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健脾祛湿用的苍术和白术需要炒制还是生的?
健脾祛湿用的苍术和白术需要炒制还是生的?是炒制的好还是生的好?
苍术和白术都是比较著名而且常用的化湿中药材,现在脾虚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脾虚湿气重的人,更是数不胜数,那么这两味药一定要了解透彻。
首先是白术,具有很好的以为健脾,补气,燥湿利水,止汗的功效,它经常用于脾虚食少,腹胀便溏,水肿,自汗等等。
白术一般是分为生的和炒白术,生白术和炒白术虽然都是一样的原材料,但是因为经过了不同的炮制方法,所以在功能和用途上还是很有区别,现在很多中药方剂中都是以炒白术入药的,炒白术通畅可以缓和燥性,增强健脾祛湿利湿,消肿的功效,而生白术在这方面就像对地要差一些。
因此健脾祛湿的话,多用炒白术,效果会更加好。其次就是苍术,苍术燥湿,芳香辟秽,尤其是具有除湿止泻的功效,作为炎热夏季常用的中药之一,临床上经常用苍术搭配来健脾化湿止泻等等。
那么健脾祛湿的话,也是多用炒的苍术,但是这里并不能一概而论;首先 生的苍术比较温燥,主要多用于风湿痹痛,而炒苍术燥性稍微降低,反而增加了辛香醒脾的功效,尤其是寒湿重的体质,就可以用这个,可以燥湿醒脾,效果更好。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黄柏怎样炒成炭?
黄柏是一种很珍贵的食材,是有很好的营养的价值的,需要很好的蒸煮的方法,可以炒着吃,可以和韭菜还有香菇在一起吃,这些都是有很好的营养的作用,需要长期的服用,可以有降火,调节血气,还可以进行补肾的作用,需要进行细心的做法,如果火候太大可能导致食材的营养的价值的流失,需要洗干净,在可以加一点的食醋味道会更好一点。盗汗的人群可以食用。选择黄酒,加适量的水,把黄柏浸泡透,大约时间为两个小时,然后开火,把浸泡好的黄柏,放入炒热的热锅当中,文火翻炒,不断的翻炒,炒到黄柏,微发黑色即可,不可以炒成黑炭具体的话要实际操作才可以,如果还不懂的话,翻开中药大辞典进行对比来操作。在家自己怎样炒黄柏?
黄柏: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捞出,润进,切片成切丝,晒干。
黄柏炭:取黄柏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放凉,晒干。
盐黄柏:取黄柏片,用盐水喷洒,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晾干(每黄柏片100斤用食盐2斤半,加适量开水溶化澄清)。
酒黄柏:取黄柏片,用黄酒喷洒拌炒如盐黄柏法(每黄柏片100斤用黄酒10斤)。
虎杖有什么药效?
朋友给我拿了一种药材,俗称是“蛇总管”,这可把我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蛇的某个部位,细看才发现它就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只是名字奇特罢了!
打开我的中药学课本,原来就是虎杖,“蛇倒退”就是个别称,不了解的人还真会蒙圈,以为是个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我也是头一次见到虎杖的原植物。
虎杖和大黄一样,拿来治病的部分就是根部那一块,茎叶就少见了。
我们去医院或是药店买的中药,都是已经处理好了的成品,有的药材其实近在眼前,知道药效又认得原植物,有时候还能省了一点钱,合理利用乡间芳草。
虎杖是蓼科植物虎杖是蓼科植物,这种植物普遍长在村里的阴湿之地,朋友给我看的那一株就是在自家的龙眼树底下找到的。
我见过的蓼科植物很多,比方说金荞麦,何首乌等等,虎杖却不多见,这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上而下,仔细打量着虎杖的原植物。
我倒是知道为什么叫“蛇总管”了,大概就是茎很有特色,分节而外观有密密麻麻的红点,成片地分布,仿佛就是在披着蛇的外皮,头次见还真感觉可怕。
这种斑点的好处在于方便识别,看过一次以后下次碰到就很快能认出来,这个特点让它有了别的称呼,比如花斑竹,斑杖根等等,碰到时还是要观察根部才行。
虎杖的根主要就是粗大,但是具体的形状也说不上是有多规律,它们会在长度和直径上呈现出不同。刚挖好的块根除掉多余的须根,经过切片晒干即可入药。
虎杖的药用价值任何药材都是以药用价值为主,虎杖的功效作用就是我们要说的重点。
01.虎杖的应用已经有上千年历史,《本草图经》中就有相关记载。
“三月生苗,茎如竹笋状……”,《本草图经》里的描述是不同时期的状态,而“取根,去皱皮……”就是虎杖入药的处理方式。其中就有治疗肠痔下血的方法,和民间解暑毒的用法,我觉得仅仅说到了一部分,就是解毒和止血,人们的认知不会停止,后来就归纳出了它更多的功效。
02.虎杖有祛风利湿,散瘀以及止咳等功效,人们常把它和大黄搞混。
虎杖的“解毒和止血”功效,《日华子本草》已有总结:治产后恶血不下,主疮疖痈毒,扑损瘀血……它所概括的就是出血的类型,经过外用起到解毒的效果,治疗疮毒。
在《别录》中的说到的“主通利月水”,进一步解释了虎杖的应用,一般说到祛风利湿,风湿就成了重点,却忽略了这里的“通利”从贯彻整个身体,调理女性生理问题,让每个月那几天更加顺利,减少疼痛。
在调经这方面已经包含了散瘀的功效,用于经闭以及症瘕等等。
之前我在写中药学题目的时候,多次看到大黄和虎杖的区别这样的题,他们真有那么相似吗?我对比了药性和功效,很相似,虎杖的“止咳”,大黄可没有。
在调经,治疮毒以及散瘀上,虎杖和大黄有时是能互通的,若是止咳,就不考虑大黄了,虎杖入肺经,能化痰止咳。如需要用完的话,请遵医嘱。
总的来说我收下了朋友给的虎杖,处理好它的根部留着使用,有时候治疗水火烫伤也很有效,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要以壮坚者,且断面色黄为主,这样的虎杖质量好,用在各个方面或许帮助更大,可别把它跟大黄搞混了。
以上就是老邪对大黄的介绍了,关注老邪,了解更多花草知识,别忘了给老邪点赞,收藏或是分享给更多人,谢谢!
芡实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芡实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芡实又称水鸡头、鸡头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药用价值。
芡实是睡莲科植物芡干燥的成熟种仁,味甘涩,药性平,归脾、肾经,对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泄泻、小便浑浊、带下等有治疗作用。此外,芡实和白果、糯米煮粥,长期间歇食用,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有辅助治疗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芡实含挥发性成分、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等成分,具有抗糖尿病、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抗氧化、抗疲劳的作用。目前,芡实还被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肠炎。
不过,湿热导致的遗精白浊、尿频带下、泄泻痢疾及大小便不利者,不宜服用芡实;食滞不化者,需谨慎服用芡实。此外,因芡实具有固涩收敛作用,所以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以免引起大便硬结、排便困难、消化不良等。
本内容由湖南省脑科医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志超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