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区别是什么,女生狂吃辣条患克罗恩病?
儿童的身体健康都是宝爸宝妈们最关心的问题,一旦有点小感冒都要找最好的医生为孩子诊治!但是对于孩子的饮食却没有那么在意!尤其是小朋友的零食问题!
苏州11岁男孩一年不长个 疑因辣条吃太多
11岁男孩身高只有1米3,比同龄人矮了近14厘米,还时常头晕脑涨,胃痛脚抽筋。经了解,该男孩平时爱吃零食,尤其是辣条。医生表示:排除遗传、疾病等因素,很可能是零食影响孩子对正常营养的摄入,进而影响发育。
专家表示,虽然辣条和不长高是否有关系还没有权威定论,但辣条口味偏重、不卫生、会引起各种急慢性的消化道疾病,又没有营养,影响孩子对正常营养的摄入,的确会影响发育。
实际年龄11岁,骨龄已是16岁
重庆市一名11岁小学生张至鑫就遭遇了这种不幸。由于张至鑫从小就特别爱吃各种各样的辣条,几乎是从他会吃饭开始,就一直在吃辣条,没胃口的时候甚至以吃辣条代替吃饭。但殊不知他这种行为酿成了一个大错。
经检测,张至鑫虽然年仅11岁,但他的骨龄已接近16岁的青少年,骨骼成长板已趋于关闭,也就是说,张至鑫的骨龄比同龄人的正常骨龄早了5年。骨龄偏大是早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张至鑫的情况来看,从小就吃了太多的辣条就是导致他患上矮小症的主要原因,这与他摄入盐分、味精、激素等物质过多有密切关系。
11岁女孩每天至少吃两包辣条,一下暴瘦20斤,还患上了一种罕见病
今年11岁的四川绵阳市梓潼县女孩玲玲(化名),对校外五毛钱一袋的辣条特别钟爱,近一年多来,每天至少2袋,多则达到5、6袋。正因为如此,玲玲出现严重腹泻和腹痛,每天腹泻10多次,体重减轻20多斤,父母最初以为只是简单肠炎,多次治疗无效,近日在绵阳医院被诊断出罕见的克罗恩病。
目前,玲玲的病情得到控制已经出院。16日,医生表示,玲玲爱吃的辣条是患病的诱因,该病不易根治,玲玲今后一定要注意饮食,不可再吃刺激肠胃的垃圾食品等。
玲玲小小年纪,为何会患如此罕见的疾病呢?在治疗中,左小梅通过和玲玲沟通,发现玲玲非常爱吃学校外5毛钱一袋的辣条,而这,左小梅认为是玲玲患病的主要诱因。
16日上午,李女士介绍,以前在广东,每天她会给玲玲一点零花钱,主要是孩子买零食吃,她称孩子吃点零食很正常。回到梓潼后,由于工作原因,每天早上,她会给玲玲7、8元钱,叫她去外面吃早饭,但玲玲多数时候拿钱买了零食。
“她特别爱吃学校外那个5毛钱一袋的辣条,我有好几次下午放学接她,都看见她在吃,而且书包里面少则两袋,多则5、6袋,当时也叫她少吃点,但始终管不住。”李女士说,后来玲玲患病后,医生说可能跟长期吃辣条有关系,她专门问过玲玲,平均每天至少要吃两袋。
左小梅称,克罗恩病是一种非特异性感染的炎症,也就是没有明确的细菌等导致生病,但玲玲长期吃辣条,肯定是发病的诱因。 “辣条首先不卫生,其次里面含有大量的香精、孜然等刺激肠胃的调味品,小孩本来发育就不完全,如果大量食用,必然刺激肠道,从而降低自身抵抗力。”左小梅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胡兵表示,克罗恩病的病因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透,包括感染、遗传、免疫在内的很多因素会导致该病的发生,不过,这个小女孩爱吃辣条,长期吃这些不卫生的食品,会刺激肠道,引发肠道炎症,加重她的病情。
多知道点,什么是“克罗恩病”?
左小梅介绍,炎性肠病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上,患者会表现为反复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甚至出现各种全身并发症如视物模糊、关节疼痛、皮疹等。患者肠道不能正常吸收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加上肠道炎症或服用的药物可能造成食欲不佳,因此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甚至影响小孩正常的生长发育。
几天前,玲玲出院了,左小梅给李女士交代,出院后不仅要按时吃药,而且绝对不能再吃刺激肠胃的食品,比如辣条,辣椒等。“克罗恩病的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不容易根治,在饮食中稍微不注意就会引起复发,因此只有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左小梅说,患者平时一定要多注意饮食,尽量少吃多纤维食物;因为吸收慢,需要少吃多餐;多补充维生素、蛋白质、水溶性钙和脂肪。
2岁男童成为中国最小肺癌患者,只因家长长期给孩子零食吃
事情还是要从两个月前说起,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例特殊的病患故事。来自大连的冬冬,今年2岁,他是全国最小的肺癌患者。而造成这悲剧的原因是小男孩1岁以后就开始接触各种零食,几乎是天天都吃,大人小孩一起吃。而且这些零食还主要是膨化类,油炸类的小零食,这些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的添加剂,防腐剂,色素,香精等。这也是造成孩子患有癌症的主要原因。
据悉,肺癌不容易被发现,但是一旦确诊的患者基本都是属于中晚期癌症患者,年纪越小恶化程度越高,治疗起来也越困难。因此医生呼吁大家每年最好做个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身体隐患。
90后姑娘患晚期胃癌!姐弟一查也中招!
一个多月前,漂亮的90后小姑娘小楚(化名)被检查出来为晚期胃癌淋巴转移,结果来陪床的姐姐和弟弟一做检查,也发现了胃里有肿块。
原来小楚因为锁骨周围的淋巴结肿大,先做了穿刺和活检,结果为转移性腺癌,然后又做了全身的检查及PET——CT,确诊为晚期胃癌淋巴转移,医院专家建议小楚接受化疗。
于是一家人都赶来陪床照顾小楚,小楚的姐姐弟弟在和医生聊天中说道家族有胃癌史。于是医生建议姐弟检查,结果姐弟胃里果然都发现了肿块。所幸,弟弟的为良性,只需服药治疗即可;姐姐的为很早期的胃癌,医生已帮她做了手术,目前恢复得还不错。
"一家姐弟三人胃里都长出肿块,其中二姐和三弟还是年轻的90后,除了家族遗传的因素之外,我们也不得不对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敲敲警钟。"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浙江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程向东教授说。
据了解,小楚老家在安徽,小时候经济条件不好,饭桌上腌制食品出现得比较频繁,而等上大学离开老家之后,虽然腌制的东西是吃得少了,但三餐不定时、晚上熬夜、吃夜宵等坏习惯一样样养成,尤其是工作了以后,更是频频"犯错"。而这些都是胃病乃至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合理健康的饮食就是均衡饮食加上定期的体检!不过还是要注意不健康的添加剂,食物!恰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致癌物的四大分类:
一类(肯定致癌):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体致癌。
二类A(较大可能致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二类B(较小可能致癌):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三类(尚不清楚是否致癌):对人类致癌性可疑,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
四类(基本不致癌):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缺乏充足证据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这一分类下目前只包括己内酰胺这一种物质。
特别注意的是:"肯定致癌"指的是确认含有引发癌症物质,而不是吃了就肯定得癌,肯定的只是致癌性,只是可能性风险性而已。
复制链接,可查看完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
http://www.cfda.gov.cn/WS01/CL1991/215896.html
扩展阅读:一分钟自查脾胃健康
回肠末端溃疡吃什么?
如果是小溃疡,有腹泻等症状,可以在指导下服用康复新液、黄连素等药物。一定要注意保持饮食规律,避免吃隔夜食物,避免吃变质、过期和新鲜的食物,最好吃季节性的水果和蔬菜。如果症状严重,有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应到正规医院胃肠科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后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平时一定要有规律的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情,参加一些有氧的户外运动,合理安排睡眠时间。
直肠炎会不会发展成溃疡性结肠炎?
直肠炎不会发展为溃疡性结肠炎,但溃疡性结肠炎会发展为直肠炎!
直肠炎主要是指直肠粘膜、粘膜下层以及肌层的发炎,临床比较多见,以肛门坠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累及直肠周围组织向上可蔓延到结肠,向下蔓延至肛门。临床上由于发病的缓急不同,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特异性直肠炎和非特异性直肠炎两大类。引起直肠炎的主要原因有:
以往的内痔手术疗法,如注射枯痔液过量插钉、结扎、硬化萎缩等引起炎症浸润、糜烂、溃疡。肛瘘手术时内口处理不当,在直肠粘膜留有溃疡。肛门直肠术后局部感染粘膜下瘘管糜烂,包括脓肿。异物残留,结扎线较深,丝线未脱,由于异物经常刺激引起直肠炎。放射性烧伤(子宫癌,前列腺癌等作放射性治疗后引起)人体自身免疫异常,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常见的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这两种病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即身体把自己的某部分组织当作外来异物,加以排斥和打击,使这些组织发生病变,好发于中青年,病程缠绵多年,容易复发。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病变在大肠,以左半结肠及直肠病变最明显,肠粘膜充血、水肿,可发生许多浅溃疡。所以病人主要症状是腹泻、粘液血便或脓血便,有时大便全是血水而无粪质,仅少数病人表现为便秘。大便前往往先有左下痛,大便后痛减轻、多数病人象痢疾一样有肛门下坠、便意频繁感。病情重者,会有发热。如经久不愈,病人就会全身衰弱,消瘦、贫血,并有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病程一般是慢性、反复发作的。但个别病人起病急骤,症状严重,腹部胀气,又称中毒性肠扩张,容易合并肠穿孔。
由此可见,直肠炎的病因很多,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但溃疡性结肠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直肠炎不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也不会变成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癌症侵犯后腹膜是什么意思?
要回答好网友的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方面给网友科普下结肠的解剖特点与结肠癌的相关知识。
1、结肠的解剖特点。
2、结肠癌症侵犯后腹膜的危险性?
3、如何避免结肠癌侵犯后腹膜危险的发生?
1、结肠的解剖特点:结肠是空腔器官,由内向外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结肠上接小肠,下接直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结肠各部直径不一,自盲肠端的7.5cm逐渐缩小为乙状结肠 端的2.5cm,这也是降结肠、乙状结肠导致结肠梗阻症状早于盲肠肿瘤的原因之一,但也是导致右半结肠容易侵犯后腹膜而不容易被发现的解剖基础。升结肠与降结肠是腹膜间位器官,前面与两侧有腹膜覆盖,后者以Toidt筋膜与腹后壁相连。而横结肠与乙状结肠为腹膜内器官,完全为腹膜包裹。
2、结肠癌侵犯后腹膜的危险性?由上面结肠解剖,我们知道,结肠侵犯后腹膜。按肠癌国际TNM分期,意味着:①、结肠癌肿的T分期至少已经达到了T4分期水平。按TNM分期,病人至少是ⅡB中期肠癌病人了,如果情况更恶劣的话,可能就是Ⅳ期的晚期肠癌病人。②、肠癌已腹膜转移了,而腹膜转移是被认可肠癌愈后不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3、如何避免结肠腹膜侵犯后膜危险的发生?由上面我们知道了,结肠癌侵犯后腹膜的结局是多么的令人担忧?大家也知道,我们没有办法彻底预防结肠癌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结肠癌早期筛查来早期发现结肠癌。由于每个人患结肠癌的风险因素各不相同,但对大部分人来说,按比较稳妥的措施,从40岁以后选用以下肠癌筛查方法,会让患者中晚期肠癌的风险大大降低。
每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试验检测,初步筛查结肠癌。每3年进行一次粪便DNA检测,以筛查结肠癌及癌前病变。每5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筛查结肠癌前病变与结肠癌。当然,对以下高危人群,还要由医生制定更加细致的结肠癌的筛查方案。
有炎性肠病(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人。
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
有家族性肠息肉病或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家族史的人。
总之,结肠癌侵犯后腹膜就排除早期肠癌的可能,已经进入愈后了令人担忧的中晚期肠癌阶段,对40岁以上的人,采用粪便DNA检测与肠镜检查等结肠癌筛查手段,可能是避免这种危险情况的有力措施。
克罗恩病下体会溃疡吗?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多见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病变可累及口腔至肛门的各段消化道,呈节段性和跳越式分布。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腹部包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等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炎、皮肤结节性红斑、眼巩膜外层炎、前葡萄膜炎、口腔粘膜复发性溃疡等肠外损害。但不会出现会阴部溃疡。
问题所描述的下体溃疡是指阴道粘膜、阴囊、阴茎、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的溃疡,反复发作并伴有口腔溃疡,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假性毛囊炎、痤疮样毛囊炎、浅表栓塞性静脉炎等表现,是贝赫切特病(白塞氏病)的基本症状。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病原体感染有关。出现以下5项中3项或3项以上可诊断为贝赫切特病。
1.每年至少有3次以上的口腔溃疡发作,并有下述4项中的任何两项相继或同时出现者。
2.反复发作的外阴部溃疡或瘢痕。
3.葡萄膜炎,视网膜炎。
4.皮肤结节性红斑,假性毛囊炎,丘疹性脓疱疹,非青春期的痤疮样结节。
5.针刺实验阳性:皮肤消毒后无菌针头在前臂曲面中部刺入皮内后退出,48小时后局部红丘疹或红丘疹伴有白疱疹为阳性。
小克认为,反复发作的会阴部溃疡首先要注意白塞氏病的可能,应行相应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