品种。
顾名思义,陈皮,橘皮之陈久者也。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也说:”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
著名的中药汤剂二陈汤,就见于清代《本草备要》中:“广中陈久者良,故名陈皮(陈则烈气消,无燥散之患。半夏亦然,故同用名二陈汤。”
古今中医认为陈皮有什么功效?陈皮功效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认为“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这时人们主要认为陈皮为理气健脾消食。
南北朝时期,人们把陈皮功效增加了止咳、利尿止淋。在《名医别录》里原文记载“下气,止呕咳,之气冲胸中,吐逆霍乱,疗脾不能消谷,止泻,除膀胱留热停水,五淋,利小便,去寸白虫,久服轻身长年。”
随着历代中医对陈皮的临床实践和探索,人们对陈皮脾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进一步确定。
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对陈皮的功效最终得以确定,认为陈皮可以:“调中快膈,导滞消痰,...皆取其理气燥湿之功。”
综上所述,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用于化痰或祛痰,橘皮用陈皮好还是用新的好?用于祛痰或化痰,用陈皮还是新鲜的橘皮,就得掰扯下陈皮陈久者良这句话用在哪里。
上面说过,陶景弘首次提出中医六陈,认为陈皮陈久者良。
尤其是明代的《药鉴》还提出陈皮陈放时间要求:“陈皮需用隔年陈。”
而且今天,人们对陈皮用陈还是用新的研究和探讨也比较少,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陈则燥性消,无燥散之患。”
由此可以认为陈皮陈用的目的是既能李奇调中,还要不能因为造型烈而伤阴。所以陈皮的功效偏重于理气调中,可主要用于脾胃气滞诸症达到行气而不伤津耗气的目的。
那么新产的橘皮呢,因为其药性燥,则更适宜于湿浊中阻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痰湿壅肺导致的咳嗽痰多等。
那么新皮和陈皮的功效差异,才使得陈皮作为一个独立的药用品种出现,然后人们对陈皮的过于强调,反而对新产橘皮的燥烈之性认识反而不是那样深刻了。
总之,陈皮的陈用和新用,如果用于理气健脾,则陈久者良;如果用来燥湿化痰,则应该去白,然去白者名为橘红,而橘红却没有陈久者良的说法,应该新用。
所以,如果用陈皮来祛痰,而不是主要用于理气健脾的话,反而不如橘红的效果来得纯粹。
最后,如果喝了九制陈皮泡的水,浓痰涌了上来,这是把体内之有形之痰给豁了上来,常用于湿痰的调理,这是祛痰的好现象,继续饮用,更有助于体内有形之痰的祛除。
关注我,用严谨态度,科普健康;用爱心,传递快乐。痰湿体质吃什么中成药治疗比较好?
痰湿是中医的说法,一种病症,也是中医讲的体内代谢性病理产物。
痰湿体质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气血运转失调,聚湿成痰,反过来又影响脏腑的功能,而形成痰湿内蕴的表现。
痰湿体质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常见于久病伤脾,寒湿侵袭,劳逸失当,饮食不洁,先天禀赋,年老久病,缺乏运动等。
痰湿体质主要症状体肥身重,腹部肥满,便溏不爽,胸闷痰多,倦怠乏力,出现浮肿,口唇色淡,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象沉濡,容易出汗,不想喝水,大便次数变多等症状。
痰湿体质可以表现为以湿为主,寒热不显,也可以表现为寒湿并重或者是湿热并重。
痰湿体质的人,还会容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疾病。
痰湿体质怎么调理?1、饮食调理
清淡饮食,少食甜黏油腻寒凉性食物,少吃肥甘厚腻以及辛辣之品,避免饮酒以及经常食用炙烤的食物,以免助长体内湿邪。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品,可多吃一些健脾利湿化痰的食物,如白萝卜,紫菜、海蜇、洋葱,白果、大枣、扁豆、薏米、蚕豆、葱、姜、红小豆、山药、芹菜、白菜、生薏仁等。
平时可以适当吃点薏苡仁粥,喝蒲公英水、黄芩水,驱除湿气。
2、生活方式调理
日常生活要避免淋雨,避免久居或工作在潮湿的环境,避免风寒潮湿刺激,出门要注意保暖,防止外感寒湿损伤脾胃,暑期注意防潮,不穿潮湿衣物,经常晾晒被褥。
穿衣尽量保持宽松,面料以棉、麻、丝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为主,有利于汗液蒸发,驱除体内湿气。
平常要坚持体育锻炼,运动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扭秧歌、做健身操等为主,逐步增加运动量,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
平时不吃宵夜,不熬夜,多喝水,经常泡脚,适当饮茶,注意少思虑,脾为生痰之源,平日要注意调理脾胃。
3、针灸按摩
中药熏蒸、针灸、按摩的方式,也可以帮助改善痰湿体质,比如足三里穴、丰隆穴的揉按,以及开穴、拔罐等。
当然,除了以上方式,痰湿体质的人,还可以在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口服中药汤剂调理。
痰湿体质吃什么中成药?一、二陈丸:主要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组成。
二陈主要是陈半夏、陈皮二味,主要的功能是燥湿健脾、理气和胃的作用。主要可以用于痰湿停滞引起的咳嗽痰多,上腹及胸脘部位胀闷不舒服,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治疗。
在服用二陈丸期间,以清淡饮食为主,忌烟酒。不要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的中药。
二、六君子丸:主要由党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和半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之功效,适合脾胃虚弱兼有痰湿的病症。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便溏、腹胀、食少等症状。
服用六君子丸期间,不能服用生冷油腻的食物。脾胃阴虚的患者如舌质红,大便干等不适宜服用。
三、二陈汤:主要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组成。
二陈汤是益气健脾、化痰利湿最基础的中药方剂,很多化痰的方剂是在其基础上加味而成,其主要作用有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等,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头眩、心悸、恶心呕吐症状。
二陈汤的刺激性较小,很少有不良反应,药物比较安全。但儿童老人孕妇等人群,也要注意慎用,喝二陈汤期间,忌食烟酒、生冷食物、油腻食物。
当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辩证下,使用附子理中丸、健脾丸、参苓白术丸、橘红化痰丸、龙胆泻肝丸、黄连清胃丸、八正散等中成药,具体用药还需医生面诊,辩证后方能选用。
小结:痰湿体质,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症状包括体胖身重,舌苔白腻,倦怠乏力等多种症状,需要通过对饮食、生活方式等进行综合调理,同时,在医生的辩证下适当服用适合的中成药,比如二陈汤、六君子丸、二陈丸等等,方能调理好身体。三仙果怎么做饮料?
回答如下:以下是三仙果饮料的制作方法:
材料:
- 三仙果 2 个
- 红茶 1 杯
- 冰块 适量
- 蜂蜜 适量
步骤:
1. 将三仙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
2. 冲泡一杯红茶,待凉后放入冰箱冷藏。
3. 将切好的三仙果放入搅拌机中,加入适量的冰块和蜂蜜,搅拌均匀。
4. 取出冷藏的红茶,倒入搅拌好的三仙果汁中,搅拌均匀。
5. 将混合好的三仙果饮料倒入杯子中,加入适量的冰块即可享用。
温馨提示:三仙果的味道比较酸,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或其他甜味剂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