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什么症状,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庚肝六种?
大家好,我现在在疾控中心从事性病艾滋病、丙肝等传染病防治工作, 病毒性肝炎由于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较高、流行面广泛的特点,给公众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下面我来谈谈这个问题,目前肝炎病毒根据病原学诊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庚、TTV七型肝炎,其中甲、乙、丙、丁、戊型五种肝炎是较为常见,对于1995年被鉴定出来的的庚型肝炎病毒(epatitis G virus, HGV)和TTV病毒其致病性存在争议,因此研究的相对较少,大家可能对其很陌生。肝病的三部曲的第一部曲就是肝炎,我们可以理解为哪种肝炎病毒的危害性更大。
甲、戊型肝炎是经口、消化道传播感染,而且几乎不会造成慢性感染,注意饮食及饮用水的卫生就可有效预防这两种肝炎。目前甲型、戊型肝炎已有高效预防性疫苗,接种后效果显著。一般轻症的能够自愈,中、重度可以通过护肝退黄等措施治疗。因此危害性相对于其他型小些。
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不仅可引起急性肝炎,还可引起持续性感染,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晚期阶段肝癌。这两种肝炎主要通过血源传播、性传播,部分还可母婴传播。对于乙型肝炎,我国血制品管理已经越来越严格,加上有效的乙型肝炎预防性疫苗的大量普及,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目前尚无丙型肝炎疫苗,有数据显示,5-20%患者会在患病20-30年期间发展为肝硬化,最终有1-5%会死于肝硬化或肝癌。对丙肝的预防主要通过提高自身的免疫水平、严格血源管理。减少脂肪肝、酒精肝的发生、防止通过性传播及加强毒品管理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丁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与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DNA病毒共同引起的传染病。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本身不能独立复制,与乙型肝炎病毒并存是必要条件,即其外壳必须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HD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后,可促使肝损害加重,并易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研究发现丁肝有地方性流行,各地HBsAg阳性者HDV感染率为0%~32%。
庚型病毒性肝炎是由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引起的,HGV是经过非消化道途径传播,主要通过血液及血液制品、静脉吸毒、器官移植、血液透析、性接触和母婴垂直等途径传播,在同性恋和性工作者中 HGV RNA的检出率分别为13.4%~63.0%和13.9%~24.8%;母婴垂直传播主要是在分娩过程中感染,但剖宫产婴儿的感染率明显下降,还有相当部分婴儿患者为出生后感染。HGV单独感染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的可能结果:
1) 血清HGV RNA消失,出现抗-E2,有75% HGV感染患者可以自发清除病毒,生化参数保持正常状态;
2)继续发展成慢性肝炎,血清HGV RNA 持续存在;虽然存在HGV RNA但没有肝病的生化和组织学特征。
国内有学者在对HGV感染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HGV感染引起急性肝炎占44.44%,慢性肝炎占33. 33%,肝硬化占11. 11%,重型肝炎占7. 41%,肝癌占3.71%,说明HGV也存在持续性感染,单纯HGV感染以急性肝炎为主,而重叠感染以慢性肝炎、肝硬化为主。
自发现 HGV 以来,其致病性问题一直存在广泛争议。近年来,因为有报道HGV HIV重叠感染可减轻并延缓ADIS 疾病进程又引起各大学者的关注。其临床特性与无黄疸肝炎和转氨酶正常或水平低的亚临床相似。
这些肝炎病毒的共有特点是在肝细胞内复制,并通过破坏肝细胞或因宿主的免疫应答而造成肝细胞损伤。
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措施
1、 病毒性肝炎传染源的管理、切断病毒性肝炎传染源的传播途径、做好免疫防疫工作,保护好易感人群。
2、 提高政府领导力度,在预防治疗方面做好肝炎疾病的防控工作。
3、 针对肝炎疫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较为普遍的疫苗类型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HAV 以及 HBV。
4、 加强宣传教育。
5、 更进一步了解病毒性肝炎疾病的发病特征以及发病规律,采取针对性防控方法。
总之,病毒性肝炎疫苗需要进行大力推广,在医生指导下注射疫苗和人体免疫球蛋白,积极做好免疫预防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水源保护管理、净化消毒饮用水;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力度,做好垃圾粪便的处理工作,对急性甲型肝炎病人早期要有隔离措施,防止肝炎的传播和蔓延,每年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做好健康体检,降低病毒性肝炎疾病的发生率。最后希望每一位朋友身体健康,相信科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效预防疾病。
【作者:车双双,公共卫生专业硕士】
【审核:波波医生】
乙肝小三阳慢性肝炎打完新冠疫苗第一针两肋和后背闷痛怎么回事?
在接种新冠疫苗工作中,对于乙肝小三阳健康携带者和乙肝小三阳慢性肝炎患者选择是截然不同的,乙肝小三阳健康携带者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而乙肝小三阳肝炎患者在肝功能没有恢复正常的情况下是不给接种的。
既然接种了第一针,说明你属于乙肝小三阳健康携带者。接种后出现两肋和后背闷痛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1、新冠疫苗引起的一般性不良反应:在部分人中会出现肌肉酸痛等状况,这是疫苗的某种成分引起,属于正常反应。一般1~3天就会恢复正常。
2、某种疾病引起,临床上引起肋部和背部疼痛病因很多,肋间神经痛,肋间骨炎、胆结石、冠心病、肿瘤、背部肌肉劳损等,需要去医院进行鉴别诊断。
从你说明的情况分析是疫苗引起的可能性大。目前在肝功能正常且没有患他急性疾病的情况下可以接种第二针新冠疫苗的。
我是免疫规划黄医生,请关注我,更多分享疫苗接种相关知识!
乙肝属于慢性病吗?
乙肝也分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 不一定就是慢性病。如果是急性发病, 而且短时间内出现肝功能的损害,是不属于慢性病的。也有一些慢性乙肝,肝功能损害不严重,也不影响日常的生活, 可以定期复查,不用治疗。判定是慢性还是急性还要根据检查的结果和临床症状来判定的。
慢性非洲猪瘟都有什么症状?
慢性非洲猪瘟都有什么症状?
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是兽医小卢,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非洲猪瘟是目前养猪人深恶痛疾的疾病,因为它发病高,死亡高,造成的损失也是相当大的,一旦发生,养猪人辛辛苦苦大半辈子的钱都会打水漂的,所以是当前危害养猪业最大的传染病。非洲猪瘟根据发病特点分为哪几种?我国非洲猪瘟分为那几个毒株,如何防控?今天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非洲猪瘟的症状特点
非洲猪瘟潜伏期为4-19天。特急性和急性非洲猪瘟最开始流行时表现死亡率高、传播速度快。在一个地区大范围流行过后,则逐渐转为亚急性、慢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率逐渐下降。
特急性:特征是高烧41-42℃,食欲不振和不活动,1-3天内可能发生突然死亡无任何临床表现,通常情况下,临床症状和器官病变都不明显。
急性:患有急性ASF的动物出现发热 40-42℃,食欲不振,动物看起来嗜睡而且虚弱,蜷缩在一起,呼吸频率增加,对于高毒力毒株感染,死亡常发生在6-9天之内,中等毒力毒株感染死亡通常为 11-15 天。
亚急性:猪通常在7 -20天内死亡,致死率从30%到70%不等,幸存的猪可能在一个月后恢复,主要是出血和水肿,常见不同程度的发烧,伴随着消沉和食欲不振,行走时可能会出现疼痛,关节通常会因积液和纤维化而肿胀,可能有呼吸困难和肺炎的迹象,妊娠母猪可能流产。
慢性:慢性非洲猪瘟通常死亡率低于30%,临床症状为感染后14至21天开始轻度发烧,伴随轻度呼吸困难和中度至重度关节肿胀,通常还出现皮肤红斑,凸起、坏死。
我们国家非洲猪瘟病毒的毒株特点
国目前非洲猪瘟的流行毒株都是基因Ⅱ型,但又能细化为三个不同的毒株,第一个是白山野猪分离的毒株,与东欧最早的流行毒株相同。第二个是沈北的家猪毒株,是国内和东欧目前最主要的流行毒株。第三个是广西贵港分离的毒株,是全世界首次发现的毒株。
如何控制传染源的病毒扩散和传播
目前我们国家的防控非洲猪瘟的政策法规是,现在只要发现有非洲猪瘟,必须及时的上报,由政府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做好疫情通报,疫区封锁,相关防疫措施同时启动,第一时间做好对病原的控制,防止扩散和传播。非洲猪瘟到现在还没有疫苗和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一经发现就要扑杀,并做好无害化工作。切断传播途径,也就是在病毒到达易感动物之前,提前用一定的措施阻止病毒感染动物,常用的就是做生物安全,加强消毒,不给病毒接触到猪只的机会,重点是饲料,药品,物资,还有人员的流动,车辆的清洗消毒等工作。提升猪的自身抵抗力,给猪提供好的空气,清洁的饮水,舒适的生长环境,营养均衡的饲料,做好基础疫苗的免疫工作,并定期添加提升免疫力的中药等。
我是兽医小卢,是一名执业兽医师,平时大家在养殖方面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私信我,相互交流,服务三农,立足养殖,有喜欢养殖的朋友也可以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最新的养殖资讯,实用的养殖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慢性病指哪些病?
慢性病主要是针对急性病来说的,那么什么是急性病,我们就好说慢性病了,急诊科最常见的急诊
往往是1,车祸,外伤(摔伤,高处跌落,打架等)各种骨折脱位,烧伤,冷冻伤等,2,喝农药,或者其他药物想自杀的,3,小儿吃了瓜子,花生等小颗粒食物或者小的玩具导致气管阻塞引起的气短,4,消化道的异物,比如栆核,鱼刺,刀片等异物,5,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急症,
这些平时往往会有高血压,高血脂,脑供血不足,心肌供血不足等慢性病,6,消化系统的急性病,比如消化道穿孔,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这些往往有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胆结石等基础病,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引发急性发作。
7,宫外孕,卵巢囊肿扭转等急性病的发作,但这些平时应该知道怀孕或者有腹部慢性疼痛或者其他症状可以提示。8,泌尿系的输尿管结石,膀胱潴留等急症,平时也应该有一些症状提示,也就是存在慢性病的基础,比如肾结石,当脱落到输尿管就形成输尿管结石,比如前列腺增生会有排尿困难等表现。9,喉头水肿导致的气管痉挛阻塞,所以说急诊往往都是一些天灾人祸导致的意外,还有就是慢性病的急性发作。
那么相对急病来说,其他的都是慢性病了,只要不是一下子就能威胁生命的都是慢性病,涉及到各个系统,但不外乎肿瘤,慢性炎症,传染性疾病的慢性期(乙肝,结核,梅毒,艾滋病等),皮肤病,各器官组织的退行性变(比如骨质增生,颈腰腿疼),各器官的供血不足,以及结石的形成,高血压,代谢性疾病(比如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以及痛风的缓解期等)。比如,1,呼吸系统,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部肿瘤等
2,心血管系统,比如心肌供血不足,心律不齐,慢性心衰等3,神经系统的脑供需不足,脑梗或者脑出血后遗症,失眠,健忘症,脑肿瘤等,4,消化系统,慢性胃炎,腹泻,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乙肝,肝硬化等,
5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慢性炎症(比如慢性肾炎,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等)6,血液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7,骨关节系统,退行性变(骨刺以及活动受限,疼痛等),8身体各部的肿瘤等,
综上所述只要不是一下子能要命的都是慢性病。